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94、吾劍也未嘗不利

  就在趙都安與河間王世子在國公府外對峙的時候。

  距離京城以西數千里外的西平道內,鎮國公湯達人坐在書房內,拆開了桌案上的一大摞軍中奏報的第一封。

  一年過去,這位有些駝背的國公爺鬢角的白發又多了些許。

  從窗子縫隙中吹進來的冷風裹著冬日的寒氣,令鎮國公下意識緊了緊脖頸的“圍脖”,口中也咳嗽了起來。

  顯然,這大半年來一邊防守西域,一邊對付河間王同樣令他身心疲憊。

  好在入冬了,按慣例戰爭的烈度會大幅下降,尤其河間王與朝廷的和談更是令前線徹底進入了“休戰期”。

  “父親親啟…”

  最上頭的赫然是女兒湯昭送來的軍書。

  為了遏制河間王,湯國公親自率一部分邊軍壓制河間王的勢力,而湯昭則留在了邊關,繼續守著西域要道。

  在這封軍書中,湯昭提久了西域諸國近來愈發蠢蠢欲動,且關外傳來的消息稱,佛門祖庭前不久似發生了某些變化,導致整個西域都動蕩不安。

  可惜具體消息被嚴密封鎖,暫時不為人知。

  此外,文珠公主率領的金帳試圖令西域恢復平穩,但并未成功。

  有消息稱,文珠公主可能已被架空。

  “哼。就知道這群塞外人不會安分…”

  湯國公并不意外。

  虞國內亂,西域諸國肯定會試圖撈取好處,這也是他將大部分兵力仍留在邊關沒有調動的緣故。

  否則,若邊軍放棄戍邊,大舉壓來,河間王早已兵敗。

  不過,如今既開啟和談,或有轉機,沒準要不了多久,他就可以率軍回防,也好徹底掐斷西域人的躁動心思。

  念及此,湯國公將這份軍書放在一邊,準備抄寫后送往京師。

  旋即去處置其余軍書,大都涉及到過冬軍中安置問題。

  時間不知過去多久,忽然外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敲門聲:

  “國公,前方傳來急報!”

  湯國公放下筆,抬起頭,說了聲“進”。

  旋即盯著推門進來的將領,只聽后者面色凝重:

  “稟國公,河間王手下兵卒異動,似要朝我等壓制過來。”

  湯國公愣了下。

  京師以北,拒北城上。

  羅克敵今日照例走出軍營,開始每日慣例的巡查城頭。

  這個行為他從八王之亂后便開始保持,一日都不曾中斷。

  身為在曹茂身邊埋伏了多年,一朝露出水面,取代曹國公執掌拒北城的新將領,他需要以這種方式,確保城內官兵信心堅定。

  這個手段無疑是成功的。

  他以相對并不多的兵力,卻能將燕山王死死遏制在拒北城外,大半年來竟一步未曾越過這座關隘,可見一斑。

  哪怕早些日子便傳出的和談的消息,徐雪蓮更是他親自送出城的,但羅克敵也沒有松懈。

  “將軍!”

  城頭上,守城士兵們看到眉毛濃黑平直如刀的羅克敵,紛紛挺直腰桿。

  羅克敵“恩”了聲,問道:“有無異常?”

  “無!”

  跟在羅克敵身后的一名副將道:“將軍,如今燕山王與朝廷和談,自不會異動,您大可歇息些時日。”

  羅克敵卻搖了搖頭,這位過于年輕的指揮使雙手扶著冰冷的城頭,望著城外皚皚白雪,忽然道:

  “我去年述職回京期間,曾與那位趙都督相識,有過一小段交集,他說過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大體意思是,戰爭的勝負從不在談判桌上,而在桌以外。”

  副將一怔:“您的意思是…”

  羅克敵正要開口,忽然聽到北方遠處傳來低沉的號角聲,那是哨所的衛兵發出的訊號。

  所有人一驚,繼而撐大眼睛,看到了地平線盡頭,白色的雪地上,有密密麻麻的漆黑的士兵軍陣靠近。

  消息?

  趙都安面具下的眼珠微動,好奇道:

  “世子說什么?”

  徐溫言吐出這話后,忽地意識到失態,忙又恢復憨傻氣憤模樣,仿佛剛才一瞬的冷靜清明是錯覺一般。

  胖世子咬牙憤怒指責:

  “若朝廷是這樣的和談法子,不如將本世子也當盜賊捉拿入獄!如若不然,你敢強拿馮先生,本世子立即去皇宮質問陛下,尋個公道!”

