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三章 試行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熹平五年,九月初一!

  遼東郡,太守府。

  這一日,太守府正門大開,郡兵沿街侍立。

  李滿帶領郡中官員皆著官服,戴冠,腰懸印綬,于正門前負手而立。

  李楊登上儀門內的一座高臺,遙望眼前的場景,喃喃自語道:“似有貴人前來啊。”

  午時整。

  一名年輕宦官扯著公鴨嗓子,道:“吉時到。”

  宦官言罷,兩名天使手捧圣旨,自正門而入,直至儀門內止步。

  儀門內置有香案,兩名天使行至案后,其中一位年長一些的宦官,望向李滿,不卑不亢道:“遼東太守接旨。”

  李滿聞言連忙跪倒在地,稽首道:“陛下長樂未央。”

  李滿言罷,天使展開圣旨,朗聲宣讀:“天子敕曰:遼東郡太守,李滿,天惠聰穎,屢立奇功,朕心甚慰。著有司從重議獎,賞錢百萬。

  卿獻治蝗之略,深得朕心,特許遼東郡內率先試行,望卿勤勉用事,再立新功。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李滿聞言,再次鄭重稽首,三拜之后,雙手高舉,道:“陛下千秋萬歲,臣領旨謝恩。”

  天使手捧圣旨,將其交于李滿手中之后,忽然變了一副嘴臉,一臉諂媚的笑道:“府君深得陛下信重,奴婢恭喜李府君。”

  李滿倒也挺會來事兒,伸手比了一個請的手勢,不卑不亢道:“借天使吉言,請天使入內飲些熱湯。”

  宦官聞言笑容更勝三分,擺手道:“不了,不了,奴婢還要回京向陛下復命,就不在此久留了。”

  “如此也好,皇命要緊。”,說著,李滿親自將兩位宣旨天使送出了門外。

  忽的,年長一些的宦官,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腦門,一臉歉意道:“瞧我這記性,險些誤了正事兒。”,伸手指了指面前的馬車,道:“此乃陛下賞給府君的銀錢,共計一百萬錢,府君可得收好嘍。”

  “這是自然。”,李滿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恭敬道:“陛下所賜,自不敢辭。”

  言罷。李滿回頭望向身后的福伯,微微點頭。

  福伯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送給天使的禮品業已備好裝車,上品東珠二十顆,上好野參二十顆,狼狐等裘皮五十張。”

  李滿聞言點頭嗯了聲,對天使說道:“些許薄禮,不成敬意。”

  兩名傳旨宦官老臉笑的好似菊花一般,連聲道謝,請李滿留步,一臉滿意的告辭而去。

  閹黨之勢已成,李滿亦不得不與之虛以為蛇,他分得清輕重緩急,與其被閹黨掣肘拖后腿,不如給些銀錢了事,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都不算問題。

  李滿做不出那種為邀清名而舍生取義的事情來,他是一名典型的務實派,多為百姓做些實事才是好的。

  胡廣年事已高,李滿也不可能凡事都指望著他老人家出面,李滿已然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地方大佬,對他來說,自己能擺平的事情,沒必要去麻煩自己的老師。

  送走傳旨天使后,李滿召集郡吏,吩咐道:“令各縣公人喬裝成百姓,前往低洼多水之地,挖掘蝗種,三日后,來郡府領賞錢,以每石四十錢為例,多勞多得。

  郡中各縣、鄉、亭內,皆以布告將治蝗之事告知與黎庶知曉。

  三日之內,各縣、鄉、亭內的公人每日于辰時出街,以鑼鼓聚眾,將治蝗之事告知與百姓知曉,至酉時末為止。”

  常言道: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距離秋收尚有些時日,此時挖掘蝗種,多少還能起到些效果,哪怕收效甚微也無所謂,一來,做了就比不做強,二來,今年的種種布置,只是來年的預演而已,先從中吸取經驗,待來年做起事來,自然也就有了章法。

  一石四十錢雖然不多,但對于尋常百姓來說,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額外收入,并且,此事與自家田畝的收成息息相關,只要加以引導,百姓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只要令百姓從中得到實惠,百姓自然會積極響應。

  眾人聞言連忙揖禮稱諾,見府君并無其他吩咐,便紛紛離開了。

  李滿在遼東一地,猶如土皇帝一般,軍政大事皆一言而決,郡內一應官吏,只有依言聽命的份兒。

  三日后。

  郡守府前,人頭攢動,板車如龍,數百名喬裝成百姓模樣的公人,紛紛推著板車,前往太守府交差。

  百姓見之無不嘖嘖稱奇,紛紛駐足遠觀,不敢近前。

  一些百姓甚至在竊竊私語,百姓甲道:“郡守最是重諾,說了給錢便一定會給。”

  百姓乙連連點頭,道:“李府君是天下間少有的好官、清官,府君自不會誆騙吾等。”

  百姓丙聞言卻是一臉不屑的撇了撇嘴,出言譏諷道:“既知府君仁義,汝等又為何不遵府君之令,前往低洼多水之地,挖掘蝗種啊?”

  百姓乙被揶揄的老臉一紅,囁嚅良久,最終卻化作一聲嘆息,道:“非是吾等不信府君,只是秋收在即,需得照看莊稼嘛。”

  百姓乙之言引起了周遭百姓們的共鳴,秋收在即,百姓恨不得每日守在田間,好似一個不留神,莊稼地里的作物便會不翼而飛一般。

  百姓之舉,多有迂腐之嫌,但是,他們也是一群既可敬又可愛的糊涂人。

  知足常樂者,可為朝廷之基石,百姓恰恰就是這種人。

  太守府外,百姓自發的排起了長隊,這一幕落在有心人的眼中,自是別有一番深意,尋常百姓又怎會如此循規蹈矩呢?

  一炷香后。

  李滿身著官服,率領一眾郡中官吏,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李滿抬手向下壓了壓,示意自己有話要說。

  當的一聲,銅鑼應聲而響。

  “肅靜。”,公人上前一步,高聲喝止道。

  百姓見狀紛紛噤聲,紛紛伸頭踮腳向太守府門前望去。

  李滿清了清嗓子,環視四周,高聲道:“治蝗之策,實乃利民惠民之策,只要大家依照郡府的吩咐行事,便可大大降低發生蝗災的幾率,屆時,蝗災不復,家家皆有余糧,黎庶亦可免受凍餒之苦。”

  頓了頓,李滿抬手保證道:“一石蝗種四十錢,由當地縣府發放,童叟無欺。”

  李滿之言,如言出法隨,令百姓深信不疑,這便是威望素著的好處。

  百姓紛紛跪地叩首,眼中盡顯激動之色。

  公人的話,百姓半信半疑,但對于李滿之言,遼東百姓卻是深信不疑的。

  對于此等意外之財,百姓自然欣然受之,此等活計,青壯們自不會干,作為家中的主要勞力,他們自然要以種田為主,但是,家中的老幼卻可以被發動起來,在縣府公人的帶領下,前往低洼潮濕處挖掘蝗種,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外出賺些銀錢,每日午后,結束一天的勞作之后,青壯們推著板車,將家中老幼的勞動成果拉往縣府販賣即可。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