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7章王安世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58章王安世(求首訂)

  正永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大虞恩科正式舉行,全大虞五千四百余位讀書人齊聚京城,參與恩科考試。

  此試主考官名義上乃是正永帝,而具體執行人員,卻是新任禮部尚書孔祥思。

  此次恩科考試內容全都由禮部、吏部諸多官員列出,鄭毅親自挑選設定。

  從錦衣衛偵查中得知,朝中不少世家、黨派勢力都在這次恩科中爭奪了諸多名次。

  但因為楊玄素謀逆一案,鄭毅誅殺諸多官員九族,一時聲威震天。

  是以此次恩科科舉考試,朝廷上下無人膽敢胡來。

  科舉舞弊之事并未產生,最多不過是爭取了數個進士、舉人名額。

  不過在科舉考試的內容上,鄭毅做了些許修改。

  內容多偏向于與武國戰事、如何鎮壓亂民、以及安定平民的決策。

  三天后,考試結束。

  五千余名參與恩科的舉人,通過考試成為貢士者,只有一百一十二人!

  放榜那天,整個京城都因為此事熱鬧無比。

  貢院外,來參與的舉人、親屬、京城本地人等至少有上萬人聚集在這里,人頭攢動,全都朝著貢院擠。

  “放榜了放榜了!”

  “哈哈哈!我中了!我中了!”

  “唐白虎!有我唐白虎的名字!哈哈哈…”

  “沒中!老夫已經考了三十多年了,還沒中,蒼天在上啊…”

  “一百一十二人,恩科科舉人員還是這么點,看來此生無望啊…”

  “沒中、少爺也沒中…”

  “蘇北王安世!年二十四,還未娶親,快搶!”

  “這一百一十二人中,世家子弟不足三分之一…”

  “陛下大恩!誅楊逆、據北武,如今朝堂之上誰敢違背陛下之命!”

  “哎,陛下什么都好,就是不該尋那縹緲無蹤的神仙!”

  “哼!我已高中,殿試時必會親自向陛下上諫,請求陛下撤銷尋仙令!”

  無數人擠在貢院外,有看熱鬧的、有查成績的,還有京城富商搶女婿的。

  如此熱鬧之時,鄭毅卻并未親臨,而是在關注武舉一科。

  此次武舉,乃是大虞朝庭第一次舉行。

  正常情況下,朝中大臣根本不可能同意此事。

  但因為唐王謀逆、宰相楊玄素謀逆二事,殺了太多官員和九族,使得皇權高度集中。

  武舉一事,也順利舉行。

  乾坤殿內,鄭毅正在聽從賢王爺的武舉匯報。

  賢王爺身為先天境武者,而且乃是皇叔,作為此次武舉考官再合適不過了。

  至于鄭毅,不管是文舉還是武舉他都沒去。

  萬一有人要刺殺呢、萬一出現什么意外了怎么辦?

  他還是乖乖待在皇宮深處,遙控指揮手底下的人去干就好了。

  賢王爺坐于下首,開口道:“陛下,武舉舉行的很順利,不過…”

  “不過什么?”鄭毅問道:“皇叔請說,朕早已有心理準備。”

  賢王爺道:“此次武舉,乃是我朝首創,是以前來參與考核的人并不是很多。”

  “文舉五千余人,而武舉卻只有一千五百余人。”

  “其中大多還是只不入品級的武者,只是練了幾手三腳貓功夫、或者是打熬了幾年力氣、有幾手莊家把式的人…”

  “這些人,根本無法被稱為武者。”

  鄭毅道:“這些人可以全部刷掉,剩下的人呢?”

  賢王爺繼續道:“剩下的人,大都出身于四個方向。”

  “第一種便是軍方,都是被唐王、楊玄素謀逆之事牽扯到的部隊。”

  “比如說禁軍,因為和謀逆之罪人走的有些近,經過篩查后并未有嫌疑從而放出去的人。”

  “這群人因為在軍中已經待了許多年,是以很擅長軍陣廝殺,也許是想靠著這個機會重新翻身吧。”

  “第二種,世家子弟。”

  賢王爺道:“如今大多數世家綿延數百年,宗族勢力極強。”

  “嫡長子繼承制之下,有許多庶出或者私生子都被掃地出門。”