  身為敵人,卻向女帝尋公道。

  這話很蠢,但卻符合他此刻人設。

  趙都安沉吟了下,忽地展顏一笑,擺了擺手道:

  “殿下言重了,本官也只是擔心世子殿下為奸賊所騙,朝廷和談自有章程,世子殿下既如此說了,這捉拿嫌犯一事便…罷了吧。”

  侯人猛、沈倦等屬下整齊劃一后退收手,令行禁止。

  河間王府士兵們也大松了口氣。

  馮先生驚魂甫定,邁步上前對世子低語幾句,大抵是說:

  有這群鷹犬跟著,不如先行回去。

  徐溫言唯唯諾諾,狠狠瞪了趙都安一眼,憤然扭頭上車離開。

  提前結束了上午的拜訪——

  詔衙的人站在這,國公府是絕不可能打開門,讓他們進入的。

  目送河間王世子一行人離開這片勛貴云集的建筑區域,趙都安也低頭陷入沉思。

  河間王世子的深淺他大概已經摸了個八九不離十,比性癖奇怪的燕山郡主要高了個級別,但在趙都安這等官場老油條眼里,卻也與一泓溪水沒太大區別。

  才能的確有,但也有限。

  而真正令他在意的,還是河間王世子之前故意說的那句話。

  “大人?要不要我們跟上去?”

  侯人猛意猶未盡地收刀歸鞘,忍不住問道。

  趙都安想了想點頭道:

  “你們跟過去吧,留個駕車的就行。呵,上午也快過去了,他們縱使不會熄滅拜訪勛貴的心思,但今天應也不會繼續了。”

  眾人應聲離開,沒有詢問趙都安留下的目的。

  等手下都走了,趙都安轉回身,抬起靴子,徑直走向了大門緊閉的陳國公府。

  來都來了,他也想旁敲側擊下這位雖門第已經沒落,但名望仍不同凡響的老牌勛貴的態度。

  然而沒等他主動叩動門環,沉重的國公府大門卻自行打開了。

  一名府內下人朝他行了一禮,說:“請。”

  趙都安挑起眉毛,心想這是方才雙方在人家大門口對峙的一幕,已經被府內的人察覺了,怕不是方才就隔著門縫盯著。

  “好。”微微一笑,趙都安邁步跨國高高的門檻,跟著仆從往院子深處走。

  陳國公府早已不復昔年,排場仆役也不多,但這座宅子卻還是當初賞賜的大好宅邸,只是因人少,不少沒用的院子內積雪也沒有人清掃,顯得整個宅子格外安靜。

  趙都安跨入內院后,驚訝看到清掃干凈的院子內,三道人影正從臺階上下來。

  其中一個拄著龍頭拐杖,鬢發蒼白如雪,雖身形瘦削卻裹著華服氣度不凡的老人自然是大宅主人陳國公。

  老人身旁是一名攙扶他的女子。

  二人走在稍后一步,剛從堂內出來,似是在送客,而當前的一道被國公親自送出來的身影,卻是令趙都安微微一怔。

  “督公?”他驚訝道。

  這位在國公府做客的赫然是詔衙督工馬閻。

  馬閻同樣沒有穿三品官袍,而是一身暗色的衣裳,瘦長的臉拉的老長,是熟悉的嚴肅森冷,令人望而生畏。

  馬閻看到他竟也不大意外,只是微微點頭便轉身對陳國公道:

  “國公不必相送,隆冬雪天,我自行出府就好。”

  陳國公點了點頭,溫和笑道:“也好。”

  而后扭頭又看了趙都安一眼,忽然笑道:

  “聽說京城又新出了個小閻羅,不錯。”

  聽著這句聽不出欣賞還是諷刺的話,趙都安莫名有種面具變成透明,自己被對方看破了身份的感覺。

  趙都安心有一凜,不卑不亢地道:“讓國公見笑了。”

  陳國公笑了笑,沒說什么。

  “走吧。”馬閻高大的身影走來,對他平靜說道。

  趙都安只好跟上,二人被國公府仆從送出了宅子,趙都安本想請馬閻上外頭的車,卻不料大太監搖搖頭,說:

  “這里與衙門不遠,你我走回去如何?”

  小馬你抽什么風…趙都安心中吐槽,表面上欣然應允。

  打發屬下獨自駕車先回去,這京城內令人聞風喪膽的兩名閻王便沿著空蕩的冬日大街步行起來。

  走了好一陣,馬閻忽然開口說道:

  “按理說你此刻不該出現在京城,而是在淮水才對啊。趙大都督。”

  趙都安腳步猝然一頓,扭頭驚訝地看向小馬。

  沉默了下,他伸手將白色的面具向上掀開一層,推倒了頭頂的位置,露出真實的臉孔來,無奈道:

  “師兄何時認出我的?”

