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06章 空軍數據鏈

  常浩南這番話里面的意思,張維永幾乎馬上就理解了:

  “你是說,需要一顆實踐系列衛星…呃…最好是衛星群?”

  “沒錯。”

  常浩南也終于完全展開燕國地圖,露出了其中的“匕首”。

  緊接著,還特別強調了一句:

  “而且,我需要主導權。”

  聽到這個毫不避諱的想法,張維永幾乎下意識屏住呼吸,同時雙眼微微睜大。

  要知道,“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是一個專門的系列。

  為某項,或者某類技術測試而特別發射。

  比如實踐一號驗證衛星長期在軌技術。

  實踐二號群驗證衛星自主供電和溫度控制技術、遙測跟蹤能力、以及電離層環境成分。

  實踐四號驗證空間輻射環境…

  很明顯,都是與航天技術應用密切相關的基礎類研究。

  不過,從1971年作為東方紅一號備份星的實踐一號發射到眼下的2002年,華夏在31年當中總共也只發射了5批共7顆實踐系列衛星而已。

  因此,等閑的項目,肯定是得不到這種待遇。

  最多讓你搭個便車——

  不光參與不到衛星本身的研發和運行管理當中,就連你裝上去的星載設備,控制權都在別人手里。

  只是把數據給你共享一下而已。

  這對于大多數項目來說,顯然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因此,就連海洋監視系統這樣的狠活,最早都是借著海洋一號發射的機會,才有機會上天進行技術驗證。

  后來配角變主角,反倒把海洋局給擠到靠邊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總之無論如何,張維永作為航天系統的衛星總師,都沒敢有過“給某個項目整一顆實踐衛星試試水”這樣的想法。

  而常浩南一個航空系統的“外人”,竟然開口就是如此大活…

  著實有點…

  張維永心里本來想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但仔細一琢磨,發現面前這位常總只是歲數小,但工作經驗可不少。

  是那種26歲但是有6年工作經驗的硬核狠人。

  又一琢磨,發現對方的想法雖然看似狂野,但并不是沒有可操作性。

  相比于海洋監視這種應用面相對狹窄的領域,通信技術簡直可以說是現代人類文明的基石之一。

  而中繼通信,對于如今全球網絡化的時代來說,重要性跟空氣、水和面包差不多。

  一瞬間,張維永也跟著有了點想法。

  人嘛,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不過,這種事情,他說了肯定不算。

  就連欒文杰,也沒辦法搞一言堂。

  “常總,這件事情,還是得從長計議…”

  張維永登時就認真了起來,并根據多年以來對本系統的了解建議道:

  “要想上實踐驗證星,技術應用面首先要足夠廣,另外就是可操作性…”

  “應用面這個倒不是問題…”

  常浩南幾乎不假思索:

  “網絡編碼技術解決的是傳統通信當中帶寬不夠和延遲過長的缺點…而目前幾乎所有通訊手段都受到這兩個問題困擾。”

  “不光是星間鏈路,地面的有線網絡、無線電設備、數據鏈、工業傳感器、水聲通訊…反正都能用上。”

  “當然,網絡編碼技術要求中繼節點除了轉發以外還有編碼和解碼功能,所以設備的體量和成本肯定要比現在高得多,對于帶寬限制不嚴重,也不太在乎穩定性的民用網絡來說,效費比可能比較低…”

  打游戲丟包、看電影卡頓…雖然也很令人惱火,但如果解決問題的代價是花十倍價格購買路由器和支付網費,那可能也不會非常受用戶歡迎。

  “所以,整個技術基本還是面向商用和軍用…”

  張維永已經從不知道哪摸出來了個筆記本,一邊記錄一邊總結道:

  “不過也足夠了,民用網絡雖然規模大,但其實市場反而有限…”

  常浩南很想糾正一下對方的想法,但想了想現在才2002年,而且也不影響眼前的事情,最后還是作罷。

  “那再有就是可行性了…在上星之前需要先在地面上進行測試…”

