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

  蔡瑁沒有在蒯良那里求來他想要的支持。

  但他仍然選擇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趁著科舉考試前的最后十幾天,盡量用不會暴露、潛移默化的方式,給李素添堵,破壞荊州士人與新統治者的團結。

  蔡瑁這人智商還是稍微有一點的,只不過不往正道上使,專門往歪門邪道潑灑。他很快就想到,要暗中抹黑李素的統治,最好的辦法就是“逼得一部分之前躲避戰亂而流亡荊州寓居的名士重新憤而離開”。

  當然這事兒不能做得太直白,如果對方移居的可能性不大,就不能直接勸說,免得漏出破綻馬腳、對方直接去李素那兒告密,事情就麻煩了。

  只能是先試探、看對方有點意思,再慢慢和盤托出,把對方變成同一條繩上的螞蚱。

  偏偏蔡瑁這一手,一開始還真有點效果,很有可能成功——這是李素之前制定的科舉制度的條款決定的,李素的科舉,天生有一個硬傷,很不符合荊北地區的具體情況。

  那就是目前的科舉,相比于戰時的唯才是舉,乃至原本的察舉與唯才是舉的結合使用,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對于非籍貫地的人才的任用和提拔,有很大的阻礙。

  說個最簡單的,原先的察舉制,郡守要推選一個祖籍是外地來的游學學者為孝廉,或者州牧要舉他茂才,阻力相對還小一些。反正大家各憑本事看人脈,地方保護主義相對沒那么嚴重。

  而唯才是舉制更是長官意志君主好惡就能用人,在選才的籍貫問題上自然是最靈活的。

  但圍標式科舉開始后,地方上要確保“朝廷改革后,事實上依然承諾這個名額由本地大族影響控制”,就得圍得更徹底,要防止撈過界,比如防止一個世家大族把隔壁郡的名額也占了,政府肯定會嚴格限制舉子的籍貫。

  說個容易理解的:選才越是偏向于公平的考試,對于考試的移民打擊就越嚴格。后世對高考移民的打擊,絕對比漢末李素剛搞出來的科舉制更嚴格。

  而且李素今年因為時間倉促,還建議劉備搞了南北分場考試,這樣籍貫嚴查就更厲害了。

  得防止北方雍州涼州河東漢中的士子在本州郡舉不上來后、托關系假裝移民到南方舉。

  還得防止有人利用南北場考試難度競爭烈度可能有差異,

  還要防止有北方人學了北榜友人的應試經驗后、立刻趕到南方再考、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

  這種種紛繁復雜的行政堵漏考慮,結果就徹底把“外地人”的利益全盤犧牲了,你的籍貫不在這兒,你就考不了!

  而且這問題看似無解,科舉倉促實施的第一年,只能如此,暫時犧牲這部分人為大局的制度建設讓路。

  這一點犧牲,如果是在別的州,問題倒也不大。但是在荊州,尤其是劉備剛控制的荊北地區,卻引發了大問題:

  歷史上,荊北地區的中原流亡名士、士子特別多!劉表可是以“得士而不能用”著稱的。

  隨便掰著手指頭數數,都知道有很多宛、雒、潁川、汝南的士人,之前因為袁術的殘暴統治和戰亂逃到劉表轄區。現在李素為了制度建設,讓這些人今年沒法考試沒法被舉,再被蔡瑁煽風點火一下,肯定會有人忿忿不平移民離開。

  蔡瑁選擇的最初幾個目標,是居住在襄陽郡北部、跟蔡瑁老家比較近的朋友。

  第一個拜訪的,名叫趙儼,是個籍貫豫州潁川郡人士。趙家在潁川算不上大族,但也略有名聲,是讀書人家,如果回到潁川的話,是有可能被當地諸侯提拔做官的。

  而且事實上,趙儼這人也是在原本歷史的建安初年,看曹操平定了潁川建都許昌,就回許昌投曹了。曹操也讓趙儼從縣令開始做起,可見此人做官的才干也確實是有點的。

  除了趙儼之外,蔡瑁順路拜訪的第二個名士名叫石韜,也是潁川流亡來襄陽的,也是歷史上建安初年回去投曹做官的。如今看劉備希望更大,他們才沒回去潁川投袁紹(潁川目前是袁紹攻占,不是曹操的轄區)

  但如果劉備改革選官制度后不給這些外地人機會,那他們顯然也是會走的。

  蔡瑁一開始比較謹慎小心,也不說勸他們走,只是先請他們喝酒、跟他們聊近況,同情他們“今科沒得參考”的遭遇。喝著喝著,就感慨起李素這一套制度對于名士的不公:

  “二位都已經是如此名士,分別是隱士司馬徽、大儒宋忠的得意弟子了,居然連官都沒得做,還得考試,甚至還不給考試機會!”