  “果然是你…”馬閻吐出一口氣,眼神中帶著驚奇,卻并沒有太多意外的情緒。

  他語氣復雜道:

  “從你空降梨花堂就有了猜測,外人不知,但我豈會不明白梨花堂那群刺頭的棘手?豈會是一個代理緝司就能令他們俯首帖耳?

  包括后來對付清流黨的那些手段風格,便令人覺得熟悉。

  不過真正令我猜疑,還是上次大東山你向陛下匯報趙師雄歸附朝廷的消息,呵,陛下對你可不像是個簡單的供奉。”

  趙都安嘆息一聲,心悅誠服:

  “這么一說破綻的確很多。”

  馬閻搖頭道:

  “不。我能認出是你是因為離得近,且對你足夠熟悉。朝中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看破。別的不提,只你不可能短時間穿梭淮水與京城這一點,就足以打消幾乎一切懷疑。”

  趙都安笑了笑,方才簡單解釋了自己傀儡身的情況。

  馬閻得知是與武神修行途徑有關,先是驚訝,繼而了然。

  身為同樣修行武神途徑的宮廷供奉,馬閻是最早知曉他在修行這條路上特殊的人。

  因此,哪怕這聽起來天方夜譚,但他還是迅速接受了,感慨道:

  “原來如此,呵呵,若朝廷百官,京城中那無數雙眼睛知道你的身份,不知要嚇住多少人,我都有些期待你公開摘下面具那一天了。”

  不是…小馬你啥時候也有這種惡趣味了…趙都安嘆了口氣,將面具戴回去道:

  “只怕那一天不遠了。”

  隨著他暴露的行跡越來越多,趙都安都懷疑這個馬甲能否撐過這個冬天。

  二人繼續沿街行走著。

  “說正事吧,師兄你為何出現在國公府內?”趙都安問道。

  馬閻瞥了他一眼,呵呵笑道:

  “不要以為只有你在為議和這件事費心,昨日徐溫言給各路勛貴送拜帖,我又何嘗不曾知曉?至于來拜訪陳國公,自然是表達朝廷的態度。”

  趙都安好奇道:“陳國公想法如何?”

  馬閻沉默了下,嘆息道:

  “陳國公說自己老了,已經管不了太多,也不想管。”

  趙都安皺了皺眉:“他想中立?不摻和?”

  馬閻點了點頭:“算是好事吧,陳國公的立場可以影響很多勛貴。”

  趙都安吐氣道:“但沒有旗幟鮮明地站隊,對很多勛貴而言,就也意味著默許。”

  馬閻扭頭盯著他,猶豫了下,語重心長道:

  “陳國公畢竟名望不小,且當初在曹茂的事情上也算有功,你…”

  趙都安哭笑不得:

  “師兄你覺得我要對陳國公動手?我在你眼中是那種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人嗎?”

  馬閻沒吭聲,靜靜地看看著他。

  趙都安被整不會了。

  好好好…我是反派惡人行了吧,穿越一年多了,仍舊沒有扭轉自己的負面形象,甚至還鞏固了…趙都安心累地嘆了口氣,轉移話題道:

  “方才我試探徐溫言的時候,他說了一些話,我懷疑河間王、燕山王為了這場和談會壓上一些籌碼。”

  “比如?”

  趙都安抬起頭,看著灰蒙蒙的天空上零星飄落下來的雪花,咕噥道:

  “談判的勝負從不在談判桌上,而在刀槍。算了,先等等看吧。和談議程定下來沒有?”

  馬閻回答道:

  “定下來了,明日在鴻臚寺,雙方會談判,朝廷這邊代表的是足足兩位尚書。不過按照歷史經驗,和談這種大事來回拉扯會很久,不是短時間能定下來的,只怕要一兩個月才能徹底塵埃落定。你要去旁聽嗎?”

  趙都安搖了搖頭,自嘲道:

  “我可不擅長打嘴仗。只希望朝廷的文臣爭氣點,別我在前方打生打死掙來了優勢,給他們在談判桌上給送掉了,若是真發生那一幕…”

  “就如何?”馬閻問。

  趙都安沉默著久久沒有回答。

  好一陣,就在二人走回了詔衙門口的時候,趙都安終于用微不可查的聲音道:

  “吾劍也未嘗不利。”

  次日,議和開啟。

  又過了幾日,兩封軍書分別從西平和鐵關兩道傳回:

  河間王與燕山王大兵壓境,與前線兩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

ps:排版先更后改

無線電子書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