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二十八章濕腌技法

無線電子書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被孫麗提醒,直播間觀眾也都紛紛在彈幕中扣字,把配方打在了公屏上。

  “別急,我還沒說完。”

  李逸見狀笑道:“這只是基礎八料,要想讓燒雞的香味更進一步,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更多的香料,制作出復合香味才行。”

  說著,他又從調料袋子里抓出了一些香料來:“八料是基礎香料,要想開店吸引人,這湯里還得再加些料才行。

  這里有木香,草蔻,草果,紅蔻,干姜,千里香,香茅草,甘草,肉蔻,香砂,香葉,白蔻,黨參,蓽撥,排草,黃芪,花椒,胡椒,芥菜籽,香菜籽,一共二十種料。

  這些料都屬于輔料,用量都不能超過佐使料的8克。”

  聽到李逸的話,孫麗忙問:“那具體用量是多少呢?”

  “這我就不給你圈定了。”

  李逸笑道:“我只能說不超過8克,具體的用量,你可以回去把這些料買回來,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配,這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這些料只要不超過佐使料的用量,味道就不會喧賓奪主。

  這樣一來,哪種料多一些,哪個味道厚一些,這種細微的變化和差異,就是你自己的特色了。

  所有的味型創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創造出來的。

  說不定你配出來的比我的更好吃呢?”

  一旁的蔣馨聽到他的話,撇了撇嘴吐槽:“想保密就說唄!還找借口。”

  聞言,直播間觀眾也都起哄了起來。

  “逸哥真不地道!配方就說一半。”

  “都已經說開了,就別藏著掖著了呀!”

  “逸哥,你偷偷告訴我,別讓他們知道。”

  看著觀眾的調侃,李逸笑著搖了搖頭:“真不是找借口…”

  頓了下,他才說道:“那好吧,你們記好,木香8克,草蔻6克,草果5克…”

  他將輔料用量說了一遍,隨即說道:“現在有上百萬人聽到了這個配方,如果有百分之一的人真的做燒雞拿去賣,那也有一萬人。

  如果你們做出來都是這一個味道,那么食客很快就會吃厭,到時候怎么辦呢?

  所以,不管做什么菜,都要與時俱進,不斷的調整,改進,才能長久的做下去。”

  聽到他的話,孫麗笑道:“逸哥,你還是不懂現在餐飲行業的商業邏輯。

  現在的餐飲行業,就是要標準化,這樣才能成規模化的復制。

  那些連鎖餐飲都是這么玩的。”

  李逸聞言,笑著搖了搖頭:“燒錢,推廣,開分店,上市,圈一波錢就跑路。

  這種鼠目寸光的商業模式只能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玩,經濟形勢一旦不好,死得最慘的就是這種。

  真正能經得起風浪的,還得是靜下心來做事,鉆研手藝的人。”

  但真正鉆研手藝的人,卻往往沒辦法大富大貴。

  這句話李逸沒有說出口,只是輕輕嘆了口氣,就把話題重新拉了回來。

  “注意,這些料是一斤料水的用量。”

  他開口提醒;“一斤料水,也就夠一只雞用,如果要一次性燒很多只雞,那就按照比例增加用量就可以了。”

  說著,他就將五十只雞要用到的量配齊,放在了一起。

  “這些料要先泡泡水,洗掉灰塵,和多余的料味。”

  李逸說著,就將調味料倒進了鍋中,加水燒煮了起來。

  “如果不急著用,就用常溫水泡三十分鐘,如果急著用,就下鍋煮三分鐘,味道就能出來了。”

  眼看著鍋中水開,煮了兩分多鐘后,李逸就將調味料撈了出來,放到了一邊。

  重新起鍋燒油,他先爆香蔥姜,隨后就把所有調味料一起放下鍋中。

  炒到出香后,他就添了半鍋的熱水。

  “一斤的料水,要配二十克的鹽,五克的糖。

  同樣的,如果一次性處理的雞多,就同比例增加。”

  李逸說著,就關了火,用笊籬將鍋中的調料都撈了出來,裝進了一個小紗布袋里,重新丟回了鍋中。

  隨后,他就看向孫麗,解釋:“這個料水這樣就算炒好了,不過它不是用來煮雞的,是用來腌雞的。

  這種技法叫濕腌,也叫鹽水腌制法。

  它是利用溶液的擴散滲透作用,讓鹽分和香料的味道均勻的滲透到被腌制的食材里,讓組織內外溶液濃度達到動態平衡。

  這樣腌出來的雞,內外的味道都是一致的,就連骨頭里都是有味道的。

  這種技法不光可以用來腌肉,做果脯的時候,用的也是這種方法。”

  “原來是這樣!”

  孫麗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剛剛吃那塊雞肉,感覺特別入味,特別香,原來是用了這種濕腌的技法。”

  “對。”

  李逸解釋:“很多這種需要味道很透的菜,都是要濕腌的,比如川菜里的樟茶鴨,陜菜里的葫蘆雞等等。

  還有各地的鹵味,都不是靠煮把味道煮進去的,而是泡。

  鹵菜的關鍵就在于三份鹵,七分泡,泡的時間夠久,味道才進得更透。”

  說話間,李逸就將一整鍋料水都端了下來,放到了一旁的案臺上晾涼。

  等晾涼之后,就可以把那五十只雞放進去泡了。

  泡到明天早上,那些雞也就入味了,剛好可以供應下午的堂食。

  “燒的步驟我就不演示了,就是用武火燒開,轉文火燉四個小時,沒什么難度,我給你們講一下怎么熏吧!”

