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在心里總結了一下,才在同志們的期盼中開口道:“這是一套和傳輸網分離的、理論上能用在任何傳輸網上,具有自動組網、自動尋路、自動維護、自動交換能力的網絡協議,在它的上層,可以承載任何其他更高層級應用協議和數據。這里的更高層級應用協議和數據,典型例子就是前面已經搞好的《戰術通信規約》,還有郵件協議、文件傳輸協議這些東西也都是。”
能實現這“四個自動”?
同志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特別是軍通所的同志。
他們非常清楚,這到底有多難實現。
“高…高老師,這跨度是不是太大了點…”軍通所的同志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沒想到高振東笑瞇瞇的承認了:“是,跨度是非常大。但是你們不用擔心,我已經搞完了,你們拿去用就好,呵呵呵。”
沒錯,跨度是很大,但是你們擔心什么?大不大的,反正我都已經弄好了,就不用操這個心了。
現在你們要操心的,是能不能盡快掌握、實現,畢竟從協議到設備,還是有個過程的。這東西跨度是真的大,還是要花不少心思才能真正實現。
高振東這話,讓軍通所的同志從震驚迷茫中走了出來,對啊,高老師已經完成了他的研究,自己這幫人學還學不會么?
他們也知道協議到設備,那還有一段距離,可是如果連這點事情都弄不好,那趁早買二兩拉面把自己吊死得了。
且不說內心活動豐富的軍通所同志,部隊的同志直接就被高振東說的這四個“自動”給引入了遐想之中。
這是不是意味著,在將來,所有的坦克、飛機、大炮、步兵,都能自動加入到這個網絡里,接受統一的指揮和調度?
前線要火力,只要寫好坐標,說清楚要什么類型的火力,往網絡里面一發,然后指揮系統就自動根據現有條件,調集火力,發動打擊?
發現了什么目標,往網絡里面一發,指揮系統的指揮員們就能根據現有部隊態勢,找出最為合適的應對方案并且執行?
他們也知道計算機代替不了人腦袋,但是至少能把很多中間環節用最快的速度處理掉,大大節約時間,并且讓情報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
這一切,沒有高振東同志說的那“四個自動”,實現起來就有相當的難度,在一個前線陣地的層面還好說以一些,如果擴大到一場戰斗、一片戰場、一次戰役,沒有這個網絡,一切都顯得那么困難。
但是防工委領導想得卻是要更遠一些。
“振東同志,這個網絡的意義,不止于此吧?”
高振東笑了,還是領導看得清楚:“最終的目標,是要讓數據、信息流動起來,為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服務。不過這東西一開始價格低不了,普及不開,還真是只能在部隊和一些重要部門里先使用,等到規模上來了,價格下去了,再往普通群眾里普及。”
其實花旗佬的ARPANet,也就是InterNet的前身,就是這么慢慢搞起來的,一開始這東西就是軍用網,后來覺得這東西好用,才往民用鋪開。而TCP/IP協議簇,正是ARPANet的成果之一。
只是ARPANet開始建設,已經是69年的事情,在這里,高振東就準備先把TCP/IP笑納了。
“嗯,你的這個考慮是對的,這個東西的意義非常重大。這件事情,一定要搞好。”雖然看不見未來,但防工委的領導隱隱約約覺得這東西好像非常重要。
別的不說,這東西的完成體,至少夠大!
很多時候,大本身就是強的一種體現,只要夠大,就是數值怪,打游戲的人都知道,數值怪可以不要技巧。幾十年后提出“東大的工業大而不強”這種觀點的人,小部分出發點是好的,但大部分都是在故意說屁話,用互聯網話術在抹黑和削弱人們的信心而已,更別說我們實際上在大部分領域,又大又強,又高又硬!
至少在防工委領導心里,只要夠大,很多事情就會從量變到質變。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個問題,或者說是擔憂。
“你這個網絡,能放進多少臺終端?”
