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機械工業部下屬院校一共只有三所,其實也沒什么好討論的。
最后大家還是一致決定要把廬州工業大學納入到科工委管轄范疇內。
除了需要在廬州設置一個配套院校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在于這所學校的車輛工程專業有一定的實力。
但又不是特別有實力。
這年頭在華夏學車輛工程,是真不知道出來之后能干啥。
合資企業能提供的最好崗位也就是車間工程師,而國內自己的企業…
不說也罷。
等到南汽和菲亞特那個聯合研發中心落地,情況可能會稍有好轉,但至少眼下確實沒什么前途。
坦克與裝甲車輛倒是個出路,但1997年是啥概念。
96A和99都還沒著落,第二代的88A/B和更早的59/69坦克都已經停產,白板96坦克的數量稀少,整個華夏的裝甲工業產能就靠86和92兩種步兵戰車維持著。
解放軍自己裝備不了幾輛,外銷的話又完全競爭不過蘇聯解體之后幾乎以廢鐵價處理的大量T72和BMP/BTR…
總之根本沒效益。
稍微有點能耐的肯定是要往國外跑。
這樣一來,在國內留住一批中上水平的中流砥柱就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在北方已經有京城理工大學了,南方也可以留個苗子。
“那就暫時這么定下來好了,到時候往上面打個申請,應該就可以。”
丁高恒的最終拍板,也意味著這個話題告一段落。
當然,原則上說,分配人家機械工業部所屬的高校,還是是要跟他們,以及教育部溝通一下的。
但廬州工業大學此時連211都不是(2005年才入選第二批),不會有太多人關注,問題不大。
“主任,是否考慮要把現在機械工業部制定產業政策的職權也爭取一下?”
短暫的寂靜過后,政策法規司的司長拋出了一個稍微有些敏感的話題。
盡管大方面上的產業政策是由國家計委制定,但機械工業部仍然可對于具體的執行方向作出指導,如果能拿過來的話,顯然對政策法規司,以及他本人是有好處的。
當然,對于國防科工委也有。
不過這種東西,牽扯到的影響可就比剛剛那一個學校過來大多了,所以他也只能說是“爭取”。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顯然要謹慎很多,過去了足足半分鐘左右都再沒有人發言。
“我覺得,還是不要過于貪大求全了。”
最后只好由丁高恒自己出來表態:
“產業政策制定這個方面,本身就比較敏感,也是被某些人攻擊說市場化程度不足的主要靶子,至少在入世這件事徹底敲定下來之前,誰接到手里都是個燙手山芋。”
雖然并沒有把話說的很明白,但顯然,他口中的“某些人”并不是美國人。
否則直接說就完事了。
事已至此,政策法規司的司長也知道這個事肯定是沒戲了。
不過,丁高恒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當然,也沒必要過于悲觀,咱們這個裝備工業司雖然明面上沒這項職權,但就像剛剛小常說的那樣,靠項目來以點帶面,用用巧勁,還是能做不少事情的。”
職權這種東西,有明著的,也有暗著的,前者固然更好,但后者也未必就差。
其中的彎彎繞繞紛繁復雜,不過能坐在這里的人一個個都是老油條,自然無需丁高恒說更多。
而且他剛剛也說了,是“入世這件事徹底敲定下來之前”。
在那之后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到這一步,裝備工業司的事情,也就基本確定下來了。
至于具體的組織架構以及編制構成,并不是科工委這個級別能直接決定的。
“最后,還有一件事情。”
丁高恒把手中的鋼筆放下,神情也輕松了很多:
“小常啊,你上次去看過的那個江城重型機床廠,兵器總公司那邊已經基本接收下來了。”
本來以為后面跟自己沒關系了的常浩南頓時精神一振:
“這么快?那鍛壓機項目的立項…”
重型模鍛壓機如果立項,絕對是整個90年代華夏裝備制造業的第一大項目,屬于以后能載入史冊的事情,他自然是相當上心。
而把設備選在江城,也是考慮到這里的工業基礎以及交通便利性。
將近7萬噸級的重型鍛壓機,無論是其本身的建造過程,還是未來生產出的產品都必定包含很多大尺寸部件。
前世華夏造8萬噸模鍛壓機已經是十多年之后,陸路運輸條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選在川省旌城自然無所謂,但這功夫旌城二重本身還沒發展起來,而且很多東西走水運,哪怕內河水運也還是方便一些。
要是為了模鍛壓機還要額外修路,那勢必要對進度造成影響。
丁高恒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抬起手示意不要著急:
“目前只是接收下來而已,按照你之前的要求,為了保證突然性,直接派人搞的突然襲擊,沒給他們銷毀設備和證據的機會,那個廠長還有一些重要的人也被控制住了,不過江重的事情涉及面不小,加上生產又遭到破壞,肯定是不能馬上重新投產的。”
“模鍛壓機這個項目,可以先讓系統工程二司撥一筆款,把你要的核心班子拉起來做一些預研,正式立項最好還是等到明年初裝備工業司成立之后,這樣全過程都是咱們自己人,比較容易掌握。”
部委級別的架構調整,當然不是說調就調,肯定是要經過全國ren大批準的,最快就是明年初了。
而系統工程二司負責主管核電和兵器工業建設,算是現有架構下最對口的部門。
常浩南對于正式立項倒是不太急,只要有錢有人能給他干活就行,反正現在渦扇10那邊的設計工作剛開始,剛好處在比較忙的時候。
“這樣也好。”
常浩南稍稍調整坐姿:
“不如就以‘大型模鍛件制造工藝開發’的名義進行先期研究,順便納入到精工計劃里面,這樣我也好插手進行把控。”
盡管常浩南的年紀比這里所有人都年輕了至少二十歲,但當他說出自己要插手把控全局的時候,甚至已經沒有人覺得違和了。
丁高恒更是直接點頭:
“可以,會后把這個事情跟系統工程二司通報一下,錢的問題我來解決。”
僅僅今年上半年,航空工業總公司上繳的利潤和稅收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五倍以上,雖然這些錢并不是直接交到科工委手里,但有這種成績,丁高恒要撥款的時候肯定更有底氣。
“明白,我盡快去辦。”
一旁記錄的蘭新志乖巧點頭。
“那各位如果沒有其它要補充的,我們就散會!”
作為領導,丁高恒最讓常浩南滿意的一點就是開會不拖沓。
一行人先后從會議室里魚貫而出。
“小常啊,我聽機械工業部那邊的同志講,伱最近又在機械制造方面搞了些大動靜出來?”
丁高恒一直在門口等著常浩南出來。
“就是之前我跟您說過的軸承方面,幫著三大軸承集團和兩家特鋼企業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不出意外的話,新軸承可能很快就要在渦扇9上面裝機測試了。”
常浩南回答道:
“這家公司那么大的業務,肯定不可能就指著航發軸承吃飯,所以肯定要把技術應用到其它領域嘛…”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并排走下樓梯。
而這一幕,讓系統工程三司的周司長在后面看得眼睛都直了——
二人曾經有過一面之緣。
僅僅一年前,她還想著讓常浩南去歷練一下,然后一旦有機會就調到自己手下做事。
結果現在人家已經跟丁高恒直接談笑風生了?
而且剛剛好像還是從樓上小會議室出來的?
這說明她一個司局級領導都參與不進去的部門內部會議,常浩南一個外人就進去開了…
講點道理嗎?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