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4章 笑話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樣的獨處機會很短暫,新的王府中說不上熱鬧,但偶爾找個理由冒上來的人可不少,王妟,斡勒妹,兀顏彤,趙六姐,還有兩位大帥,不論誰來了吳芍藥得有個貴妃的樣子,再這么隨便靠著九哥的肩膀可不行了,她對九哥說,“我給你講個笑話吧。”

  康王問,“什么笑話?”

  吳娘子說,“是關于梁紅玉和韓大帥的,很機密哦。”

  趙構說,“娘子若講的好,孤也給你說一個。”

  吳芍藥說,“韓夫人與奴家是結拜姐妹,這是她私下里與我說的,奴家第一次賣給九哥了,是真事,但九哥你講的事也須是真事兒才公平。”

  趙構來了興趣,說道,“好啊,娘子先講。”

  吳娘子說,梁紅玉是京口花魁,在建康一帶很有名氣,有一年的新年,建康守官要慶賀朔日,請了許多藝妓捧場,梁紅玉自然也被請到,她五更便到城隍廟伺候了。

  吳芍藥說,“那時到場的人還很少,她一步跨進去,于廟柱下恍惚看見有一只老虎臥著睡覺,酣息如雷,驚駭間立刻跑出去不敢出聲,后來到的人多了,梁紅玉回去又看,原來是一個軍卒。”

  趙構說,“我猜到了,這個軍卒就是韓世忠,想不到那個時候他的肚子便大的像只老虎了。”

  吳芍藥以頭碰他的肩膀,說道,“我不往下講了!”

  康王道,“猜到是猜到,但有意思的是細節,娘子不講了我哪里知道?是不是韓大帥立刻被梁夫人的美貌驚呆了?”

  吳芍藥嗔道,“九哥你又瞎猜了,韓世忠正在睡覺,天光又是五更,他從哪兒看見梁紅玉的美貌,他先被梁紅玉一腳踹起來了。”

  這倒有可能,那個時候韓世忠聲名未顯,職位更不會高,要不然也不會早早的被派到城隍廟值守,梁紅玉的身架可就比他體面多了,但他怎么睡著了,還被梁紅玉踢。

  “大姐問他的姓名,得知叫韓世忠,賀朔結束后,她回家將此事說給母親,說他定非普通人,央告著母親派人將他邀至府中,以酒食款待,深相結納,以金帛資助他,并且約為夫婦。”

  吳芍藥感慨說,韓大帥確實稱的上虎將,金兀術連奏凱歌,卻于黃天蕩幾乎被擒,最后鑿了河才遁去,我這位義姐眼光也夠準的。

  趙構道,“四太子雖說從黃天蕩跑掉了,但韓世忠仍可推首功,有他坐鎮建康水師,我們都可以放心。”

  吳芍藥這才問,“你哥該你講了。”

  趙構說,“我說的這個,娘子權當一聽取個樂子,但不許外傳。”

  吳芍藥道,“我必不傳,九哥請講。”

  趙構說,“秦會之少游太學,心善博記而且手善工文,但此人卻經常干些貪小便宜的事情,于是同舍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娘子一定不知道吧?”

  吳芍藥說,“不知道,九哥你還賣關子,是什么外號?”

  趙構說,“秦長腳,長短的長。”說罷哈哈大笑。

  吳芍藥也笑,說,“奴家必不外傳的,不然讓人知道是康王講的可就不好了,好似九哥不尊重臣子了,但九哥你與他交結不多,又是怎么得知的?”

  趙構說,“是尹先生與孤講的,尹先生門生故友多的是,在太學里的朋友一定也有,想來這不是編排的。”

  正說到這里,有個女侍衛跑到門邊,似要稟報什么事,冷不丁看到吳娘子正把頭靠到康王的肩頭上,便吐了個舌頭,人躲到門后邊。

  吳芍藥問,“有什么事?”

  女侍衛露出臉來說,“稟大王吳娘子,尹先生和王刺史從興元府回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看來援夏的糧食已經辦完了,尹待檄和王彥還接到了燕妃發自興慶城的另一封信。

  趙構連忙把二位迎進來,幾句寒暄過后,匆忙打開信細看,原來余麗燕帶著岳云和岳雷,在夏國通報了輸糧之事、轉達了大宋康王殿下的美意,事還沒完呢。

  這件事可不是余麗燕朝李乾順要求的,她還真是被迫的。

  余麗燕帶的那不足兩百人,里面有兩個少年,一百御營司,五十個女侍衛,名義上是“渭河先遣軍”,事實上也就是康王派出去的友好使團。

  援夏的糧食還未抵達興慶城,但已走在了半路上,只要糧食一運到,不久之后使團就要返回安康,可是有些人有想法啊。

  被吳乞買以人易馬、換到夏國的遼國人和河北人,本來就個個思鄉心切,以往不敢有所表示,但今天燕妃親自來了,這是個多么好的機會。

  不論是奔著遼國公主走,還是跟著康王側妃走,怎么說都沾的上關系,怎么也比留在鬧著饑荒的興慶城強。

  再說錯過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好多人擁擠在燕妃的驛館前不肯走,看樣子生怕燕妃不打招呼就走了,一傳十,十傳百,人在大門口越聚集越多。

  燕妃領著岳云和岳雷到大門處接待,最后又把一些人請到驛館,李乾順很快得知了消息。

  這位四十七歲,正在盛年的夏國主父親早逝,自從三歲上位,便被母妃梁氏一族擅權,沒一點兒心機根本熬不到現在。

  余麗燕在信中說,以往夏宋紛爭時,遼國曾給夏國過不少出力,輪到遼金開戰時遼國也曾請夏國相援,但李乾順一次沒伸過手。

  這次雙方見了面,面對忽然代表大宋出使的遼國公主,李乾順頗覺意外,也有點抹不開,但余麗燕不是代表遼國來揪舊帳的,代表的是宋國,表現也很得體,那便無論宋、遼的往事都盡量少提,向前看。

  民意不可違倒在其次,夏國接收了援助,卻還存在著缺口,李乾順居然同意了民眾返鄉的要求,又傳遞了善意又甩了累贅。ωωω.九九九)xs(

  拉隊伍是件大事情,余麗燕不敢自己做主,另外人家李乾順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把精壯的人全都推出來送給她。

  康王說,“李乾順的帳算的可精啊,大饑降臨時,就是這些要走的人最不安定,李乾順如果硬攔著他們不讓走的話,怨氣都是他一個人的,點個頭收獲的都是好感。”

  連李乾順都原則上答應了,余麗燕敢拒絕,就是遼國公主不認娘家人。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