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25章 布局工業控制領域

  在新加坡航展上發生的事情,對于身在盛京的常浩南來說暫時還沒有產生什么影響。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月時間里,他都在根據渦扇9A的測試數據,對渦扇10的高壓壓氣機設計方案進行補全、細化和修正。

  因為目標是要把壓氣機的總升壓比調低,這對于幾乎一手主抓了總體設計方案的常浩南來說當然不存在任何難度。

  而調低級壓比除了有保證超音速性能的考慮之外,同時還帶來了另外一層好處。

  復州軸承集團提供的軸承和齒輪樣品壽命超過預期,降低壓氣機的極限工作強度還有利于提升整臺發動機的總體大修間隔和壽命。

  對于渦扇10項目來說,難度還是在于制造。

  渦扇發動機的風扇和高壓壓氣機雖然不算是熱端部件,工作溫度相對較低,但只要是涉及航發,尤其是涉及航發核心機的零部件,加工難度就沒有低的。

  為了降低葉片重量,風扇葉片會采用弱剛性的空心結構,然而空心毛坯往往就存在較大誤差,再加上產品存在大扭曲型面,又有廓形和壁厚兩個約束條件,導致生產效率和良品率都很難提升。

  一個優秀的總設計師,不可能只管自己案頭上面的那點事情,而是一定要在最開始的設計過程中,就考慮到對于生產制造過程的優化。

  所以,常浩南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都是在410廠里面度過的。

  “常總,我們最近已經升級了一批設備,前端制造工藝采用采用超塑成形和擴散連接,后端工藝采用數控銑削和砂帶拋磨,算是在我國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在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之間找到的平衡點。”

  “超塑成形工藝的生產效率很高,但因為涉及多重高壓、高溫循環的流程,所以很容易導致葉片大變形,形狀一致性低、加工余量不均之類的問題,而在后端采用砂帶磨削,可以對多余材料進行精準去除,又比人工磨削的效率更高…”

  鐘世宏跟在常浩南旁邊,一邊走過正在調試的生產設備,一邊向常浩南介紹道。

  當年常浩南過來只能叫參觀,而現在已經算是視察了。

  “砂帶自動磨削…那你們是怎么做葉片廓形檢測的?”

  手工磨削可以靠老師傅的經驗和直覺,但如果換上自動化設備,那就必須得有辦法精確測量磨削之前的葉片廓形,再跟加工目標作對比,才能確定磨削工藝指標。

  尤其是空心渦輪葉片因為里面是空的,所以還涉及到壁厚檢測的問題。

  常浩南必須確定410廠的加工能力,才能對應確定內部空心腔體以及桁架結構的設計樣式。

  雖然葉片內部情況不會影響到壓氣機本身的性能,但如果葉片的實際質量分布和原始設計差別很大,就會影響到葉片的動平衡,從而影響壽命。

  “外輪廓檢測是用的三坐標檢測儀,這個東西我們自己暫時造不出精度那么高的,不過之前跟歐盟那邊合作,他們繞開瓦森納協定,給我們出口了一批功能不受限的設備…”

  瓦森納協定在理論上并無強制力,成員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發放敏感產品和技術的出口許可證,想要繞開實際上沒什么難度。

  尤其如今的歐盟如日中天,幾個成員國一致做出的決定,并不太會受到阻撓。

  反倒是未來的歐盟成員國越來越多之后,很容易被人控制一兩個小國就往里摻沙子。

  至于錢…

  歐洲貨確實是貴。

  不過,貴的東西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好在如今410廠確實也不太差錢…

  “至于壁厚檢測,用的是我們自己開發的技術。”

  說到這里,鐘世宏轉過身,指了指旁邊不遠處放著的兩臺設備:

  “我們廠有個工程師,研究了好多年受損葉片的修復和再制造技術,雖然具體怎么修復還沒研究明白,但是結合數控機床搞出來了一臺基于超聲原理的壁厚檢測儀,就像醫院用的CT那樣…”

  聽對方這么一說,常浩南依稀有了點印象。

  一年多以前他第一次來410廠視察渦噴14的生產情況時,鐘世宏就提起來過這么一個事情。

  只不過一來當時常浩南的注意力完全在渦噴14上面,實在沒有額外的精力,二來損傷修復和再制造這個技術的核心其實是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在如今90年代末的背景下基本研究不出個一二三,所以當時就沒有插手。

  沒想到墻內開花墻外香,雖然本來的研究內容沒取得什么成果,但在其他方面收獲不小。

  當然,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的技術突破,都是這么來的就是了。

  根據向上級匯報的標準流程,成績講完了,下一步自然是講困難:

  “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主要是難以對砂帶磨削的材料去除率做精準預估,導致砂帶磨削效率不穩定,只能進行分段磨削,每一段結束之后再拿去檢測。”

  “硬磨削啊…這個屬于微觀分子量級的研究方向了,確實不是我現在擅長的部分…”

  常浩南略加思索,發現這確實屬于自己的知識盲區。

  雖說萬變不離其宗,但至少也得回去學一學分子微觀動力學的知識。

  “分子量級…”

  這下反倒把鐘世宏給鎮住了:

  “常總,咱們搞機械加工的,倒也沒必要追求一兩個分子的精度吧…”

  常浩南一愣,旋即意識到對方理解錯了自己的意思。

  “研究分子動力學不是為了把精度提高到分子量級,那個當然不可能…”

  “理論上說,可以聯立單顆磨粒材料去除體積推導局部有效磨粒切削的總體積,再假設磨粒去除總體積等于軌面長方體微元的材料損失,就可以建立任意磨削路徑上的磨削深度模型…”

  鐘世宏的眼神逐漸變得清澈透明起來。

  “總之,研究微觀最后還是為了指導宏觀意義上的工藝技術,分子層面由于隨機無規則運動,計算精度會非常差,但到了宏觀層面上,因為大數原則,這種無規則的影響反而可以忽略不計…”

  常浩南干脆直接總結道。

  其實鐘世宏也還是沒聽懂,不過他相當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追問下去,也只會變得更加不懂,于是就是一個點頭。

  反正他一個負責管理生產制造的,也確實沒有非得明白具體技術細節的道理。

  殺魚的也不一定需要會鍛刀嘛。

  “我差不多再過兩天就會回京城,到時候盡量把這個問題的優先級提上來,最好是能搞到工控系統里面,讓這個磨削過程只需要設定一到兩次就能完成…”

  一開始常浩南其實沒有這個想法,到那說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之前曾經跟自己有過幾面之緣的魏永明。

  按照時間來算,對方應該也快研究生畢業了,到時候可以把他招到火炬集團里面來。

  雖然常浩南對于公司的規劃是以輕資產和知識性資產為主,走技術合作和知識產權積累的路線,但也不可能光指著TORCHMultiphysics這一個產品吃飯,總歸要拓展業務范圍的。

  而工控軟件和工控計算機,顯然就是個不錯的突破點。

  他重生過來的時間實在有點晚,加上本人又不是電子技術領域的專家,現在想開始搶占桌面級市場已經有點晚了,但是工業領域還沒有形成后世那樣的強壟斷關系,算是大有可為。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