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二章 對吐蕃的戰略

  八三看書,大唐天將軍!

  “我等就食時,請鄭縣令帶上南八。”

  李瑄向鄭硯說道。

  他表明看上南霽云,不顧南霽云卑微之人,與之同席。

  “是!”

  鄭硯哪敢拒絕李瑄這個絕世狠人的話。

  再說,南霽云雖有勇力,在鄭硯眼中也不過是幫他維護城內街道,震懾宵小的縣兵。

  身為縣令的鄭硯,也只能這么用南霽云。

  南霽云更是受寵若驚,連縣令都未與他同席過。與李瑄僅說幾句話,就邀請他就食。

  夜晚,陳留令為李瑄一行準備豐厚的酒食。

  李瑄的親衛在側方坐,由縣尉陪同。

  李瑄則與鄭硯坐得相近,鄭硯旁邊則是換上常服的南霽云。

  這端莊的常服明顯是鄭硯為南霽云準備的。

  一番交杯換盞,李瑄按照禮儀,向鄭硯詢問陳留的歷史背景,以及陳留的狀況。

  鄭硯主動提及:陳留大族人人自勉,不敢犯法。

  畢竟是接近東都之地。

  李瑄就當信了。他也不可能去管這樣的事情。

  吳令光海賊案牽連豪強也是有原因的。李瑄都要班師回朝,孫六的死,徹底點燃李瑄的怒火。

  本來豪強不會死,是兩郡官吏替死。

  豪強自掘墳墓!

  李瑄還問鄭硯有無大詩人、大才子從陳留路過。

  鄭硯說陳留有才子詩人,但沒有李白那個級別的大詩人。

  他表述自己出自滎陽鄭氏,對文人才子一向敬重。

  通過了解,李瑄得知萬年令鄭巖是鄭硯族兄,又是一番寒暄。

  “南八你是壯士,應像蒼鷹展翅,翱翔于邊塞草原,何必在這小縣之中,虛度光陰呢?”

  和鄭硯客套話聊完,李瑄舉一杯酒,向南霽云說道。

  “已過而立之年,有妻有兒,再想和年輕時一樣許下志向,已經晚了。”

  南霽云覺得自己錯過從軍的黃金年齡,又有妻兒在家鄉。所以更希望能在地方上出人頭地。

  “不晚,不晚。薛仁貴而立之年從軍,不也干出一番事業嗎?”

  李瑄大笑搖頭。其他大器晚成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李瑄舉例的是和南霽云一樣從小貧寒的薛仁貴。

  薛仁貴雖士族出身。但士族只是一個姓氏的概念,家境貧寒的太多了。更多的士族子弟,因籍籍無名埋沒于歷史的長河。

  另外,李瑄記得哥舒翰年輕時賭博、嫖妓、斗毆,樣樣精通。

  四十歲后因為被長安尉羞辱,才憤而從軍。在戰場上憑借勇猛和悍不畏死,獲得自己的地位。

  “南八你榮幸啊!李將軍這是想將你召為下屬,伱的家人我會幫忙照看的!”

  鄭硯聽懂李瑄的意思,見南霽云還在猶豫,故向他說道,并讓他不必擔心家人。

  南霽云是他的下屬,他當然希望南霽云能飛黃騰達。

  這樣他也就能與李瑄有聯系。

  屠戮豪強后,李瑄雖被詬病為“酷吏”,但鄭硯知道李瑄依然潛力無限。

  宗室子弟的身份,加上父親留下的政治威望,以及自身龐大的軍功。

  有朝一日,必有入相的機會。

  況李瑄年輕,說不定還能再做出一番大事。

  “將軍是這個意思嗎?”

  南霽云頗為直白地向李瑄道,他不是讀書人,說話一向爽快。

  “等我再入邊塞,保你當我的衙將!”

