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中庭地白樹銀椏

  包青樓的事兒,到底是被耽擱下來了。

  第二天看到窯工送上來的東西,李承乾哭笑不得。

  雖然玻璃這玩意兒確實是沙子燒出來的,可什么沙子,還是有講究的。想要造出琉璃去騙錢,不是頭腦一熱就能成功的。

  閻立本倒不這么認為,他驚訝的拿著那塊四不像,轉了一圈,果然在中間看到了一處晶瑩剔透的地方。

  “殿下,看樣子沙子真的能燒出琉璃,微臣雕刻的那一塊,也不是山神送出來的寶貝。”

  “啥?山神送出來的寶貝?這是什么說法?”

  閻立本哭笑不得道:“發現那塊琉璃的時候,百姓們以為是山神顯靈了,窯開在山上,讓山神不舒服,可下令開鑿的是太子,山神就只能通過賄賂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果然不愧是老百姓?

  李承乾也無奈的笑了笑,中國的百姓自古以來就對神靈充滿了崇拜之情,所以好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就不斷被融合,最終變成了各種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

  想起七月十五祭山的傳統,李承乾就跟周記之說:“百姓愚昧,一味的勸解反而會起反效果,所以啊,你就讓工坊出錢買幾只羊,擺到祭壇上祭拜山神,然后把羊肉分著吃掉。形成傳統就好,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什么山神送禮的說法了。”

  周記之笑著拱手領命,實際上這都是地方官員經常耍的手段。對付愚昧的,有的時候只有愚昧了。

  再用窯制作琉璃,更浪費時間。砸掉成品的外殼,看到里面的晶體后,閻立本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能搭造出合適的爐子,能夠燒化沙子。

  不管什么事情最好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做,只要告訴他琉璃是怎么來的,之后怎么制作琉璃,制作出什么樣的琉璃,就都是他的事兒了。

  上位者就這一點好處,想要做什么事兒吩咐下去就好了。

  拍拍閻立本的肩膀,李承乾就決定把事情交給他,自己代替他去工地上監工。

  說是監工,其實就是隨便指點指點不太妥當的地方而已。

  現在畫圖看圖的方法,將作監的工匠們已經都學會了。有他們作為工匠頭子,帶領別的工匠一起工作,基本出不了岔子。

  學院對面的河邊,現在已經建起了很多院落,作為學院先生的住宅。

  學院距離長安太遠了,遠到哪怕起大早趕路過來都會趕不上早課。所以住在學院這里,是最好的安排。

  不過好在從三山五岳跑過來的大儒看起來都很滿意。

  進入李綱獨占的一號小院兒,看到院子里的蘆葦根,李承乾嘆了一口氣,回頭對跟隨的石匠頭頭說:“往上游的方向,沿著渭水筑起一道堤壩。該死的,孤選地址的時候是站在小山上,你們奉命建造的時候就沒考慮一下這個地方適合住人嗎?”

  只看院子里地面上的蘆葦根,再看看不遠處同一個平面上的植物,李承乾就知道,也就是今年是干旱的年頭,如果連年大雨,渭水水位上漲,恐怕住在這些院子里的老先生都得坐在房頂釣魚。

  不管怎么樣,堤壩都是要建造的。再不遠處就是學院,李承乾可沒有讓河水流到學院里的打算。

  石匠頭頭忽略了太子的訓斥,而是帶著好消息去找自己的手下了。

  守在河邊要是缺石頭才是怪事,屬于他們的工作早就結束了,如今又獲得了活兒,怎么能不興奮。

  進到屋里,把這件事跟老先生一說,沒想到老先生竟然笑了。

  “想不到老夫還差點喂魚,哈哈,小子,知道你最近忙,老夫也就不檢查你的讀書筆記了。走,跟老夫去釣幾條魚,我們這些舊友難得在有生之年還能重聚一堂,你的手藝老夫已經幫你吹出去了。幫老夫做菜,還墜不了你太子的名聲吧。”../../

