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77章 怎么,你又要改國軍標?

  (小說屋)

  事情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接下來的部分也就沒什么好讓人擔心的了。

  甚至于,后面一天半的評審環節中,既沒有評,也沒有審。

  而是幾乎成為期末答疑現場。

  總之場面一度非常精彩。

  無論如何,渦扇10的設計評審會,終究還是順順利利地落下了帷幕。

  “小常啊,這算是我開過的最累,但也是最輕松的一次評審會了。”

  已經簽字簽到有些手酸的劉振響放下最后一份材料,擰好鋼筆帽,用另外一只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對剛剛從大講臺上走下來的常浩南說道:

  “以前那些評審會呢,其實根本討論不了太多細節,畢竟也就兩天時間,再加上前半天其實主要是熟悉整個項目和材料,中間還有好多問題要爭論,有的時候,到最后搞得都快要打起來。”

  他的語氣頗為輕松,頓了一下之后又半開玩笑地繼續道:

  “不過這次你可是給我開了眼了,這常老師的答疑環節,光是一個下午就過了不下十五條具體的技術問題,效率驚人吶。”

  “是啊,腦子累,但省心,也省力氣。”

  旁邊同樣在收拾東西的另外一名專家也接上了話,用更加精煉的語言總結道。

  其實常浩南也覺得這個評審會開的讓人撓頭。

  全程有90以上的內容都是他一個人在講,跟自家老母親上公開課似的,兩天下來嗓子都快冒煙了。

  而十幾個專家組成員總共就說了剩下10的話,平均下來每個人不到1。

  其中大部分還是僅僅一兩句話的問題。

  提問間隙還有水喝。

  當然省力氣了。

  不過嘴上還是要謙虛一下的:

  “二位前輩說笑了,評審會嘛,共同討論,共同進步,不管是爭論也好和諧也罷,都是為了項目能順利完成。”

  “我們也就是準備的稍微充分了一點,對于專家們的很多高水平問題都提前準備好了對策,所以整個流程可能會順暢一些…”

  其實一般來說,設計評審會不是開一次就結束了,初審、復審甚至三審四審都有可能。

  但渦扇10肯定是不需要后面的了。

  當然,最后的慶祝宴,是少不了的。

  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李良新就表示軍區招待所晚上已經準備好了場地,請出席評審會的同志們一定賞光。

  包括全程在后面聽報告的列席人員,也安排了比平時標準更高的會餐。

  雖然常浩南本人實在不覺得有什么慶祝的必要,不過畢竟是盛京軍區方面做東,既不用他,也不用從項目經費里面出錢,也不好過于強硬地推辭。

  再者說,就算他和其他負責評審的專家們不缺吃不缺喝,但對于那些過來長見識的普通科研人員來說,這類吃吃喝喝的環節,在90年代末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就當是發福利了。

  盡管606所和410廠的后勤經費也和112廠一樣,由于大量訂單的出現而提升不少,然而在渦扇10項目開始之后,因為全國各地都派出人員常駐,導致負擔增加的更多,伙食也就是個餓不著的水平。

  在把相關的文件和材料交給機要人員保存留檔之后,一眾人便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大禮堂,準備前往之前李良新說過的位置。

  也是在軍區大院里面,不過跟之前幾天用餐的機關食堂不在同一個地方。

  路上,常浩南再次找到劉振響,說出了自己這兩天以來一直在想的事情。

  “劉院士,我覺得,咱們在設計評審這個環節的貫徹實施方面,還是存在一些進步空間啊。”

  設計評審過去是總參謀部,如今是總裝備部主抓的事情,所以這個話直接跟劉振響說倒也無所謂。

  但后者的反應還是頗有些出乎常浩南的預料之外:

  “你也有這種感覺?”

  顯然,參與過更多設計評審環節的劉振響也有著差不多的感受。

  不過,到了他們這個層面,僅僅發現問題那只能叫口嗨,關鍵在于你要提出一個更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所以劉振響過去也只是跟幾個關系不錯的同行聊過這件事而已。

  其中既不包括杜義山,也不包括常浩南。

  “嗯…”

  常浩南點了點頭:

  “其實我之前在翻一些研究資料和項目檔案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了,只不過一直不是很直觀,這次親自參與過一次設計評審之后,才又多了不少想法。”

  聽到這句話之后,劉振響反而猶豫了一下:

  “你們項目的這次評審,跟正常情況確實…有點差別,倒也不太好作為什么參考…”

  一般來說,哪怕主持項目的負責人水平很高,充其量也就是把評審會開成諸葛亮會,大家群策群力,總歸是能找出并解決一些問題的。

  像這種開會直接開成上課的,恐怕只有建國初期搞兩彈一星的時候出現過。

  但常浩南顯然已經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

  “我倒是覺得,就是因為有區別,有對比,才更顯得有價值。”

  “怎么說?”

