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3章 平手,遷都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虎與呂布戰至二百回合的時候,呂布漸露疲態,面對李虎如暴風驟雨般的進攻,只有招架之功,卻無還手之力了!

  呂布剛剛與關羽二人纏斗,已經消耗了不少的體力,能夠與李虎戰至此時,已然令人十分刮目相看了!

  李虎見呂布體力不支,于是,生出了英雄相惜的心思,決定放呂布一馬,在李虎看來,呂布值得他這么做!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呂布遠沒有后來那般的聲名狼藉,現在的他頂多也就只有一個賣主求榮的壞名聲,至于三姓家奴之說,那純粹就是張飛嘴損罷了,現在的呂布可不是什么三姓家奴,人家一心一意的跟著董卓吃香的喝辣的呢!

  此番斗將,未分勝負!最終以平局而告終!

  李虎有心放呂布一馬,而袁紹卻并沒有這個打算,每每想起死于董卓屠刀下的袁氏族人,袁紹便幾欲發狂!

  正當呂布退走之際,袁紹高舉佩劍,果斷下達了銜尾追殺的命令!

  盟軍士卒一路掩殺至虎牢關下,董卓見大事不妙,連忙命人關閉城門,并將吊橋拉了起來。

  一些落后的西涼兵士,紛紛被關在了虎牢關外,最終無一例外的成為了盟軍將士們的刀下亡魂!

  呂布敗走,西涼軍死傷無數,袁紹變得志得意滿起來,大手一揮,便下達了收兵的命令!

  曹操一臉驚愕的望向袁紹,又轉頭看了看士氣如虹的盟軍將士,不由長嘆一聲,暗道:“大軍一路勢如破竹,趁勢沖殺至虎牢關下,奈何本初好謀無斷,錯失良機!此番興兵討逆,恐將無功而返啊!”

  遼東大營!

  李楊與李虎攜手回營,行至帳外,卻見一名身穿儒衫之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李楊一臉疑惑的望向來人,皺眉道:“汝是何人?”

  來人躬身行禮道:“李傕拜見鞍鄉候!”

  “李傕?”李楊微微一怔,望向來人,不動聲色道:“閣下此番為何而來?”

  李傕沖李楊拱了拱手,道:“奉丞相之命而來!”

  “董卓派你來何事啊?”李楊一臉好奇的問道!

  “丞相所敬者唯君侯耳!”李傕沖李楊豎了一個大拇指,道:“今特使我來與君侯結親!”

  “結親?”李楊一臉不明所以的望向李傕!

  “丞相有個女兒,欲配將軍之弟...”

  李傕話說一半,便被李楊揮斷,道:“住口!”

  “董卓逆天無道,欺凌王室,我恨不能誅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李楊越說越怒,繼而將李傕帶來的稀奇珍寶全部打翻在地,對其破口大罵道:“滾!你給我滾!”

  李楊對李傕怒目而視,道:“回去告訴老賊,速速獻關!”

  李傕還欲再勸,卻見李虎一臉怒容的冷哼一聲,嚇得李傕立時住口,吶吶不敢再言!

  “早早獻關,饒爾性命!倘若遲誤,定叫你粉身碎骨!”李楊怒聲說道!

  李傕不敢觸其鋒芒,連聲稱是之后,一臉無奈的搖搖頭,告辭離去!

  虎牢關內!

  李傕前來向董卓復命,道:“李楊無禮,頻頻口出狂言,末將無能,辜負了丞相的重托,還請丞相重重責罰!”

  董卓冷哼一聲,道:“還不與我退下!”

  李傕連忙應是而去!

  李傕走后!

  董卓向李儒問計,道:“提親不成,如之奈何呀?”

  李儒捋須沉思片刻之后,起身來至董卓近前,行禮道:“奉先新敗,兵無戰心,不如引兵且會洛陽,遷都長安!”

  董卓心頭一驚,抬頭望向李儒,道:“遷都?”

  “對,遷都!”李儒一臉鄭重的點點頭,侃侃而談道:“長安地廣人豐,乃是歷代帝王建都之地,主公在長安經營多年,基礎雄厚,且有潼關天險,即可遠避群雄之鋒,又易憑險據守。”

  李儒微微一笑,道:“主公難道沒有聽到過這樣的童謠嗎?”

  “童謠?”董卓一臉的不明所以!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董卓未解其意,道:“何意呀?”

  李儒耐心解釋道:“西頭一個漢,乃是應高祖旺于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是應光武旺于東都洛陽,至今也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丞相若是遷回長安,方可無憂啊。”

  “若非你說,我實在悟不出其中之意呀!”董卓聞言,撫掌大笑,道:“童謠,寓寄天意...”

  “此事就此決定!”董卓沉思片刻之后,當即拍板決定道:“星夜回師洛陽,商議遷都之事!”

  董卓率軍日夜兼程的返回洛陽之后,連夜入宮,徑直來到天子榻前,在劉協一臉懵懂的表情下,將他給強行拉了起來,脅迫其連夜召開廷議,商議遷都長安之事!

  廷議時,楊彪、黃琬就遷都之事,一再勸阻,請董卓務必三思而后行,結果卻被董卓以天降災異為由,免去了黃琬與楊彪等人的職務。

  伍瓊、周毖仍認為不能遷都,董卓則毫不猶豫的向其祭棄了屠刀,最終以通敵為由,殘忍殺害了當初舉薦袁紹、劉岱等人的周毖與伍瓊。

  周毖與伍瓊死后,董卓迫于壓力,又重新的任用了黃琬與楊彪。

  遷都之前,董卓派李儒鴆殺了廢帝弘農王劉辯,又與眾臣議論要發大軍對抗關東聯軍,但最終被鄭泰勸阻。

  董卓任劉表為荊州刺史,任公孫度為樂浪太守,以此來牽制反董勢力,前者可以起到牽制孫堅的作用,后者可以起到牽制李楊的作用,此舉倒也不失為一石二鳥之計。

  想到董卓遷都時的種種惡行,李楊便氣不打一處來,洛陽何辜?百姓何辜?

  為了避免人間慘劇的再次發生,李楊決定親率遼東鐵騎,深入洛陽,救萬民于水火之中!

  與此同時!

  盟軍大營中,正在就兵發洛陽之事,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曹操望著居中安坐的袁紹,心急如焚道:“本初,那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致使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社稷危急存亡之際,怎能按兵不動呢?”

  袁紹輕嘆一聲,不為所動!

  曹操恨鐵不成鋼道:“那董賊懾于十八路諸侯之勢,為避鋒芒,才有遷都西遁之舉,虎牢關一戰,呂布戰敗,兵無戰心,我軍士氣正盛,此時一戰,則天下可定!我們怎能疑而不進,坐失良機呢?”

  袁紹無奈嘆息一聲,咬牙據理力爭道:“諸侯兵馬,俱已疲困,進兵深恐無益。”

  “是啊,是啊!”

  “不可輕動啊!”

  眾人紛紛說道!

  曹操與袁紹對視一眼,從袁紹的眼中看出了諸般的無奈,袁紹身為盟主,只有居中調和的之權,卻并無調動大軍的權利,許多事情,他也是有心無力!

  曹操的目光從一眾諸侯的臉上一一掃過,怒聲道:“豎子不足與謀!”言罷,怒極而走!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