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九章 情竇初開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光和二年(公園179年),五月二十七日!

  大儒胡廣病逝于府中,享年八十九歲!

  李楊穿越所帶來的蝴蝶效應,陰差陽錯的令胡廣多活了七年,然而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誰也不能免俗!

  天子聞信,悲痛莫名!命五官中郎將持節奉冊,贈以太傅、安樂鄉侯印綬,賜東園梓楠棺木,派謁者監護喪事,在光武帝的陵寢原陵為他營建墓地,謚號“文恭“,遷其長子胡整為郎中。

  胡廣歷經六朝,仁德之名,布于四海,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自五月二十七日起,京中文武百官,公、卿、大夫、博士、議郎以下數百人,均自發著喪服,前往胡府哭祭。

  朝廷在胡廣去世后予其的追贈及葬禮規格,自東漢中興之后,沒有一位人臣能與其相比。

  十日后!

  劉宏見李滿遲遲沒有要走的意思!于是,下詔令其速速回返遼東!

  天子先好言安撫李滿一番:“人死不能復生,愛卿節哀!”,而后話鋒一轉,道:“遼東地處邊境,常有胡騎寇邊之事,未免生靈涂炭,愛卿當以國事為重,速速回轉遼東,主持大局!”

  李滿于靈前領旨,謝恩,哭訴道:“本欲在京為恩師守靈一月,未想天子下詔,令吾等返回遼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今之計,子忠只得以公器為重,于遼東遙祭恩師在天之靈矣!”

  當夜,李滿與十數名家兵先行一步,回轉遼東!

  五日后!

  經過御醫半個月的細心調理,李楊再次滿血復活,跟隨著父親的腳步,踏上了返鄉的路程!

  李楊轉頭望向漸行漸遠的胡府,感慨道:“生前風光無限,死后極盡哀榮!師公真乃人生贏家啊!”

  李楊令車夫緩行,馬車緩緩向北門行去,沿途所見風景與遼東大相徑庭!

  遼東地處邊關,人煙稀少,一眼望去,盡是一片荒涼。

  洛陽則大為不同,行人接踵,店舍林立,商販叫賣,隨處可見!

  洛陽的街道有專人規劃,管理,因而十分的整潔!

  一路行來,映入眼簾的一切,令李楊不禁感慨道:“真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眼見京城繁華之景,李楊生出一絲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來,大亂就在眼前,自己也要加緊腳步才行!

  車隊行出北門,李楊回望高大巍峨的城墻,暗暗握拳,道:“再見了,洛陽,我...還會回來的!”

  此番洛陽之行,可以說是敗興而來,敗興而歸,一切都是錯的!

  自抵達洛陽后,李楊便開始生病,病愈后,一行人又馬不停蹄的踏上了回家的路程,真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此次返程,車隊中,多出來兩個人!

  大儒蔡邕攜愛女蔡琰,隨李楊一同上路!

  雖說胡廣并非蔡邕親父,但胡廣卻著實坑了蔡邕一回,若蔡邕此時出言悔婚,世人定會為其扣上一頂欺師滅祖的大帽子,屆時,他的名聲也就臭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蔡邕只得打掉牙齒和血吞,認栽了!

  蔡邕倒也不是吃素的,李楊臨行前,他死皮賴臉的拉著蔡琰,要與之一同上路!

  臨行前,蔡邕親至胡府告罪,道:“恩師臨終之言,蔡邕不敢不從,吾欲攜女前往遼東定居,待楊兒弱冠之后,再令其與昭姬完婚!”

  老賊奸詐!

  竟玩了一手拖字訣,一竿子將二人的婚事給打到了九年后!

  蔡邕認定李楊就是一個病癆鬼,根本活不了幾年!

  與李楊一同上路,便是為了仔細觀察,確認一番!

  蔡邕已經魔怔了,他現在誰也不信,他只信自己,饒是先前御醫為李楊診脈過后,稱其并無大礙,蔡邕仍舊不信!

  也難怪蔡邕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他是被胡廣與李滿給坑怕了,似胡廣那般高風亮節的敦厚長者,臨終前不還是把他給坑了嗎?

  李滿也沒好到哪里去,恰逢緊要關頭時,李滿好似突然失聲,連個屁都不放,竟認下了這樁婚事!

  蔡琰年紀不大,卻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她博學多才,擅文學、音律、書法,在李滿心里,蔡琰是兒媳的最佳人選,他又怎會出言反對呢?

  “合著就我一人吃虧啊?”,蔡邕瘋狂吐槽!

  來時趕路,日行二百里,將李楊給折騰的不輕!

  去時游山玩水,日行五十里,一行人走走停停,李楊玩的很開心!

  一路上,看著胡蹦亂跳的李楊,蔡邕一臉狐疑道:“觀此子,面色紅潤,性格開朗,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行為舉止,皆長于他人,不似體弱久病之人啊!”