  李承乾自然笑著搖頭。

  日頭下釣魚,可不是什么享受,吩咐護衛到馬車上取下傘,給老頭子打上,李承乾則扯開衣襟,惡形惡相的往里兜風。

  如果東宮的令官在,眼睛絕對會跳出來,不過可惜他不在。

  老先生對李承乾的動作視若無睹,在他看來,只要表面功夫做好就夠了,人前瀟灑,人后邋遢也是不同人的不同性格使然,用不著苛責。

  魚上鉤的很快,在護衛的幫助下,李綱才把一尾鯉魚給拽了上來。

  看清楚魚的品種后,老先生咕噥一聲,就要把它再放回水里。

  武德年間下過令,不許民間吃鯉魚,所以江河里的鯉魚算是無憂無愁了,一條條的都長得賊大。

  制止了護衛要把鯉魚扔回去的舉動,李承乾對李綱說:“李師,小子這才想起來當初想過讓父皇收回不許吃鯉魚的禁令。不過跟直接上書相比,弟子覺得抽空讓鯉魚上父皇的桌子更合適。這條魚就留著吧,魚膾不能吃,但鯉魚只要油炸后澆上湯汁就是好東西。”

  李綱嘿嘿一笑:“想不到你小子竟然叫囂著吃鯉魚,哈哈,也罷,老夫就陪你吃一回。不說這個,從你放棄上書來看,你看懂朝堂里的這個門道了?”

  李承乾苦笑著點了點頭。

  那一日在屏風上看官員功過的時候,屬于頂頭幾位大佬的功勞,很多都是從諫之功。翻譯過來就是有人上書,他們附議。官做到了頂端,除非必要,最好不要直接上書,就像牽一發而動全身,領頭的上書,后面的小官員肯定也會跟著。太子這個位置,也相當于一個房玄齡,真要上書啟奏點什么事兒,只要是合適的,底下的人就會立刻追著喊著贊同。

  被人當槍使,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不許吃鯉魚,就是因為皇家姓李,本來這是個很過分的禁令。可是,敢于直接反對的人,卻終究一個都沒有。就連魏征,也認為這是屬于皇家的權力之一。他若是真的動用太子的上奏權力上奏,恐怕屁股上再挨的,就不是門板了。

  見李承乾自己沒,摸索出了道理,李綱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么。

  教育人有很多種方法,在針對李承乾的教育上,老先生果斷的選擇了放養式。不管做什么,都不會管,最多在墜落懸崖的時候再幫著勒馬,或者在吃虧后幫著總結經驗。甚至于提醒,都很少。

  之前還擔心這么做會不會不妥當。可是現在看來,效果不差,太子在自力更生這方面很強大,也懂得總結經驗,很是讓人省心。

  師徒倆釣了兩個時辰,才不過釣上來這一條魚。好在個頭夠大,怎么也能燉一大鍋。

  是夜,諸位大儒共聚一堂,太子上其親燉之魚,眾以為善,然所見為鯉魚后,皆潰逃,唯太子與太師嘗之。

  中秋節到了,渭水邊的工地放了假,做工的災民們還得到了太子賞賜的月餅,結算工錢的時候,每人還分了巴掌大的一塊牛肉。于是本來思鄉的情緒,被受寵若驚沖的粉碎。

  民工們驚訝的發現,只要在工地上做工,不僅自己衣食無憂,甚至還能讓家里人都吃飽。再對比了自己以前的經歷后,他們不得不感慨太子的仁慈。

  正逢佳節,太子賞賜了他們月餅牛肉,他們卻沒辦法回報。于是在不知道哪個混蛋的帶頭下,民工們聯合起來威脅萬年、長安縣令起草了一份萬民書,然后每人按個手印,就送到了朝廷。

  所以在中秋大宴上,當秘書丞把這份萬民書公布出來的時候,李承乾立刻就成了矚目的焦點。

  “太子,今年蝗災起,朝廷的官員們雖然為此奔波,勞苦功高,但最大的功勞還是你們東宮的。說說吧,想要朕怎么賞賜你?”