  李瑄也沒有繞彎子,向南霽云承諾道。

  如果他成為節度副使,就可以提拔衙將,不需要經兵部同意。

  “南霽云謝過將軍,即便將來在戰場上失去性命,也會在九泉之下報答將軍的恩情。”

  南霽云從席上起身,向李瑄鄭重拜道。

  李瑄能如此禮遇他,又親自邀請,許下衙將的承諾,恩情莫過如此。

  這讓半生碌碌無為的南霽云,對李瑄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

  這一刻,南霽云仿佛回到二十來歲,少年熱血的時刻,渾身散發著昂揚斗志。

  “南八有親人在陳留嗎?”李瑄將南霽云扶起來,問詢道。

  “拙妻和一兒一女,已經被我接在陳留城中。”南霽云向李瑄回答道。

  “那就好安排了!我們明日就出發,我會留下錢財,讓南八你安頓妻兒。”

  李瑄對南霽云說道:“待建功立業后,你再將她們接入長安。”

  南霽云沒什么身家,想讓妻兒無憂,只能接受李瑄的資助。待以后拿到俸祿,再行歸還。

  此宴非常完美,人人盡歡。

  南霽云攜帶李瑄資助的二十貫錢回家。

  她的妻子是通情達理的人,支持南霽云建功立業。

  一夜溫情后,南霽云攜帶行禮,找到李瑄。

  李瑄從親衛中分三匹馬給南霽云,在陳留令的歡送下,向洛陽進發。

  途經洛陽,李瑄特意從花市購買幾株稀有的牡丹品種,據說是黃牡丹和紅紫色的牡丹,他要帶回去給李玉瑩。

  離開洛陽后,馬不停蹄,在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回到長安城。

  左相府。

  “七郎突然回來,為父既驚又喜。”

  李適之不久前才收到李瑄的信件。

  當李瑄將對吳令光海賊案的處理結果上書朝堂后,臣子們議論紛紛。

  “千牛衛大軍已經啟程,他們押送著海賊俘虜、豪強家人,和許多錢絹。需要數月后才能至長安,孩兒不想浪費這些時間,而且想盡早向圣人敘述經過,難免被有心人利用。”

  李瑄回到前廳后,向李適之解釋道。

  “七郎考慮周到。為父立刻安排給七郎上朝的席位。”

  李適之吩咐佐吏。

  上朝的時候,監禮官需要提前知道出朝的人數,進行一系列禮儀準備。

  “父親,現在長安的官吏們,對我的看法如何?”

  李瑄想知道這一點。

  “唉!七郎在平定海賊之前,文武大臣、文人們,好評如潮,推崇備至。臣子們認為你將來能成為宰相,澄清天下;文人們認為你將來能成為天下文宗,獨領風騷。現在持這種看法的人少了不少。七郎滅掉海賊,本可以用更含蓄的辦法處理吳令光海賊案,讓自己的聲望更加一層。”

  李適之覺得有些可惜。

  他沒想到李瑄殺的這么狠,數百人一起砍頭。

  只有興大獄的時候,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不用說,現在長安以外的大族都很抵制李瑄。

  “在之前,父親認為我是完美的人嗎?”

  李瑄沒有一絲后悔,反而笑著向李適之問。

  士人的觀念中,即便豪強該死。但李瑄將兩郡豪強盡牽連,又做出一下殺死數百人的事情,太像是酷吏所為。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當時的士人們,都用《詩經》中的公子比喻七郎。文武雙全,計謀無雙,為父看不到任何缺點。”李適之如是說道。

  “話雖如此。但圣人在上,人哪能完美呢!長安人私底下議論李林甫玩弄權術,圣人難道一點都不知道嗎?但圣人依然重要李林甫。孩兒動了豪強和一部分士族的利益,以后就只能依托圣人,我的忠心就更能被圣人看到,這是明哲保身的方法。”

  李瑄雖需要聲望,但更需要李隆基對他放心。

  而且李瑄覺得這樣的名聲是可以挽回的。

  能夠認同李瑄做法的士人,可以作為志同道合者。

  “七郎說得有道理。不過為父希望七郎能寫幾首介紹江南景色美好的詩,正如你的《江南春》一樣。讓人以為你不是去是任采訪處置使,而是在江南游樂。”

  李瑄的眼光總是很獨特。好像一直認為圣人的信任,大于手中的權力。

  李適之想問圣人已經花甲之年,太子繼位怎么辦?

