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合肥料

  九月二十號,東崗公社二大隊開始起參。

  一大早,許世彥帶領著一百來號身強力壯的小伙子,各自帶著工具、麻袋,趕著馬車直奔二號橋。

  到這邊,撤棚的,割參葉子的,拿著三齒子起參的。

  一切都安排的井然有序,各自忙各自的什么也不耽誤。

  棒槌出土,許世彥過來瞧瞧,嗯,還行。

  身條不錯,沒水銹,個頭在旁人眼里也算不小了,但是在許世彥這兒,就覺得還是差點兒火候。

  這就是沒追肥的原因,要是肥力夠,肯定還能長的大一些。

  許世彥領工,不需要他自己動手干活,他只要來回熘達,負責調度和監工即可。

  看著大家伙兒干活,別把棒槌刨壞了,別撿的太慢落在泥土里埋起來。

  收獲,總歸是令人愉悅的。

  看著一堆一堆像小娃娃一樣的棒槌被裝進麻袋,不論是誰,都會覺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二大隊的人參長勢好,產量也不低。

  干活的人,雖然累,卻都滿臉笑意,這就是豐收的幸福感。

  一百多人都是壯小伙,干活自然快,三四天的工夫,三千丈做貨的全都起完。

  二大隊在黃泥河南岸,炮臺山前有隊里辦的加工廠,加工廠前面是一條小河。

  正好將河水引過去,修筑一個大池子,浸泡水參清洗。

  加工廠面積挺大,里面各類區域劃分明確。

  泡參池、刷參池、蒸參室、烘干室,院子里一排一排的架子,上頭都是晾曬人參的叉子,各類設施一應俱全。

  隊里的姑娘媳婦們,到這個時候都爭著搶著來加工廠干活掙工分,一群人湊在一處,說說笑笑的格外熱鬧。

  別人都去忙著掙工分了,蘇安瑛卻只能在家哄孩子,把她急的直跳腳。

  可是能有什么辦法?許海源太小了,沒人幫著看孩子,她總不能背著兒子去干活吧?

  就算許世彥樂意,加工廠那頭也不讓啊。

  “媳婦,你就別著急了,咱家現在不用你去掙工分,你只要把家里這一攤子管好,就比啥都強。”

  許世彥瞧見媳婦著急的模樣,也是哭笑不得,只能好生勸慰。

  “媳婦,你可別小看了在家,這些雜七雜八的活要是沒人干,我哪能安心在外頭干活掙工分啊?”

  上輩子蘇安瑛活著的時候,許世彥想法也跟別的男人一樣。

  覺得女人在家里不就是看家做飯照顧孩子么?有什么累的?還天天嘮叨?

  可是等蘇安瑛走了之后,許世彥才明白,一個家沒了女人,那根本就不成樣子。

  飯不會自己熟,衣服不會自己變干凈,屋里屋外也不會自己就變得一塵不染。

  女人的一生,就陷在這些別人眼里無所謂的小事中,卻撐起了一個家。

  所以重生回來后,許世彥就改變了觀念。

  男人女人,社會分工不同,不管做什么,都很重要。

  蘇安瑛從小生活的環境不一樣,家里姐妹六個,沒有男孩,她就像男孩一樣出去干活習慣了。

  平常還行,每到這春種秋收的時節,她就覺得在家里呆著不對勁兒,主要是身份沒轉換過來。

  被許世彥勸了幾次,蘇安瑛也漸漸明白過來,她現在是有丈夫有依靠的人了,沒必要再跟以前那么拼。

  于是安心留在家里帶孩子,家里家外收拾的板正利索,什么都不用許世彥操心。

  轉眼間,九月過去,十月也過了大半,參地里起了參栽子,挑揀過后,準備栽參。

  開春的時候,于守廣就說,撥給許世彥一百丈參土,讓他做豆餅底肥試驗。

  當時許世彥是照著一百丈來發酵的豆餅粉,結果夏天豆餅水追肥效果很明顯。

  于守廣這個后悔啊,就跟許世彥商議,能不能想個辦法再多弄點兒肥,今年盡可能的多弄點兒參地做試驗。

  這事兒,倒是也難不倒許世彥。

  他不光會用豆餅發酵做底肥,還會做混合肥料。

  炒熟粉碎的蘇子、過石、腐熟的豆餅粉、炕洞土,以二、二、二、四的比例充分混合,再次堆積發酵。

  栽參時時每丈四斤左右施做底肥,三年后可增產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如果再配合豆餅水追肥,增產可達百分之五十。

  當然,這配方,許世彥可不會教給別人。

  混合肥配制,完全是許世彥自己動手,誰都沒用。

  而且他要了很多東西,讓人猜不出具體配方。

  不是什么技術都能無償傳授,這一手可是許世彥上輩子多年積累的經驗。

  哪怕后來有了化肥,也比不上這種辦法好。

  人參長勢旺,不易起病害,做貨出秤,不抽溝不白皮。開玩笑,誰會輕易外傳啊。

  許世彥不傳方法,隊里也沒轍,反正只要收成好就行了,其他的不能太貪心。

  小黑河這邊五千來丈參地,有四千三百丈栽參,留下一千丈撒籽。

  栽參也不是容易的活,倆人一副架,早晨到地里先放池子。

  就是把大土壟用工具耬平攤開一部分,按照參地要求,土層要夠一定厚度。

  之后用鐵鍬,在池面子上,按照一定行距挖溝,深度以五六公分為宜。

  若是不施肥,就可以直接把參栽子擺在小壟溝里了,株距根據參栽子大小來定。

  參栽子越大,株距越遠,參栽子越小,株距就可以適當近一些,要留下足夠的生長空間。

  參栽子擺好,再覆蓋一層六到八厘米的土,就可以了。

  這是正常的栽參程序,而那些要施肥的試驗田,則是在擺參栽子之前,多了個撒肥覆土的過程。

  這樣一來,栽參的速度就要慢一些。

  當然,二大隊有的是人手干活,慢點兒就慢點兒吧,誰也不在乎。

  只要人參產量增加,這點兒人工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栽參這個活是倒著干,干活的人前頭擺個特制的方盤,方盤兩端各伸出一節木方。

  木方的長度,跟池面子寬度相同,木方上頭,還釘著兩根短木方,這兩根短木方的長度一般是六寸,也就是行距。

  這東西,參業行話叫制子,就是專門用來衡量行距的。

  每次用力在池面子上一按,留下印記,拖動的時候照著印記來,就可以準確把握行距,不至于倆人你這邊寬我這邊窄。

  制子上的方盤,主要作用就是放參栽子。

  就這樣,兩個人一邊栽參,一邊拖著制子倒退,一天大概能栽十五到二十丈。

  當然也有干活快的,許世彥前世的時候,有兩口子一天能栽五十丈。

  放到眼下,那是不可能,生產隊大幫轟,誰肯出那個力啊。

無線電子書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