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家是饞酒了

無線電子書    那年花開1981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我再強調一遍,晚上八點之前必須歸隊,在外期間發生任何事情,立刻撥打酒店電話”

  “明白!”

  “不要與人進行無謂的爭執,更不要發生肢體沖突等不文明的行為,記住,你們現在不是單純的學生,你們代表的是種花家的體面.”

  “明白!”

  酒店的走廊之中,李野等人排成兩隊整齊的站立,聽著周領隊那不厭其煩的叮囑。

  這一次李家坡廣播局邀請京大辯論隊,一共安排了五天的行程,除了第三天才開始的辯論賽之外,還熱情的安排了一些輕松的旅游活動。

  這種活動周領隊是無法否決的,因為京大的四名學生和其他好多隨行人員都是第一次出國,你要把人都憋在酒店里面,那沖天的怨氣能把屋頂給掀翻。

  “贊助單位派來的客車,還配備了導游,大家出門之后互相監督,不要亂走,更不要掉隊。”

  周領隊看著已經摁捺不住的眾人,終于揮揮手道:“出發。”

  秦永盛等人立刻興奮的往樓下走去,而李野、喬大鵬還有另一位工作人員王曉昆卻落在后面。

  因為他們是另外一組,今天的行程不是旅游,而是參加“泛亞青年文學交流會。”

  用溫銳安那充滿了俠氣的話來說,是通俗圈里年青一代的獅城論劍。

  當然,李野感覺這里面有自吹自擂的成分,畢竟寫的人不知凡幾,能來李家坡的才有幾個?怎么能夠跟金老爺子描寫中的華山論劍相比?

  李野三人下樓出了酒店,王曉昆拿著一個本子,一邊看一邊道:“我們往左走一百米有公車站,乘54路車過11站下車,然后轉.”

  不得不說,辯論隊的隨行人員工作態度非常認真,昨天指定了這位王曉昆跟李野和喬大鵬一起,人家當晚上把乘車路線圖都給問出來了。

  當然,對方是不是有防止李野溜走的責任,李野就不知道了。

  不過李野卻笑著道:“王哥,咱們別坐公交了,李家坡這邊規矩太多,人多嘴雜的容易起紛爭,而且我聽說這里的公交還是不報站的,咱們還是坐德士吧!”

  出租車在粵省周邊叫的士,在南洋習慣叫德士,其實就是口音有點區別。

  當然相同的是,價格比公交車貴很多。

  果然,王曉昆聽了李野的話后笑著道:“我也知道坐德士好呀!可我們的經費很有限,所以李野,咱們還是克服一下吧!”

  這也就是李野,要是別人的話,王曉昆說不定就噴上了。

  在離開京城的這兩天里,大家對于路上的繁華都是大為贊嘆,但唯一欣慰的,就是身上穿的風華牌跟外面的人比起來,一點都不差,甚至還猶有過之。

  而這都是李野的功勞,是他給辯論隊代表團拉來了贊助,所以此時的李野在代表團中的人緣極好。

  “王哥,這個咱們就不用公家的經費了,參加交流會是因為我的原因,應該是我個人掏錢才對。”

  “怎么能讓伱個人掏錢?我都把錢申請下來了.”

  王曉昆還是蠻仗義的,拍了拍自己的褲兜,把自己那薄薄的皮夾子拍的啪啪響。

  李野笑著低聲道:“節省下來的錢,咱們可以買點紀念品,我聽說李家坡的電子產品不貴。”

  王曉昆看了看李野,瞇著眼睛靦腆的笑了。

  這會兒大家好不容易爭到一個出國考察的名額,總歸要有那么一點福利吧?

  去東非援建的工人叔叔們,回來還人手一輛自行車呢!

  嗯,是正宗的二八自行車。

  七八十年代那玩意兒在黑叔叔那邊的價格,是內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李野三人打車一路抵達了約定的文學交流地點萊弗士酒店,下車之后,喬大鵬和王曉昆都有點震驚。

  “在這里舉行集會?南洋的文人這么有錢嗎?”

  李野微微搖頭道:“有些文人很有錢,有些也挺清貧的,不過反正不是咱花錢,咱幾個待會兒也別客氣就是了。”

  萊弗士酒店是李家坡最早的豪華酒店,在后來那些五星級酒店建起來之前,甚至有些“唯一”的性質,世界很多知名人士都曾經在這里下榻。

  那么它的入駐費用,也就可想而知。

  就李野這種不差錢的人,都感覺一個文學集會把地點選在這里,也是有些奢侈的。

  進了酒店之后,服務生的態度非常好,一路把李野三人領到了一個大廳門外,然后轉身就走了。

  嗯,幸好李家坡的服務員沒有收小費的習慣,要不然李野三人進來轉上一圈,說不定就得花出去大幾十塊。

  李野三人推開大廳的門,喧鬧之聲轟然而來。

  偌大的會場之內,已經先到了幾十個人,他們分成幾個小團體,正在熱烈的交流寒暄。

  喬大鵬低聲問道:“李野,這些都是青年作家嗎?怎么有些人看著不像呀?”

