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3章 奇觀稱帝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嚯,俺還是第一次見著這樣的太倉。”

  張飛對這個天樞并不是很感冒,但對澆筑這個天樞所用的材料很感興趣:

  “百萬斤赤金!這老太太后人不愁錢咯。”

  劉備第一次頷首認同三弟的話,心中更是忽然想起來了始皇帝的十二金人。

  傳說定天下之后有收天下之兵鑄十二個千石重的金人,鎮于秦皇宮中。

  但這個傳說孰真孰假,以及最終金人去向都眾說紛紜,劉備也一直將其當做故事看待。

  而如今看著光幕的介紹,看其意思甭管先秦十二金人孰真孰假,至少這唐的天樞柱確實是真的。

  這就讓劉備異常羨慕了。

  當初在荊南時稱得上一窮二白,直至后來隨著制糖造紙蜀錦的鋪開,日子才一步步好了起來。

  但如今意氣風發的喊出“還定三秦”的背后,是孔明冷酷無情的告知:

  以如今府庫,用于雍涼關中,行種種大計,無異于杯水車薪也。

  劉備也以為那初唐的貞觀年間能已經相當闊氣了,沒想到比起那“二鳳陛下”的后人,所富亦不過杯水車薪也。

  “集諸胡百億之財,賦民間金銅以補足…”

  劉備搖搖頭,心中倒是琢磨出來,原來當大哥還有這個好處!學到了!

  上首主公的表情馬超看的清清楚楚,尋思著自己作為新人,再想想主公那優渥的承諾以及此前隱隱透露出來的結局,熱血便霎時間沖上了腦袋:

  “主公何須垂涎?羌胡亦有銅鐵!若不足之,俺馬超愿領健兒往河西一行!”

  什么叫垂涎!而且本就打算讓馬超領羌胡歸夏,怎能征其銅鐵?于是劉備當即板臉斥道:

  “雜羌如何不是漢兒?且金鐵不能食飲,要之何用?”

  “此言孟起休要復言,若我再聽聞,定不饒也!”

  馬超當即告罪不止。

  劉備擺擺手轉而溫言道:

  “然孟起赤誠之心可嘉也,待到他日出潼關,必遣汝為三軍先鋒。”

  于是馬超這才轉懼為喜。

  此言一出張飛就有點吃味了,當即站出來道:

  “大哥,俺想同為先鋒。”

  面對這個剛才還在口不擇言的三弟,劉備擺擺手:

  “此事不許。”

  數日前孔明曾親口所說,翼德孟起二人皆粗中有細之輩,但若二人同出則只余粗也。

  細細一想劉備也覺得很有道理,故而此時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張飛氣鼓鼓坐下,只覺得兄長不按道理出招:

  后世都說了,打一棒子給個甜棗。

  俺老張挨得棒子不比這馬孟起多多了?

  為何此時僅有馬孟起吃棗子?

  孔明好笑的敲了敲桌子將張飛注意力吸引過來道:

  “若出潼關,何止一路大軍?”

  張飛這才轉喜:還是軍師好哇。

  孔明身旁的魯肅已經聽龐統簡述完畢,此時也結合那掛在后面方才看懂的地圖,一邊震撼驚嘆一邊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西域若要長治久安,非軍鎮不可。”

  “朝令夕弛,損天子威嚴,害西域向漢之心。”

  眼見龐統點頭贊同,魯肅故作不經意小聲問道:

  “汝等何時伐曹?”

  龐統定定看了魯肅一眼,隨后笑道:

  “子敬也欲為左將軍謀中原之業?”

  魯肅語塞,最終只能略有悵然搖搖頭。

  龐統笑嘻嘻不言語,此時他與魯肅簡述的不過是隋唐史,等回頭讓其看看那所謂的白衣渡江,那張遼的八百虎賁,那輕狡反復受王號…

  龐統對魯肅有信心,不過此時還是不忘加了一句:

  “伐曹之事,最遲不過明歲動身。”

  這句話讓魯肅心里頓時更加癢癢。

  咱們現在回頭學歷史,經常會聊到一些事物的意義是什么。

  比如武則天所建的萬象神宮是嚴格按照儒家禮制建造的木制建筑,在世界歷史范圍內從古至今數規模之最,有文化考據和建筑學上的意義。

  天樞的作用是啥呢?這東西既沒真正的“定天下中樞”,也沒有真的威服四夷。

  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李隆基接手這個千瘡百孔的帝國時能將這柱子融了,作為再造盛世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吧。