  想想還是沒說出口!

  “我會的!”

  此事告一段落后,李瑄又問李適之道:“我在臨海得知有豪強寫奏書污蔑彈劾我,并用重金賄賂李林甫,希望李林甫能美言幾句。”

  “李林甫這老賊會審時度勢,前段時間,他主動拿出黃金,并將豪強奏書上呈圣人。圣人看都沒看,就將奏書撕毀。”李適之向李瑄回道。

  這說明李林甫已經猜測到李隆基的心思,所以不再摻和。

  這也使李瑄無法再整李林甫。

  “不久前,皇甫惟明貪圖軍功,率軍攻打石堡城。由于急功近利,忽略吐蕃的援軍到來,致使隴右軍傷亡萬人,連隴右節度副使褚羽都戰死在石堡城下,圣人震怒!私下還對為父說,若七郎在,不該有此一敗!”

  李適之將這件大事告知李瑄。

  皇甫惟明在天寶元年大破吐蕃,不僅斬殺吐蕃贊普的兒子瑯支都,還斬獲五千余吐蕃士兵。

  去年皇甫惟明千里奔襲,出其不意占領吐蕃的前沿陣地洪濟城。

  接連的封賞蒙蔽皇甫惟明的眼睛,他開始瞄準唐、吐邊塞最重要的據點,石堡城。

  石堡城東靠華石山,西臨藥水河,正面崖壁陡峭,兩側山巒蜿蜒多姿,如蒼鷹展翅,令人望而生畏。

  它就如釘子一樣,扎在大唐的邊境前。

  以至于唐軍與吐蕃交戰,往往繞開石堡城下的重要通道。

  它西北是青海湖,西南是黃河九曲之地,幾乎遏制住大唐的擴張之路。

  即便皇甫惟明拿下九曲之地的洪濟城,也因石堡城扎在那里,不能長守。

  皇甫惟明又見李瑄立功后的恩寵,所以準備博取這不世之功。

  但太過急功近利,加上吐蕃大論莽布支星夜兼程,使其腹背受敵。

  不僅損失慘重,連之前占領的洪濟城都不得不丟棄。

  “皇甫惟明和父親關系如何?”

  李瑄鄭重地問李適之。

  “皇甫惟明是手握重兵的邊帥,為父是宗室和宰相,與他相善要被圣人忌諱。不過皇甫惟明一直和韋尚書友好。”

  李適之雖然有時候性格粗疏,但這樣的事情他還是可以把握的。

  “韋堅的妹妹是太子妃,他可是外戚。如果不與皇甫惟明克制住關系,韋堅遲早因此敗亡,還會牽連到父親。”

  李瑄沉聲說道。

  歷史上就是這倆一起在上元節游玩,又是在夜間,被李林甫找到機會整死。

  皇甫惟明曾經污蔑過王忠嗣,使王忠嗣遭貶,蹉跎數年。

  幸虧當時河西節度使杜希望看重,將王忠嗣召看河西,使王忠嗣有舞臺發揮。

  別看王忠嗣三十多歲就任節度使,但如果沒有皇甫惟明的誣告,王忠嗣絕對可以更早成為上將。

  李瑄又是與王忠嗣一起滅突厥的人,將王忠嗣當做伯樂。

  錯綜復雜的關系,讓李瑄很矛盾。

  “我會提醒韋堅!”