這涉及到夠不夠用的問題。
喲,果然是領導,很敏銳啊。但是高振東依然準備使用IPv4,一來,一開始是夠用的,二來嘛,IPv6的開銷太高了,在這時候不適用。
實際上,加上子網劃分、掩碼、NAT等技術,IPv4直到高振東穿越為止,都是夠用的,IPv6也一直處于一個不慍不火的狀態。
“大概是42億臺。”高振東都不用算,馬上就報出了這個數字。
全場一片嘩然,這個數字也太大了。
“多…多少????”防工委領導又問了一遍。
此時所有的同志,都有了類似比爾.大門對個人計算機640KB內存的感受。
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這不能說同志們腦子不好使,主要是誰都想不到,這東西最后會發展成如果一個人要使用好多個IP地址的程度,不上點兒技術手段根本不夠用。
“42億臺左右。”高振東又回答了一遍。
“你是說,這個網絡有能力讓42億個終端組成一張大網,任意兩臺終端能相互自由通信?”防工委總工根本坐不住,主要是42億這個數字,對于現在的通信能力來說實在是太過龐大,根本無法想象。
而且這里面任意兩臺終端還能相互自由通信,這得是什么樣的協議和網絡系統,才能支撐起如此的應用。
如果說剛才高振東的“四個自由”,只是讓同志們感受到了功能上的先進性的話,那疊加上這個數字,才讓同志們真真切切的明白,高振東到底搞了個啥玩意出來。
這就是個怪物!!!
在同志們心里都浮起了這么一個念頭,這個“怪物”,并不單指網絡。
然而事情并不只是他們想象的這么簡單。
“如果發展到最后,就是這樣,而且,任意兩個終端之間通信的延遲,不會超過…1秒。”
高振東停頓了一下,才選了一個同志們比較容易接受的數字。
“多少?多少?”
同志們看著高振東,一臉“你不要吹牛逼”的表情。
也許是感覺到這個震撼有些大,今天的震撼有些多,高振東解釋了一下:“1秒,當然,這是完全體,需要更多技術的支持,也要花費更大的代價,現在能做出來的,沒有那么快。”
如果說現在的C6108、C6132能勉強承擔起規模不大的各級路由交換工作的話,那傳輸線路的帶寬現在還暫時是個大問題。現在調制解調器的那點速度,無論如何是不夠的。不過高振東也不急,工作總得一點一點做,事情得一步一步來。
但是他的話聽到同志們的耳朵里,味道就不大一樣。
沒那么快?合著你還覺得不過癮是不?別說1秒,就算是10秒,都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數字。
“不行,我得緩緩。這玩意兒勁大。”防工委領導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很是精彩,同樣的,其他同志也沒好到哪里去。
這個網絡又大又快,讓人難以置信。
高振東笑道:“這套協議有這種組織和管理能力,但是時延這東西,還得看傳輸網的能力。但是這套協議比較龐大復雜,軍通所自己是沒法在短時間內搞完這套東西的,我的建議是,聯合郵通委通信院、京城工大一起搞,通信院有通信技術和設備研究制造經驗,京城工大有足夠的碼…編碼人員。”
數據交換部分再是以軟件為核心,但是除了終端之外,中間的路由、交換節點總是需要硬件設備去執行的,這也是一個繁重的工作。
可以說,高振東這個安排非常合適,甚至軍通所在這里面主要起的,還是協調組織的作用,他們的人員支撐不起這么多工作。
“可是高老師,我們現在對于您剛才說的那個網絡模型還沒有學習和了解,就這么上手會不會有問題?”
高振東搖了搖頭:“那是理論,這是應用,兩者之間是可以暫時脫節的,沒有掌握理論就應用的例子多的是,對吧?這兩個東西你們可以同步,一邊學,一邊做。關于網絡理論部分,我準備在京城工大開個課程,原來的課程教得差不多了,也該交給其他同志去教了,到時候你們選一點人,一起來聽聽。”
京城工大是防工委下屬高校,對于高振東這個決定,防工委是舉雙手雙腳贊同,這就對了,多開課,別的同志已經大致學會的,你就不要再去重復浪費時間了。
——你的精力,要放在新課程上來。
“好的高老師。”軍通所的同志連連點頭,如果說前面稱呼高老師還是尊稱,并沒有嚴格的師生關系的話,那現在這事兒就算是坐瓷實了。
“那網絡的事情就這樣,你們繼續,我要說的也說完了,呵呵。”高振東結束了話題,這個事情挺龐大的,不只是網絡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