  這里可以順帶說一下明堂。

  明堂是屬性上的稱呼,即“明政教之堂”,最早隋朝開國時就有過建造的計劃,但最終因為定都大興(長安),也就不了了之。

  等到李治嘎掉,老太太大權獨攬,明堂的計劃才真正被重新啟動,而且動作頗快。李治死后五年就正式落成,號“萬象神宮”,并在武周建立后天天擱這兒看《神宮大樂》。

  天樞這樣的大銅柱子只能討得老太太一時歡心,等到次年就覺得天天看這東西好像也沒啥意思,這次不需要武家人出面,老太太自己就能豐衣足食。

  這一年的大年初一,老太太喜氣洋洋的給自己加尊號:

  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捎帶大赦天下。

  隨后老太太自己親自上場制造祥瑞去了。

  先是在萬象神宮關起門開了一場佛法大會,密令侍從牽進來一頭牛殺掉,用牛血在地上畫了個長六十米的佛像。

  再隨后令侍衛們齊齊動手從地下挖出了事先埋藏在此的佛像,隨后再次詔告天下:

  朕聽佛法太入迷,不知不覺刺了相好薛懷義取血畫出了佛像,沒想到畫的血佛像感動上天,從地下涌出來一尊佛像,你說神奇不神奇?

  這話自然沒人信的,不過無所謂。

  只不過這場佛法大會有一個不好的點兒是老太太發現有個叫沈南的太醫長的很正點,不管沈太醫愿不愿意都日日召來鉆研醫理。

  失寵的薛懷義很是憤怒:我可是辛辛苦苦為你搜刮錢財鑄造天堂的,老娘們你既不仁便休怪我不義,看我燒了天堂!

  當年萬象神宮落成后武則天就思考著“奇觀稱帝”,先是在明堂之北建造了“指猶容數十人”的巨大佛像,隨后又以這個空前大的佛像為骨架在外面建造了天堂,作為武則天自己參悟佛法的地方,也是世界史上最高的木建筑。

  這其中的花費只能說以海量計,也是因此建造天樞時一方面要從四夷刮錢一方面要在民間收攏銅器,因為國庫真的空的能跑馬了。

  薛懷義仗著武則天昔日的寵愛也莽得很,說干就干直接動手焚燒,不太巧的是那天剛好有大風,火勢很快蔓延到了明堂燒的老太太灰頭土臉。

  薛懷義大為驚懼前去請罪,隨后讓他欣喜異常的是皇帝果然對他寵幸有加,不僅和顏悅色的安慰他,還將復原二堂的任務交給了薛懷義。

  但事實上老太太氣得不行,對薛懷義只不過是打算壓榨干凈最后一絲利用價值罷了,畢竟如今國庫空虛真的需要薛懷義這樣的奸佞來斂財。

  事實上也是果然,天堂明堂復建資金籌措的差不多后,老太太干脆利落的將薛懷義召入宮中,令侍衛將其毆死。

  另外老太太額外下令,稱自己年紀大了見不得血光。

  動手的人問那要怎么處置呢?

  老太太笑了:焚其尸,鎮于白馬寺塔底便是。

  辦完此事后,武則天為了沖沖晦氣,給自己稱號修改了一下:

  金輪大圣皇帝,并改年號“天冊萬歲”,再次大赦天下。

  等到年底,為了忘掉晦氣的此事,武則天領儀仗出行,擺駕嵩山,目的很簡單:封禪!

  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封禪兩次的皇帝,同時也是嵩山的唯一一次作為封禪之地。

  既然封禪了,在罪犯們翹首以待下,武則天不出意外的再次大赦天下,為了紀念此事,再改年號:萬歲登封。

  三個月后復建的明堂正式落成,老太太又嫌棄萬象神宮這個名字不吉利,揮筆改名“通天宮”。

  為了紀念此事,武則天再改年號:萬歲通天。并再次大赦天下。

  半年內年號三易,大赦三行,這便是武則天的通天帝國。

  即便是已經吃了苦藥丸。

  即便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即便是有長孫皇后在身旁照拂。

  但李世民依然氣的胡子亂顫,怒斥道:

  “荒唐!”

  “如此大赦,刑獄大空何以安民?”

  “罪犯宵小,橫行鄉里而不繩,何以稱國?”

  長孫皇后苦笑,她也能夠想象,鄉里民戶無所依,能倚仗者唯有律法。

  可若是欺侮民戶的賊人作亂不止又遇三連赦,其心情該如何?