  “這群人大都只能在家族邊緣之位當個掌柜的,或者是分給幾個鋪面。”

  “也有一小部分人,只能通過習武來進入軍中,亦或者開設武館。”

  “第三種,便是京城內開設的諸多武館。”

  “這群人大都修煉的乃是橫煉之術,很少有高明的內功心法。”

  “這群人的實戰能力很強,很適合參軍入伍。”

  “不過嘛這群人心性未定,喜好聚眾鬧事,得耗費大量時間來調教。”

  賢王爺說到這里的時候,鄭毅也想起了什么。

  楊玄素謀逆那晚,就收買了大量京城內武館武者作為亂軍之一,沖擊皇宮。

  這群人,有奶便是娘。

  雖然被鄭毅大力清剿了一波,但畢竟還是有不少人殘留了下來。

  “第四種,便是與我大虞朝交好的諸多宗門了。”

  賢王爺道:“太一道、真武教、龍虎山、蜀山劍派等宗門出身的弟子,這群人抱著歷練的心思來參與武舉,不過也不乏有熱心功名之人。”

  “這群人,是我朝廷可以大力拉攏的人。”

  “名門正派嗎…”

  鄭毅道:“能通過初次篩選的,有多少人?”

  “七十六人!”

  賢王爺道:“其中三品武者五十四人,二品武者十八人,一品武者只有四人!”

  “至于宗師以上…一個人都沒有。”

  “四位一品武者…”

  鄭毅道:“都是什么身份,可有皇叔看重之人?”

  “有。”

  賢王爺言簡意賅道:“第一人,崔夏武,清河崔家之人,年二十八,修煉崔家武學《冰火游龍掌》,進階一品武者已有七年之久,有極大概率突破至宗師境。”

  “此人雖然是清河崔家之人,但卻是旁支的旁支,和主家幾乎沒什么聯絡,是可以拉攏的人。”

  “還有,此人與崔貴妃乃是遠房堂兄妹關系,陛下請注意。”

  “崔貴妃?”

  鄭毅眉頭微皺,這女子到現在還未見過面。

  看來得抽空去看看了。

  畢竟是貴妃,身份貴重只在太后、皇后之下。

  也不知當年為何會被正永帝設為貴妃!

  “第二人,趙鐵山,原禁軍一普通什長,被楊玄素謀逆案牽連,最后查明只是因喝酒喝多了撒酒瘋傷了幾個人,羈押幾天后便放了回去。”

  “此人修煉功法很雜,什么五虎斷門刀、披掛刀法、金剛掌、鐵布衫都曾經練過。”

  “主要修行功法,還是《百戰血煞刀》,是軍方下發的簡易版本。”

  “不過此人天生神力,體魄足有八尺之高,普通橫煉功法在此人身上顯得威力很大。”

  “第三人,田亦光。”

  賢王爺突然笑道:“此人微臣很欣賞,頗有幾分微臣當年風范。”

  “哦?怎么說?”

  “此人武道修為為一品境,但卻并不怎么醉心武道,所修功法也只是《狂風刀法》與其自創的輕功身法。”

  “但即便如此,此人也是以高超的天賦踏入一品境。”

  “他整日流連勾欄妓院,吟詩作對,而且傳聞和江湖內數個知名女俠都有點關系,實在是個妙人兒。”

  鄭毅皺眉道:“喜好女色?該不會是采花賊一類的貨色吧?”

  賢王爺搖頭道:“微臣查過,并不是。”

  “此人雖然喜好美色,但卻并沒有招惹良家婦女。反而是有不少良家婦女和女俠倒追他呢”

  “臣若是年輕個二十歲,一定要和此人喝上幾杯,哈哈哈…”

  鄭毅也笑了:“既然皇叔都這么說了,那么朕也想見見此人。”

  “還有一人呢?”

  賢王爺神情突然變的有些古怪,道:“第四人,是個女人。”

  “女人?”

  “不錯。”

  “陳紅袖,年三十一,前驍騎營校尉陳到之女!”