  喝著葡萄酒的李承乾苦笑不已,我倒是眼饞你的私房錢呢,關鍵你也得給啊。

  起身持酒,李承乾對皇帝躬身一禮,隨即走到中央,面向眾官員道:“蝗災起,萬民受災。雖說東宮在這次賑災的時候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真正疲于奔命的,還是我大唐的各位干吏。長孫沖曾言,其回家請安的時候,長孫尚書雖四更天猶在處理公文。

  房遺愛說過,房公每到飯時,都少食半碗,就怕因為一時的口腹之欲,短少了災民的一口糧食。我大唐愛民之臣何其多也,所以這杯酒,孤當為諸位賀。”

  聽到太子這么說,本來愁眉苦臉的文臣們,立刻來了精神,爭先恐后的起來迎酒。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雖然疑惑,也只能把酒斟的滿滿的。

  自家孩子自打跑到渭水后,就跟丟了一樣,根本就不愿意回家,什么時候回來請安過?

  不過既然太子都在大庭廣眾之下這么說了,得了吧,就當有這么回事好了!

  一杯酒喝完,宴會才步入了佳境。

  文臣們對太子的一番說辭很是欣賞,所以不時有官員出來贊嘆萬民書之珍貴,太子之仁厚。

  所以中秋的宴會,堪稱喜氣洋洋。

  喝著葡萄酒,李承乾微笑不已。

  還是拿那個倒霉站長說事兒,作為上位者,是不需要所謂功績的,就算有,也是手下人的功績。作為太子,他不可能把鎮壓蝗災的功勞攬到自己身上,真正需要它的,是官員。

  至于東宮的收獲,應該是官員們的夸贊,百姓們的萬民書。

  “有這兩樣東西,你的太子之位,就是鐵打的了!”

  說了這么一句話后,李綱微笑著繼續閉目養神。

  自從元年中秋宴會上何暢宗被太子打臉后,就不再有人企圖通過拍馬屁獲得幸進的機會了,所以一直到宴會結束,都沒有人出來吟吟詩什么的。

  貞觀前期,文采風流還沒有盛行,都在勒緊褲腰帶努力工作,哪有人閑著沒事兒作詩。

  可是沒人作詩也不成,因為喝多了的皇帝覺得中秋佳節沒有詩句應和,就沒意思,還把作詩的重擔扔到了剛剛獲得萬民書的太子身上。

  今天雖只是中秋佳節,可蝗災的過去,再加上大功勞被太子又踹回了文官集團,所以很多人都喝醉了。如果是平時,只到皇帝感慨今年沒詩的時候,就有自負風流的人站出來作詩了。

  李綱睜開眼睛,很是擔憂的看著自己的徒弟。

  散養的時間長了,他這才發現竟然沒有教導弟子作詩。

  李承乾也愁眉苦臉的站了起來,作詩沒難度,反正唐詩宋詞幾百幾百首,一般都是貞觀時期以后的,他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剽竊。可是,中秋的詩,不外乎思鄉,自己倒是挺懷念自己的小電驢、銀行卡的。可是住在長安的太子,有個錘子的思鄉情感啊!

  不能亂作詩,如果心境跟本人不符,可就鬧大笑話了。

  情急之下就口無遮攔,他的一句“我有個錘子的思鄉情感”一出,李世民樂不可支,大臣們也瞠目結舌。

  見太子站起來后先是一言不發,隨即口出驚人之言,房玄齡雖然也喝醉了,但還能勉強站起來,勸道:“殿下莫急,您如今年幼,做什么詩都可以,就算不合轍押韻也好。”

  好在自己腦子里的豆腐腦還有一點能力,也有了醉意的李承乾沒多久就找到了合適的詩句。

  就在皇帝大笑中準備結束兒子尷尬的時候,李承乾卻開口了:

  “中庭地白樹銀椏,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念完,李承乾就一屁股坐了回去,太難了,搜腸刮肚之下才找到了一首在記憶角落里的詩,還腦筋急轉彎般的把“中庭地白樹棲鴉”這一句給改了。

  皇宮里就沒有烏鴉,因為烏鴉不詳的原因,雖然長安周邊不缺這玩意兒,可經過侍衛的獵殺,根本沒有敢往皇宮這邊飛的。

  把烏鴉換成銀色的枝椏就成了,月色如霜嘛,這么改誰也說不出不是來。

  朝中酒量好的不是一個兩個,聽清楚太子的詩詞后,一個個的搖頭晃腦,本想硬著頭皮夸贊幾句,可是腦海中整首詩成型后,反而覺得出人意料的好。

  “中庭地白樹銀椏”,“地白”和“銀椏”,都說明了今晚月色的皎潔,“冷露無聲濕桂花”。不僅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還加入了桂花,讓念到這一句的人不由自主的回想起桂花的香氣。

  至于“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一句,正應和了太子的那一句“我有個錘子的思鄉情感”,沒錯,太子確實沒有,可這佳節之際,太子沒有不代表別人沒有啊。雖然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可思鄉之情也切切實實的在詩句中表達出來了。

  國子博士,也就是國子監的扛把子孔穎達站了出來,大聲叫好后說:“太子這一首詩,有見有感有嗅,讀起來令人身臨其境,更難的的是沒有借鑒,完全是憑借自己想法所寫。就老臣看來,無論是從遣詞酌句還是從紀實的角度來看,太子此詩都是絕頂的好詩。今日中秋得此妙詩,老臣真是如飲瓊漿啊!”

  有孔穎達打頭,官員們自然一片恭維太子的聲音。就算一些不懂詩句的武將,都不再吝嗇自己的喝彩聲。

  孔穎達堪稱又臭又硬,連這家伙都站出來贊嘆太子的詩了,那就是真的很好。

  御座上的李世民也很驚訝,揮揮手示意張赟把酒送到太子面前,好詩出世,天子賜酒是慣例。

  只是他自認文采風流,搜腸刮肚之下也沒能湊出好詩裝....咳咳,來慶祝佳節,沒成想太子竟然吟詠出絕佳的詩篇了。

  接過張赟送來的酒,李承乾更愁眉苦臉了。他就不喜歡喝白酒,只有葡萄酒能享受一下,這么一大杯下去,他明天早晨就別想著能起來練武了。

  可是不喝也不成,天子賜酒,不喝就是不敬,就是打臉,上次惹了他都差點被打板子,這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還是在中秋大宴上,下場堪虞啊!

  咬著牙把酒灌進嘴里,強忍著從嘴到胃里的一路火燒,總算是沒有出丑。

  現在他已經后悔早早的把高度酒弄出來了。

  也不知道宴會之后是什么情況,醉倒的李承乾,是被抬著回東宮的。

  蝗災已經過去,梁師都也在大唐鐵騎下化為飛灰。

  草原的頡利和突利還在打架,高麗雖有異動,可是被張儉一頓猛揍后,老老實實的縮了回去。

  吐蕃人聽說也在內戰,暫時沒有對大唐動手的欲望。

  貞觀二年秋,天下一片祥和。

  老先生想要文院開學的想法到底放棄了,雖然急切的希望看到教化天下邁出第一步的情景,可是學院的取暖問題,還是大問題。

  入秋天氣漸涼,關中各地匯聚到長安的游民,在工地上最后一次結算工錢后,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長安,在各自州府官員的帶領下,開始回家。

  各安本寨,這就是戶部下的命令。

  災年留在本地沒吃的,百姓離開家園四處求生這沒什么,但災難過去后還留在長安,就不行了。

  茫茫的大地上,人類的足跡還沒有征服自然。只有把百姓分散開,才能更好的墾荒。只有把百姓分散開,才能讓均田制更好的實施。

無線電子書    孤才不要做太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