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45章 滿江紅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康王此時缺的就是計策,連忙相問,待岳大帥低低的聲音與他和楊忻中一講出來,他和楊忻中幾乎同聲說好,“必依此計行事!”

  吳娘子和王妟、余麗燕就在桌邊,卻一句整話都未聽到,吳娘子問,“怎么偏不叫我們知道?”

  康王說,“此事萬千機密,不可多與一人道哉。”

  時間還有許多富余,但眾人困意全無,再將酒溫起來痛飲,楊忻中連得了幾計,在原有的把握上又穩了幾分,當聽到岳飛建議,想讓岳云跟隨他一起前往大名府,急切時兩人也好有個照應時,楊忻中打心眼里高興。

  岳云小小的年紀能抗得了病婁室,楊忻中聽說之后一直暗暗稱奇,此時連連說,只要大帥舍得,正甫要將岳云招募到御營司的想法可以落實了!

  康王拍板道,“可以,從韓州回來以后,孤王便有這個心思,要讓他們兄弟倆一起作本王的親衛馬步軍正副統制,只是家長不在跟前,孤始終覺的不大好意思,今日便定了!”

  人人望子成龍,岳飛連聲道謝,兄弟倆的這個起點太高了。

  在座的除了余麗燕真的不能飲酒,別人都行,大事已定,康王的心情極好,一邊喝酒,一邊不時與幾個人發出朗聲大笑。

  想到秋冬季將要開始的金宋鏖戰,趙構沒有隱瞞他的擔憂,他的主要文章都做在了河淮一帶,但完顏宗翰可不一定按著他的規劃用兵。

  康王問道,“請問大帥,孤若要川陜、河淮兼顧起來,不必左右疲勞奔馳,不知要立身于何處為妥,汴梁雖是剛剛收復的故都,但孤王卻不想和吳娘子去那里,感覺不利于攻守御敵,離著陜州又有些遠。”

  岳飛道,“臣有一地,已思慮過多日,也許正合大王的心思,臣且說出來,定與不定,全憑大王斟酌。”

  康王問,“不知是哪里?”又叫王妟快取地圖來。

  岳飛指著地圖上的一處說,“安康郡。”

  康王問道,“大帥持什么理由?張德遠公曾經提過這個建議,但有些泛泛,孤那時沒來得及仔細思考,大帥居然也這樣說,不妨詳述一番。”

  岳飛的理由是,漢中最是形勝之地,王駕若居安康,那里群山環抱,形勢險要,從安康向前可控六路之師,身后可擁川府之糧,東面可通荊襄之財,西出可得秦隴之馬,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一旦金宋大戰,安康是南北方爭奪的戰略要地。

  岳飛說,“若安康牢固,則四川門戶嚴密,江漢上游險要盡握于殿下之手。”

  趙構一下子動心了,蜀若不守江浙自搖,這個道理他也懂,曲正甫正在陜州夏界養馬,李綱在漢江下游墾荒,從四川征收糧絹更無騷擾,東出襄陽又可直達河淮,而且有西岳駐在襄陽,難道他還怕誰去偷襲?

  只要在安康站穩了腳,他真可以四方兼顧,康王點著頭說,“安康…居然取了臨安和建康各一字,看來本王該考慮那里了。”

  王妟說,“安康,不就是在說康王安。”

  楊忻中說,“大王你看,秦嶺防線上的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基本上都在漢中境內,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有王駕安穩,軍心才能穩固,安康可以說是一塊寶地啊。”

  岳飛道,楊將軍所言不差,所謂寶地,無非三點。

  康王興奮難抑,連忙問是哪三點,然后聽岳飛一一道出:

  一要有險可守。我向四方出擊要容易,而敵人欲攻入卻難。

  二要有物產自足,不懼怕敵人圍困。這一帶的漢中洼地、西鄉洼地、安康洼地以及眾多的山間河谷土地肥沃,氣候濕潤多雨,河渠縱橫極利灌溉,人常說此地‘川陸寬平,魚稻豐美’,的確是實情。

  三要人心穩定,不會因為一點點小的挫折產生動搖。唐室起于秦陜,高祖發跡于漢中,而蜀主定大業于兩川,自古秦、漢、川,三地民風淳樸不屈,且心系漢家,而安康居于其中,正是王者宜處之地。”

  康王自語道,“本王要號令中原,必基于安康!”

  再長的夜也將過去,天色終于漸漸泛光,卻是個陰雨天,眾人在宿州城外一起話別時,天空中居然飄起了雨絲。

  康王依依不舍,拉著手對岳飛說,“你從臨安返回之后,可徑來汴梁與我會合,待大事一了結了,我們共去安康圖謀大計。”

  岳飛道,“臣謹遵王命!”

  臨分手,康王忽然想起一事,吩咐取紙筆來。

  王妟將筆墨送上,見康王凝思片刻,“刷刷刷”的寫起來,很快寫好了,微笑著問岳大帥道,“對這半闕詞,大帥可有印象?”

  岳飛接過一看,是半闕《滿江紅》,不覺念道,“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念罷,他神色激動,說道,“真寫到微臣的心中去了!”

  趙康孤疑著再問道,“大帥對此詞有印象么?”

  身邊眾人皆以為詞是康王所寫,贊道,“詞有王者之風,聽的人心潮翻涌。”

  岳飛癡然默念,依然是那句話,“王駕之詞有如大潮涌動,玉屑紛飛,讀來身似鯤鵬,恨不得搏浪擊風,真寫到微臣的心中去了!”

  趙構恍然頓覺,這首詞是另世岳飛屯兵于鄂州,數欲北伐而朝廷不許,這才寫于滿腔悲憤之時,那么此時的他還不曾寫這詞呢。

  但詞為心聲,難怪他兩次感慨似曾相識。

  于是對岳飛道,“大帥可否填出下半闕來呢?”

  岳飛道,“王有命,臣敢不獻拙,”于是屏神思索,提筆在下邊補道,“烽煙迫,旌旗獵。華夏地,誰堪缺。把長纓揮作,萬千雄闕。蕩寇劈寒玄鐵劍,開疆臥暖昆侖雪。誓隨君,開辟好河山,從頭越。”

  一首《滿江紅》宣告完成,上闕是趙構憶寫的岳飛原作,而下闕由岳大帥親筆所寫,趙構看上去卻很陌生。

  只能說,心境使然。此詞一掃原作的悲憤難抑,代之以蕩寇開疆的必勝毫情。

  趙構放心了。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