  賢王爺道:“九年前,驍騎營校尉陳到被楊玄素以‘嘩變主官、涉嫌謀逆’之罪下大獄,斬首示眾,其他家人則是抄家流放。”

  “直至陛下登基大赦天下,陳家人才被赦免了罪證。整個驍騎營業逐漸被楊玄素拉攏分割,如今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了。”

  “后面經過偵查,不過是楊玄素為了拉攏軍方、打擊異己的手段罷了。”

  “那陳紅袖當年也不過二十一歲,已經是三品武者。家人被殺、全族被發配為奴,早已心存死意。”

  “待陛下登基大赦天下之后,此人便尋回京城,四年內總共對楊玄素發動了七次刺殺!”

  “其中一次差點成功,可惜還是功虧一簣。”

  “待陛下剿滅楊玄素謀逆,將其抄家滅族之后陳紅袖便突然消失,沒想到此次武舉居然再次出現,并且一舉擊敗十余位競爭者,成功完成武舉考核!”

  “看來,是想繼承她父親的衣缽?”

  賢王爺贊揚道:“此女嫉惡如仇、生性豪邁,而且為父報仇十余年如一日,實乃軍中典范!”

  鄭毅也來了興趣:“陳紅袖么?還真是個奇女子,朕也想見見。”

  “陛下,三日后便是殿試,陛下可親自查看。”

  待賢王爺離開后,鄭毅又喊來了盧練。

  “你帶人去查查這些參與武舉的人,任何人的背景都要查清楚!”

  “諾!”

  “只要有人背景模糊,或者中間消失幾年,這些人,朕一律不用!”

  三日后,保和殿,文舉殿試。

  鄭毅出的題很簡單,兩個字“安民”。

  這個題目看似很簡單,但是范圍特別大。

  整個考場上,一百余位舉人開始提筆作答,鄭毅也是坐于龍椅之上,饒有興趣的查看著。

  此次科舉,確實出了不少人才。

  世家子弟有,寒門子弟也有。

  當然了,出身普通的貧寒百姓,一個都沒有!

  貧寒百姓想要活著,都十分艱難了,更何況讀書科舉?

  此時他的案板上,放置著十余張試卷。

  這是內閣從五千余份試卷中挑出來的優秀試卷,鄭毅查看一番后,確實不錯。

  其中數人的名字,已經被鄭毅記住。

  很快,殿試結束,諸多考生離殿休息。

  而鄭毅呢,則是挑出了那幾人的試卷,開始查看。

  崔夏昭,又是清河崔家之人。

  不過此人卻是崔家嫡子,也是如今內閣輔臣之一,崔景浩之長孫。

  其人頗有文名,出口成章,從小便有‘神童’之稱。

  他這份試卷,以“安民”為題,句句全都在解釋何為民、民何故,需安身立命、克己行事,不得得隴望蜀。

  總之,洋洋灑灑三千余字,用四個字便可包含:“克己復禮”!

  按照崔夏昭之說,農民安心種地、軍人安心護衛家園、官員安心管理民眾,便可達到“安民”效果。

  辭藻華麗,隱隱還有吹捧鄭毅之意。

  鄭毅淡然一笑,將此人的試卷放在了一旁。

  不愧是世家出身之人,寫個試卷都是四平八穩、辭藻華麗,可惜全都是假大空,什么內容也沒有。

  翻卷了幾張后,迅速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人試卷。

  王安世。

  此人出身太原王氏,不過已經是分支的分支,幾乎不計。

  按照錦衣衛調查,此人出生時家中田產早已被賣光,是母親通過洗衣、織布等活計才將他拉攏大。

  而此人讀書也是靠著在私塾外偷聽,后來被私塾夫子收為弟子,才可光明正大學習。

  此次恩科,已經是他第四次科考了。

  “王安世…”

  鄭毅喃喃念叨著這個名字,又查看了此人的試卷。

  試卷內容…觸目驚心。

  內容雖然不多,但字里行間卻讓鄭毅看清了幾個字。

  土地兼并、世家之禍。

  他深吸一口氣,看來此人已經有了舍身成仁之意了?

  又看了幾份卷子,鄭毅當即開口道:“宣崔夏昭、李子陽、王安世覲見!”

  很快,三位舉人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殿之上。

  “學生崔夏昭/李子陽/王安世見過陛下!”

  崔夏昭、李子陽均是世家子弟,氣度風范自不必說。

  而王安世呢,確實寒門,此時連身上的衣服都有些破舊,不過卻洗的十分干凈。

  “爾等三人試卷令朕最為滿意,朕有三問詢問。”

  “第一問,爾三人可知當地一斤麥子,是何價格?”

