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六章:漢王反了

無線電子書    大明勛二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時間回到半月前。

  漢王府大堂里,漢王朱高煦端坐圈椅上。

  今日他換下了親王的袍服,身穿一件繡著織金龍紋的方領對襟無袖罩甲。

  頭戴一頂土灰色貂皮韃帽,腰間挎著一把裝飾著紅色瑪瑙石的金柄馬刀,一臉肅然的看著堂下的心腹。

  片刻后朱高煦徐徐說道“我父皇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將我貶到樂安,我大哥又用金銀財寶來糊弄我,現在我侄兒那個黃口小兒又要我守臣子的本分,我豈能一輩子這樣窩囊下去?”

  “王爺勇冠三軍,乃是大英雄,自然不能如此窩囊。”長史錢巽率先起身應和道。

  隨即在座眾人紛紛稱是。

  朱高煦見眾人情緒調動起來了,不由滿意的點了下頭。

  繼續說道“建文帝在位時,有齊泰、黃子澄等奸佞,如今我那侄兒身邊也有楊士奇,夏元吉等奸佞。”

  “當年我父皇便是打著清君側之名,奮起而上,如今我面對的情況與他當年何其相似。”

  “故本王決定,不日便以誅殺夏元吉等奸佞為名,置三軍,先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攻取濟南,再揮軍直逼京師。”

  “諸位以為如何?”朱高煦說完后,一雙虎目環視眾人。

  “我等愿為漢王沖鋒陷陣,肝腦涂地。”王府護衛指揮使王斌率先響應,余下之人各自對視一眼,便俯首稱是。

  “好”

  朱高煦大笑道“你們若肯用命,本王不會吝嗇高官顯位。”

  隨即朱高煦收斂笑意,起身說道“眾人聽命。”

  以錢巽與王斌為首的眾人神色一凜,連忙起身。

  朱高煦繼續說道“即日起樂安戒嚴,全城發布本王靖難的告示,征集士兵,收集戰馬,鍛造兵器,編立五軍四哨。”

  “以王府護衛指揮使王斌為太師,知州朱恒、長史錢巽為尚書,千戶盛堅、典仗侯海為都督,教授錢常為侍郎......”朱高煦不斷為在座之人封官許愿。

  堂下被點到之人,無不喜上眉梢,振奮不已。

  要知道他們這些人窩在樂安這個小地方,此生的成就便注定了,若非漢王,他們哪里有機會做什么太師,尚書呀!

  “昔日那些相助我父皇靖難成功之人,無不加官進爵,成為公侯伯的人很多。”朱高煦環視眾人笑道“若本王能成事,定比我父皇更加慷慨。”

  眾人聽了更加大喜,紛紛開口道“敢不為王爺效命。”

  “王爺起事后,京師必然有所應對,若朱瞻基只是遣一武勛領軍,以王爺勇武自然不懼,可若是朝中偽帝親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錢巽收斂喜色,沉吟片刻問道。

  朱高煦聽了一愣,隨即失笑搖頭道“我那侄兒跟他爹一樣,是個廢物,他剛登基,哪有膽量親征。”

  錢巽聽了欲言又止,片刻后還是把話全部咽回肚里,此時實在不宜掃興。

  朱高煦見對方沒有再說什么,心中沒來由的松了口氣。

  隨即朱高煦大手一揮,眾人便下去各自忙碌起來。

  .......

  李易腳步匆匆的行走在樂安城北街,一副急迫的樣子,向北城門走去。

  因為他剛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漢王謀反了。

  李易如此急切,便是準備趁著這個空檔,出城去尋他父親李浚。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李易的祖父病逝,按朝廷制度,他父親李浚必須得回籍守制。

  今日李浚正好出城為其父掃墓去了,還不知道城中漢王已造反的消息。

  李易深知他爹剛直不阿,是無法容忍漢王謀反的,所以得到了消息后他立馬出城尋他爹。

  看著越來越近的城門,李易不由加快了步伐,可惜等他到達城門口時,發現城門守衛已經戒嚴了。

  李易見狀不由急得滿頭大汗,在張望片刻后,李易幸運的在城門守衛中瞥到一個熟人王尋。

  李易連忙走了過去,拉著王尋低聲道“家中出了事,我得出城尋我父,還望你行個方便。”

  王尋聽了臉上十分糾結,說道“不是我不愿幫忙,只是城門封閉,是上面交代下來的,而這守衛又不止我一人,我不好擅自行事呀!”

