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二九、遭遇契丹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梁興留一名從事在屯堡內摹畫北山堡周邊地圖,自己則與另一名從事王俊一起,前往斷崖下堪察合適的筑堤地點。秦明則帶了一伍六名軍卒陪他們一同前往,充作向導和護衛。

  那北山斷崖在北山堡東北二十里外,這一帶丘陵密布,山地起伏,只不過坡地平緩,并不陡峭險峻。除了北山是山地外,大都是茫茫的草原,林木很少,只有石崖河兩岸,生長有較為茂密的樹林。

  “這北山上有古時長城殘留,這建烽燧的土石就取自于那殘破的城墻。”立馬在石崖下,秦明在手里舉著馬鞭指著山頂的烽燧對梁興說道。那斷崖約有數十丈高,在這片丘陵起伏的山地間,顯得很是突兀。

  “哦,這山上居然原來還建過長城,不知道是漢時還是更久的戰國時所修。”梁興聽了頗感興趣,他沒想到早在漢代或是更古老的時期,中原王朝的勢力就達到了這里。當然,自女皇武則天時期徹底平定東突厥,大唐的勢力就直達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連現在的契丹,包括渤海國都是大唐的疆域。

  可惜自中唐安史之亂后,這北地的草原就漸漸失去了控制。

  轉過一處山坡,梁興觀察了一下眼前這片山谷,指著前面對秦明道:“這里倒是個修水庫的好地方,搞好了,這里沿著河谷兩側能開出上萬頃良田出來。”

  “先開靠近山腳下的荒地還是靠外邊的?”

  “自然是先從山腳下開始開荒,只不過山腳下土質雖然肥沃,多為粘土,耕種不易,當以種牧草和甜根菜為主,若是種糧食,還要開墾河岸西側的荒地。”梁興說道。

  秦明點了點頭:“明白了,得沿著這河谷兩側都要修挖大渠,糧食先從屯堡西南開荒種植,這北邊從斷崖下先種牧草和你說的那種甜根菜。”

  幾人又到了河邊,確定了修河壩的地址,這一帶土質多為粘土,還需要摻合黃土混合才能筑壩,否則粘土大壩容易開裂往外滲水。另外就是山石需要從斷崖西南的山上開采,因為沒有水泥,只能是用山石、泥土來筑壩。

  幾人正在討論著修壩的問題,卻聽一名軍卒對秦明喊道:“都頭,快看,烽燧起煙了!”

  “發生了何事?!”秦明聞言,順著那軍卒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西北方的黑山烽燧,升起了一股濃烈的煙柱。

  秦明吃了一驚,策馬上了河坡,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等幾人也從河坡下上來后,這才說道:“有虜騎入寇,大約五、六百人,我們趕快回塢堡。”

  正說話間,石崖頂上的烽燧上也點燃了狼煙,這回離得近,梁興瞧得清楚,在烽燧頂的主煙柱一側,還燃起了一道較細的煙柱。這表示入寇的虜騎超過了三百人,但卻不到一千。根據契丹騎兵的編制,大約是一千夫長轄下一半的兵力。

  幾人迅速調轉馬頭,打馬往屯堡方向回逃。

  梁興和王俊所乘乃是威塞騎軍標準配備的戰馬,速度極快,卻沒想到秦明胯下黃驃馬更為出色,而那幾名屯軍所騎挽馬,速度明顯比他們慢了一些。不過只有十幾里路,倒是落后不多,等他們跑到一半,就聽見屯堡內懸掛的大鐘發出一陣陣急促的報警聲,遠遠地傳開了出去。

  正在屯堡外面勞作的軍卒們聽到警鐘,扔掉手里的活計,開始朝著屯堡瘋狂奔逃,一副混亂的景象…

  “契丹人來了,快跑!”秦明已經追上了一隊奔逃的軍卒,他勒了一下馬韁,將馬速降了下來,對著人群大聲喊道。

  其實也不用他喊,在這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刻,每個人都在全力往塢堡方向奔跑著。

  這時,從河畔的樹林里跑出兩個少年,秦明在嘴里罵了幾句,也沒聽清罵的是啥,又回頭對梁興道:“咱們過去把那倆瓜娃子捎回去!”

  梁興聽了點了點頭,也沒說話,稍稍抖了下韁繩,坐騎拐了個小彎,跟在秦明身后,朝著那倆少年弛去。

  只見秦明策馬馳過那前面的少年身后,馬速不減,一俯身就將那少年抄到了自己的馬背上,只是打橫將那少年趴在馬背上,轉頭馳奔回去。梁興卻沒有秦明那樣的騎術,只是停下馬來,讓那少年到身邊,伸出手將那少年拽上馬來。

  那少年在手里拎著只野兔,自是死死地抓著,一直不肯放手。

  梁興注意到情況并沒有特別緊急,故意放慢馬速,與一隊軍卒一起返回屯堡,在馬背上還裝作好整以暇笑著問那少年:“兔子是怎么打的?”

  那少年回頭看了他一眼,才轉回頭去答道:“是下套子套的。”

  梁興笑道:“本事不小,你知道山里哪里有野羊么?”

  “黃羊溝,那邊的黃羊和獐子可多了,可惜我拉不開弓,否則準有獵獲。”那少年伸手摸了摸馬鞍一側的箭囊,舔著嘴唇說道。

  晉陽所出產的制式鋼胎角弓,最軟的也是八斗弓,這十三、四歲的少年比較瘦弱,而且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自然無法拉開這樣的戰弓。而且戰弓的管制雖然要比鋼弩松懈得多,這些軍戶家的子弟不在軍中編制,自然也輕易不能帶戰弓出去塢堡外面。

  尋常時候拿著戰弓在屯堡內練習弓箭是可以的。

  至于那蹶張弩就更甭想了,那玩意雖然改進了不少,也需要是身強力壯的戰兵用雙手拉住拉桿才能完成上弦。

  “所有屯兵,回家拿了武器,到倉庫來取甲!”秦明馳入屯堡大門后,朝著那些屯兵大聲喊道。屯軍尋常只發佩刀、長槍和弓箭,甲衣、盾牌和鋼弩等裝備卻存放于倉庫中,管理也比較嚴格,只有在戰時才會打開倉庫發放。

  這種事情,已經演練過多次,不用秦明吩咐,已經有一部分屯兵回家取了兵刃,聚集到了碉樓下面。

  甲衣屬于比較貴重的裝備,即便是晉陽和山北如今產量不低,也只能是保證一線作戰部隊的裝備,各地駐屯軍只有三分之一配備了盔甲。興和堡和新城堡這邊屬于邊境軍屯,情況要稍微好一些,駐屯軍中有一半的兵員配備了鎖甲,太府寺許諾的是兩年內給駐屯邊軍全部配齊盔甲。

  當梁興回到屯堡中時,堡墻已經站立著一部分全副武裝的軍卒了…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