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十、大舉入寇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號角相連,烽火連綿,將契丹虜寇犯邊的消息傳遞了出去。

  梁興來到碉樓下,站到了全身披掛甲胄的秦明身邊:“給我副盔甲,某也要登墻御敵。”他對秦明說道。

  秦明看了他一眼,隨即點了點頭:“也好,你是上面過來的,如果避戰對士氣打擊有些大。”他轉過頭對自己的親兵說道:“陸風,去給梁參軍取副盔甲過來。”

  那陸風領命后進了倉庫,過了一會兒,抱著一副盔甲出來:“參軍,卑職來為您披甲!”他對梁興說道。

  晉陽出產的鎖甲雖然比扎甲、鱗甲要輕巧了許多,但是一個人也很難穿上,需要別人幫忙才行。梁興在陸風的幫助下穿上甲衣,并不是特別合身,顯得有些太了,只得用束絳緊緊勒住。其后又戴好頭盔和牛皮制作的護臂。

  “你用多重的弓?”秦明見他穿戴整齊,又問了一句。

  “哦,我的射術并不是很好,更習慣于用弩,給我拿把四石弩吧。”梁興稍微有些臉紅,晉陽書院中那些勛貴子弟大多弓馬嫻熟,而他出身于普通的莊戶,從小沒有摸過弓馬,在騎術和射術這兩科上自然只能算是勉強及格。

  “咦,沒看出來,梁參軍力氣倒是不小。”秦明聽了有些意外,隨口夸了一句,普通的軍卒一般是配備三石弩,這能開四石弩的在軍中算是身體較強的一類,真正的猛士能使用五石的強弩,這才是十分罕見。

  烽火臺是古代邊陲瞭望報警的軍事設施,在西周時期已開始使用,在唐代時更是在北方邊境修筑了一千三百余座烽火臺,用于警戒突厥騎兵的突襲入侵,為最終平定富有突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唐末戰亂,北地烽火臺多遭毀損,原來晉軍時期,甚至契丹騎兵突入到山北的武州或是云州周邊才會有烽火示警。

  古代烽火臺報警信號大約有6種,即:烽、表、煙、苣、積薪和鼓,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又增加了用號角傳遞警報。其使用方法,并無統一規定,各軍都有保密規定,制度相當嚴密,如同古老的密碼一般,外人一般看不明白。不同信號的發出,都要根據敵情的具體情況,如時間、人數、方位、距離等。對此,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更換烽火訊息的表達方式,各烽火臺守卒必須熟誦,能夠準確地識別和傳遞烽火信號。

  唐代的烽火臺要比漢代高大得多,臺外筑一圈圍墻,烽火臺頂部專門修建有四座煙囪和四座火臺,煙囪用來舉煙,信號傳遞得更為清晰。自李岌重返晉陽,登基稱帝后,隨著唐軍勢力重新向草原滲透過來,這明顯帶有華夏特色的烽火臺也隨之從云州和山北在北地草原漫延開來。

  當梁興跟著秦明身后登上屯堡的高大碉樓頂部,卻見東北方石崖頂上的預警烽燧信號突然一變,居然是四座煙囪一齊舉煙,而且煙囪一側的烽火臺也都點燃了大火!在斜陽的映照下,四道濃密的煙柱直沖多云的天空,分外醒目。

  “不好,怎么是敵騎大舉入寇!”秦明頓時大喊一聲:“趕快把所有的烽火全部點上!”

  梁興往東北方向望去,只見不斷有小隊的草原騎兵從起伏的山坡后面冒了出來,沿著泛黃的草原,緩慢而且散亂地朝著北山堡方向匯集而來。有一支五人的騎兵小隊已經來到了北山堡附近,梁興盡量讓自己看上去顯得平靜一些,仔細觀察著那幾個契丹騎兵。

  這些騎兵應該是前面派出的探哨,所騎都是契丹良馬,身材要比尋常的北地草原馬要高大一些。這些騎兵都身穿氈甲,表面釘滿了一排排的銅釘。皮質的頭盔上面也綴滿了鐵片,這應該是契丹或是奚部精銳部隊才能擁有的裝備。

  看到這種情況,梁興不由得心里一沉。契丹出動這樣的精銳,數量最少也應該在五千騎以上,搞不好就會超過萬人,這一次契丹方面出動如此多的兵力,似乎準備一舉拔除唐軍在邊境地區的幾座堡城。

  “契丹騎兵主要從北面過來,我們先去北墻看看,穩定一下大伙的情緒。”秦明的臉色陰沉,看起來也在努力穩定著情緒,至少不讓手下看出慌亂來。

  “威塞軍已經接到了警訊,離咱們只有五十多里,將軍只需要一個多時辰就能率大軍趕到。但愿敵騎不會著急進攻,就能拖過最危險的時刻。”梁興跟在他后面說道。

  秦明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這屯堡只有一丈多高,雖然能阻擋契丹騎兵的沖擊,但是整個塢堡只有二百多守軍,如果對手下馬強行登墻的話,卻也防守不了多長時間。塢堡圍墻內部有一層夯土平臺,大約有七尺多高,守軍站在圍墻內側的土臺上守御,最外層上面的單層土墻厚約一步,正好充作胸墻掩體。

  秦明、梁興上了東北角的箭樓,看到屯堡外的契丹探哨已經聚集了十六人,正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對著塢堡的圍墻指指點點,倒也聽不清說的是些什么。這些探馬都是軍中精銳,偶爾會朝著墻頭射出幾支羽箭。

  這么遠的距離,射出的羽箭并沒有什么實質的威脅,只是為了測試一下距離而已。

  見到幾人上了箭樓,那正在說話的契丹探馬中突然調轉馬頭,在嘴里發出“呼嗬”的怪叫朝著箭樓方向沖來,在奔馳中朝墻頭上射出一箭,然后才大笑著得意地轉馬馳回。其后又一騎沖出,這樣來回突馳了數次。

  梁興道:“虜寇很囂張啊,他們不知道咱們的神機弩能直射近百步么,都跑進了強弩的射程之內?”

  秦明搖了搖頭:“他們就是想要試探咱們弩具的射程,還有箭枝的殺傷力,只殺傷幾人作用不大。要等他們開始進攻時,再來一拔狠的…傳令,沒有軍令任何人不得還擊!”

  秦明很有經驗,對于契丹偵騎的挑釁根本不為所動,反而是下令要等到敵人開始進攻時,才開始還擊。

  確實是如此,這樣做可以給毫無防備的敵軍以最大程度的殺傷。面對敵人的挑釁,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沉著,也讓梁興若有所悟…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