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一十四章 河北驚變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落日西沉。

  黃河滔滔,大地一片蒼茫。

  馬蹄聲如密集的雷鳴,轟在黃河北岸上。

  前方固陽如同暮色中明珠,幾點燈火在曠野中,宛如天上的星辰。

  “拿下固陽,將賊軍封鎖在河套之內!”李承嗣腦海中回蕩著皇帝的詔令。

  為了配合此次突擊,李承嗣還令史儼領兩千騎兵佯攻振武軍治所單于都護府城。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固陽城的晉軍已經隨同契丹人攻打豐州去了,守軍聽到馬蹄聲,見也是黑甲,還以為是自家騎兵回來了。

  在夜色的掩護下,唐騎一躍而入,城中守軍到了此時才知道是敵人,倉促應戰。

  驍騎軍上馬為騎兵,下馬步卒,李承嗣持長槊在前,與諸軍同進,守軍不能擋,半個時辰便被擊潰。

  這場戰爭沒有懸念,李承嗣甚至想不通李存勖為何要招惹大唐。

  作為河東舊人,李承嗣一直希望李存勖能認清形勢,大唐不是一百三十年前的大唐,皇帝更不是當年的玄宗。

  現在的河北與大唐角力,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癡心妄想,安時大亂至今,但凡強藩,沒有一個愿意屈服的。

  李存勖如今的實力超過當年安祿山。

  或許李克用在,大唐與河東有那么一絲可能。

  “傳本將令,向西驅趕逃軍,諸將自行襲擾豐州城下賊軍!”李承嗣望著東面,豐州能不能守住,就看宋瑤的了。

  與此同時,另一支騎兵渡過黃河,直抄賊軍的后路。

  在浮云城戍守了十幾年的李效奇,終于等到自己出兵的機會。

  部下大半是曾經的黨項人,如今他們以唐人的身份歡呼雀躍。

  每一名騎兵馬背上都帶著四個箭囊,黃河兩岸地勢,他們比任何人都熟悉。

  即便沒有戰爭,他們也會驅趕狼群、野馬群游蕩在黃河兩岸。

  對他們來說,這更像是一場狩獵。

  黃河之西,朔方,還有一支大軍向豐州挺進。

  此時張全義已經六十多,身體依然很強健,前些時日還生了一個兒子,皇帝沒有詔令他出兵,不過在打探到賊軍的兵力之后,為了朔方的安全,張全義果斷出兵了,步騎九千,雖然都是輔軍,但朔方漢子虎背熊腰,三百年大唐,向來都是出強兵的地方。

  三路大軍,已經將賊軍圍在后套平原上。

  長安。

  “宋瑤、李效奇多年未戰,恐非契丹、晉軍之敵。”李巨川擔憂道。

  “豐州城池險固,糧草充足,又提前布置,宋瑤若是守不住豐州,他這個防御使也別當了。至于李效奇,朕給他的詔令是襲擾,馬上就入冬了,賊軍難道還是久戰?”

  相比于豐州防守,李曄更在意能不能留下契丹人,重創振武軍,給李存勖當頭一棒。

  在這種長期的對峙下,河北已經出現頹勢。

  大唐南面諸地的物資也在向中原、山東輸送,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兩岸的差距會進一步拉開,從細作多入牛毛的線報中可以窺見河北內變不遠矣。

  時間是站在大唐這一邊的。

  當然,戰爭不僅僅取決于表面實力對比,李存勖力挽狂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下人的目光也聚集在黃河兩岸。

  各軍將士早就做好心理準備。

  決戰的日子并不遙遠。

  “當年李克用為大唐血戰黃巢,攻滅朱玫,合攻朱溫,未曾想會走到今日。”張承業唏噓道。

李巨川輕輕咳嗽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聲,顯然是在提醒這個感觸不合時宜。

  “臣有罪,有罪!”張承業拱手。

  李曄全沒在意,“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李存勖乃英雄,手握雄兵,虎踞河北,焉能俯于人下?”

  就算李存勖不愿與大唐為敵,他手下的兵頭會老實?

  河北之地,脫離大唐已經一百三十多年。

  有的是反骨仔。

  三人正在說話,殿外趙義存慌慌張張的跑進來,帶進一股寒風。

  “沁州有變!”

  李曄臉色一沉,“怎么回事?”

  “丁會將軍義子丁武發動兵變,弒父投晉!如今沁州依然投李存勖。”

  “什么?”李曄驚訝站起身。

  千算萬算,沒想到沁州還是出事了。

  不,回顧前前后后,李曄猛然驚覺,原來李存勖弄了這么大的陣仗,不過是聲東擊西,聯合契丹侵犯豐州,吸引大唐的注意力,把仇恨往契丹身上引,真正的意圖在沁州。

  “丁會將軍家眷…”

  趙義存臉上一黯,“丁武擁牙兵作亂,突入將軍府中,滿門良賤,雞犬不留!投李存勖后,丁武改回舊名張從武。”

  李曄深吸一口氣。

  當年丁會沁州叛梁,在汴州的一家老小被朱溫殺的干干凈凈。

  鎮守沁州十余載,又娶妻生子,沒想到還是逃脫不了厄運。

  憤怒如同烈火一樣在李曄心中燃燒。

  爭霸天下,沒必要搞得這么不體面吧?

  后世史書站在河東一邊,抨擊朱溫多么荒淫無度兇殘惡毒,其實李存勖的兇狠不在朱溫之下。

  “詔令長安諸軍,全部集結,朕要親自去魏州為丁將軍報仇!”

  “陛下不可。”

  “陛下息怒!”

  李巨川、張承業、趙義存三人全都拜在李曄面前。

  “此仇不報,大唐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一個沁州無所謂,就算李存勖拿了,也不會改變大勢,但丁會一家被屠殺,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存勖已經觸犯了李曄的底線。

  李巨川一把抱住李曄雙腿,“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李存勖狼子野心,陛下不必急于一時。”

  張承業也慌了,從未見過李曄發這么大的火,“陛下若有伐晉,可從長計議,萬不可倉促興兵,否則兵敗一次,國威不存,天下鼎沸。”

  李曄記的很清楚,歷史上昭宗被朱溫所弒,丁會率三軍為唐昭宗發哀,然后以重鎮潞州投李克用。

  成為河東崛起的轉折點。

  丁會此人出身黃巢,轉戰天下,深居高位,是真正心存大唐、心懷昭宗之人。

  這樣的人太少了。

  而這個時代,也是丁會倒戈,遏制住了朱溫獨霸天下的氣焰。

  對大唐的重振居功厥偉。

  被殿外寒風一吹,李曄雙腳又被李巨川抱著,總算清醒了一些。

  同時也對這場大戰的殘酷性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李存勖絕不會束手待斃,他一定會有更多的動作。

  與其如此,還不如先發制人。

  “好了,松開。”李曄平靜道。

  李巨川眨了眨眼睛,見李曄恢復往日神色,才松開手,“臣冒犯。”

  “追封丁會為上黨郡王,左金吾衛大將軍,追贈太保,同平章事。”

  “令長安、中原諸州為丁會將軍舉喪,長安諸軍集結,河南諸軍警備。詔令天下,褫奪朱邪存勖一應封爵,收回國姓,除去宗室名系。”

  李巨川聽完,又要來抱李曄的雙腿。

  “朕沒有動怒,也不只是為丁會將軍報仇!”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