  說到命運的不公,趙儼石韜當然也會忿忿不平,這是人之常情。可隨后蔡瑁見對方漸漸入港,就借著酒勁慢慢提出:

  “大家數年好友,都是體面人,兄弟不忍看著你們蹉跎歲月,咱蔡家還薄有家資,可以贊助你們移民回鄉的喬遷開支。聽說袁紹、曹操如今氣象也不錯,袁公重名士,曹公重實干用人提拔快不走繁文縟節,賢弟何不另謀明主?”

  趙儼、石韜等人肯定會好奇蔡瑁怎么這么熱情,蔡瑁自然也有一套準備好的說辭:

  “愚兄雖是荊襄豪門,但缺乏北地至交好友。如今天下形勢舉國中分,東西二帝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在對面多些至交好友,也好分頭下注,無論誰勝出都保住富貴。”

  這個說辭是完全沒有破綻的,畢竟只是勸走趙儼、石韜等區區幾個名士,對劉備也沒什么損失、對李素的改革聲望也談不上打擊。

  蔡瑁真正的目的,是弄走一批士子后,再找個刺頭把事情挑明鬧大,把影響弄得天下清流圈子內人人皆知,讓大家都知道“流亡荊北的名士紛紛逃離李素暴正”這個大新聞。

  這樣,才能打擊到李素的改革力度,讓他投鼠忌器把爪子縮回去一點,或者是為后續武力對抗李素鋪墊條件、也向潛在的新主子展示肌肉,讓潛在新主子知道“我蔡瑁也是很有實力在荊北搞風搞雨的,只要我肯做內應,希望很大”。

  所以趙儼石韜倒也暫時沒看出破綻,便接受了蔡瑁的好意,表示會考慮的,回去就收拾行李,看看能不能處置這幾年在荊州置業的產業折現以便帶走回鄉。

  畢竟這是大事兒,也不好幾天之內定奪。

  蔡瑁自然是熱情的表示:要賣房賣地換錢,愚兄肯定支持,不會趁機壓價坑賢弟們的。

  先搞定了幾個“意向客戶”之后,蔡瑁順藤摸瓜,利用這些愿意移民回鄉名士的同學關系、師門關系,把游說對象蔓延到了其他“司馬徽、宋忠門下的北方籍貫名士”。

  比如有個石韜的同學,名叫孟建,是汝南郡的,跟潁川郡也相鄰,也是個歷史上劉表不能用、建安初年回潁川投曹的。還有個叫杜襲的,情況也類似,被蔡瑁盛意拳拳勸說,也覺得這兒希望確實不大,動了走心。

  (注:杜襲是潁川杜氏,所以跟之前已經投奔了劉備的京兆杜氏不是一家人。杜畿家和杜襲家都是早年來襄陽投劉表,后來回鄉的)

  當然了,蔡瑁這一手也不可能屢試屢成,總有幾個沒興趣的,蔡瑁就及時收手,沒有再暴露更多關鍵信息。

  比如宋忠門下有兩個趙儼的同學,分別叫尹默和李撰,也是外地移民來荊州求學的,蔡瑁原本跟他們也不是很熟。但是喝了一頓酒后,蔡瑁就立刻放棄了勸說——

  主要是蔡瑁發現這倆人籍貫居然是梓潼郡的…也就是從劉備的老巢益州來荊州找司馬徽求學的。

  問起他們對于“今年不能在荊州考試出仕”的看法時,這二人直接說“是我等學業未竟,年少經驗不足,當再苦學一年,明年回原籍尋求機會”。

  總而言之,蔡瑁就是這般試探,對于有移民離開劉備可能性的名士、人才,就多慫恿,適當的話還能稍微贊助,反正是短短數日內就湊出了好多個潛在案例。

  其實蔡瑁也不需要這些人真的走了,只要他們流露“考慮走”的風聲,對于政治施壓就已經夠用了。

  最后的關鍵,是找個同樣被李素科舉新法弄得悲憤不已的外地無資格考生的受害者,同時這個受害者也要不怕死,不怕丟人,不怕把事鬧大,主動當這個為名士請命的出頭鳥,公開譴責李素,把社會影響力弄到最大。

