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官只是負責銷售環節,生產環節仍然由廖磊負責,確保技術不外泄。
治粟都尉陳烈問道:“敢問大王,制作紙張成本,跟簡牘相比如何?”
子嬰目光看向廖磊,廖磊見大王看著自己,居然不知道怎么回事。
子嬰道:“廖磊,由你跟陳都尉說說。”
他心中嘆息,這個廖磊也太不醒目了!也罷,只要廖磊能把紙張生產搞好就行了,其它方面不機靈也影響不大。
廖磊面向陳烈道:“只要能按照標準化、流水線制作,造紙成本大約是制作簡牘的七成。”
標準化、流水線這兩個名詞,是說出子嬰之口,已經正式在秦國官衙中使用。
得知紙張成本比簡牘更低,臣子們面露喜色。
紙張的作用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官府衙門中,要經常公文傳遞,有許多卷宗資料要保存。
每個官署衙門,都有專門的大地方存放用簡牘書寫的檔案資料。
紙張取代簡牘后,最直接的好處是節省空間。
子嬰目光投向陳烈,問道:“陳卿,出售紙張,能獲利多少?”
陳烈道:“若只在秦國售賣,獲利比賣鹽差很遠,若能出售到東方六國,獲利或許能超過賣鹽之利。前提是,紙張只能由大秦獨家制作。”
子嬰想想也是,鹽是每家每戶的生活必需品。紙張最大使用者是官府,其次是上層人士,普通老百姓很少書寫,何況還有很多不識字,紙張的總需求量肯定遠低于鹽。
從巨鹿之戰后,秦國對外聯絡的道路被斷絕,難以對外采購貨物。
幸好,對于基本生活所需,秦國內部大體上能做到自給自足。
比如每天都離不開的鹽,以齊國的鹽業最為發達,那是屬于海鹽,把海鹽售賣到全天下,魚鹽之利造就富庶的齊國。
而秦國也能產鹽,那就是井鹽。
在一百多年前,李冰在興建都江堰工程中發現了鹽鹵,稱之為“廣都鹽井”,是華夏民族井鹽業的開端。李冰開鑿的廣都鹽井,是在當時打井取水的基礎上開鑿的大口淺井。
因為無法從外面采購海鹽,這一年多以來,在蜀地大規模開采井鹽,也只能勉強滿足秦國所需。
子嬰道:“紙張技術嚴格保密,會是大秦獨有。”
御史大夫鐘平道:“只是,目前六國斷絕與秦國通商,難以賣到六國。”
尉繚道:“以后還需想辦法,跟關東諸國恢復通商,讓大秦府庫更充盈。”
隨后,陳烈道:“大王,臣做過統計。曲轅犁取代直轅犁后,翻土速度快了三成。”
他專門讓各郡、縣、鄉,對這方面進行統計,各郡縣匯總后得出的結論。
曲轅犁推廣使用后,懇耕速度快了三成,時間節約三成,才讓今年春耕比往年更快完成。
有了具體的統計,在場臣子們,更感受到了發明創造的巨大作用。
子嬰搞發明創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逐步推動這時代的生產力發展,增強國力、軍力,讓秦國在綜合實力上占據優勢。
下一步要搞的是軍事技術,從改進冶煉技術開始。
麒麟殿另外一邊,這里有專門的案幾,案幾上放著竹簡,太史令司馬匯在竹簡上做記錄。
今天他記錄,秦王嬰和廖磊共同發明出紙張,并推廣使用,還記錄曲轅犁懇耕速度快三成。
討論完紙張問題后,奉承張劍稟報大王跟馮家的婚事,良辰吉日已經選好了,就在五月初一。
臣子們都知道,前右丞相馮去疾之孫女馮幽蘭,將會被大王納為夫人。
真巧,項羽登基大典,同樣在五月初一。
至于王元跟蒙倩的婚事,時間定在五月初十。
楚國都城,彭城。
這里的人都知道,項羽即將在五月初一正式登基。
彭城最繁華之地,有一間大客棧,客棧住著一個特殊人物,他名叫鄒離,前幾天來到彭城。
他來這里目的,主要是要找章邯,順便刺探了解楚國情報。
這天,鄒離正在客棧大廳吃飯,這客棧生意不錯,大廳過半食桌都坐著食客。
在鄒離左邊食桌,有四人邊吃飯邊交談。
“你們知道不,暴秦出了求賢令了!”