  蔡邕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

  初見蔡琰,李楊眼前一亮,暗自評價到:“氣質溫婉,眉目清秀,舉止得體,博學多才,頗有大家風范!”

  蔡琰給李楊留下的第一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初見李楊,蔡琰俏臉微紅,以帕遮面,深深一福,道:“公子安好!”

  李楊則表現出了文人應有的風度,微微躬身,拱手還禮,道:“小姐安好!”

  李楊給蔡琰留下的第一印象,比較一般。

  這要怪蔡邕,他可沒少在蔡琰面前說李楊的壞話,以至于蔡琰對李楊有了一個先入為主的壞印象!

  一路行來,蔡邕父女與李楊朝夕相處兩月有余!

  兩月以來,李楊給蔡邕父女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好印象,每日聞雞起舞,舞起劍來,那叫一個漂亮,看的蔡邕父女如癡如醉!

  待人彬彬有禮,頗具大家風范!

  上午溫書,下午練字,日日如此,雷打不動!

  經過兩個月的交往,蔡邕對李楊的看法,有所改觀,尤其在李楊當面寫出一手漂亮的顏體之后,蔡邕雙眼直冒金光,對顏體愛不釋手,心中隱隱覺得老師的決定未必是壞事!

  李楊待蔡琰有理有節,發乎情而止于禮,不因她是自己未過門的妻子,而行輕薄之舉,李楊時常與其保持安全距離,不越雷池一步!

  蔡邕每每見之,均滿意點頭,捋須笑道:“恰到好處,恰到好處哇!”

  經過時間的推移,蔡琰對李楊的感觀,亦隨之變的越發的好了起來!

  溫文爾雅,舉止大方,言談風趣,卻不媚俗,年紀輕輕,書法造詣便已自成一番大氣象,文學經義,亦有所涉獵,最為關鍵的是,李楊與蔡琰年齡相仿,且門當戶對!

  這樣的男子,當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蔡府門第照比李氏稍遜幾許,但也絕非常人可比,李滿與蔡邕師出同門,倒也稱得上門當戶對了!

  是夜!

  在榻上輾轉難眠的蔡琰,不自覺的呢喃了一句:“李公子....很好!”,言罷,蔡琰暗暗吃驚,未想此等羞人之語,竟會脫于自己之口!

  蔡琰略顯惱怒的在玉臂上輕輕捏了一下,皺了皺鼻子,嬌嗔自語道:“休要再胡思亂想!”,言罷,含笑睡去!

  蔡琰正值少女懷春的年紀,因此未能免俗!

  一行人,走走停停,直至七月初十,才侃侃看到襄平城的影子!

  忽然,前方煙塵四起,似有奔馬前來!

  赤眉見狀,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連命探馬前往查探,而后令士卒列陣迎敵!

  良久之后!

  赤眉見前方探馬,竟自發融入了奔馳而來的馬隊之中,長長松口氣,對眾人說道:“大家不必緊張,來人是友,非敵!”

  李楊走出馬車,抬眼望去,待看清來人之后,卻是笑了!

  奔馳而來的馬隊,總計不過二十余人,打頭的是兩名騎乘矮馬的少年,正是李虎與韓豹!

  待眾人行至近前,李楊故作驚訝道:“三月不見,汝二人竟學會了騎馬?”

  李虎爽朗大笑,道:“兄長走后,母親為吾等挑選了兩匹小馬駒,還親自教授吾與阿豹騎馬呢!”

  “原來如此!”

  “父親離開遼東后,這娘三算是徹底解放了!”,李楊如是想到!

  “兄長,嫂嫂何在?”,韓豹語出驚人道!

  韓豹從不輕易開口,一旦開口,必出驚人之語,要么把天嘮死,要么把人嘮崩!

  李虎一拍腦門,正欲開口,卻聽蔡邕重重咳嗽一聲,道:“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

  “莫要胡言亂語,昭姬尚未過門,何以稱嫂?女子最重名節,汝等在此胡亂嚼舌,欲置昭姬于何地?”,李楊肅聲道!

  李虎被說了一個大紅臉,正不知該如何開口,卻聽蔡邕主動為其解圍道:“童言無忌爾,楊兒無需與之斤斤計較!”

  這回輪到李楊與蔡琰幾人懵比了!

  “楊兒?”,隨李楊一同入京的赤眉眾人,聞言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眾人心道:“這老頭兒。忒不靠譜,翻臉比翻書還快,兩個月前,對長公子愛答不理,如今,竟叫的如此肉麻!忒不要面皮!”

  李虎與韓豹一臉古怪的看向李楊,那模樣好似在說:“兄長,好事成矣!”

  經過兩個多月的沉淀,蔡邕已然放下了心中的執念,在無力改變現狀的情況下,不如欣然接受!

  其實說白了,通過兩個多月的接觸,蔡邕知道是自己誤會了李楊,他非但不是病癆鬼,反而能文能武。

  婚期尚在九年之后,蔡邕有的是時間,來慢慢觀察李楊!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