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好了共享單車方案,張益達開始籌集資金了。
多格芙德那邊從近2個多月的盈利里面抽取500萬出來,多了不敢抽,怕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畢竟這是張益達的現金奶牛,一年還是有兩千多萬盈利的,不能一次性放血太多給搞死了。
另外找益民金服集團和銳向金科集團預支了未來一年薪水,加起來也才500萬,數額不大,張益達又是絕對控股股東加董事長。
所以很容易就預支到了,財務給打到張益達卡上了,稅后500萬元整。
另外,房子和車子一共評估是714萬,貸了7成一共500萬。這筆錢由公司去貸了,再轉借給張益達。
張益達自有資金250萬,投資了100萬給代維,再預留50萬生活費,可以拿出100萬。
零零總總加起來1600萬元的共享單車項目啟動資金就這樣湊夠了。
拿著這些錢,張益達注冊了一家公司,名為“京城市惠民科技有限公司”。
以后惠民科技就是共享單車運營主體了,單車的名字也叫做“惠民單車”。
接著張益達發動所有人脈關系,開始招募單車和智能車鎖的硬件工程師,很快就拉起了一支20多人的研發團隊。
租了一間郊區的廢棄廠房車間,買了一堆單車組裝零件,硬件團隊開始研發起了第一代共享單車。
華屹資本辦公室。
雷東明跟張益達講述起了華屹資本的發展近況。
“經過近半年的募資,華屹資本一期基金2.5億美元終于募集到位了。”雷東明一臉喜色,這段時間為了募資可謂跑斷了腿,用盡了一切辦法。
“哦,那是好事啊!值得慶賀。”張益達也是高興不已。感慨道:
“頭條,嘀嘀,鎂團三家的投資資金總算籌集到位了!”
“2.5億美元中,投資頭條花了1億,投資嘀嘀再耗去9750萬,鎂團是5000萬。只剩250萬美元了。”
雷東明又感嘆道,好不容易才募集夠的一期資金就花去99%了,還剩1%。
“250萬美元也夠再投資一個項目了。我這里有個項目有沒有興趣啊?”
張益達笑著說道。
“什么項目啊?說來聽聽。”雷東明眉頭一挑,湊到張益達面前,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共享單車!”
張益達決定再從華屹資本拉一輪融資,肥水不流外人田。
“是不是那種公共自行車啊?放在公共區域供市民租賃騎行的啊?”
雷東明聽這個“共享”二字,就聯想到了公共。
“對,以前的公共自行車都是市政工程。政府來主導運營的。
我們這個共享單車,由公司來投放運營。”
張益達點點頭,公共自行車最早出現在荷蘭,07年奧運會開幕前,京城市政府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在城市投放了5萬輛公共自行車。
“這個項目不好盈利吧!京城,臨安等很多省會城市前幾年都有公共自行車,最近兩年沒怎么看到了。”
雷東明不太看好這個項目,市政工程都搞不下去了,別說一家民營公司來搞了。項目肯定虧損巨大,各大城市才開展不下去了。
“盈利還是有可能的。銳向和益民都可以給單車投放廣告。另外,單車租賃騎行還可以收費。
最為關鍵的是,我打算推出一個單車騎行租賃APP。以后單車APP有兩三億用戶了,那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
張益達一臉認真的說道,共享單車自他決定要做后,一定就要將它做成一款國民級應用。
“兩三億用戶?還流量入口?還要投放廣告?”
雷東明也是懵逼三連,會有這么多用戶?
又追問道:
“兩三億用戶,你這得把業務做遍全國啊?那得需要多少輛單車啊?”
“5億城市人口,按50人一輛車的話,需要投放1000萬輛車。”
張益達覺得一千萬輛放城市絕對是夠用了,后世各大品牌共享單車加起來已經超過了這個數,數量過剩,產生了很多資源浪費。
“1000萬輛…自行車?”
雷東明有些結巴,張益達給他的震驚是一個比一個大。
“對,1000萬輛差不多覆蓋完全國主要城市了。實際生產的話我預計至少也會達到500萬輛。因為其他競爭對手入局后,肯定也會瘋狂投放單車。
我們這邊率先完成500萬輛單車投放,預計就可以奠定勝局了。”
張益達心里差不多預估了一下市場發展情況。
在他的設想中是這樣的:
“拉上華屹資本投自己250萬美元天使輪,過幾個月等研發生產好,直接一次性投放1萬輛單車。
運營一兩月后,運行情況良好。直接啟動A輪融資,然后投放10萬輛單車占據一線城市市場。
這個時候開始會有跟風者了,可能初期會有幾百幾千輛單車投放到市場。
憑借著占據的市場份額和先行優勢,惠民單車啟動第三輪融資,再向市場投放幾十萬輛單車。
這個時候競爭對手可能投放量級也會達到幾萬輛了,但市場份額和數量仍舊落后于惠民單車。
惠民單車要利用和先行優勢和融資節奏,用遙遙領先的市場份額迅速把競爭對手擊垮,形成馬太效應。
待惠民單車投放數量達到500萬量級的時候,其他競爭對手還在幾十萬的量級,那基本上勝負的天平就往惠民單車傾斜了。”
“一輛單車造價200元,1000萬輛就是20個億!”