  用21世紀的術語概括,就叫帶節奏。

  還真別說,蔡瑁敢這么干,是因為他動手之前,心里就已經有了那位節奏大師的人選了。

  九月二十三這天,蔡瑁覺得事兒有戲,上門拜訪了這位潛在節奏大師、禁止“科舉移民”政策的受害者、同樣住在襄陽的原北方名士(祖籍河北平原郡)禰衡。

  沒錯,禰衡這人,歷史上直到建安初年,也是在荊北流亡的,是建安初年回去許昌投曹討官做、不得志,才變得罵罵咧咧,后來跟曹操互相羞辱之后,曹操才派他回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刀殺人。

  這一世,幾個月前,禰衡心中就存了一個念頭:老朋友孔融已經當了九卿了,可以去投孔融求個舉薦。只是孔融遠在鄴城,他準備再觀望觀望,也不差這半年幾個月的,看看劉備這邊是否“禮賢下士”有更好的機會。

  誰知,李素居然搞出了科舉,而且科舉在荊州取士,是要嚴格按籍貫地舉人的!這特么不是欺負咱北方名士么!

  咱禰天才肯跟其他人一起考試就是給面子了,正常情況下應該連考都不屑于去考!

  李素居然連考試資格都不給,那不是辱人太甚!

  咱可以不考,你不能不給考試機會!

  蔡瑁雖然之前跟禰衡沒有深交,但他也知道禰衡是個什么樣心理陰暗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火藥桶。所以他也沒多說,只是禮貌地請禰衡喝了頓酒,說了點吹捧的好話,再稍微感慨一下時局的艱難、流露出一些“有多少北方名士準備離開”的消息。

  然后,都不用蔡瑁撩撥,禰衡自己就自發對這些新聞爆料極為感興趣。

  “我就說嘛!李素如此暴虐,苛待賢士,怎么可能大家還忍他!良禽擇木而棲,荊州這狗地方是住不得了!荊州雖大,何空無一人耶!”

  蔡瑁連忙拉住他:“禰先生切勿沖動!那李素可是握著殺人之刀呢!我什么都沒說,你別連累我啊!”

  禰衡一甩袖子:“呸!無膽懦夫!大丈夫為天下人請命,何惜一身。我欲仗義執言,秉公抨擊李素,公然直斥其非,定要鬧得襄陽城滿城風雨。他還敢殺我以絕言路不成?除非劉備想自絕于天下名士!”

  蔡瑁臉頰上的法令紋微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主要是剛才他被禰衡那聲“呸”濺到了一些唾沫在臉上。

  但蔡瑁也不敢擦,這時候正在利用對方的時候呢,他只是依然隱忍陪著笑臉,一副膽小怕事的樣子:“禰先生高義,在下佩服,不過在下膽小,不配與高士交往,慚愧慚愧,來人吶,送客,這些好酒給禰先生帶回去再喝也行。”

  禰衡傲然離去,心中暗笑蔡瑁膽小怕事。

  哥都不用等酒醒!就現在就敢借著酒勁去總督府門口狂噴罵街!

  一直在拱火的蔡瑁都看得目瞪口呆,禰衡居然家都不回,直接拿著兩壺沒喝完的酒,搖搖晃晃往城里的主街而去,一拐直奔總督府。

  “這事兒…會不會鬧大得太快了?算了,還好今日給他喝的酒很常見,酒壺也是外面的。”蔡瑁稍微收斂了一下內心的擔憂。

  禰衡越走酒勁越大,膽子也越壯,到了總督府門口后,左右逡巡顧盼看了一會兒,忽然哈哈大笑。

  “放肆!這里是李司空督府,何人膽敢在此喧嘩!”李素府門口的衛兵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出聲呵斥,讓禰衡別在這里鬧事。

  不過好在李素也有過紀律交代,衛兵也不會隨便拿刀槍為難讀書人,只要他們沒有攻擊性的舉動。畢竟禮賢下士的名聲還是挺重要的。

  禰衡卻給臉不要臉,一邊還試圖招呼附近路過的讀書人都來看,拉了一會兒之后他嫌拉到評理的圍觀群眾人數不夠多,他索性把褲子袍子一脫,口出狂言:“荊州之大,何無一人也!”

  “兀那狂生,說些甚呢!”旁邊有尊重李素的讀書人就想上來揍他,但因為有話題度,瞬間就吸引了更多人圍觀,一下子就竄上了“襄陽城本月話題熱搜榜”。

  禰衡一看上熱搜了,罵得更興奮了:“怎么?我說得不對?看似人影憧憧,可惜連一個真正算得上名士的北人都容不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當此亂世,居然改革選官制度改成只有本地人才能…呵呵,李素,誤國庸奴耳!”

  請:m.shuquge

無線電子書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