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92章 不,更先進

  這是一個科研狗們很容易聽懂的梗。

  highlight除了用作動詞的突出、高亮、強調之外,還有一部分學術期刊,會要求作者將論文內容中的引人注目的重點整理出來寫在文首,也稱為highlight。

  而哪怕沒有從事過科研工作過,這個單詞其實也跟中文名“高明”一樣,很容易跟預警機的任務特征聯系起來。

  總之,完全滿足王曉模關于“中英文雙關”的要求。

  當然,名字叫什么,終究不是重點。

  一個新技術含量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可能突破70的項目,最關鍵的還是能按部就班地推進。

  否則很容易主次不分,最后走向一團亂麻的結局。

  因此,盡管這是一個幾乎完全外貿導向的型號,但仍然需要獲得來自上級單位的支持。

  光靠電科集團以及航空動力集團兩家企業,就算能拿出一定資金,也很難協調其它系統的力量。

  再者說,光控相控陣雷達這個技術,最終肯定還是要為華夏自己的國防建設服務。

  外貿型號只是技術驗證過程中的副產物而已,起到一個開源節流以及收集用戶數據的作用。

  于是,常浩南和王曉模二人一拍即合,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了一份可行性報告,分別從理論和工程兩方面,說明由光電信號和光電元器件控制微波信號這一思路的應用前景。

  然后共同提交了上去。

  幾天后。

  國防科工委,主任辦公室里。

  丁高恒已經盯著桌上那份只有二十來頁紙的報告看了有一段時間。

  沒錯,只是看。

  并不是讀。

  因為已經有大概二十來分鐘沒翻過頁了。

  更何況,從拿到這份報告到現在,他早就翻來覆去地看了不下十遍。

  除了數學公式以外的部分,說倒背如流可能夸張,但正著背下來,估計問題不大。

  在擔任國防科工委主任之前,丁高恒長期從事慣性器件和導航系統的研發工作。

  盡管聽上去并不相關,但這一研究方向其實少不了跟包括雷達在內的其它探測系統打交道。

  至于控制系統和控制理論,更是可以算老本行。

  所以,他過去一般都自認為“懂點雷達”。

  然而今天,他卻對這個自我認知產生了懷疑——

  自己好像…

  也沒那么懂雷達…

  “曉模同志,浩南同志。”

  丁高恒坐直身子,把目光從桌面的報告上挪開,看向辦公室另一邊沙發上的兩個人:

  “我知道前些年美國那邊提出了一個下一代驅逐艦,叫DD21的研發計劃,里面有一個關鍵部分就是DBR,雙波段雷達。”

  “咱們的這個多波段雷達…和美國人的DBR,是類似的概念么?”

  DD21,其實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如今其實還處在方案競標的最后階段。

  只是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大概率會是波音和雷神拿出的方案勝出。

  從紙面上看,這一新型驅逐艦的各種技戰術指標都是相當先進的。

  畢竟現在可是2001年——

  即便如今這條時間線上的美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領域相比前世都遭遇了不少額外的挫折,但仍然很少有人會懷疑它的技術領域的實力。

  哪怕再怎么有預見性的人,也很難想象在進入21世紀之后,美國的工業水平會出現極其離譜的斷崖式下跌。

  如果這時候有誰說,美軍的一攬子“下一代裝備計劃”,從LHX科曼奇直升機、XM2001十字軍戰士自行火炮、JSF聯合攻擊戰斗機,到CG(X)巡洋艦,再到DD(X)驅逐艦、LCS濱海戰斗艦…全都會草草收場或走向爛尾,恐怕會被直接當成瘋子。

  總之,眼下這會,大家在研發什么新裝備的時候,還是會不自覺的去跟美軍同類概念去對標。

  不過…

  常浩南畢竟不在此列。

  “DD21的那個雙波段雷達,其實是把一部S波段和一部X波段雷達組合在共同的信息處理后端設備上,相當于用一組后端同時控制兩個前端。”

  “而我們的多波段雷達概念,是從最前端的天線到最后面的I/O設備,完全使用同一組硬件,實現兩個或多個波段的協同工作。”

  “所以…單從原理的角度上講,要比DBR先進得多。”

  這個描述讓丁高恒的心臟有點不爭氣地亂跳了兩下。

  畢竟已經70歲的人了,遇到這種大驚喜還是不太吃得消:

  “所以,是同時發射幾種不同頻段的電磁波,還是布置多套發射/接收機,然后根據需求靈活切換不同的波段?”

  “這個么…主要看具體的應用場景。”

  常浩南解釋道:

  “因為不同頻率的信號之間可以進行分離,所以技術上都能實現。”

  “只不過,同時發射和接收多個波段的信號,會對后端信息處理過程施加很大的壓力,所以更適合對體積不敏感,可以部署充足算力的平臺,比如大型預警機、固定雷達站、大中型艦艇上面的雷達。”

  “而對于像是戰斗機、車輛、或者中小型艦艇,它們的后端處理能力可能比較有限,那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只工作在同一個頻段上,再按需進行切換。”

  “另外,就算是后面一種情況,也不需要設置多部發射/接收機。”

  在常浩南解釋完之后,王曉模又繼續補充道:

  “雷達前端可以做成和前一種完全相同的,只要在雷達罩上使用可調節的頻率選擇性透過性材料就行。”

  “比如,我可以同時發射X波段和C波段的信號,當需要遠距離探測時,就讓雷達罩選擇性透過C波段,吸收掉X波段,而需要精確鎖定的時候,就反過來。”

  原本,按照王曉模的理解,對于戰斗機來說,應該是視野范圍比帶寬更重要一些。

  但常浩南卻表示,戰斗機的相控陣雷達也可以部署在一個旋轉底座上,通過改變角度來擴大有效照射范圍,但C波段帶來的超遠探測能力卻是傳統機載雷達難以企及的。

  不過,戰斗機的體量決定了它很難同時處理寬頻域信號。

  這甚至不僅是計算機算力的限制。

  所以才有了第二種“可選頻率”的構想。

  “那么…我想已經沒什么好猶豫的了。”

  丁高恒說著把報告合上:

  “重大專項撥款需要等上級批準之后才能到位,不過我們科工委層面上,可以先從今年的先進技術研發基金里面撥出一部分經費給你們使用。”

  “另外,如果需要協調其它系統的單位,也可以直接報給我,或者是新來的李忠毅副主任,他目前具體負責系統外聯絡方面的工作。”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