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四章 東進

  鎮海府碼頭,

  百艦齊聚,千帆盡展,

  同舟社出征高麗的水師戰船已經全部就位。

  徐澤與出城相送的趙遹等人一一道別。

  “長史,這段時日,東南路就勞你多費心了。”

  趙遹這一年忙于公務,人雖然清瘦了一些,

  但氣色卻是極好,面色紅潤,聲音也更加充滿自信。

  “社首放心!有我在,管教金人不敢南下。”

  “嗯!”

  對趙遹,徐澤也確實沒有什么不放心的。

  轉身,看向滿臉期盼的李逵。

  “鐵牛,知道我為什么將你留下吧?”

  “社首是要俺在這里鎮住女直人,讓他娘——們不敢南下!”

  話剛出嘴,李逵就想到主母還在一旁,趕緊換口。

  其人當上正將后,儀容舉止注意了不少,穿衣戴帽早有了幾分將軍氣度,

  只是皮膚依然很黑,當然,現在也沒人敢喊他“黑廝”了。

  徐澤語氣放緩,聲音卻低沉嚴厲了三分。

  “打仗我對你放心,就怕沒有仗打的時候!金人沒有南下前,一切聽從長史吩咐!”

  見社首如此鄭重,李逵趕緊正容,嚴肅以對。

  “屬下明白!”

  正月份,金國正式改元“天輔”,

  隨即,組織大軍攻擊遼國。

  北線,國論昊勃極烈完顏斜也(即完顏杲,完顏阿骨打同母五弟,三弟吳乞買為暗班勃極烈,四弟完顏斡帶英年早逝,斜也是金國帝位第二順位繼承者)率領一萬人馬,

  越過鴨子河,攻入遼國上京道,正式拉開金國反攻遼國戰役的大幕。

  長期的拉鋸戰和反復的失敗,已經徹底摧毀了遼軍的士氣,

  見到金軍“出關”,駐守于帝國春捺缽之地春州的遼東北路諸軍竟然不戰自潰。

  春州周邊,女古、皮室四部遼系女直及渤海人全部投降,

  完顏斜也順勢揮軍西進,輕取泰州。

  南線,因同舟社持續搗亂,金軍準備嚴重不足。

  對乾州屯田的遼軍攻勢尚未展開,開州卻發生了叛亂,

  完顏斡魯趕緊倉促分兵東線,

  急令加古撒喝等人討平叛亂,生怕“鎮國軍節度使”徐澤借機生事。

  不過,經歷了去年年尾的諸多事件后,徐澤已經決定改變策略。

  他打算與金國“睦鄰友好”,

  必要時,甚至可以給金軍提供一些援助。

  當然,前提是金人“識相”。

  對高麗之戰,水師是主力,

  遼東的兩個陸將,正將分別是李逵和史進。

  但應對與金軍這種復雜而微妙的關系,慢半拍的史進顯然不如機靈鬼李逵。

  但李逵機靈歸機靈,卻是耐不住性子,就想跟著社首征戰。

  所以,臨戰前,徐澤才特意提醒留守的李逵不要生事。

  趙竹嫻已懷孕數月,一身寬松衣袍將已經有些變形的腰身遮擋嚴實。

  “夫君放心在外征戰,妾身等你回來。”

  眾目睽睽之下,

  徐澤上前幾步,擁住嬌妻,

  貼著趙竹嫻發燙的耳朵,輕聲說:“好!”

  隨即,轉身,步伐堅定地登上旗艦“遼東號”。

  “啟航!”