“暴秦差點就被滅國,有誰還傻到去投奔!”
“我看未必,秦國有山川之險,未必能被滅!”
“說不定日后還會派兵出關!”
原來,秦國的求賢令消息,已經傳播到這里了。
在前邊食桌,有三個食客在聊天起來。
“你們覺得,秦國真的能這么快動手,收賣宮中之人毒殺先王?”
“先王無甚權力,不知秦國為何還要下毒手?”
“可疑!甚是可疑!”
盡管三人說話聲不大,鄒離還是隱約聽到了。
在出發之前,鄒離就知道,楚國制度跟秦國大不相同,來到楚國后,更是有切身體會。
秦國制度對社會和百姓管控得十分嚴格,在日常生活、勞作、出行的許多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實行嚴格管理。
楚國對百姓的管理則寬松很多,律法遠沒有秦國那么嚴苛。
第二天上午,鄒離同樣在大廳吃飯。
飯吃到一半,只見有個衣著華貴的年輕男人進入客棧,身后有兩人跟隨,看樣子是隨從。
年輕男子在旁邊食桌坐下,點了些好菜,然后交談起來。
隨從甲道:“公子,此番來彭城,必能說服楚王!”
年輕男子道:“暴秦奪走了我景家的一切,楚國復國,楚王應當把屬于我景家的給回來。秦王把我景家的人放回來,算他還識時務,他是不敢得罪楚國,才放我們回來。”
景家?鄒離嘴角露出奸笑,應當是楚國三大氏族之一的景家。
來到這里后,鄒離打探、了解到了楚國的許多情況。
他曾聽到楚國百姓說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八個字,后來再打聽,是原楚國滅亡前夕,有位自稱南公的楚人說出來。
楚雖三戶并非指只有三戶人家,而是指昭、景、屈這三個楚國最大的氏族。
在楚國內部,并不像秦國那樣,由中央直接管理郡縣,而是相當于縮小版的周王朝。
每一代楚王都會把楚國的土地分封一部分給自己的功臣或宗親,造成權貴氏族越來越多,樹大根深,其中以昭、景、屈三家勢力最大。
每個氏族封地上,有眾多為其勞作的人口,由氏族收取糧草賦稅,管理封地人口。
不僅如此,每個氏族還擁有自身的家族兵。
當然,楚王本身是有自身的直屬軍隊,有可直接掌控的土地和賦稅收入。
這就如同西周時期,周王室同樣有直屬軍隊、直轄的土地,還有聽命于周王室的各諸侯。
當楚國需要打仗的時候,楚王需要各個大氏族出兵出糧,跟楚王的直轄兵一起作戰。
在嬴政一統天下后,對于各國的王室、貴族比較仁慈,并未趕盡殺絕,而是讓其成為秦國普通庶民,只是把貴族的土地沒收,再分給百姓。
隨從乙道:“現在的楚王,已經不是原來的熊姓楚王了,會答應嗎?”
隨從甲道:“說不定楚王會大肆封賞項家的人。”
那景姓公子道:“不管楚王如何封賞其他人,原本屬于景家的一切,必須要回來。”
聽著這個景公子的說話,鄒離更是佩服秦王的謀略和魄力。
嬴政統一全國后,出于強化中央集權的考慮,對六國貴族進行了強制性的遷徙政策,將六國的貴族、豪強遷徙到關中、巴蜀,其中就包括了昭、景、屈三家。
秦王在召見鄒離、讓其前來楚國實施計謀,詳細講述了其中原因。
鄒離前來見章邯,是弱楚的關鍵一環;
故意把昭、景、屈等好幾個楚國貴族的人放出來,同樣是重要一環。
這兩個方面又相互關聯。
在尉繚給子嬰的弱楚之計中,就是要把原楚國貴族放回楚國。
這些貴族回到楚國后,很有可能會向項羽要會原本的利益,給項羽制造麻煩,要是項羽答應,楚王對楚國的控制力會被嚴重削弱。
在幾個月前,在秦地的昭、景、屈三家的人,接到官員通知說,秦國不希望跟楚國百姓為敵,秦王可以放他們回楚國。
三大貴族的人高興死了,還當著官吏的面,說了秦王不少好話。
這幾家楚國貴族們,在最近一兩個月陸續回到楚國,這些人回來了,對于項羽來說不是好事。
在昨天,鄒離已經打聽到了章邯住處,計劃明天楚王登基大典后去找章邯。
彭城南門正對面,這里臨時搭建了高臺,是專門為項羽繼位楚王登基大典而建造。
五月初一,天空烏云密布。
彭城高臺附近,有不少百姓聚集在這里,要觀看即將開始的楚王登基大典。
“這鬼天氣,前幾天還晴好,偏偏今天這樣!”
