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章 興慶宮

  “為將者,需磨礪統帥之才,安邊定民。七郎現在毫無資歷、政績,即便從軍,為父也無法安排你掌管一軍。”

  李適之聽到李瑄話,面色一怔后,語重心長地說道。

  在李適之看來,李瑄從軍,最起碼從領一軍開始,和他一樣,作為指揮者。

  而不是當低級校尉,帶領幾百人浴血。

  雖然大唐武風盛行,但從軍遠征,立功邊塞,以求封侯拜將,是普通世家子弟、平民百姓的途徑,而非他們這種真正“貴族”的道路。

  “我若從軍,從底層起始,哪怕率領百人,統帥一聲令下,我當沖鋒陷陣,視死如歸!”

  李瑄表明自己的志向。

  李適之不僅是宰相,還是兵部尚書,他只需要李適之的推薦信。

  李瑄有自知之明,當什么軍使、守捉使不現實,那得節度使推薦,皇帝任命。

  以李適之的推薦,再加上他的出身,當一個衙將,綽綽有余。

  當然也可以推薦李瑄在節度使幕府鍍金,但那不是李瑄的追求。

  李瑄要運用好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得晉升之機。

  “七郎,戰場豈是兒戲,不可任性。”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暗箭難防。如真要從軍,若父親大人所說,歷練至一軍之使,再建立邊功。”

  李霅和李季卿聽到李瑄話后,立刻出言阻止。

  李瑄還未成年,怎能上戰場呢?

  那些門蔭入仕的士族子弟,也都是從禁軍或者郎衛開始。

  “昔日的蘇定方、薛仁貴,皆以勇猛聞名于世,得統帥大軍。連太宗皇帝,都沖鋒陷陣,無所畏懼。我又怎么能懼怕呢?”

  李瑄覺得這是他出將入相,最快的辦法。

  他有信心去拼搏一次。因為天寶年間,是李隆基最渴望“武功”的時候。

  “胡鬧,你既然知道薛仁貴與蘇定方。難道不知道有多少如薛仁貴、蘇定方一樣的猛士,血染沙場,倒在拜為將軍的路上?”

  李適之突然面色一變,向李瑄訓斥。

  他絕對不贊成李瑄現在從軍邊塞,一旦沖鋒陷陣,那將是九死一生。

  他有兩個兒子早夭,害怕再失去李瑄。

  “我當然知道,我一定會如他們一樣,脫穎而出。”李瑄不懼李適之的斥責,眼神堅定地看著李適之。

  他心如鐵,不會動搖。

  “七郎,你若能在今年的武舉中及第,我便會推薦你到邊塞郡為別駕。”

  若是平常,李適之肯定生氣,但李瑄剛幫他識破李林甫的陰謀,讓他看到李瑄的才能。所以靜下心,想起一個折中的辦法。

  他并不認為李瑄能在武舉中及第。

  若能及第,他更高興,因為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向皇帝推薦自己的兒子。

  “我聽父親的!”

  李瑄知道李適之和他的兄弟不會讓他從軍邊塞,只能表面同意。

  等下個月,他會獨自離開。

  武舉要到九月份才舉行。

  還有就是今年的武舉為智謀將帥科,并非靠武力、騎射就可以及第,還得寫下“武略”。

  當朝宰相之子,宗室子弟的身份可比武舉及第好用,沒必要在上面浪費時間。

  李適之很滿意李瑄的妥協,隨后一家人一起在正房用餐。

  高興的李適之還令人上酒,痛飲幾杯。

  幾年后飲中八仙歌中李適之的浪漫,實際上多于無奈。“飲如長鯨吸百川”倒是真的,但李適之也是人,不能做到“千杯不醉”,一番飲酒后,李適之就有點縱情。

  李霅勸說明日還得早朝,李適之才放下酒杯。

  回自己的院落時,已經黃昏。

  “奴婢多謝郎君相救。”