  這一戰的結局,

  將決定遼東半島和高麗國至少數年內的政治格局,

  間接影響整個東北亞未來的走向,

  事關大局,徐澤必須親自組織。

  好在,高麗人的反應遲鈍,給了同舟社充足的備戰時間。

  處于一線的保州,不僅城防體系得到極大增強。

  送去的勞改營也提供了充沛的兵員。

  這些人在東南路本就轉化得差不多了,

  在對自由安定的期盼,對戰功的渴望,以及對高麗人蔑視的三重心理疊加下,

  爆發了極強的訓練激情和戰斗欲望,表現甚至比部分保州籍士卒還要積極。

  正是對保州堅不可摧的信心,

  才能讓徐澤可以放心布局,以此地為餌,吸引高麗大軍北上。

  作為“后方”的東南路,

  有混亂的遼陽府作反襯,已經變成了遼東亡人競相來投的“世外桃源”。

  官府對生存環境有組織的大規模開發,與百姓自然發展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在同舟社深入社會最底層的組織強力推進下,

  過去一年里,東南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水利工程建設、新開墾農田、道路交通網絡等基礎建設跨越式發展,

  甚至超越了之前百余年時間,本地居民反復進與退的自然發展總和。

  但更關鍵的,是社會治理體系的徹底改造,

  相對于早就開發成熟的大宋,

  遼東這塊“蠻荒之地”,在生產開發顯然要吃力很多。

  有弊就有利,

  這片基本被各類“學派”和“思想”遺忘的土地,更適宜于同舟社這種根治底層的社會組織快速發展。

  蒲離卜、普察奴、韓觀、蕭引古等,被徐澤留下繼續任用的遼國官員,

  其實只是同舟社政令的執行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

  實際上,他們所有的決定,

  都必須依靠同舟社的基層組織,才能落到實處。

  這幾人也一直在主動接受,積極學習同舟社的管理理念和先進方法。

  當然,這和幾人的覺悟高低沒有多少關系,純粹是幸存者偏差。

  不僅是同舟社社首徐澤的有意識選擇,

  同舟社作為一個發展了幾年的嚴密組織,已經開始具備自我意識,

  盡管此時還很弱小,但在遼東這片人文荒漠,

  它已經擁有足夠的力量,自主選擇需要的人才。

  而對于幾百年以來,一直掙扎于溫飽線以下的絕大部分遼東百姓來說,

  能看到希望的“吃飽穿暖”誘惑,和實實在在的安全保障,

  比什么“學派”“思想”“種族”和“皇帝”都要靠譜。

  哪怕現在同舟社突然退出東南路,遼軍渡海而來,或是金軍南下,

  本地百姓也會用手中的刀槍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

  打破種族隔閡,深入村社的互助組和保甲組織,給他們提供了這個能力。

  這就是徐澤能夠放心離開的底氣所在。

  而作為“大后方”的登州,

  在朝廷的“亂政”和新任知州宗澤的放任下,

  官場和駐軍正在被同舟社迅速吞噬。

  朝廷緊急調撥過來,加強第一將實力的軍械甲胄,

  也被換了旗號的同舟社登州第四將直接接收。

  唯一可能出現變局的地方——大宋朝廷,這段時日,卻是一派盛世氣象。

  政治嗅覺極為敏銳的高麗使臣李資諒,

  在《大宋睿謀殿御宴應制》詩中,都知道贊頌“黃河再報千年瑞”,

  其余各國和大宋的各路神仙,又怎么可能反應遲鈍?

  高麗遣使來朝后,

  占城、大食、真臘、大理、夏國、于闐等國相繼進貢,

  西南茂州夷郅永壽也內附大宋。

  天子一高興,便下詔以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為太尉。

  冊封大理國主段和譽為云南節度使、大理國王。

  道君教主皇帝還親自參與上清寶宮道教法會,

  此次法會,與會道士二千多人,

  會上,通真先生林靈素講解道經,

  隨后,皇帝下詔林靈素告示帝君降臨事,改全國天寧萬壽觀為神霄玉清萬壽宮。

  情報處搜集的這些情報,顯示大宋天子趙佶一切活動都很“正常”。

  再次驗證了朝廷確實不清楚同舟社的真正實力,也沒有半點備戰的意思。

  而此時,

  高麗人得大軍主力進入保州,身彌島水師開始北上,

  意圖封鎖鴨綠江入海口的消息,也送到了徐澤手中。

  萬事俱備,同舟社主力出動的時機已經成熟,

  徐澤才決定揮師東進,在這個中華東北大棋盤中,落下一子。

  一戰降伏高麗,就在此舉!

請:m.xsheng艷

無線電子書    水滸新秩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