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3章 四州賊首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五項:建立‘議罪田’制度,以田代罪,任何人犯下罪責只需繳納足夠田產,便可獲得相對應減免。”

  “此項目施行以來,懲罰官員、勛貴超三百余人,共收得‘議罪田’各等級田產超三千萬畝,以盡數充公。”

  “陛下,議罪田制度已施行五年,國庫耕地足夠,而且此懲罰太過嚴厲,遭到不少人抵制,也有不少官員暗中討論。”

  “如今天下大亂,是否能暫緩議罪銀制度,或是以金銀替代…”

  “不行!”

  盧向清話還沒說完,就被鄭毅打斷。

  “朕開創議罪田制度,就是為了收繳天下田產,為天下黎民百姓爭一份活口。”

  鄭毅冷聲道:“除了議罪田之外,待朝廷大軍將另外幾州叛逆全都鎮壓之后,國家田產將會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屆時,大虞才能迎來真正的安穩!”

  “百姓有田種、有飯吃,就不會造反!”

  “陛下圣明!”

  盧向清心中苦笑一聲,看來想要廢除議罪田這一制度,在陛下這里是行不通了。

  只能是等以后了。

  議罪田,對于大官員、大地主等人來說,實在是太嚴厲了。

  雖然能令他們逃脫大虞律法,但是卻在挖他們的根!

  他收斂心神,繼續道:“第六項:建立北洋海軍…”

  “此項乃兵部主持,李大人應該更清楚。”

  一旁的李長峰當即道:“回陛下,北洋海軍已經建造完畢。”

  “其中大小戰艦超一千艘,兵員超十萬人,駐扎在濱州,可從海面隨時支援各州作戰。”

  “不過如今海軍正在荊州境內平叛,孟光將軍亦是鎮壓在荊州。”

  鄭毅點頭道:“海軍之事朕已知曉,待荊州叛亂平定分配治理官員之后,便令孟光率軍入江州,鎮壓云夢澤!”

  云夢澤!

  便是鄭毅開創海軍,最大的目的之一。

  云夢澤面積實在是太大了,幾乎相當于是一座內海。

  只有靠十萬海軍徐徐圖之,將固守在云夢澤的拓跋家族連根拔起!

  “諾!”

  “對了。”

  鄭毅突然問道:“如今天下那些反賊如何了?”

  “回陛下,如今雍州、蜀州、荊州、濱州、越州等地大半叛軍都已經被平定,現在就只剩下青州、揚州、徐州、江州等地還在叛軍掌控當中。”

  李長峰道:“不過兵部收到最新消息,這四州叛軍為了抵御徐大將軍,想要合兵一處,叛軍數目超百萬人!”

  “如今大部叛軍已經抵達徐州等地,意圖在徐州攔截徐大將軍,抵御朝廷大軍。”

  “還剩下四州么…”

  鄭毅淡漠道:“這四州,叛軍都是哪些勢力?”

  “回陛下,四州叛軍數量極多,而且因為都地處南方,乃是叛軍勢力最強之地。”

  “每個州當中,都有大量叛軍。”

  “少則兩三股,多則上百股。”

  “不過每個大州內,都有其中最強者,已然聯合一處。”

  “其中青州叛軍最強者,當屬白蓮教。”

  “傳聞此教傳承數千年,而且深入百姓,普通方法根本無法將其剿滅。”

  “正永六年時期,苗修將軍曾經于青州剿滅白蓮教,可惜短短幾年時間白蓮教又死灰復燃,而且勢力大增!”

  李長峰道:“揚州勢力最大者,則是云夢澤拓跋家族。”

  “此家族位于云夢澤深處,而云夢澤則處于荊州、揚州交界處,綿延上千里,占地極大。”

  “而云夢澤拓跋家族,也因地勢原因固守于兩州之地,朝廷大軍很難攻破。”

  “不過賴陛下圣明,創立海軍,如今孟光將軍駐守荊州,兵峰已然接近云夢澤,剿滅之日指日可待。”

  云夢澤,拓跋家族。

  在鄭毅看來,這個家族便是此次叛亂當中,實力最強者。

  其背后,必定有修士暗中掌控。

  原因很簡單。

  十道先天靈氣,直到現在還有一道位于云夢澤深處,已經稀薄了一小半。

  鄭毅想要平定天下,拓跋家族便是最大的敵人!

  李長峰繼續道:“徐州,則是陳王鄭宗凱之勢力。”

  “陳王與先帝乃兄弟,自幼便熟讀兵書,乃是皇室中少見的軍陣人才。”

  “天啟年間曾與徐牧軍大將軍一同攻略南越郡,與先帝關系亦是極好,而且也被徐大將軍視為袍澤。”

  “但不知為何,陳王鄭宗凱也舉兵反叛,此事古怪。”

  鄭毅問道:“哦?有何古怪的?”

  盧向清突然道:“陛下,此事臣也知曉。”

  “天下大亂已有兩年之久,朝廷大軍勢如破竹,接連收復幾大州郡。”

  “但是徐州之地,陳王自發布檄文之后進入從未在公眾面前示人,也無人見過陳王殿下。”

  “直到現在,徐州叛軍之事,也只是由陳王之子鄭元法主持。”

  “鄭元法?”

