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眼下這種皇帝把群臣架空了的局勢,讓王鏊怎么做?
說他沒有死諫,楊廷和倒是死扛,舒芬倒是死扛,可是結果如何?朱祐杬的謚號,該上還是上了,結局并沒有什么改變。
而且他也不是沒有上書,奈何不聽。
他要是有著曹操的權勢,他也能強按著皇帝同意,可這不是沒有嘛。
當然,這是王鏊心中的委屈,孫交可不會去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在總裁這個位置,董領天下百官,為王參贊,那就應該盡人子責任,進行勸諫。
什么有困難就不前行,這是一個忠臣該說的話?按這番話來說,正德十二年死的人,死得其所?
因此孫交怒氣不減反增,大聲呵罵:“王鏊小人,難以共謀!”說完匆匆而去,準備彈劾奏本,以及辭呈奏疏,這個官位他是一日不想再待。
“這…邃庵公你看!”見到孫交如此不可理喻,氣急敗壞,一時間又不知道像誰傾訴的王鏊,環顧身邊,見到楊一清還在,便訴苦道。
“大司農為國事操勞,卻又不懂你我難處,總裁還是多多體諒吧!”楊一清見到避無可避,輕撫下髯,長吁道。
“大司農之心予何嘗不知?可是他有體諒你我?予本致仕村夫,只想躬耕田野,吟詩作對,逍遙山水之間,不欲再入官途,這也是為何自正德年間,朝臣屢屢舉薦,我不愿入京原因。
可大司農居然以為予戀棧權位,不愿為國事爭,簡直莫名其妙。”
“如今國事臺雖然統轄百官,可終歸無權無勢,這些酸楚,不坐此位之人,也能肆意鼓搗唇舌?”
“總裁言重了,國本之事上,你我的確有失職分,大司農有所誤會,也是理所當然。只不過大司農話有些重了,你為總裁,當有氣量,何必與之太過計較?”
也不不知道楊一清出于何意,反正就是不停和稀泥,好像真的為了朝局穩定一般。
王鏊眉頭一皺,然后搖搖頭道:“算了,不談也罷。”說完之后,王鏊突然想起來張璁等人,于是又道:“張璁等輩,一意阿附圣意,邃庵公以為該當如何?”
他當然不會是因為張璁是議禮黨,才有現在這番話,只是因為現在新黨成員,頗得圣意,而且舊黨成員,對他們也是恨之入骨。
王王鏊因為國本之事,本朝臣多有彈劾,因此他準備把禍水東引,讓張璁等人替他頂缸。
楊一清心中一動,他可是張璁論禮的粉絲,只不過他入職之時,只是專修實錄,并沒有說太多話,所以大家根本不知道他是哪一派而已。
他如何聽不出,王鏊想用打擊新黨,來緩解他暫時的尷尬?
一個問題解決不了,那就再搞出個問題,大家的關注點,也會暫時在這上面抹去,這是非常常見的辦法,而且極為有效。
楊一清不動神色,心中默默思考一番之后,笑著回答:“張璁由陛下簡拔,此事怕是需要問過陛下,以免怪我等私自決議。”
“這有什么,陛下親口說過,三品以下官員,由國事臺商議處理,只要你我決定,屆時發文吏部,便是圣人也不可阻。”
這又是國事臺與內閣不同之處,往日內閣想要調任、罷黜官員,只能私下與吏部商議,或是請求皇帝,吏部首官不肯、皇帝不同意,那么此事只能作罷。
如今的國事臺,三品以下官員,只要下發國事臺批令,只要符合規矩,一應必須照辦,即使不符合,也只需政務院共同切商,不需要進過皇帝批復。
所以王鏊才會這么有信心,想要動一動張璁。
一旦政務院全部通過,那么張璁被處理,已然木已成舟,除非皇帝用中旨留住。
但那個時候,張璁是否被處理已經無足輕重,因為王鏊的目標已經達到。
那就是以張璁吸引火力。
一旦張璁被挽留,群臣只會專心趕走張璁,從而忽略他這個國家總裁。
王鏊把話說到這份上,楊一清哪里還會去拒絕,旋即雙手微拱:“一清一切惟總裁馬首之瞻。”
王鏊故作微怒:“邃庵公這叫什么話?什么叫惟余馬首是瞻?我雖忝為總裁,總覽國家大事,可邃庵也是副總裁,當參與一切要務,又非予之屬官,何來此言?”
雖然話是這么說,而規定也是這么規定,副總裁非佐貳官,非屬官,只是處理國事只是,分了個誰優先,但誰不想大權獨攬?
若是能夠去位那也罷了,可眼下不是還在國事臺不是?
既然在,那王鏊就需要把控一切權利,至于這番話,也是說出來,讓楊一清聽聽。
王鏊心里明白一山不容二虎,楊一清同樣明白,拼資歷,楊一清早王鏊一科,憑政績,楊一清在陜西養馬政績斐然,而王鏊在京中只是書書寫寫,按照道理楊一清肯定不服。
但是奈何楊一清是個滑頭,看到風向標不對,就一直推著王鏊在前方頂雷。
但是王鏊沒有半點辦法,誰讓他是總裁,而人家是副的?而且還故意如此謙遜?
就像歷史上內閣票擬制度一般,原本是居首位主票擬,但是需要群輔共議,達成一致目的才能實行。
可到了張璁上位,由于嘉靖的傾向性,雖然還是一同共議,但卻變成了首輔獨擬,群輔唯唯不敢否。
以至于積沿成習,蔚然成風,后面幾代票擬多出首輔,由于這種成群輔權利被剝奪的習慣性,也導致成為其他輔臣推諉事責的借口。
萬歷年間,趙志皋時任首輔,因為明日和談之事,被群臣彈劾,以至于經常引疾不出,是由當時次輔沈鯉、三輔朱賡皆直閣票擬。
沈鯉為了推卸責任,曾奏請:“以后本章仍發首輔擬票。”
萬歷一見沈鯉耍滑頭,推卸責任,于是下旨:“內閣贊襄密勿,票擬協恭,乃祖宗制度,非自今創始也。豈可推諉,致誤政機?已知道了,可遵屢旨即入辦事…”1
這件事同樣可以如此,一旦副總裁習慣性請示總裁,那么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規矩,王鏊的權利自然而然也在漲,所以他并沒有互相推諉。
這就和梁儲、楊廷和性質差不多,兩人平起平坐,可梁儲非要讓一頭,導致后來的人,也自然而然讓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