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五章 以直報怨

無線電子書    我在大夏竊神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名家口舌,還不敢親自下場,假托他人,徒惹人笑!”

  青空規會心一笑,名家善辨,但這辨著,就變成了,辯著。

  最擅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所以歷來被法家和儒家厭惡。

  兵家也討厭名家的口舌,畢竟言官多出自名家。

  董行書笑道,“又是哪個不開眼的奏折?”

  尉遲破軍毫不避諱,將奏折遞給他們兩人看。

  這奏折雖然是一六品言官所寫,里面的大意就是聽聞昨天晚上周鐵衣請兵制的事情,詳細列舉了其中的罪狀,說這是禍亂朝綱的開始,要求圣上嚴查。

  雖然是六品言官寫的,但以他們三人的耳目和見識,都知道這奏折是言部司馬侍郎在后面撐腰。

  青空規事不關己,問道,“那如何注?”

  他們三人寫的審批意見有的時候比奏章本身更加重要。

  尉遲破軍思考了兩秒,看著董行書說道,“不注,直接上呈如何?”

  董行書沒有拒絕,直接說道,“就這么辦。”

  三人繼續翻閱奏折,忽然青空規停了下來,一直隨意的臉上面露難色。

  這立馬引起了另外兩人的注意,董行書笑道,“怎么?你也遇到了不開眼的文章?”

  青空規無聲將奏折遞了過去,董行書先臉上還帶著笑意,不過看了兩行字,笑意就消失。

  隨后帶著慎重,一字一句讀。

  過了片刻,他放下文章,嘆道,“好文章,我不如也。”

  尉遲破軍本來就好奇寫的是什么,立馬拿起文章讀,等讀完之后,他也沉默不語。

  董行書開口問侍候的傳喚太監,“梅清臣在哪里?”

  傳喚太監趕忙跑出去找。

  過了半盞茶,又急忙跑了回來,已經是滿頭大汗。

  “在正午門前跪著呢!幾個四品守城將軍都拉不起,咱說您找他,他也不起!”

  正午門乃是皇宮和外界的交匯口,宮里面的看得到,宮外面的也看得到。

  董行書又看了一遍文章,愛不釋手,說道,“那就讓他跪著吧。”

  董行書看向左右兩邊的尉遲破軍,青空規,先沒有說怎么給這乞罪表注書的事,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圣上多久沒有臨朝了?”

  尉遲破軍不答。

  青空規答道,“已經有九十九日了。”

  董行書點頭道,“是啊,以前還斷斷續續臨朝,這一次,已經九十九日了,看來圣上是真的想要修長生了。”

  承恩殿內變得鴉雀無聲,侍候幾人的書吏和太監聽到這句話,忽然有幾人力氣不支,直接給跪在了地上,暈了過去。

  董行書瞥了一眼,冷聲道,“沒骨氣的家伙,拖出去。”

  其他還能站著的,連忙將身邊人拖出去,不一會兒大殿內竟然沒有一個人侍候。

  董行書也不理會,繼續說道,“佛家和道家不管,因為他們是方外之人,我們儒家,法家和兵家不能不管!”

  尉遲破軍沒有拒絕,而是開口問道,“你的意思呢?”

  董行書再次看向奏章,這次拿起筆,直接注書,“臣請賞誅神司總旗周鐵衣,以彰其功。”

  尉遲破軍立馬急紅了眼,“你這是要毀了我兵家的好苗子啊!”

  董行書反問道,“我儒家的好苗子現在跪在午門前呢!”

  尉遲破軍只想要毀了面前的奏折,這寫的什么狗屁玩意兒!

  儒家的混蛋就愛沒事找事!

  “兩位,落筆吧。”

  青空規先接過奏折,在董行書的批注后寫道,“臣附議。”

  尉遲破軍拿過筆,久久不能動,在心里嘆道,小子,我就幫你最后一次,他寫道,“近日邊境襲擾,如此良才,可堪大任。”

  兩人都落筆之后,董行書翻了翻前面注好的奏折,將這一本放在那本言官抨擊周鐵衣請兵制的后面。

  尉遲破軍嘴唇動了動,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出言阻止。

  ······

  日上中天。

  大夏圣上才起來,用了午膳,在御花園里練了一套慢拳。

  接過伴讀大太監的毛巾擦了擦,問道,“大明道宮的宮主幾日進京啊?”

  伴讀大太監笑道,“約莫就這一兩日了,總歸是應該趕在魚龍節前進京,好陪圣上釣龍魚。”

  大夏圣上說道,“龍魚有什么好釣的,這么多年都是這樣,無趣得很。”

  伴讀大太監趕忙說道,“那就給圣上講天人合一的大道,總能陪圣上解悶。”

  “這倒是有意思。”

  大夏圣上笑道。

  兩人閑談著,向御書房走去,圣上雖然已經不上早朝,但是多年下來的習慣,不看下奏折,總歸是覺得一天生活少了點什么。

  御書房內,天后已經等候著了,并且將送來的奏折按緊要事分好先后。

  大夏圣上也習慣了,笑著問道,“今天沒有什么緊要事吧?”

  天后笑著回道,“托圣上洪福,河清海晏,所以沒有什么緊要事。”

  大夏圣上滿意地點了點頭,“儒家說圣天子垂拱而治,朕倒是近來有幾分心得。”

  他坐了下來,天后在旁親自磨好朱砂墨,然后將奏折一卷卷打開,送到大夏圣上面前。

  大夏圣上改了二十多年的奏折,基本看個開頭,看個結尾,就知道中間寫的什么,所以小山般的奏折快速消了下去。

  當大夏圣上剛剛進入批改奏折的狀態,正是精神最好的時候,天后遞過一本奏折,是科道言官批評周鐵衣的那本。

  批改奏折神速的圣上忽然慢了下來,看了看奏折,放下朱筆,喝了口茶。

  天后是時候的問道,“這奏折有問題?”

  大夏圣上臉上露出譏笑,“狗屁不通的奏折,倒是沒有朕昨日聽到的兩句話精妙。”

  “哪兩句?”天后好奇地問道。

  圣上提起朱筆,先是寫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而后又寫道,“鷹犬巡狩,百無禁忌。”

  這兩句話都可以作為這篇奏折的朱批,各有妙用。

  天后看了看,眼前一亮,“這兩句話,倒是精妙,卻是八個字勝過千言萬語,不知道是誰說的?”

  圣上笑著說道,“就是這奏折要問罪的那個小家伙說的。”

無線電子書    我在大夏竊神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