  李逸將湯桶里燒好的燒雞都撈了出來,放在了托盤上。

  “在開始熏之前,我會把這些雞放進烤箱里烤一會兒,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李逸沖孫麗詢問。

  “不知道。”

  孫麗搖了搖頭,轉臉沖鏡頭問:“師兄師姐,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彈幕顯示屏上,觀眾們馬上開始胡說八道了起來。

  “我知道,因為它欠烤!”

  “據我猜測,應該是為了幫它緊致皮膚。”

  “當然是為了烤出水分啦!水啪啪的怎么可能好吃?”

  “因為它不是一只雞,它是一只烤拉!”

  看著滿屏的胡言亂語,孫麗一頭黑線。

  “你們這胡說八道的功夫,已經可以出師了。”

  李逸笑著打趣:“出去以后,別說你們是我徒弟,丟不起那個人啊!”

  “哈哈!那不可能!一日為師!終生為師!”

  “我要把逸哥煙臺大弟子改成微信名!”

  笑著搖了搖頭,李逸正色解釋:“好了,說正經的,我之所以要烤一下,是為了烤出雞皮表面的油脂,讓它的表面出現一層油層。

  沒有油性的話,在熏的過程中,燒雞的附著性就會太強,導致附著太多的糖煙,吃起來就會發苦。

  有一層油以后,糖煙的附著量就變少了,吃起來糖熏味就不會那么重了。”

  聽到李逸的解釋,孫麗趕忙把這個知識點記了下來。

  “這真是干貨啊!太干了!”

  孫麗笑道:“你要是不說,我估計得浪費不少雞!”

  而直播間里也有觀眾聊起了這個話題。

  “我靠!怪不得我之前開熏肉店倒閉了,客人吃了我的熏肉,都說太苦了,不好吃。

  我還以為是買到壞肉了,原來是因為油不夠嗎?”

  “哎呀!逸哥怎么連這個都說?我給徒弟教做熏肉,都把這招藏著,等徒弟做熏肉失敗了,就花錢請我去好吃好喝,我再教他往湯里加點肥豬皮,收一次學費能掙兩次錢,這下完蛋了,以后沒酒喝了。”

  “哈哈!樓上被坑的兄弟,你倒閉的原因找到了!”

  “收錢教徒弟還藏一手,你可真不是人啊!”

  “MD!趙強!是不是你!我看到你的彈幕了!你TMD!怪不得我跟你學完以后,每次熏肉都失敗,原來是你狗曰的沒安好心!你等著!老子這就去懷安砍死你!”

  “這位兄弟,看頭像你還年輕,千萬不要走到犯罪的道路上,他雖然騙了你,但也罪不至死,砍死不太好,砍個半死就完了!”

  看著飄過的彈幕,李逸忍不住搖了搖頭。

  社會很單純,復雜的是人。

  這種事難免發生,遇到這種事的確很氣人。

  看了眼攝像頭,李逸開口笑道:“為了我不被砍,我還是把熏肉的方法給你們講清楚好了,都認真聽,別自己聽岔了,說我沒講啊!”

  說著,他就把炒鍋架起,口中解釋:“糖熏屬于熏肉的技法之一,它雖然是近幾百年才出現的,但真正的熏肉,歷史可就遠了。

  熏肉是人類最早的保存食物的方法了,據說是燧人氏發明的。

  那時候的肉是用煙熏火烤的方式,讓肉上帶有木香,然后掛在樹上風干,制作成干肉來保存,這種肉也被稱為臘肉。

  臘的本意就是干肉,歲末十二月這個月份被稱為臘月,就是因為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干制作臘肉。

  在周朝時期,在這個月舉行的祭祀也被稱作臘祭。”

  一邊說著,李逸一邊將炒鍋打開,拿過白砂糖,往鍋底撒著,一邊解釋:“熏肉有好幾種方法,一種是木熏,就是用濕潤的新鮮樹枝來熏。

  比如冀省張家口的柴溝堡熏肉,就習慣用柏木熏。

  川省熏肉喜歡用樟木,就比如樟茶鴨,就是用樟樹熏的。

  除了木熏以外,還有一種熏法是谷糠來熏,主要在湘省地區比較多見。

  至于純糖熏,一般是在北方比較多見。

  比如魯省WF、諸城的熏豬蹄,熏雞,東北地區的熏腸,都是用純糖熏的。

  純糖熏的色澤比較好,而且會帶有焦糖味,沒有木料的的澀味。

  咱們今天就用純糖來熏。”

  說話間,李逸已經在鍋底均勻的倒了一層白砂糖了。

  看到李逸倒出的白糖,孫麗忍不住問:“你這次怎么倒了這么多?剛剛明明只倒了一點啊?”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org

無線電子書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