雷東明開始算起了賬,嘀嘀咕咕的。
“你說的200元是普通單車,我們這個單車還要加智能車鎖。車身也要從堅固耐用的方向去提升制造工藝。
起碼得1000元一輛。”
張益達給雷東明糾正道,他不會造前世fof那種成本低但損壞率很高的單車,良好的單車品質才會讓用戶更青睞。
“好,以1000元成本計算的話,1000萬輛單車就是100億元。就算是500萬輛也要50億元。
然后單車不可能不損壞吧?損壞了要維修,要更換,這又是一筆成本。
然后這500萬輛單車不可能長腿跑到各個城市吧?這就需要運輸成本。
然后各城市還得有運營人員,調度成本又是一筆。
如果達到幾百萬輛的單車的投放量,總部員工估計也是上千人。這一年起碼得上億的人工成本。
我算了下,要達到你說的全國同時運營500萬輛共享單車的情況,起碼得投入100個億。”
雷東明覺得張益達平時挺精明的一個人,怎么想著做這個項目了?搞不懂。
“說完了嗎?這些聽我給你慢慢解釋!”張益達知道雷東明是沒有親眼看到過后世的共享單車盛況,以目前的眼光來看確實是一個無底洞。
“等等,還有問題。怎么盈利喃?投入100個億要是后續能夠盈利也不是不能做。只是我看不到什么盈利前景。”
雷東明講得口干舌燥的,剛灌了一口水,又跟張益達補充了兩句,實在是不忍心看張益達往坑里跳。
“成本和盈利,兩個問題對吧!”
張益達笑呵呵的看著雷東明,準備開始給他上課了。
“對,你先說服我。要是你把我說服了,我就給你投250萬美元。”
雷東明邊說邊搖頭,覺得這個共享單車不是什么好項目。聽起來就是個無底洞。
張益達開口道:
“那我們先來說成本吧!
你說的百億成本是成立的,這筆賬你算的很準確,不愧是財務老司機了!
單車折舊按2年攤銷,一年就是50億成本。”
雷東明點點頭,絕對這個算法沒毛病,50億成本只多不少。
“好,那我們來說盈利。”張益達一臉微笑,表情從容,繼續道:
“先說單車騎行收費。
一輛單車每天被騎行三次,每次收費一元,500萬輛單車一年就是54.75億。
再說押金。
每個用戶押金是299元,我們假設一輛單車對應10個用戶,那就是5000萬用戶×299元,等于149.5億。
我們不觸碰用戶押金,但是可以聯合瑞民理財推出一款押金理財產品。
149.5億放貸款利息按年化24%計算,收入是35.88億。
給用戶按12%利率計息,投資收益也還剩17.94億。惠民單車和瑞民理財兩家各一半,惠民單車可以獲得8.97億收入。
還有廣告,惠民單車要是有幾千萬上億用戶,那廣告價值是很大的。
車身廣告,APP開機頁廣告,APP內置廣告,APP導流入口廣告…
后面再把理財超市和貸款超市給它加入進去,一年的廣告收入絕對不低于現在的銳向。就算10億好了。
騎行收費+押金理財產品+廣告,一共73.72個億。
相比于每年50億的成本,你看是不是可以盈利的?”
張益達攤了攤手,看著一臉沉思狀的雷東明。心中偷笑不已,是不是快被哥忽悠瘸了?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總覺得這事情沒這么簡單啊?是不是有什么東西忽略了?”
雷東明覺得這事情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實際操作恐怕沒這么簡單吧!
“其實,我這還往少了算的。共享單車的騎行數據,用戶信息這些才是最無價的。
有了這些信息,我們既可以精準投放廣告,提高廣告價值;還可以跟綠豆信用合作,共建用戶大數據。
以后綠豆信用賺錢了,還會分一部分給共享單車!”
在張益達想來,共享單車跟目前幾家公司還可以形成產業互動。這才是張益達最看重的。
至于賺錢?張益達心里也沒底。以后要是能盈虧平衡就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