  鄭毅喃喃道:“此人是何身份?”

  “鄭元法,年二十七,聽說幼年失蹤過數年,等回來之后又是深居簡出,很少示人。”

  “但不知為何,待天下大亂時其又總理徐州大事,掀起叛亂。”

  “如今在南方諸多叛軍聯盟當中,鄭元法已經被不少人共推為盟主了!”

  “鄭元法?有意思…”

  鄭毅喃喃道:“幼年失蹤過數年,隨后又返回,性情大變…難道說,碰到了仙緣?”

  能令一個普通人性情大變,生活方式都發生改變的話,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仙緣!

  看來,這陳王之子鄭元法,也有著重關注。

  鄭毅又問道:“最后的江州呢?”

  “江州…”

  李長峰道:“江州,乃是天龍寺大本營,全州超一半之地都由天龍寺武僧把控,勢力極大。”

  “如今雖然天龍寺高層損失了一兩人,但是對于他們來說損失并不是很大。”

  “有江州傳言,天龍寺方向在數月前黑夜有巨大的獸吼聲傳來,甚至還有人說看到了劇烈的佛光和神仙!”

  “佛光?神仙?”

  鄭毅眉頭微皺,這天龍寺到底是什么情況?

  先期有自學成才的天龍寺主持法源,后又有截殺徐牧軍的法江。

  如今又出了諸多幺蛾子,難道說天龍寺背后,還有修士?!

  鄭毅深吸一口氣,對于此事心中早已有所準備。

  太一道都有趙希正這位練氣后期修士,而他曾言明大虞境內亦有不少隱居的修士。

  天下大亂,這些隱居的修士總會出手。

  而且還有那十道先天靈氣的因素。

  “傳令。”

  幾人躬身,等待著鄭毅的命令。

  “著崔夏武、孟光、苗修、關山、唐征寇等人,一同前往徐州,著徐牧軍之令,共同剿滅叛賊!”

  “諾!”

  “諸君,如今天下叛軍齊聚徐州,只要剿滅徐州叛軍,整個天下叛亂便會被平定。”

  “爾等,亦會是我大虞中興之臣,名垂青史!”

  “臣等遵旨!”

  “盧卿,你繼續。”

  “諾!”

  盧向清再次翻開奏折,開口道:

  “第七項:由禮部建立‘宣傳司’,每周由專人印刷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亦可印刷其余內容,宣傳朝廷思想。”

  “此項目早已完成,宣傳司辦公官職如今已有四十余人,而且培訓了諸多吏員。”

  “待天下平定之后,便可將其派往諸多郡縣,組建宣傳司分部,掌控天下喉舌。”

  剩下的這幾項,都是一些簡單的政策,在鄭毅的一力支持下,很快就完成。

  “第八項:由太醫院、禮部組建‘醫學院’,招攬對醫學有興趣學子入學學習,由太醫院專人教授,以傳播醫學。”

  “此策亦已完成,五年內共培育出超三千位合格大夫。”

  “這些大夫掌握了初步的醫療知識和外科治療方式,其中有超過兩千人安置在了諸軍當中,以保證士兵生命安全。”

  “第九項:軍功制。”

  “此策發出之后,受到了我大虞軍隊所有士兵們的擁護。”

  “士兵不畏死,每戰必先,才使得我大虞軍隊戰無不勝,征剿叛亂勢如破竹!”

  “而之前議罪田收服的三千余萬畝田產,也已經有五百余萬畝田產獎勵給了諸多有功之臣。”

  “此策,乃立國之策,如今萬不可廢。”

  鄭毅點頭道:“諸位愛卿,第一次五年計劃可以說完成了七成以上,因各種原因也有幾項政策還未完成。”

  “不知對于我大虞第二次五年計劃,諸君有何想法?”

  “朕先提議一個,議罪田政策不可廢。”

  “至少,現在不可廢!”

  幾人沉默數息,最終還是王安世率先道:“陛下,新政不可廢。”

  王安世所說新政,便是其主持的變法。

  其中包括了土地、人口、商稅、官稅等等諸多政策,至此已經有兩年之久。

  盧向清咬牙道:“陛下!”

  “我大虞如今天下大亂,蓋因為王大人變法所致!”

  “為安定天下,臣請更改變法其中幾項。”

  “否則我大虞就算重新安定下來,也會因為諸多原因復叛!”

  王安世鎮定道:“盧大人,下關所推行變法新政,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行政之前可能會有些許困難,但只要堅持下去,我大虞勢必會因此事而繁榮昌盛!”

  “功在千秋?”

  盧向清咬牙道:“若非不是陛下圣明、將士忠勇、百官盡忠,何來的千秋萬代!”

  “為保如今天下大勢,臣懇請陛下待天下大定之后,更改新政!”

  鄭毅問道:“不知盧卿想要更改哪幾項新政?”

  “官稅!”

  盧向清咬牙道:“我大虞建國三百余年,從未有官稅一說。”

  “而且,諸多同僚熟讀圣賢書,視金錢如糞土,又何苦將稅收強加于官員身上。”

  “據臣所知,有些地方官員俸祿本就不高,補貼家用都不夠,還要交稅!”

  “這…陛下,有失圣人教誨啊!”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