  喬大鵬和王曉昆都有些懵圈,因為眼前這幾十號人里面,有起碼一小半,實在跟他們認知中的“作家”形象不符。

  雖然他們大部分人都衣著光鮮,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彬彬有禮”

  倒是領帶歪斜,襯衣扣子解開的比比皆是,頭發花白臉色不佳的更是普遍,怎么著都不像“青年作家”,更像中年大叔。

  更有甚者,竟然還叼著香煙,雖然84年李家坡的禁煙還沒有到后世那種慘絕人寰的地步,但也不可謂不大膽。

  李野斜著瞥了他一眼,低聲回道:“你錯了,那些你越看著不像的,才越是寫的呢!”

  喬大鵬道:“你咋知道的?你都認識他們?”

  李野緩緩搖頭,沒有解釋。

  上輩子他跟好多寫網文的寫手交流,大家平時的樣子,都是這樣的“灑脫不羈”。

  因為通俗文學作者這個群體之中,有很多人不怎么喜歡跟人交流,經常腦子一空就是一整天,

  既然都不怎么跟人交流了,還在意今天穿什么更帥?什么發型更酷,什么顏色的領帶更吸引雌性荷爾蒙嗎?

  倒是那些成名的作者,會隨著社交圈子的擴大,逐漸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比如現場溫銳安還有幾個聚在一起的朋友,就很有文化人的味兒。

  “先生,請出示您的邀請函。”

  李野正想過去跟溫銳安打招呼,一個很年輕的西裝男卻微笑著擋住了李野。

  李野拿出邀請函:“我來參加集會,這兩位是我的朋友,昨天打電話交代過的。”

  對方一看,眼睛頓時亮了:“哦,您是李先生啊,歡迎歡迎。”

  李野微笑著道:“謝謝,請問您也是來參加交流集會的嗎?”

  “我不是,我是吳氏集團的員工,負責這次集會的相關事宜,”

  西裝男對著李野伸出了手:“我姓萬,萬文滔,請李先生以后多多指教。”

  李野有些詫異的跟對方握手,問道:“吳氏集團?這次交流集會的發起者是吳氏集團嗎?”

  李野的邀請函,是李家坡一個文學協會發出的,李野還真不知道跟吳氏集團有關系。

  萬文滔道:“是的,獅城青年文學協會跟吳氏集團的關系很好,所以這次我們是贊助方。”

  李野默默點頭,心里有了疑慮,自己這次能夠拿到邀請函,跟溫銳安這種級別的人交流,到底是自己的實力,還是因為吳氏集團?

  吳錦媛這個人跟李野的關系并不親近,但是卻總讓李野感覺怪怪的。

  不過很快,李野心里的疑慮就被打散了,因為溫銳安等人給了李野信心。

  “來來來,小兄弟,我給你介紹一下,”

  溫銳安拉著一個年輕人,對李野介紹道:“這位丁情兄弟,是古先生的弟子,古先生托他給你帶來一句話——相逢當飲三百杯。”

  李野有些驚疑的看著這位三次給古先生代筆的年輕人,忍不住問道:“古先生真這么說的?”

  丁情笑著道:“是這么說的,他現在正在戒酒,要不然都想過來一趟了。”

  李野明白了,人家古大師說這話,未必就是因為他李野,很大概率應該是他饞酒了。

  如果按照既定時間線,古大師還有一年多的時光,此時的他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但是對于酒這個傷害了他身體的罪魁禍首,卻是無法割舍的一生摯愛。

  不過不管怎么說,以人家古大師現在的地位,能說一句“咱倆得喝一杯”,以后不管是跟寫的作者,還是的讀者吹起牛逼來,絕對有著平A一切的效果。

  而另外一些年輕作者,也并不都是無名之輩,總有那么一兩本代表作,曾經在輝煌的武俠時代,蕩起屬于自己的幾片浪花。

  而大家幾乎都看過李野的《朔風飛揚》和《望鄉孤軍》,而且都給予充分的肯定。

  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的創作源泉,都來自于北邊的種花家主脈。

  他們使用的文字,是漢語,他們作品中的江湖,是神州大地,書中遵循的俠義規則,也離不開種花家的道德禮儀。

  要不然你總不能寫一個俠客,在南洋的叢林中行俠仗義的故事吧?

  只有臨安、金陵、長安那一座座擁有厚重歷史的城市,才能承載他們心中的江湖夢。

  可以說這些人,是最擁護種花正統的一幫人。

  “溫先生,你知不知道,吳氏集團這次邀請大家來,還有別的什么說法嗎?”

  李野在跟大家聊了很久之后,才很不經意的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溫銳安道:“我倒是聽了一些傳聞,吳氏文化傳播公司,想要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向內地發展。”

  李野不動聲色的道:“怎么個集合法兒?”

  溫銳安道:“這我還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對內地很感興趣,畢竟那是我們的祖先的根源之地,港島的影視業已經先行一步了,吳氏集團有這個想法,倒是一點都不奇怪。”

  李野倒是有些明白了。

  今年的春晚,港臺歌星登陸內地,給了吳錦媛啟發和壓力。

  人家港島已經沖進去吃肉了,你還在后面磨磨蹭蹭,連口湯都喝不上。

  如果籠絡一群年輕作家,收攏版權,明確創作方向,未必不能像后世的網文業一樣“資本為王”,走出一條閱讀、影視化一條龍的路子來。

  而且此時內地武俠風正是刮的正盛的時候,可比后世的網文行業容易多了。

  嗯,吳錦媛那個娘們兒,所圖甚大!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那年花開1981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