  李適之凝重地點了點頭,問李瑄:“七郎是否想充任隴右節度副使,成為儲帥。”

  “隴右是與吐蕃戰斗的最前沿,最容易立下功勛,我會向圣人自薦。”

  李瑄正有此意。

  他年齡小,需要再疊軍功,努力成為節度使。

  李瑄又與李適之聊了一下江南的事情,便返回房間。

  明日早朝后,李瑄會求見李隆基,他要想想該怎么去說。

  必須讓李隆基改變對石堡城的看法。

  別一到隴右,就讓他去攻擊石堡城。

  翌日,興慶殿。

  隨著百官拜禮后,朝會正式開始。

  “啟稟陛下,吳令光海賊案已經落幕。豪強猖狂,他們還控制郡兵,行反叛之事,與其有牽連者,皆被處死。其他犯人和眾多金銀珠寶、錢、絹,還在回長安的路上。臣提前回來,向陛下述職。這是從吳令光老巢、諸豪強家中搜到的臟物數量,請陛下過目…”

  朝會一開始,李瑄最先手持冊子出列。

  “卿辛苦了。”

  李隆基已經知曉李瑄提前歸來的原因。他認為李瑄在臨海、余姚兩郡,干得十分漂亮。

  李瑄把一切都抗下來,豪強們恨的是李瑄。

  因此李隆基不打算此時對李瑄加官進爵,還會罷免李瑄江南東道采訪處置使的職位,以免刺激天下豪強、大族。

  高力士將冊子呈給李隆基。

  在李隆基觀看冊子的時候,群臣看著李瑄,表情各異。

  一趟江南行,讓諸臣對李瑄刮目相看。

  他們好奇李適之為何沒有阻止李瑄,任由其胡來?

  唯有李林甫明白李瑄因此更受圣人的信任。

  位列正三品的時間,不會太慢。

  不過李林甫期待李瑄成為上將,這樣他就又有機會對付這對父子。

  “臨海郡、余姚郡,總計也就十三萬戶良家,豪強們除了良田,竟能搜刮出如此多財物。其他地方的豪強,會不會也是這樣?”

  看到李瑄獻上的金銀財寶絹錢數量,李隆基心中一驚。

  他更覺得李瑄殺得沒錯。

  這些財寶錢絹即便放在國庫,也夠他揮霍一段時間。

  李隆基甚至生出一種以后缺錢,去打豪強主意的想法。

  “因海賊吳令光的原因,才催生兩郡蠹蟲。地方大族整體還是有規矩的,否則也不會有如今的盛世。”

  當圣人問話,沒有人回應的時候,作為首席宰相的李林甫,必然要站出來接話。

  “左千牛衛將軍以為呢?”李隆基看向李瑄問道。

  “右相所言甚是。臣從長安到洛陽,再到滁州,一路下江南。看到錦繡山河,車馬不絕于路;看到閭閻相望,桑麻蔽野。臣相信還是遵紀守法的地方望族更多。”

  李瑄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說掃興的話。

  即便不認可李林甫所說。

  自古以來,盛世是士族的盛世,農民只能吃飽飯,僅此而已。

  那些鯉魚跳龍門者,只是少數。三代農民良家,或許才能培養一個真正的讀書人。讀書人及士進第,還要幾代才能成為士族。

  但不能否認開元盛世的弘大。

  因為歷史是橫向對比,而不是縱向對比。

  后世平民追求的不是吃飽穿暖,哪怕回老家種地,也能隔三差五有肉吃。他們追逐更高更好的物質,以及精神上的追求。所以才會生起對“古代盛世”的向往。

  “治理天下在于吏,爾等不要去學高瑋、黃望衡那樣的官吏。宰相和使者在監察州郡時,需盡心盡力,以免再出現吳令光之輩!”

  李隆基對李瑄的話很滿意。

  “臣等遵旨!”

  眾臣齊聲說道。

  隨即,李隆基開始清算這幾年曾做過明州刺史、臺州刺史的官吏。

  等高瑋被押送到長安,會一起處死。

  這已經不是貪污那么簡單,而是動搖國本,與叛亂無異。

  不論是地方的官吏,還是天下的豪強,都因吳令光海賊案有所收斂。

  諸道采訪使,監察御史因吏部案,不敢再玩忽職守。

  加上李適之大力整飭吏治,加重對官吏的考核,使天寶初年,隱隱有恢復開元初的風氣。

  唯一不同的是,李隆基本人不再節儉,動輒賞賜,奢靡無度。

  君奢而臣侈,上驕而下貪。

  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李隆基不改變,這種風氣只會是曇花一現。

  朝會結束,李隆基果然召李瑄入勤政樓。

  “七郎還想回朔方嗎?那里恐無用武之地!”