  她更想起來夫君此前與她說起后世夸那個李世民慎頒大赦令時的說法:

  “天子大赦欲彰己天恩,然此赦令于鄉間黔首來說,與天災無異。”

  “黔首不知天恩,只知殺其親者不必抵罪,律法成空文。”

  “罪者知有天恩,然刑不落身便有恃無恐,天子為虎作倀也。”

  有此對比在,且這女帝此時距貞觀也不過一代人而已,倒也難怪夫君如此作態了。

  “大家何必怫怒,此女猶可教,此律猶可改,可防后患也。”

  經過一番安慰李世民方才緩緩收起怒氣坐下,隨后凝視了一番光幕上放出的被標注為“特效復原圖”的天堂明堂之景,搖頭一嘆:

  “無兵威之懾,虛有其表也。”

  杜如晦同樣一嘆:

  “左藏庫財賦皆用于此再刮于民,邊軍用度何所出?”

  “且陛下戰有百功,僅有一西極碑勒功。”

  “此女僅一戰所得,便夸響四海,將士如何死戰?”

  杜如晦所言引得其他人頻頻點頭,大家都是從隋末廝殺過來的,大小歷經百余戰,就連如房杜等人偶爾也須與陛下臨陣。

  若按后世之史,短短二十年眾人合力造唐之基業,功勒史冊,無所自夸也。

  此武周女帝,是滅了吐蕃了還是說徹底掃滅西突厥了?

  一時間廳內眾人不由得都感到了一種荒謬之感。

  “且天…女作效如此,難怪此后佛能釀禍也。”

  房玄齡嘀咕道。

  聽到此時他也大約明白過來了,這女帝干的事兒嘛…

  就相當于陛下突然發瘋在太極殿擺了個戲臺子,請優伶做戲,然后拖來一牛取血作老子畫像,稱乃是寵妾獻血所畫之神跡,下面扒拉一下還有老子的塑像呢,天降祥瑞啊!不如改年號大赦天下吧?

  只需稍微想想房玄齡就覺得心累,最終也只能默默感嘆一句:

  咱老房趕上了個好時代啊…哦對了,千萬不能忘了忌與陛下攀親。

  李世民旁邊的孫思邈搖頭不屑,畢竟如今他也知曉這佛與那些造反的道士一般,皆無神異不能治病安民,無用也。

  孫思邈旁邊的閻立德則是眼中神光大放,迫不及待便開始按著臨摹,但很快便察覺到如此這般臨摹的第一個困難,作畫無所依很難精準。

  要不然…用用弟弟所述之法?

  按弟弟所說,他在孫太醫的監督下,既畫五臟六腑,也要畫尸身骨相,最終在孫太醫欲察明血液身體周天流轉之態才遇到了困難,方才給了閻立本總結描繪所得的空閑。

  最終其核心便是一句話:先畫骨,再繪皮,可得其神也。

  而對精于建筑的閻立本來說,此問題也易耳:椽梁乃殿宇樓臺之骨。

  對著這兩絕世殿堂繪椽梁之態雖難,但已易于生硬摹畫不少了。

  一邊繪制一邊閻立德不禁瞥了一眼弟弟:

  畫之一技,果真勝兄多也!

  “奇觀稱帝?”

  孔明啞然,隨后仔細琢磨了一下反倒覺得還有幾分道理。

  就如那讓孔明魂牽夢縈的《熹平石經》。

  光和六年靈帝采蔡邕之議,校儒家經典,將七經勒石而成四十六碑,樹于太學之外。

  彼時天下震動,大漢十三州學子無不愿赴洛陽一覽抄錄,更因其乃太學大儒校正,無錯改之字,時人又稱其為“一字石經”。

  如今光幕看得久了,孔明也學會跳出桎梏看事物,可以想象若無亂世,此石經足以將大漢學治推向新的高峰,可稱奇觀也,但…

  不知洛陽四十六碑石,如今遺留幾何?

  于是孔明也提筆記下了自己的想法:

  文武治國為主,奇觀稱功為輔,威揚四海自可照千古。

  只是在孔明看來,此奇觀自然非這武周女帝的天堂明堂。

  秦作都江堰,福澤千世。

  漢懸單于頭,威懾四夷。

  冠軍侯長驅,彪炳漢史。

  燕然勒功名,后世憑吊。

  皆可稱利國之奇觀也。

  確診病毒性甲流,確實很難受,大伙照料好身體千萬別病倒了。

  今日狀態反復,嗓子稍微好點,鼻塞嚴重,下午量的體溫38,所以只有這4K字了,我早點休息去,希望明天能更好點。

  另外武則天爭議有看到,主要還是視角問題,女帝武則天和歷史人物武則天的功過有很大出入。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