  李瑄剛進入花園,一名少女就向他拜謝,她已經翹首以盼許久。

  少女看起來也就十四五歲,雖然穿著極為普通的素色窄袖襦裙,卻難掩其明眸皓齒。

  她就是被李屹擄走的霜兒。

  和羅興一樣,是李瑄的專屬奴婢。

  唐代奴婢分為官屬奴婢和私奴婢,他們沒有任何自由與權利,被主人當作是勞資、打手,或者是供人玩狎的玩物。

  霜兒是官屬奴婢,唐代官吏的秩祿到一定等級,朝廷就會賞賜一些奴婢。

  在李適之任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幽州節度使的時候,霜兒被朝廷賜予。

  “嗯,我已教訓李屹,為你出一口惡氣。”

  李瑄向霜兒安慰一聲。

  在他眼里,人可以有尊卑,但不能分貴賤。

  奴婢制度,太不公平。

  霜兒、羅興等等奴婢,可能就是因為父親長輩犯錯,被貶為奴婢,終身不得自由。

  因為奴婢連婚配都要由主人做主,良家與奴婢通婚,要服刑兩年。奴婢犯罪,更是罪加一等。

  這兩個月以來,左相府的仆人眼中,李瑄是平易近人的。

  “奴婢不敢多求,只是郎君買的宣紙沒有帶回來。”

  霜兒有些難過的說道。

  她早就遵從已經的命運,在她眼里,李瑄就是她的一切。

  之前的李瑄雖然莽撞、好斗,但對奴婢們還不錯,從不打罵責罰奴婢。

  自從兩個月前開始,李瑄就變得異常隨和,成熟穩重,不再隨便外出,一心學習。

  左相府的人都覺得七郎長大了。

  不僅是霜兒,其他奴婢也愿意與七郎親近。

  “無妨,我明日親自去東市取。”

  李瑄擺了擺手,讓霜兒回去休息。

  霜兒知道現在的李瑄不喜歡多事,只能聽從李瑄的吩咐。

  她住在第九進院落中,那是左相府奴婢所居之地。

  明天一早,她和羅興就會到來服侍李瑄。

  李瑄繼續挑燈夜讀,練習書法,觀看史籍、律法,充實自我。

  直到子時,才肯入眠。

  翌日。

  興慶宮。

  興慶宮在長安城的東面,緊靠東外郭城墻,北面為永嘉坊,西面為勝業坊,南面為道政坊。

  它是李隆基在藩王時的府邸,李隆基榮登大寶后,一再擴建所在的坊,使其到達如今興慶宮的規模。

  大唐的中樞,也已經從皇城的太極宮,轉移到號稱“南內”的興慶宮。

  平時朝會、聽政,宴樂群臣,一般都在興慶宮中進行。只有大型的朝會、集會、典禮,才可能會入皇城的太極宮,或者去長安東北的大明宮。

  天還未亮,群臣在監察御史的帶領下,在內門外等待。

  平明,監門校尉唱籍完畢,百官稱在后,在鼓樂齊鳴中,進行長達半個時辰的早朝儀禮。

  儀禮畢,百官魚貫而入。

  興慶殿深處,皇帝的黼扆已經設好,百官的坐席也已鋪開。

  香案擺放在陛下。

  薰爐之煙裊裊…

  李適之和李林甫入興慶殿后,率領所屬的省臺官對班于香案前。

  其他百官跪坐于殿庭左右。

  “陛下至…”

  隨著監禮官的呼喊,百官起身先拜。

  一襲金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的李隆基,在宮女的擁簇下,步入第一重門。

  索扇。

  扇合。

  當李隆基坐上帝座后。

  扇開。

  歸于左右。

  左右羽林軍,手持儀仗,從東西閣而入。

  “拜見陛下!”

  在通事舍人的禮讀下,兩位宰相帶領文武百官向李隆基再次一拜。

  “眾卿平身!”

  “謝陛下!”

