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璞迎駕北來的職責,至漢中郡地界時就算結束了。
北伐將士不計其數,不乏功勛之后或勞苦功高者,伴駕的殊榮自然不能由他一人獨攬。且如今大漢的北伐守御線已經劃分為了三個區域,各有主司者。
如漢中、武都與陰平郡,乃是吳懿與關興主事;隴右金城與西平郡乃是魏延與吳班戍守,而河西走廊自然是馬岱與姜維了。
鄭璞作為為數不多留任相府的僚佐,已然領居中調度之重,不應再全程伴駕,以免令其他將士覺得天子厚此薄彼。
再者,他并非無所事事。
大漢天子北巡,逆魏若得悉必然會有所動作。
雖說有淮南戰事的牽制下,司馬懿發兵來犯的可能不大,但出于有備無患之心,鄭璞需要歸冀縣丞相別署協調各地加強守御等事務。
另一緣由則是涼州乃邊地,鮮文化寡禮儀的羌胡部落眾多,他需要歸去督促郡縣僚佐安撫地方,避免羌胡部落沖撞天子儀仗的事情。
對,天子劉禪此番北巡的路線已然確定了。
乃是漢中隴右冀縣與阿陽金城隴西,最后歸去成都。
沒有進發河西走廊的緣由,則是因為那邊太過于偏遠,且仍有一些不甘心失去權柄的豪右或羌胡部落在暗中伺機生事。
畢竟,逆魏“邊人治邊”對他們的吸引力太大了嘛。
況且世間從來都不匱乏認不清局勢、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亡命之徒。
最重要的是,駐守在武威郡的姜維已然被丞相授意,正厲兵秣馬,將在秋收八月時對鳴沙山用兵。
小規模的,出于磨練騎兵的考量。
亦是應江東之邀,策應他們在夏秋之交對壽春用兵的意圖。
雖然大漢已然步入休養生息的國策中,但若是僅付出些許代價就能讓江東與逆魏相爭更加持久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應該是兩國互盟伐魏,既江東請求策應。大漢自然義不容辭!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還未等姜維出兵策應,江東于夏六月末就傳來消息——今歲他們是無法再進攻了。
卻說,占據了合肥新城的江東,各部兵馬皆意氣風發。
孫權為了趁著軍心可用時達成全據淮南的冀望,便在春耕后派遣僚佐在各地再募兵。
其中,屢次叛亂的鄱陽郡亦不可免。
故而激起了郡內黎庶的不滿,有民吳遽者不堪兵役之苦,乃聚眾叛亂,將募兵的中郎將周祗殺死,順勢攻下了數縣。
還誘發了相鄰的豫章、廬陵二郡多個山越部落群起響應。
令原本不過萬余黎庶的作亂,迅速擴展為數萬亂兵荼毒郡縣的狼煙遍地。
且個別山越酋帥還依著先前叛亂的經驗,派遣心腹族人渡過大江詣魏,請官職以及求遣兵接應。
內部生亂,對外用兵乃是奢望。
意料不及的的孫權,只得罷了用兵之念,從江北調遣數部兵馬歸來平亂。
且還要擔憂魏國會趁機發大兵來奪回合肥新城。
事實上,他的考慮沒錯。
得悉消息的滿寵,雖覺得奪回合肥的時機尚未成熟,但還是將此事傳給了雒陽廟堂,供曹叡與袞袞諸公決策。
曹叡得聞消息,大喜過望。
在朝中諸公一致認為可戰的附和聲音中,他開始召集兵馬、命沿途各地郡縣先籌備大軍糧秣等,不日將再度親征淮南。
江東內部生亂的消息傳入大漢后,鄭璞當即愕然。
且心中迅速泛起了一縷古怪:莫非乃是天意使然,令江東孫仲謀永無染指合肥乎!?
而丞相得悉消息后,并沒有讓姜維作罷入秋侵擾鳴沙山的綢繆。
相反,還授意已然北巡饗將士到阿陽城的天子劉禪,順勢入蕭關暫歇數日,讓安定郡的戍守魏軍看到天子儀仗與大纛。
權當是虛張聲勢,讓魏國不敢從關中調遣兵馬攻打吳國。
沒辦法,若是魏國奪回了合肥新城,那么,以江東君臣的秉性,恐日后皆抱著偏安一隅的心態,不再銳意攻魏、無法為大漢牽制魏國兵力了......
一直在長安坐鎮的司馬懿,得聞大漢天子北巡且入駐蕭關,并沒有做出增兵前去安定郡駐守的舉動。
而是安之若素的,勒令關中各部繼續演武與屯田。
以他之智,當然知道大漢在數年內都不會有實力發動關中之戰,沒必要勞師動眾。
況且,在他以及魏國君臣心中,忌憚的是丞相而并非是漢天子劉禪。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洞若觀火的大局觀。
當天子劉禪入駐蕭關之事被魏國所知后,各自督領一千西涼鐵騎的徐質與張特,日常驅兵在媼圍縣之西時,得到了兩份投誠的書信。
皆是來自南匈奴左部劉豹遣給魏國的那一千雜胡騎兵。
一人喚作逐尸利,麾下有二百余騎;另一喚作稽塞朵曼,麾下有三百余騎。
投誠書信的內容大同小異。
皆是聲稱自他們被劉豹誆騙成為魏國士卒后,所得到的待遇很不好,且司馬懿并沒有將他們的家小與財富盡數討要回來,故而麾下族人都不愿為魏國效力,便甘愿作內應,待大漢發兵來戰鳴沙山、賀蘭山時易幟歸漢。
離奇的是,這兩人似是并不知對方也有投誠之心,并沒有聯合,而是各自命人以箭矢攜書信射給漢軍斥候。
某種意義上,此無疑增添了不少可信度。
但先前大漢有過李嚴被詐降的經歷,姜維對這種事慎之又慎。
將消息傳歸冀縣與漢中后,他還讓斥候也分別給那兩胡人首領留書信,聲稱如今大漢并沒有動兵進軍鳴沙山的意圖,讓他們暫且忍耐,保全自身為上,待日后大漢動兵了,雙方再商榷里應外合之事。
乃是用了個拖字訣。
既不讓他們對大漢失望,亦容出時間讓細作打探他們投誠意圖的真偽。
秋七月,天子劉禪北巡至金城郡。
西海燒當羌王芒中、化外白馬種羌各部豪酋皆來覲見,天子設宴以待、與之同席而樂,賜下不少御用之物以示朝廷仁義。
事罷,御駕啟程返歸成都。
一直厲兵秣馬的姜維,也終于等到了出兵的時機。
然而,兵未發,斥候便傳來消息:先前作書投誠的逐尸利,事露,麾下兩百余騎及家小皆被魏將鄧艾屠戮,筑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