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四章 乞罪表

無線電子書    我在大夏竊神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老爺。”

  梅夫人焦急地說道,然后對梅俊蒼說,“還不跪下認錯!”

  她不過商賈之女,急切之下,只想到一個笨辦法,“老爺不想要和周家結怨,要不我們送俊兒去躲幾日。”

  梅清臣看向夫人,“這不是躲幾日的問題,是再不教,孩子就廢了,你我可以看得了他一時,能夠看得了他一輩子嗎?”

  他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一直與梅清臣琴瑟和鳴的梅夫人無奈嘆息一聲。

  自起身去書房,在儒圣像下,請來了鵝蛋粗細,漆黑如墨的教子棒。

  梅俊蒼看到教子棒,自己也慌了神,他梅家教子棒一直供著,他就被打了一次。

  那一次自己六歲,貪玩去捉蟋蟀,逃了課,回來還撒了謊。

  但只是一次,就管了他十幾年,讓他記憶猶新。

  “父親,我有什么錯?明明是那周仲蠻子挑事的!”

  梅俊蒼慌忙想要逃走,不過在梅清臣的目光下,他身體完全不聽使喚。

  梅清臣從妻子手中接過教子棒,“錯有兩點。”

  “第一,你玩忽職守,這本是過錯,但圣人有言,孰能無過,誅神司是什么狀態,我也聽聞了,只是你自己不能守住本心罷了。”

  “但你不該錯上加錯,以大過掩蓋小錯,將自身過錯,視為與別人結怨之由,這比你當初逃課去捉蟋蟀,回來撒謊更加惡劣。”

  說罷,他舉起教子棒,一棒下去,直接打斷了梅俊蒼的右腿骨。

  “第二,你腦中無智,位卑力小而敢玩弄權謀之術,此乃取死之道!”

  說罷,又一棒打下去,打斷了梅俊蒼的左腿骨。

  這之后,梅清臣將目光移開,梅俊蒼才疼得冷汗直流,雙掌撲在地上喘氣。

  “給他吃一顆護體丹,明日抬去誅神司。”

  “老爺,還送去誅神司啊,那可是要上刑的。”

  梅夫人急得都快要哭出來了。

  梅清臣說道,“吃了顆護體丹,三十棍,打不死人的。”

  說罷,他自顧自地走到書房內,將教子棍放回圣人像下,恭敬地一禮。

  梅清臣取來一空白奏章,細細地磨好墨。

  然后開始提筆寫道:

  乞罪表。

  “臣梅清臣,出身寒微,衣不蔽體,陋室見光,賴以天幸,得名師教導以文字,享圣眷托付以重任,夙興夜寐,不敢疏忽…

  猶記少時負篋曳屣,寒風行于深山大谷之中…不敢負圣人教化。

  然老來得子,不忍幼子受當日之苦,承圣上榮寵,乞小吏之職…

  今幼子頑劣,疏忽值守,幾釀成大錯,實為惶恐,徹夜難寐。

  臣夜省吾身,始覺此錯起于吾。

  夫圣人教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失父責,時常三日未能見子,幾過庭而不問,未能耳提面命,傳道受業,致幼子頑劣,不辨是非,此為禍根矣,今犯大錯,難辭其咎。

  臣再省吾身,為臣者,若因一時榮寵,不辯是非,未能齊家教子,誰能教之?

  思之良久,竊以為唯圣上教之。”

  寫到這里,梅清臣的筆停了下來,然后目光堅定,繼續寫道。

  “君父者,如日月凌空,教化萬民。

  若民一日不見日月,何其惶惶?

  而后必生奸邪妄獰之心。

  況三月不見日月乎?

  今臣久未得見圣顏,若幼子不見父面,驕逞無度,犯此大錯。

  臣三省吾身。臣如此,況百官乎?

  長此以往,必將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動亂社稷,危害國祚!

  幸誅神司總旗周鐵衣提點,…,始察禍根。

  臣乞君父臨朝,治臣之過,使天下臣子不敢生驕逞奸邪之心,以安社稷。

  若得此例,警示后人,臣萬死不辭。

  臣實惶恐,再乞罪,伏候圣裁。”

  放下筆,等墨水自然晾干,梅清臣坐在位置上良久不語。

  過了一會兒,梅夫人進來說道,“老爺,司馬侍郎來了。”

  “不見。”

  ······

  卯時剛過,大日如金鱗越出云海,照在金鑾殿的游龍飛鳳之上,熠熠生輝。

  百官整肅,靜靜等候在大殿之上,今天是三日一次的朝會。

  過了一會兒,掌印太監前來宣告。

  “圣體有礙,今日不朝,若有奏疏,三司批閱后上呈。”

  這已經是慣例了,百官也沒有覺得意外,在大司民的帶領下,恭祝圣體早日恢復。

  而后百官們往右殿休息處集合,有奏折的,將自己的奏折排隊遞給司民身邊的書吏,沒有奏折的,也聚在一起閑聊兩句。

  最值得聊的,當然是昨天夜里,周家二子在萬寶樓當眾殺人,還打斷了一位二等將軍家兒子,一位四品言官家兒子,一位皇商家兒子的腿,揚言還要讓另外兩家小心點,試試他的刀利不利。

  如此狂妄的行為,倒是有些符合他國朝武修開海第一人的名頭,讓人有些信了九日開海是真事。

  這事并不小,大家有關聯的眉頭緊鎖,沒關聯的笑著看那五家人的動作。

  “梅兄。”

  言部侍郎司馬亮走過來,先對梅清臣拱手,他修行名家法門,少年得志,與梅清臣恰恰相反,“昨日本想拜訪府上,但聽聞梅兄身體有礙,不知今日好些沒有?”

  司馬亮本想要先和梅清臣拉近關系,再商量著處理周家的事,但哪想到梅清臣瞥了他一眼,“我不摻和你的事。”

  司馬亮臉上的笑容凝固,他都沒開口呢。

  百官上交完奏折,幾位文吏將奏折先抬到承恩殿的書房中,圣上雖然不理朝政許久,但寬厚百官,三司們可以在承恩殿先將奏折看一遍,做好批注,再上交圣裁,幾乎相當于給了一半開府建牙的權柄。

  如今的三司,法家司律青空規最為年輕,兵家右將軍尉遲破軍最為年長,在朝廷內代行司兵一部分職責,至于左將軍則領兵在外,督軍北部五省道,防備淵蒙。

  居中的儒家司民董行書七十三歲,精神抖擻地正在批閱奏折。

  這些奏折大部分是沒有營養的,三人各拿一份開始審批,少部分具體事物,若是關于律法,和司律青空規商議,若是關于軍事,和右將軍尉遲破軍商議,一一寫下建議,等圣上用朱批。

  忽然,尉遲破軍翻到了一本奏折,停了下來。

無線電子書    我在大夏竊神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