  李隆基一抬手后,眾臣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已經年近六旬,卻如同中年人一樣,鬢角的頭發還是黑色。

  除了貴氣與威嚴,李隆基身上還有一種風雅的氣質。

  朝會上,最先處理的是上報“政事堂”的奏事。

  接下來是一些日常事務,和地方要事。

  由李林甫向李隆基稟告,并且給出妥善的方案。

  李林甫已經到花甲之年,雖然年老,但能從面容輪廓上,看出他當年的風采,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談,繪聲繪色,有理有據。

  總是能讓一眾大臣拍笏叫好,使李隆基滿意點頭。

  當然,也有看不慣李林甫的,但自從監察御史周子諒上書牛仙客非宰相之才,被李隆基怒而杖殺以后,諫官和大臣們,已不敢多說話。

  只能把不滿藏在心底。

  李隆基看到李林甫將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非常滿意。

  又是美好的一天!

  就在李隆基準備退朝,看望他的“玉環娘子”時,李適之持笏起身來到大殿的中央:“啟稟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卿請言。”

  李隆基按耐住心思,示意李適之直說。

  在右座首的李林甫見李適之這時候起身,嘴角微揚。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日前右相告知臣,華山有金礦,讓臣稟告陛下,進行開采。但臣細細一思索,立刻想到華山是陛下王氣所在,不宜開采。右相的想法,有些欠缺考慮。”

  歷史在這一刻,發生變化。李適之不再上書李隆基采華山金礦,而是以華山金礦之事,反將李林甫一軍。

  李適之此言一出,群臣嘩然,立刻左右相交,竊竊私語。

  有許多大臣不明白“王氣”的含義,聰明的人,一點就通。

  更重要的是,當朝左相,直接向右相發難。

  李適之和李林甫一起為相數月,還是第一次公然與李林甫翻臉。

  李林甫更是面容一變,這不按常理出牌啊!

  他以為性格疏散的李適之,會用華山金礦向皇帝邀功,屆時他再出來駁斥李適之,必讓李適之在皇帝面前顏面掃地。

  現在玩這么一出,一時間讓李林甫手足無措。

  “右相,可有此事?”

  李隆基皺著眉頭,向李林甫質問。

  他追慕長生之道,對“王氣”,“龍氣”,深信不疑。

  開采華山,這不是跟他過不去嗎?

  “啟稟陛下,絕無此事。臣是對左相說過華山有金礦,但臣亦說過金礦是圣人本命,開采不得。臣也信奉道教,小女騰空,已入道門,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臣怎能不盡心陛下之事?左相這是在污蔑臣,請陛下明察!”

  李林甫立刻出班,面對李隆基一拜,而后扭頭對李適之怒目而視,像是在痛恨李適之為何污蔑他。

  他城府極深,很快就反應過來,舉例自己也信奉道家,一口咬定李適之在借口政治攻擊他。

  這種大事,只要承受,哪怕再受寵幸,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況且當時就他和李適之兩人,死無對證。

  “你們同為宗室,當盡心輔佐社稷。不要跟蕭嵩、韓休那樣,做出讓朕煩惱的事情。”

  李隆基狐疑地看了兩名宰相幾眼,這一刻,他認為是“宰相斗爭”又開始了,執政三十多年,他見過太多類似的事情。

  之前的斗爭,他作為君主樂見其成。

  現在他締造大唐盛世,也該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連田舍翁都有頤養天年的時候,堂堂天子,就不能休息一下嗎?

  所以李隆基不想再看到這樣令他心煩意亂的爭斗。

  蕭嵩、韓休明爭暗斗的結果,是被李隆基一同罷相。

  用蕭嵩、韓休舉例,是警告李適之和李林甫。

  更多的是警告李適之,畢竟李林甫和牛仙客搭檔的時候,朝堂穩定,歌舞升平,讓李隆基這幾年十分滋潤。

無線電子書    大唐天將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