  這么簡單的問題一出,崔夏昭何李子陽二人傻眼了。

  麥子多錢一斤?

  他們怎么知道!

  別說他們了,就連周圍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覷。

  殿試問策,怎么問這么簡單的問題?

  別說這三個學生了,就連他們,也根本不知道麥子多錢一斤!

  崔夏昭遲疑了一下,道:“大概…一兩銀子一斤吧?”

  李子陽也想了下后道:“陛下,學生只知讀書,對這種商賈之事并不知曉。”

  三人中,只有王安世平靜道:“回陛下,麥子市價為五至七文不等。”

  “但有可能因為不同環境、不同地區而改變。”

  “便宜的地方,五文錢一斤。貴的地方,百姓賣兒賣女也只能買上十余斤。”

  “怎么可能!”

  旁邊的崔夏昭下意識問道:“麥子既然這么便宜,百姓為何要賣兒賣女才能買上十余斤?”

  “天災人禍、土地兼并,再加不法商賈橫行,囤積居奇,橫行霸市。”

  “價錢多少,還不是他們說的算?”

  “這…”

  崔夏昭遲疑了一下,這些情況他根本沒接觸過,只能是沉默。

  鄭毅繼續問道:“第二問,你三人,可下田種過地?”

  崔夏昭、李子陽苦笑一聲,紛紛搖頭道:“陛下,學生并未種過地。”

  而王安世卻冷靜道:“陛下,學生確實種過地,但大部分都是母親和蓮娘在種。”

  “蓮娘是何人?”

  “拙荊。”

  “第三問,爾等三人前來京城參與恩科,如何前來,又耗費了幾日?”

  三人面面相覷,崔夏昭道:“陛下,學、學生就住在京郊,來京城參與科舉乃是坐馬車而來,耗費兩日時光。”

  李子陽道:“陛下,學生家在隴西,不過自幼卻是在京城長大。”

  “亦是坐馬車前往貢院,耗費一日時光。”

  輪到王安世,卻見他臉色也有些古怪。

  “陛下,學生家遠在撫州,來時乘船、馬車、驢車、步行等等都經歷過,到達京城時供耗時二十一日。”

  鄭毅點頭道:“問策已過,你等三人退下吧。”

  “諾!”

  三人滿頭霧水,但還是恭敬退下。

  “諸卿!”

  鄭毅起身道:“此屆恩科結束,朕以欽定好了一甲之名。”

  諸多大臣連忙穩定心神,殿試結束了?這么快?

  一甲三人,肯定就是剛剛被陛下親自問策的三人了。

  按照那三個古怪的問題,此屆狀元非那王安世莫屬!

  鄭毅冷靜道:“恩科一甲,探花,王安世!”

  話音剛落,在場大臣全都愣住了。

  “王安世是探花?”

  “陛下在搞什么鬼?剛剛問策三個問題,只有王安世答的最完美啊!”

  “王安世是探花,那狀元和榜眼…”

  一群大臣小聲的議論著,而諸多大臣最前方的盧向清、崔景浩幾人卻是依舊安靜,眼神沉穩。

  陛下這么做…是為了保護王安世?

  “榜眼李子陽、狀元崔夏昭。”

  “放榜吧!”

  “諾!”

  太監前去傳旨,不多時殿外就傳來了一陣喧鬧和興奮的呼喊聲。

  一甲前三名已定,賜進士及第。

  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各有安排。

  狀元崔夏昭,授翰林院修撰。

  榜眼李子陽、探花王安世授翰林院編修。

  其他人等,各有安排。

  文舉之后,便是武舉。

  而此時,劉承恩卻突然稟報,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求見。

  “趙素靈?”

  鄭毅驚訝道,數月前他曾經讓趙素靈返回太一道尋找太一道老祖,沒想到數個月過去了,這才傳來了消息。

  “快傳趙素靈!”

  很快,風塵仆仆的趙素靈便大步走進了乾坤殿,施禮后道:“回陛下!老祖閉關結束,聽聞陛下想要見他十分欣喜。”

  “特意在太一道金皇山設下薄宴,請陛下一敘。”

  “去金皇山?”

  鄭毅下意識道:“讓他來皇宮不行嗎?”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