  他說到一半,就被常浩南擺擺斷了:

  “張總,我剛才也說過了,這些前面的問題你不用擔心。”

  “我們集團現在手頭還有個時間節點卡的很死的任務,是四月份要給一個新型號立項,等這段忙過去之后,我會先在一個空軍的新型號上驗證MRD碼結合網絡編碼技術的工程可行性…”

  常浩南所說的“空軍新型號”,實際上是指已經轉入研發的大型預警機。

  跟前世一樣,被命名為空警2000。

  只不過載機從伊爾76換成了經過長航程改造,也就是把行李艙空間換成油箱的C909。

  出于穩妥和盡快形成戰斗力的考慮,這一型號仍然選擇了相對傳統的有源相控陣構型,陣面設計為背靠背的C波段/L波段雙面陣。

  至于更加激進的光控相控陣,則交給同步進行的、但是以外貿為主的小型平衡木天線來驗證。

  等到性能完全穩定下來之后再考慮出口轉內銷。

  盡管是電掃描雷達,但空警2000的圓盤型雷達罩仍然能以最快6圈/分鐘的速度進行旋轉。

  不是為了掃描,而是調整角度,以彌補雙面陣導致的視野盲區。

  而除了這些由于平臺升級而自然帶來的性能提升以外,常浩南還準備第一次將空軍數據鏈系統引入到空警2000上面。

  當然,由于眼下沒有足夠的通訊衛星,因此飛機之間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采用直傳形式,或者依托地面中繼站來交換數據,有效范圍相對較短。

  只有大概幾百公里的樣子。

  但對于主要作戰區域集中在國土周邊,任務也是以積極防御為主的華夏空軍來說,仍然是一項巨大提升——

  之前的空警200由于研發時間較短,服役相對倉促,因此雖然能提供偵察預警功能,但卻只能通過無線電語音溝通的形式進行數據分享和指揮。

  換句話說,空警200發現的目標,對于戰斗機飛行員來說只是一個“方位xx、距離xx、數量xx”的信息。

  盡管AESA可以每秒鐘更新數百次目標情況,但指揮員的語速總歸是有限的。

  因此信息仍然不夠實時和準確。

  而空警2000發現的目標,即便戰斗機出于隱蔽性考慮沒開雷達,或者目標遠在戰斗機雷達的探測范圍以外,則仍然可以直接通過數據鏈呈現在多功能顯示器上。

  在紙面數據上,有無數據鏈或許看不出什么差別。

  但信息的時效性和直觀性都大大提高。

  絕對的戰力倍增器。

  而這個空軍數據鏈,幾乎就是驗證網絡編碼技術的絕佳機會。

  張維永作為專業搞衛星的,倒是不清楚預警機項目里面的這些彎彎繞繞。

  但見到常浩南的態度斬釘截鐵,而且明顯已經在心中有了謀劃,他在猶豫片刻之后,還是決定跟著對方的安排走:

  “那我接下來應該…”

  “張總你接下來的任務,是從航天發射和衛星設計層面開展一些預研工作,尤其是把相關資料要準備齊全,等我那邊的工程驗證數據到手之后,能盡快完成立項并轉入正式研發!”

  聽到這個要求,張維永不由得皺了皺眉。

  倒不是他覺得這活有多難做。

  正相反,實際上是太簡單了…

  “常總,這種事情哪怕不用你說我也肯定會做的,我是想問,有沒有更…重要一些的工作?”

  見到他如此云淡風輕的模樣,常浩南笑了笑。

  顯然,對方還不知道他口中的“盡快”是什么概念。

  “如果沒有什么不可抗力干擾的話,我希望能在兩年之內讓衛星上天…”

  “噗——”

  張維永還沒來得及咽下去的水差點就噴出來。

  他本來以為對方想說兩年內正式立項。

  結果…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