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四章 言傳身教施加影響

  偏殿由于面積小,放著火盆,室內溫度明顯更高。

  李智云坐下后,李承昭立在他面前。

  “坐吧,陪著朕一起烤火。”

  “是。”

  父子倆人烤著火,一時間也沒誰說話。

  李智云輕輕摩擦著手掌,問道:“還記得朕之前教過你分析問題的方法嗎?”

  “記得,首先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不解決,只解決次要矛盾,不解決根本性問題。此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混為一談,要辯證的看待問題,不能只看一面。”承昭回答。

  “嗯,那你覺得這個案子屬于什么矛盾?”

  “次要矛盾。”承昭想也沒想,直接道:“其實孩兒非常清楚的知道,以孩兒的做法,不解決根本問題,只能算是縫補。”

  “那你覺得主要矛盾是什么?”李智云又問。

  承昭想了想,低聲道:“孩兒曾在書上看過一篇雜文,言白鹿是為祥瑞之獸,故古代幸進之臣皆竭澤而漁般四下捕獵白鹿,獻于君上以求恩寵,長此以往,白鹿消失,后此事,再無發生,轉而變成捕獵其他‘瑞獸’。人分三六九等,百姓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世家勛貴,地主商賈,未必可以。若無買賣,自然沒有此等慘事。另外,德孝忠義之教,一日不可懈怠。七情六欲,貪嗔癡怒,人之本心。”

  看著那張和自己年少時越來越像的臉,李智云不禁說道:“你讀了很多書。”

  “不敢,凡是父皇要孩兒看的,孩兒自然不敢不看。此外,母后也是時常鞭策,教導孩兒讀書明義。”承昭如實說。

  李智云伸手輕輕拍拍他小腦袋,說道:“讀書好,能讓你知道很多東西,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是,孩兒明白道理。”

  李智云收回手,又問:“你以為,要如何解決主要矛盾?”

  李承昭一愣,而后咬咬牙,說道:“父皇,這個矛盾,只怕無法徹底解決。”

  “怎么說?”

  “孩兒覺得,人有貴賤。雖然父皇時常教導孩兒,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并告誡兒臣,民心乃國之根本所在,但百姓自己其實也認為人有貴賤之分,何談官宦勛貴。如要徹底解決,則必牽一發而動全身。”

  很好,不枉費我教導你。

  “那么你說說看,人到底有沒有貴賤之分?”李智云接著問。

  李承昭額頭冒出一絲冷汗,左想右想,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李智云也沒追問他,只是靜靜的等待著他的答案。

  偏殿里,并無他人,只有他們父子二人,他們沉默之后,整個室內自然沉默。

  啪嘰。

  火盆迸裂火星子,溫度越來越高。

  “沒有。”李承昭說完,整個人像是虛脫一樣,不敢去看父皇的眼睛。

  “為什么沒有?”李智云淡淡的問。

  李承昭深吸口氣,以豁出去的態勢,回答道:“商失國,周自代之,贏秦失鹿,沛公起于地方,魏武閹宦之后,晉司馬亦非天生皇室貴胄,至于.”說到這里,他實在不敢繼續說后面的歷史,只能總結道:“英雄不問出身,草莽只待天時。”

  “哈哈哈哈哈哈。”李智云發出大笑。

  李承昭死死低著頭,不敢說話。楊皇后自小對他的教育就是不可對他父皇說謊,所以,他只能這么說。

  李智云笑完后,說道:“你說的很對,英雄不問出身,草莽只待天時。這天下就是如此,從無什么君王失德以失天下,只有失民心失天下。吾李氏,祖上究竟是個什么樣,沒人知道。吾李氏之所以能得社稷,乃是因為得民心二字。

  隋煬帝自作聰明,急功近利,為亡世家,不顧天下百姓死活,所以身死國滅。朕不是說他做錯了,而是認為他從沒將百姓兩個字放在心里。君視百姓如狗彘,百姓視君為仇寇。

  朕自登基以來,凡征戰,必算百姓生計,如若斷百姓生路,則萬萬不可為。故,每逢滅敵國,朕必取其牲畜,奴其子民,回饋我帝國之百姓。

  民不亂,國不亂。

  如何使民安居樂業?

  在君王,在賢臣,在能臣。”

  “孩兒謹記父皇教誨。”李承昭微微松口氣。

  李智云笑問道:“你剛剛很緊張?”

  “是。”李承昭道:“孩兒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父皇的問題,孩兒讀史書,發現歷來君王,少有天生貴胄,實在不知道為何有人天生為王,有人天生為民。后自醒自悟,發現所謂天命,不過是.不過是愚民而已。自秦之后,歷代王朝開創之主,出身皆不高,便是前漢太祖高皇帝也不過是小小亭長,今日得父皇開解,方才明白,所謂天命,實則是民心。”

  “不錯,你說的不錯。”李智云道:“天命,其實就是民心,誰對百姓好,百姓就對誰忠誠。誰若是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百姓也不會將他放在眼里。”

  李承昭輕輕咽口水,說道:“孩兒還以為,父皇會責怪孩兒。”

  “朕為什么要責怪你?”李智云先問他,而后笑著道:“你我父子,自是不必隱瞞。你以為那些世家公卿,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不,他們一直知道。前隋失國,他們在天下四處落子,所謂的是什么,不過是一家一姓之榮華富貴。朕作為皇帝,若是不能辨明真假道理,如何能使諾大帝國,長盛不衰。

  昭兒,你要時刻牢記,不能偏聽偏信,判斷事情真偽,要自己去看,自己去聽,自己去找答案。

  你現在確實懂很多道理,但是你真的了解百姓嗎?

  你知道他們要什么嗎?

  你,能堅持本心嗎?”

  一連三問,讓李承昭陷入沉默。

  紙上得來終覺淺.紙上得來終覺淺.我明白了。

  “父皇,孩兒明白了。”

  李智云沒有回答他,只是說道:“朕累了,你下去吧。”

  “是,孩兒告退。”李承昭起身行禮,慢慢退出去。

  火光在李智云眼眸中跳動,顯得他思緒繁多。

  膝下諸子,承昭是眼下最可造化的那個,不知道自己的提點,他能明白多少。

  培養子嗣,要從小開始,現在高句麗已滅,大唐周圍再無強敵,他可以慢慢的引導這個孩子,讓他成長,為他保駕護航。

  讓他感到高興的是,這些年,承昭一直沒有和世家過分走近,哪怕是弘農楊氏也是敬而遠之。這其中,既有那孩子的智慧,也有楊皇后的聰明。

  那么剩下的,就是自己這個父親的言傳身教,施加影響。

  先讓其明白道理,正本心,曉道義,知善惡,而后方才能教導其如何治理天下,使得大唐萬世昌盛。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貞觀天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