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2章 五年之策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離開蘭陵宮之后,鄭毅好好的放縱了一番。

  地宮閉關三個月,雖然有幾位嬪妃陪著,但是崔貴妃幾人都身懷有孕,不能同房。

  婕兒妤兒呢,又處于修煉的關鍵時刻,他也并未過多打擾。

  直到出關之后,他才能享受享受。

  而在這幾日,腦海中也一直回想著蘭妃的說的這些話語。

  沒有靈根,真的無法修仙嗎?

  她們想要陪伴自己是一方面,但是更大的原因,也是想要長生吧。

  還有皇后盧琳兒、徐青鸞、楊嬛、碧荷、李長樂、菀妃、妙嬪等人,或多或少也在暗中打探過這些事。

  可惜啊…

  沒有靈根,勢必無法修真。

  想到這里,鄭毅腦海中出現了輪回九嬰果的模樣。

  “一旦輪回九嬰果成熟,不知能否為她們覺醒靈根?”

  “可惜,輪回九嬰果至少需要九千年才能成熟,除非我能將其血祭,再以精血將其催熟!”

  “九千年時光,也就是九千滴精血…”

  鄭毅嘴角抽了抽,此事,還是等他下次閉關,將輪回九嬰果種子血祭了再說。

  又休息幾日之后,鄭毅才接見了劉承恩、內閣等人。

  “吾等參見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承恩、盧向清、王安世、鄭玄岳等人分列兩側,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起來吧”

  鄭毅虛扶一手,示意幾位大人坐于兩側。

  “多謝陛下。”

  “幾位愛卿,朕這幾日閉關尋求修真大道,怠慢了國事。”

  鄭毅道:“不過幸虧有幾位大人相助,朕才能安枕無憂啊。”

  “對了,近段時間朕閉關時,可有大事發生?”

  “趁著朕出關還有數日時間,都一并解決了吧。”

  幾人互視一眼,還是由盧向清列身道:“敢問陛下,您真的是否在修仙?”

  “那還有假?”

  看著不太相信的幾人,鄭毅也并未解釋,開口道:“朕修真有成,自會反哺我大虞朝廷。”

  “如今朝廷穩定,還需要諸位愛卿鼎力相助啊!”

  “臣等遵旨。”

  王安世列身道:“陛下,臣有本啟奏。”

  “愛卿說吧。”

  “陛下,如今我大虞軍隊已經鎮壓了雍州、并州、蜀州、云州、越州等地反叛,海州元合山也被徐大將軍攻破,收復指日可待。”

  “如今這幾大州百姓疲憊,餓殍遍野,有不少潰兵聚眾為賊,落草為寇,百姓生存極為艱難。”

  “再加上叛軍過后,朝廷衙門被毀,官員極少,臣請由朝廷增派諸多官員入各大州郡為官,為治理天下。”

  “可挑選好合適官員了嗎?”

  “臣與內閣諸位同僚,以及司禮監已經商議完畢,請陛下查看。”

  說罷便從衣袖中拿出一張奏折,遞了出來。

  劉承恩快步走來,將其遞給了鄭毅。

  靠在龍椅上,鄭毅隨開查看了起來。

  而在臺下,盧向清、鄭玄岳、劉承恩幾人互視一眼便挪開了眼神。

  只有王安石、袁其昌、蔡大世等人,默默等待著什么。

  奏折上內容很少,只是一份名單。

  是關于收復這六州的官員安排。

  包括了總督、巡撫、知府、知縣等人。

  大部分都是從朝廷派遣官員,一小部分則是由僥幸活下來的當地官員補任,還有一部分則是由其他州郡官員調任。

  這上面的名單有的鄭毅認識,比如說前幾年恩科時成為進士的幾人。

  也有不少人,他并不認識,連名字都沒有聽過。

  不過總督、巡撫這幾位二品、三品大員,鄭毅則全都認識。

  比如說趙誠之,帝黨成員。

  盧向鶴,盧家之人。

  趙敬忠,禮部的一位侍郎等等。

  很快鄭毅便反應了過來,也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收復的五地中的總督、巡撫位置,由帝黨、盧家、司禮監、清流四家分別占據了一份。

  其中清流的數量最少,帝黨、司禮監的人數最多。

  某些方面來說,司禮監的人,也能算作是帝黨成員。

  他合上奏折,看了一眼劉承恩、王安世、盧向清、鄭玄岳幾人,淡聲道:“御史韓陽、陳瑜、司馬康清正廉潔,可為一地知府。”

  在場幾人神情一震,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御史韓陽、陳瑜、司馬康三人,可是數月前被劉承恩杖責過的三人啊。

  當日,三人為了勸諫陛下要勤于政事,想要闖入皇宮,卻被司禮監的人拿下。

  在大朝之上,當眾就將其三人杖責五十。

  三位御史當時差點被打死!

  若不是王安世出言相助,三人不死也殘。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三人傷勢也好了許多,但經常在朝中大罵劉承恩,惹的劉承恩異常憤怒,但卻又無可奈何。

  沒想到現在,陛下居然親口御賜了知府之位!