  劉振響這下也來了興趣。

  “我前段時間特地匯總了一下我這段時間參與過的幾個項目,發現設計過程中,乃至產品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大概有三分之二是從設計階段就開始引入的。所以,抓產品質量,就應該從產品壽命周期的源頭抓起。”

  “但是更遠的不說,就80年代中期以后的這些項目,每一個的設計評審環節幾乎都不一樣。”

  “尤其是一些需要多次復審的項目,參加相同型號項目會議的人員可能不固定,導致參加會議的人員對評審項目的關注重點和檢查內容不一致、存在該關注的問題沒有關注到、問題重復提,這些都會極大地影響評審把關效果。”

  “還有,就拿這次渦扇10的評審舉例子,評審要求和保密要求沖突,除了您和少數專家以外,大多數人都是到了評審現場才第一次看到我的資料,然后馬上就進入評審環節,這樣前面半天乃至一天,其實效果都不好,偏偏這段時間還是最重要的…”

  常浩南一連說了好幾條。

  而且都很具體。

  簡單總結就是——渦扇10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是因為有我,但未來不可能每個項目都是如此。

  只不過說辭委婉了一些。

  “所以,我的建議是,出具一個有關項目評審,至少是涉軍項目評審的國家標準,把過去主要憑經驗的事情給規范起來,這樣以后就算是一些由低層級機構搞的小項目,也不至于說離開資深專家的把關就亂套。”

  標準這種東西,對于常浩南這號人來說其實無所謂。

  但對于整體的工業發展意義很大。

  因為它可以保證下限。

  這個提議讓劉振響有些意外:

  “你這是…又捉摸著要改國軍標了?”

  常浩南第一次引起科工委這一級別的重點關注,就是因為之前對于航空發動機測試標準的重構。

  雖然從工作量上來說,超過90的內容都是后來劉振響帶著624所的研究人員完成的。

  但如果從工作的重要性上看,那常浩南一個人至少占了七八成。

  劉振響也不免有些好奇。

  一般來說,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尤其還是年輕天才,應該正是最不喜歡循規蹈矩的時候。

  但眼前這位似乎尤其喜歡定標準…

  常浩南則趕緊擺了擺手:

  “可不能亂說,我哪有權限直接改標準,只是提建議而已…”

  結果話到一半就被劉振響打斷:

  “行了,在我這就不用裝了,你的建議提上去,不說十成,至少九成半的概率都是要通過的…”

  “說吧,想要怎么改,到時候我再找幾個人,跟在你后面署名。”

  如果說常浩南一個人的建議通過概率是九成半,那再加上其它的一些重磅名字之后,這個概率基本就無限接近百分百了。

  “主要就是三條。”

  在得到了想要的支持之后,常浩南也不再客套,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是設立不同級別、不同專業對應的評審專家庫,保證人員相對固定。”

  “二是根據待審項目的類型和重要性、合理確定設計評審時間,尤其是要明確大型復雜裝備重大節點設計評審資料由被評審單位提供到指定地點,由設計評審專家在相對充足時間期限內開展交叉復核復查,保證評審效果良好。”

  “三是借鑒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模式方法,實施設計評審檢查單,把評審內容標準化,并且保證結果可追溯。”

  劉振響沒有馬上給出回答,顯然是在思考常浩南的這三條內容。

  但想了一路,也沒想到還有什么能夠補充的內容。

  一直到快走到目的地的時候,他才重新抬起頭來,看向常浩南:

  “有時間把這些內容整理成文字形式吧,不過,記得措辭,尤其是標題要委婉一些。”

  在這個方面,常浩南自然經驗十足,早就已經打好了腹稿:

  “不如就叫《關于改進提高設計評審有效性的思考》,如何?”

  (本章完)

小說屋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