“要是下雨,不知還會不會如期舉行登基大典?”
“但愿不要下雨吧!”
“要是下雨,只能改時間了!”
百姓們在議論紛紛。
鄒離混跡在百姓人群中,抬頭望著天空,隨時有可能下雨。
巳時正,大批楚兵從南城門而出,在高臺周邊站崗。
片刻后,楚國大臣、各國前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人來到這里,站在高臺前方左右兩邊。
這些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人,分別有韓王韓成、魏王魏豹、燕王韓廣、趙王趙歇、“齊王”田假的使者田角、劉邦使者陸賈。
不一會,楚王的車駕出現,在高臺下面停下。
登基大典要開始了,現場安靜下來。
今天的項羽,身穿冕服,頭戴冕冠,他從車上下來,走到高臺的階梯前。
此時,天空更黑了,還刮起了大風。
項羽抬頭望向天空,心中大罵:他娘的!怎么偏偏今日天氣不好!
項它手持即位詔書,邁步登上高臺,面向臺下眾人,打開詔書朗聲宣讀起來。
高臺下的所有人,都安安靜靜地聽著詔書內容。
在百姓人群中的鄒離,則是遠遠注視著項羽。
聽說項羽是楚國第一勇士,今日一見,項羽還真是高大魁梧,要是走到項羽跟前,估計腦袋只能到項羽的胳膊。
突然間,東邊一道巨大閃光,那是閃電,隨即是“轟隆”的巨響。
電閃雷鳴,閃電離這里實在太近了,把現場的人嚇了一大跳。
有人擔心,莫要被雷劈死了!
有人覺得,項羽即位楚王,電閃雷鳴,不是好兆頭。
在高臺上宣讀詔書的項它,停頓了一下后,繼續宣讀詔書。
詔書終于宣讀完畢,項羽邁步從階梯而上。
上到臺階頂部后,臺下所有人盡皆跪下。
高高在上的項羽,俯視著臺下的眾臣、諸王、士卒、百姓,在萬民面前繼位楚王,項羽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心中前所未有的興奮。
連四個諸侯王都下跪了,項羽覺得自己就是天下霸主。
前來參加大典有四個王,項羽同樣是王,名義上地位相同。
項羽專門派人跟這四個王說過,在登基大典那一刻,四王必須要跪下。
四個王都不敢得罪項羽,只得照做。
驟然間,一道閃電光出現,緊接著是巨大的雷聲。
閃電實在太近了,擊中了離高臺數十丈外的一棵樹。
突如其來的閃電,讓人心慌慌,眾人匆忙起身。
項羽心中大罵,運氣真背,老天爺要跟他過不去!
很快,嘩啦啦地下起了雨。
巨大雷聲又再響起,百姓們慌亂起來,向城門跑去,
有士兵給貴賓大臣們撐傘。
項羽快步走下階梯,上到車駕,車夫駕車。
數以萬計的百姓們蜂擁沖向城門,項羽要讓自己和臣子們先回去,讓士兵從百姓中強行騰出一條路,現場怨聲載道。
項羽車駕最先入城,后面是眾臣和五國貴賓們,現場十分狼狽。
等這些人全部入城后,再過來是楚兵入城,最后才是百姓們。
鄒離渾身被雨淋濕了,不過他可樂著呢,項羽可真是倒霉到家了,老天爺特意跟他過不去。
今天登基大典如此不順利,有人預測,定會給項羽帶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