  一見李瑄,李隆基就開門見山地詢問。

  “臣想繼續為國效力,為圣人開疆擴土。臣一直覺得吐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請圣人將我調遣到唐吐邊塞!”

  李瑄怎會沒領悟李隆基的意思。

  李隆基也不想讓他再回朔方。

  “唉!前段時間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失敗。蓋嘉運這狗東西,若非他玩忽職守、不思防務,石堡城也不會丟失。當年信安王以奇謀奪取,使大唐拓地千里,至赤嶺一帶。現在石堡城就在我大唐邊境上,讓朕每每念此,如鯁在喉!”

  李隆基拍著玉案說道。看那架勢,像是要把蓋嘉運挖出來鞭尸一樣。

  石堡城三面懸崖峭壁,無法攀登。只有一條小路可以上去。這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吐蕃只要在石堡城多儲存足夠水、糧食,準備檑木、滾石,就可以固若金湯。

  失去石堡城,吐蕃在大唐的河、隴一帶,進退自如,并直逼臨洮。

  所以圍繞著石堡城,大唐在開元中后期先后完善安人軍、綏和守捉、河源軍、積石軍。

  如果大唐得到石堡城,那就可以切斷吐蕃從赤嶺入唐大道的糧道,進可攻,退可守,隨意游弈。

  吐蕃失去石堡城的時候,在九曲之地,建立百谷、洪濟、樹墩、宛秀、大莫門等城。

  這些城被唐軍攻陷過,卻因為石堡城在后方,不得已失去。

  并且吐蕃大軍常年駐扎在青海湖、九曲一帶。

  可以說在河源會盟后,大唐與吐蕃一切的恩怨情仇,都從石堡城展開。

  史書上,有令人贊嘆的文成公主入藏。但關系早已不復往昔。

  即便是開元年間,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時,大唐與吐蕃也頻頻戰爭。

  而且吐蕃不僅在西域攻擊大唐的藩屬國,試圖與大唐爭奪西域霸權,還一直威脅大唐劍南一帶。

  尺帶珠丹年幼繼位,當上贊普的時候比李隆基當上皇帝還早幾年。

  現在尺帶珠丹熬死權臣,早已掌權。他也是雄心勃勃的人,多次在信中掃李隆基面子。

  自吐蕃屠城達化以來,李隆基就不再信什么舅甥之好,想在對吐戰爭中,建立絕對的優勢。

  而且尺帶珠丹的兒子剛被大唐猛將王難得殺死,雙方勢不兩立。

  再也不會出現赤嶺下互市的局面。

  “啟稟圣人,北齊時期,高歡率領十五萬大軍進攻玉壁城,短短六十天時間,死亡七萬士兵。石堡城和玉壁一樣,是為山城,易守難攻。”

  李瑄勸說李隆基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那沒有石堡城?七郎如何為我開疆擴土?”李隆基眉頭一皺。

  他確實想讓李瑄帶兵去攻打石堡城。

  “臣只要拿下青海(今青海湖),在青海上筑城。再攻下黃河九曲(今貴南、同德、貴仁一帶黃河拐角處),盡得吐蕃在九曲上的城池。石堡城就如廢城,屆時守住下山的道,石堡城的吐蕃士兵,就會因糧絕而投降。”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歷史上李隆基讓王忠嗣攻擊石堡城,但王忠嗣認為攻下石堡城,最少死好幾萬士兵,得到石堡城不值得,所以抗旨不遵。王忠嗣因此險些被直接處死。

  后來當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后,果然如王忠嗣預測,死亡數萬唐軍。

  當然,陣亡的唐軍肯定不全是石堡城下。攻擊石堡城,需要拔除赤嶺的其他據點,阻擊吐蕃援軍。

  吐蕃不可能輕易放棄石堡城,必然全力來援。

  李瑄不喜歡打這種頭鐵的戰爭。

  他以凌厲的進攻為主。

  既然進攻,那就徹底拋棄防守,從寧塞郡出,對九曲之地展開攻擊。

  “七郎所說,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難的方法。因為七郎將面對吐蕃數十萬大軍。”

