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41 你情我愿

  《繼承三千年》來源:

  肖遙準備的幾件寶物早已經擺放在鑒寶室,一進來之后,眾人的眼睛就不夠用了。

  當眾人分別把鑒寶室中的藏寶各自鑒賞了一遍,肖遙把多寶格上擺放的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取了下來,放在了臺案上。

  “咱們先來看一看這件五彩戧金碗。”肖遙的目光首先看向鄭孝武,“鄭總應該能斷代吧?”

  “這叫五彩戧金碗嗎?我這個人才疏學淺,關鍵時刻,草包的本質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我實話實說,這樣的大碗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不敢班門弄斧。”

  鄭孝武對瓷器雖然有一些了解,但這種五彩戧金碗,確實沒見到過,雖然他很想在肖遙的面前表現一下,可惜他真的不知道,只能自黑了。

  “王總應該知道吧?”肖遙的目光再次轉向王小先。

  王小先作為藝韻拍賣行的老板,對于古董的鑒定還是有幾分功力的,說道:“這應該是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我的了解也不是很多,要說專家,那還得是張院長。咱們還是請張院長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說道鑒定,張東皋當仁不讓,拿出專業工具來,一邊鑒定,一邊詳細介紹道:“此件大碗造型別致,口廣而腹深,下承圈足,微撇,足有明顯修胎痕跡,通體胎質堅硬,所用原料淘煉較為精細,含少量雜質。除足圈外,整體施卵白釉,色白而青,釉質瑩潤,碗外壁口沿處有暗刻流水渦紋一周,內壁釉下暗刻魚藻紋一周,裝飾細節繁縟且鋪滿大部分內壁,細節豐富多彩,以本件藏品瓷胎及施釉和裝飾的特點來看,為元代卵白釉瓷無疑,且是品味等級較高的樞府瓷。”

  張東皋解說的很專業:“而區別于一般元代卵白釉瓷的,便是其在釉上裝飾的五色花紋飾,此碗分別于碗心,內外口沿及外壁裝飾有不同圖案的彩繪圖案,口沿之內以藍、綠、紅色描繪纏枝花葉紋,葉子體積大于花朵是其明顯特征,花卉卷草紋做瓷器邊飾十分常見,但以寫實風格直接描繪花、葉、莖者十分罕見,花朵呈紅色,花葉呈藍綠交錯狀,線條繁而不亂,風格寫實細膩。”

  眾人都湊到跟前,一邊聽張東皋解說,一邊和實物對比。

  “碗壁上的構圖規整對稱,富有幾何感,碗心處以十字菱形紅色、松石綠色雙線框開光,四角點綴花卉紋垂飾,開光內藍彩繪寫梵文,為不動明王之種子字。外壁口沿飾藍色單弦紋一周,其下裝飾松石色連續波浪狀弦紋,其相接處上下凸尖交替出現,向下者均綴以花朵狀垂飾,碗外壁主體紋飾為八組蓮瓣紋及八寶,蓮瓣紋分兩層繪制,外層以藍彩繪蓮瓣紋,彼此相鄰處紋飾合二為一,內層則繪紅彩蓮瓣紋,形成內外結構,八組蓮瓣內繪元瓷雜寶紋。”

  “計有:輪、魚、螺、花、犀角、銀錠、雙角、華蓋等八寶。全部八寶紋飾均以藍彩勾邊,其中花還以綠彩描繪花蕊。此器紋飾勾勒后,凡中空留白處,全部以金片填之,堪稱工藝奇絕,華麗非凡的元瓷珍品。這一件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堪稱瓷中瑰寶,同類產品存世量極少。”

  解說完畢,張東皋看向肖遙,游說道:“這種五彩戧金碗,我們故宮博物院也沒有收錄,肖總把這個碗捐獻給我們故宮博物院怎么樣?”

  不等肖遙拒絕,鄭孝武就搶著說道:“那可不行,張院長你不能搶我們的寶貝!這個五彩戧金碗,我一看就非常喜歡,你們誰都別搶,這個碗我要了。”

  這一件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確實是難得一見的瓷中珍品,不管是從收藏的角度上,還是從交好肖遙的角度上考慮,他都不想錯過。

  “肖總你說多少錢吧?我絕對不還價。”鄭孝武一副勢在必得的姿態。

  “做鑒定我還行,估價就不專業了,還是讓王總給一個估計吧。今天咱們在座的這些人,做鑒定,張院長是專家,如果說估價,那么王總絕對是權威。”

  鄭孝武特意表明不還價,肖遙就不好自己開價了,由王小先這個中間人給估價,最合適不過了。

  王小先沒有推脫,想了想說道:“綜合考慮這件珍瓷的品相、存世量、瓷器史中的地位以及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我覺得一億的價格是比較合適的。”

  肖遙微微一笑,沒說什么。

  站在王小先的角度上,既然由他來估值,那他肯定要偏向肖遙一點。

  肖遙拿出這些寶貝來,并不一定要轉讓,不管是誰想要拿走,也不管是哪一件藏品,現在是賣方市場,肯定要給一個高價才行。

  “1億元是不是有點少了?我非常喜歡這個碗,不能讓肖總吃虧,我溢價20怎么樣?”鄭孝武的目的是要交好肖遙,因此他主動加價。

  “今天王總是權威,咱們就聽他的,就這個價格,不用議價。既然鄭總喜歡,那這件五彩戧金碗就是你的了。”肖遙可以接受偏高一點的估價,但他不會接受有目的溢價。

  這件五彩戧金碗有了歸屬之后,肖遙再次從多寶閣上取下一幅畫,放在臺案上徐徐展開。

  隨著這幅畫的展開,張東皋臉上的神色越來越激動。

  不等這幅畫完全展開,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鑒定工具,走上前去開始詳細的鑒定。

  王小先看到這幅畫之后,同樣心癢難耐,緊隨張東皋之后,拿出鑒定工具,開始仔細地鑒賞起來。

  鄭孝武和于宗文對于國畫也有一定的研究,雖然手里邊沒有專業的鑒定工具,但同樣看得很入神。

無線電子書    繼承三千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