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4章 諸侯解體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楊,曹操,孫堅,拋下諸侯,分兵三路,向洛陽進發!

  曹操引軍一路西進。行至滎陽汴水(今滎陽西南)時,與董卓麾下大將徐榮迎頭相遇,并展開了激烈的交鋒,由于雙方士兵數量懸殊,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曹操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舍命相救,才幸免于難。

  曹洪一生貪婪無度,卻對曹操忠心耿耿。

  曹操失馬,而董軍追得甚急,曹洪見狀連忙跳下馬來,將坐騎讓給了曹操,曹操推辭不受,曹洪力勸道:“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但不能沒有您啊!”

  曹操大為感動,遂翻身上馬,曹洪步行跟隨曹操行至汴水邊,見水深流急,無法涉水過河,于是,曹洪沿著河道搜尋,終于尋到一只渡船,并親自劃槳渡曹操過河。

  孫堅引兵直入洛陽,望著洛陽內外的熊熊大火,他長嘆一聲,破口大罵董卓祖宗十八代,孫堅命大軍在城南駐扎,而他則親率少量兵馬向皇宮行去!

  入宮之后,孫堅命人四處查探,搜救生還之人,并索拿可疑之人!

  一名小校快馬來報:“主公,井里發現一人!”

  “去看看!”孫堅說道!

  孫堅與眾將一同行至建章殿外,來到甄官井邊,探頭望去,卻見井內似有五彩運氣浮動,孫堅大驚,連忙命人將井內之人給拉了上來!

  數名士兵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井內之人給拉了上來,孫堅定睛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名早已沒了呼吸的宮女,她的懷中抱著一只用黃綢緊緊包裹著的方盒!

  程普將包裹取出,交于孫堅之手!

  孫堅打開包裹,定睛望去,不免倒吸一口涼氣,驚嘆道:“這..這是...”

  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缺一角,以黃金補之,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程普大喜過望,大拜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這是傳國玉璽呀!”

  孫堅故作驚恐狀,道:“傳國玉璽?”

  程普難掩興奮之情,侃侃而談道:“主公,昔日卞和于荊山之下,見鳳凰棲于石上,便以此石進獻楚文王,楚文王命人解之,果然得玉,世稱和氏璧。

  其后,秦始皇令能工巧匠將其琢成玉璽,李斯又纂此八字于其上,秦始皇巡守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船欲覆,急投此玉璽于湖中,風浪乃止。

  到了八年后,始皇巡守至華陰,有人于路旁獻上此璽,于是此玉璽又復歸于秦。第二年,秦始皇駕崩,其孫子嬰后來將玉璽獻與漢高祖,遂成為傳國玉璽。”

  孫堅默默頷首,對其愛不釋手!

  程普見眾將士對玉璽垂涎三尺,擔心有諸侯細作混在其中,于是力勸孫堅道:“主公,此處不可久留,應速回江東,別圖大事!”

  “德謀之言正合我意!”孫堅重重點頭,道:“明日便向諸侯告病,辭歸!”

  第二日!

  孫堅率眾回返盟軍大營,向袁紹辭行,道:“堅,偶然風寒,欲歸長沙!特來告辭!”

  袁紹冷哼一聲,冷笑道:“你得的是傳國玉璽之病吧?”

  孫堅微微一怔,道:“盟主何出此言呢?”

  袁紹大義凜然道:“我等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得之,就應當眾留于盟主處,待誅滅董卓之后,復歸朝廷,今日你欲匿之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佯裝不知,一臉委屈的道:“這...這玉璽怎會在我手中啊....”

  袁紹冷哼一聲,怒聲道:“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孫堅被問了一個大紅臉,硬著頭皮說道:“我本無此物,何必如此相逼?”

  袁紹絲毫不讓,咄咄逼人道:“速速交出,以免生禍!”

  “皇天在上,我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翌日,不得善終!死于萬箭之下!”孫堅昧著良心對天發起了毒誓!

  厚道人孔融挺身而出,道:“文臺如此發誓,想必無有玉璽啊!”

  袁紹一臉不屑的冷哼一聲,沖身后揮了揮手!

  一名士兵走了出來,與孫堅對視一眼,遂低頭不再說話!

  袁紹指了指士兵,當眾與孫堅對峙,道:“打撈之時,可有此人?”

  孫堅大怒,拔劍在手,欲行殺人滅口之事!

  袁紹大怒,拔劍阻攔,道:“你欺我太甚。”

  公孫瓚等一眾諸侯,見狀連忙上前勸阻,將二人拉開!

  孫堅冷哼一聲,將諸侯晾在一旁,大步離去!

  正當此時!

  斥候來報:“啟稟盟主,曹操率部追擊董卓,中了埋伏,大敗而歸!”

  袁紹嘆息一聲,故作深沉,道:“不聽我言,果有此敗!”

  聽聞戰報,諸侯士氣大挫,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這可如何是好啊?”

  “此役過后,董卓老賊傲氣更盛啊!”

  “看來這一仗...兇多吉少啊!”

  上述之言,盡皆出自十八路諸侯之口!

  “后帳擺宴,給孟德壓驚!”袁紹說道!

  席間!

  袁紹頻頻勸酒,安慰曹操,道:“孟德,不必煩躁,勝敗乃兵家常事!”

  曹操情緒不佳,以致微醺,他侃侃而談道:“我始興大義,為國除賊,十八路兵馬仗義而來,操,內心是感激之至!我之初衷,是想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睪,據廒倉,塞轘轅,大谷,制其險要...”

  曹操來至袁術面前,道:“公路,你率汝南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眾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曹操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怒聲道:“今諸侯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所望,我深感恥辱......深感恥辱!”

  曹操口中重復著“深感恥辱”這句話,蹣跚而去!

  不得不說,此時的曹操,還是心懷漢室的!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力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自此以后!

  除遼東之外的十八路諸侯,已是名存實亡!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