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6章 萌芽干什么吃的?

無線電子書    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沒投遞怎么知道是否能過,”顧陸說,“能給我看看嗎?”

  李古圓意動,猶豫良久,才心一橫的回應,“這些都是廢稿,肯定寫得沒辦法和你相比,要是你想看的話也可以看看。”

  “你先看著,我去看看我爺爺。”李古圓說完,下一秒就從小房間消失。

  百樂雜貨鋪的東西很雜,甚至有游泳圈,里面有間耳房,擺著一張單人鐵床,中午如果守店累了,可以在床上小憩一會。

  周末,李古圓就在耳房給顧陸補習,爺爺就幫忙看店,由于年齡的原因,每遇到需要爬上爬下拿貨的情況,李古圓就會去幫忙。

  當前他也不是去幫爺爺,主要把稿子給外人看,有種逃避“處刑”的心理。

  身為雙子星之一的他,李古圓是不會親眼見證被處刑的,他會離開!

  二十幾篇稿件,顧陸一一翻閱起來。李古圓雖然寫字愛連筆,但字跡還是比較清晰,即便有不認得的,結合前后文,連猜帶蒙也沒問題。

  和《奶奶的花盆》類似,故事更傾向闡述自身感情的傳達,寫的事比較小,比如“考試發揮失常”“怎么才能妥善想母親表達想買新鞋”等,有點破產版《我與地壇》味道。

  [很多時候父母會大度的詢問我意見,但家長心里實際早就有了答案。如果回答和父母大相徑庭,就將會面臨一番我也不知道真假的社會經驗。我更期望和父母說出方向一樣,但又代表我一部分態度的意見…]

  《萌芽》審核標準,顧陸不清楚,之前在簡社長推薦下投稿萌芽,但一周過去一點動靜都無。

  多說一句,顧陸不是走常規路子發投稿郵箱,而是直接發到編輯郵箱。畢竟能弄到編輯郵箱,代表也是圈內老鳥,多少有點成績,老作者肯定有點特權。

  至于《少年文藝》,顧陸還是比較清楚,他買過兩三期,對雜志的內容和水平有了解。

  二十多篇稿件里,至少有四五篇能過稿,筆力比起同年齡的學生,好上不是一星半點。

  “怎么樣?是不是不行?”

  李古圓不想被當面處刑,但又按捺不住急切想得知“審判結果”的念頭。

  因此在顧陸閱讀的數十分鐘,他透過貨架縫隙悄默默看好多次,直到顧陸放下皺巴巴的草稿,李古圓才跑來。

  顧陸只是猶疑一兩秒,李古圓就馬上打哈哈,“沒事,我就說了,這些都是草稿,不行也正常。”

  一系列反應看出,李古圓對自己寫得東西很沒自信——和前面他嘚瑟的炫耀雜志連載有矛盾吧?

  “沒說不行,”顧陸道,“只是我投《萌芽》也沒過,所以感覺我要說你能過沒什么說服力…”

  “什么?!”李古圓震驚,他直接打斷,“萌芽什么眼光,連你的文章都沒過,這尼瑪遲早要完!”

  呃——倒也不必這么義憤填膺。顧陸安撫了湯圓,繼續說,“你可以投《少年文藝》,我感覺有六分之一的可以過稿。”

  顧陸說,“這雜志是國內青少年文學的兩座山峰,也挺牛的。至少刊物的文學性,和《萌芽》是一個梯隊。”

  “真的?”李古圓本來就處在變聲期,嗓子粗粗的,但這兩個字震驚到拉扯出細聲。

  “我真的能過《少年文藝》?”李古圓小心翼翼地問。

  “好奇一個問題,”顧陸問,“湯圓伱為什么還沒投出去,就斷定稿子不行?故事都比較完整。而且前面也有成功經驗。”

  “…”李古圓突然不吭聲。

  《奶奶的花盆》和二十多篇草稿的筆風如出一轍,顧陸首先就否排除代筆的可能。

  又一分鐘過去,顧陸沒再堅持打破沙鍋問到底,畢竟每人都有秘密。

83最新地址  “這是投稿郵箱,雜貨店有電腦,可以打出來,我個人覺得這幾篇好看。”顧陸挑出幾篇故事性最優秀的。

  “我先把這幾篇先打到電腦上投過去。”李古圓回應,馬上又說,“對了,今晚我媽做了你愛吃的尖椒兔,一定要多吃點。”

  “那怎么好意思。”顧陸想,那么可愛的兔兔,先腌制再油炸…口腔開始分泌唾液。

  接下來,顧陸鞏固歷史知識,李古圓開始敲字,燈光下兩個伏案的背影,都在奔向更好的自己。

  高中歷史高分,不等于歷史知識有多豐富,但能考高分,確實比不認真知道更多。

  晚上七點左右,李古圓就開始頻頻往店外張望。

  百樂雜鋪店是附近居民區最大的店鋪,早七點(夏天會更早)到凌晨,過年放假也不閉店。

  加上李古圓家只距離一兩百米,因此都是做好飯菜端來,不過今晚李父李母手里提的東西比較多。

  一大盆白米飯、一盤子烤魚,和三個不銹鋼保溫桶裝的三菜一湯——尖椒兔、土豆炒洋芋、肉末茄子、小菜豆腐湯。

  菜很多,還麻煩了湯圓爺爺去拿。

  “萬州烤魚啊!”顧陸感慨晚餐的豐盛。

  此話讓身為霧都巫溪人的李父有些不忿,開口解釋,“這是巫溪烤魚,別看街上很多店叫萬州烤魚,其實他們根本不懂行!”

  “我們巫溪之前屬于萬州管,為了便于宣傳就叫萬州烤魚,后來我們巫溪獨立出來歸與霧都管轄…”

  “總之,只有巫溪烤魚。”李母總結,“這話我耳朵都聽起繭了,一會多吃點,他做的烤魚味道相當不錯。”

  李母后半句是對顧陸說的。

  把兩個紅色的塑料啤酒箱當做橋墩,一塊木板架上頭,就有了一張臨時餐桌。

  干飯人干飯魂!

  “老板來包宏聲,吃得這么好啊?”

  有生意,李父立刻放下碗筷,來收銀臺拿煙,嘴上還聊了兩句,做社區百貨的生意的,大部分顧客都是熟人。

  因為好吃,所以顧陸很快就干了兩碗飯,七分飽。

  “吃飽了。”顧陸放下碗筷。

  “正是長身體的階段,怎么才吃兩碗飯?哪能吃飽。你看李古圓,一頓三四碗還不長肉。”李母不由分說端走碗,給顧陸添飯。

  顧陸推辭,“阿姨,真的吃不下了。”

  “那你吃點菜,把兔子吃完,我們都不愛吃,專門給你買的。”李母說著,從紅綠辣椒堆里挑出兔肉,夾到顧陸碗里。

  從第一次來李古圓家,李父李母就是這么熱情,兩世了——還是頭一次那么清晰感覺到那么直接的關愛…

  并且居然是從同學母親身上得到的。

  該高興還是emo一會?

  當然是高興,畢竟過去的不會再經歷,以后有顧陸好果子吃的。

  雜貨鋪的燈光并不算亮堂,但顧陸感覺太光亮了,暖黃的燈光在他眼中模糊地暈開。

83最新地址

無線電子書    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