  李隆基鄭重地說道。

  真要占領青海和九曲之地,等于打開攻入吐蕃的大門,石堡城變得不值一提。

  “臣為圣人開疆擴土,何懼這些呢?更何況就算拿下石堡城,臣還是要進入九曲、青海。”

  在李瑄看來,數萬士兵隨他在九曲野戰,總比死在石堡城下強。

  “惜哉!當初金城公主入吐蕃時,吐蕃賄賂鄯州都督楊矩,白白得到九曲。”

  大唐割讓九曲給吐蕃的時候,李隆基還沒登基,那時候還在想著政變奪權。

  等登基后反應過來,大唐已失去九曲。

  吐蕃三十年的經營,在九曲屯田,筑城,和青海一樣,成為侵略大唐的前沿補給地。

  “臣最多要三年時間,就能完成定下的目標。”

  李瑄向李隆基保證道。

  這樣的大戰略,需要有所準備,先殲滅吐蕃的有生力量,再挺入九曲、青海。

  “朕甚期待!不過現在只有隴右節度副使的位置給七郎。如果七郎能再獲得一些功勛,朕就會將皇甫惟明升走,拜你為上將。”

  李隆基也向李瑄承諾道。

  皇甫惟明雖然戰敗,但并沒有傷到隴右軍的元氣。

  更何況皇甫惟明之前接連勝戰,李隆基不會因他功石堡城失利,就罷免皇甫惟明的官職。

  “拜謝圣人!”

  李瑄對李隆基一拜。

  他渴望早日成為上將,那樣就能大顯身手。

  “有沒有可能深入吐蕃境內,將吐蕃贊普擒拿。”

  李隆基還未得隴,就想望蜀。

  尺帶珠丹任吐蕃贊普四十年。執政時間與李隆基重合,長時間的摩擦和書信上的不敬,使李隆基對尺帶珠丹恨之入骨。

  “啟稟圣人,昔日薛仁貴大非川之敗的原因,不僅僅是兵力懸殊、長途跋涉、糧草中斷,最大的問題,就是冷瘴。”

  “吐蕃建國于高原,所以布滿冷瘴,他們世代居住,可以無視冷瘴。但我漢人中有很大一批人,越是深入吐蕃,越是會覺得喘不過氣,根本無法戰斗。唯有將青海、九曲占領后,培養一部分能適應瘴氣的士兵,再考慮下一步。”

  李瑄沒有把話說絕,對李隆基留有期待。

  唐代稱高原反應為冷瘴、瘴氣,

  具體什么是高原反應,李瑄不想對李隆基解釋。

  冷瘴這兩個字,足矣讓李隆基有顧慮。

  “也罷。拿下九曲和青海。吐蕃必無力再與大唐爭強。”

  李隆基派遣使者去過暹些城,漢人入吐蕃,確實路難行。使團還有因冷瘴死去。

  “七郎還未婚配,你看上哪家娘子,朕親自為你賜婚!”

  在戰事聊完后,李隆基又關心李瑄生活上的事情,還調侃道:“英武俊朗,英雄少年,才高八斗。長安士女仰慕七郎的,應如過江之鯽一樣吧!”

  “匈奴不滅,何以家為!待吐蕃向大唐臣服,無力與大唐爭奪西域。臣再完婚。”

  李瑄向李隆基說道。

  想嫁給李瑄的士女確實很多,但李瑄皆不了解,所以不會草率結婚。

  前世李瑄也未結婚,所以想著將來的妻子,必須溫柔賢惠。

  “哈哈,七郎真是我的霍去病啊!”

  李隆基大笑一聲后,向高力士吩咐:“去沉香亭,七郎隨至。”

  這是七千字的大章。還有一更五千多字的,稍晚一點。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大唐天將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