  李易無奈,只好從口袋里取出銀子來,遞給王尋,說道“我知道讓你為難了,這里有點銀錢,你給兄弟們分一下,幫幫忙。”

  王尋接過銀子,在手上掂量了一番,笑道“你稍等。”

  隨即王尋便走向另外兩名守衛,三人低聲嘀咕了幾句,然后王尋走了回來,低聲對李易道“事情成了,你馬上出城去。”

  “多謝。”李易也不廢話,拱手道謝后,便出了城。

  待李易出城,走了不遠,便在城下看見他爹李浚。

  “父親,孩兒終于找到你了。”李易連忙跑到他爹身邊,氣喘吁吁說道。

  “城中出了何事?”李浚皺眉問道“為何現在關閉城門。”

  “父親大事不好了。”李易將他爹李浚拉到一邊低聲說道“漢王準備靖難了。”

  李浚聽了靖難二字,不由大吃一驚,隨即臉色煞白,片刻后才呼出了口氣,說道“我得即可進京,將漢王謀反的事情稟告朝廷。”

  隨即父子兩人又商量了一番,便匆匆離開,向京師趕去。

  .......

  乾清宮東暖閣:

  朱瞻基端坐御座之上,身穿一件玄色纻絲直綴,外套一件紫色褙褂,頭上的那頂沒骨紗帽,也是隨便戴上去的,一看就是大內居閑的便服。

  “英國公所說當真?”朱瞻基緊緊盯著張輔問道“漢王真的要反了嗎?”

  “恐怕是的。”張輔徐徐說道“漢王親信枚青已招供。”

  “哎!”

  “我那二叔,還是走到了這地步。”朱瞻基嘆了口氣。

  “臣有罪,沒有看好枚青,讓他自殺了。”張輔繼續說道“但是臣不敢隱瞞陛下,臣的兩位弟弟確實牽扯期間。”

  “所幸他們最后迷途知返,將枚青此人誆騙到我面前,讓我擒獲此人。”張輔撩起袍角朝地上一跪說道“望陛下憐我老母年高,對我兩位弟弟從輕發落。”

  朱瞻基見狀連忙起身,走過來,扶起張輔說道“英國公,你乃是國之柱石,朕日后還得多加依賴你。”

  “至于你兩位弟弟,朕便免了他們的職務,讓他們當個富貴閑人吧!”朱瞻基誠懇說道。

  “臣謝陛下。”張輔聽了朱瞻基的話,不由輕輕吁了口氣,放下心來。

  全程目睹這一切的張忠,心中感慨“姜還是老的辣呀!經過張輔這一番操作,已經將此事的影響降到最低。”

  “而且自己那愚蠢的叔叔,日后沒了官身,想作死的機會也少了許多。”張忠心中暗想道。

  正當張忠胡思亂想之際,司禮監太監金英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

  “皇爺,在樂安守孝的監察御史李浚今日回京,他上報漢王已于半月前,打起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靖難了。”金英氣喘吁吁說道。

  東暖閣中三人聽了金英的話,一時愕然,他們知道漢王要動手了,只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皇爺.....”金英見朱瞻基沒有言語,不由焦急的出聲。

  “朕知道了。”朱瞻基回過神來,徐徐說道“傳楊士奇等大學士,六部尚書,在京勛貴,于云臺議事。”

  “是”金英撩起袖子將臉上的汗帶胡亂揩了一把,俯身應道。

  隨即其人又匆匆離開了。

  張忠看著一臉陰沉的朱瞻基,心中暗道“我雖然知道最后漢王失敗了,但他具體如何敗的,我卻不清楚,接下來我又該如何行事呢?”

  思緒紛飛的張忠心中暗想道“風雨已至。”

  ps1;求票票.....

ps2:感謝“書店家2號”“LoveHani”“天星道”的票

無線電子書    大明勛二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