  當然了,地方知府之位肯定比不上御史,畢竟御史可是京官。

  但是,這知府之位乃是陛下金口玉言說出來的。

  三人下放地方為州府,三年后必會返回朝廷成為當朝大員。

  也就是說…

  當日大朝之上發生的事情,鄭毅都知道了!

  ‘噗通’一聲,劉承恩雙腿一軟,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陛、陛下…”

  “劉承恩?為何要跪?”

  “陛、陛下,臣、臣當日因為一些小事杖責了韓陽等三位大人,還望…”

  “哦那件小事啊,你是為了朕,而韓陽等三人則是為了大虞朝廷。”

  鄭毅隨口道:“此事朕不會放在心上,起來吧。”

  “多、多謝陛下!”

  鄭毅將手中奏折扔到桌子上,開口道:“除了這三人外,奏折上的人名朕全都通過。”

  “你們怎么安插官員朕不想管,但是朕要的是治國之才,好好為朕治理地方!”

  “若是被朕發現作奸犯科、貪污枉法之事,別怪朕到時候翻臉無情,行那株連之事!”

  “臣等遵旨…!”

  幾人連忙跪倒在地,大聲喊道。

  “好了,還有其他事嗎?”

  鄭毅揉了揉太陽穴道:“若是沒有的話…”

  “回陛下,有!”

  盧向清突然再次列身道:“陛下,正永五年時期,您曾與臣等商議出了‘第一次五年計劃’,如今五年時間已過,臣等一直按照當日陛下所立‘五年計劃’推行政事。”

  “如今第一次五年計劃時間已到,不知陛下是否準備推行第二次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這么快?”

  鄭毅有些恍然,五年時間這么快就過去了?

  是啊,第一次五年計劃,乃是正永五年四月份頒布的。

  如今已經是正永十年,整整五年時間已經過去了。

  而這五年中,發生了多少事?

  別的不說,單純的內閣成員,可都換了一大部分人了。

  當年的內閣輔臣當中,有徐牧軍、盧向清、崔景浩、王澤、王賀、李元浩、鄭宗兵七人。

  而現在呢,徐牧軍依舊在,可惜失去了左臂,正在外統軍作戰。

  盧向清、鄭宗兵二人依舊在,但年齡已高。

  崔景浩、李元浩二人致仕,隱居于地方。

  王澤、王賀更是因王家舉族反叛,被捉拿下獄,早已因各種原因自殺身亡。

  如今的內閣輔臣,乃是盧向清、鄭宗兵、王安世、鄭玄岳、李長峰等五人。

  袁其昌、蔡大世,只算是內閣行走,并不能決議大事。

  世事易變,不外乎如此。

  “盧卿,就由你來總結一下第一次五年計劃的成果吧。”

  “諾!”

  盧向清從懷中掏出一份厚厚的奏折,恭敬道:

  “陛下,我大虞第一次五年計劃中共有九項大型計劃。”

  “第一項,鎮壓北地亂民。”

  “此計劃早已完成,北地六州先后在四年內被鎮壓,我大虞更是奪得了黑山關和莽荒二州。”

  “可惜去年因武國新皇武思明登基,為第一任女帝,舉全國之力征伐。”

  “傳聞武思明麾下有仙人相助,我大虞騎兵無法在平原戰勝,只能退守黑山關直到現在。”

  “不過整體計劃,已經算是圓滿完成!”

  盧向清翻了一頁,繼續道:

  “第二項,則是工部大力發展軍功產業,招攬五萬流民。”

  “此計劃根據工部交上來的統計,也已經全部超額完成。”

  “火器乃是機密,工部直屬陛下,臣這里沒有具體數據。”

  “不過招攬流民則是達到了八萬余人,遠超當年計劃。”

  “第三項:擊退武國入侵軍隊。”

  “此事不必說,我大虞天軍早已擊退武國,還占據了武國第一雄關黑山關!”

  “第四項:以京城為中心,禮部于每村縣建造國立學堂,力求教導適齡孩童入學。”

  “此政策…”

  盧向清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此策由禮部主持,但這五年來我大虞一直對外征戰,尤其是自正永七年之后大戰不斷,國庫空虛。”

  “此策…并未全部完成。”

  鄭毅道:“具體建立了多少所?”

  “回陛下,只建立了十二座。”

  “十二座?”

  鄭毅眉頭微皺,他知道書籍、知識一類都掌握在大家族、大官員手中。

  底層民眾想要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千難萬難。

  但沒想到的是,地下官員對此策居然如此陰奉陽違。

  五年了,才建立了十二座學堂!

  他壓抑著心中怒氣,問道:“可為多少適齡孩童提供上學機會?”

  “回陛下,不足八百人。”

  盧向清道:“除了國庫緊張,要支援前線作戰我啊,最主要的還是普通百姓并不愿意讓孩子入學堂讀書。”

  “他們寧愿讓孩子在地里干活,或者是入京城成為各大工廠工人…”

  鄭毅搖了搖頭,普通百姓連活命都很難,怎么可能會去讓家中勞力去讀書?

  而且…開啟民智。

  真的要開嘛?

  民智一旦開啟,就無法做到完全統治。

  如前世那三十三兩白銀一般。

  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