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發現昨天兩章的章節數重復了…
老哈河,西拉沐淪河,烏力吉木仁河等遼河上源水系,流到遼東平原,因地勢平坦低洼等原因,流速減緩,河床淤闊,河水漫濫,在這一地區形成大片的河湖沼澤區,就有了遼澤。
所謂“地下多水患,自驛堡墩臺而外,居民絕少,四望無煙,惟蘆葦蕭蕭耳”。
廣寧在其西,沈陽在其東,遼東邊墻在遼澤這個位置向南方深深凹進去了一塊,也使得遼西走廊與遼東半島被分割為了兩個地理單元。
這就大大增加了明朝時邊軍防御遼地的困難度,也使得順軍醞釀之中的北伐計劃,出現了許多困苦艱難的因素。
遼澤不僅不利于出行,而且濕地在夏季很適合孳生蚊蟲,又難以耕種,在明朝,遼東漢人不愿意往這里遷居。明朝干脆不要這塊地區了。
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到明末時遼東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半年的汛期,所以遼澤在夏秋兩季才會出現沼澤遍布、泥濘泛濫,蚊蟲孳生的景象。而到冬半年,降水稀少且氣候干冷,進入枯水期,遼澤不僅會明顯收縮,而且水體封凍,地表干涸硬結。所以冬春兩季時候,遼澤對明、后金和蒙古三方在這一地區的出行,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自然,對于大順軍的北伐,也不會有多少影響。
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汗王對內地用兵,都特別注意氣候環境的影響。所以清軍南下打擊東江鎮或征伐朝鮮,往往都是選擇隆冬時節。
天法四年的春天,由于氣溫上升,降水增加,遼澤地區又變成了一塊難以通行的天險之地。
不過這并不阻礙大順軍對于遼西走廊的攻伐,按照李來亨的計劃,順軍首先要在春夏之際,也就是在天法四年的前半年,完成對遼西走廊上廣寧一帶的光復,將戰線的最前沿,推進到遼河一線。
而后再以遼河作為基地,于秋冬遼澤水體封凍以后,向海州、蓋州一帶進軍。如此水陸并進,山東方面亦浮海攻金州、復州,使得清軍疲于應對,最終兩路軍隊在水師掩護下,再漸次恢剿遼陽、沈陽、撫順、鐵嶺等城。
大的作戰計劃如此,小的軍事準備方面,則以籌集出塞作戰需要的棉衣、騾馬、糧秣、豆餅、大車、布袋、蓑衣,以至于火藥、箭矢、羽毛、鋼釘、套索等等為主。
大順強大的后勤財政基礎,使得這一切相關的準備都在天法四年春天的三月以前,就已經基本上完成了。
軍隊的調動速度也很快,劉芳亮心心念念的北伐軍前都排陣使一職,終于花落手中。谷可成則被派到登州,負責組織南路軍,浮海進攻遼東半島南岸的金州、復州一帶。
大順軍總的兵力調動,是以原屬殿中軍、殿左軍為主的八個師,總計各色馬步精兵九萬余人,配屬于劉芳亮的麾下,另以原屬殿前軍的三個師及水師一部,總計戰船三百多條、精兵二萬余人,配屬于谷可成的麾下。
經過天法初年的改制以后,大順軍已經完全取消了五殿野戰軍的常設編制,使得順軍最高的野戰單位為師一級,僅在大戰時,才臨時編組野戰軍的編制,并貫之以某某道兵團及某某道行軍總理的名義。
例如劉芳亮所部,即為遼東道兵團,谷可成部則稱為渤海道兵團。
只有兵團下屬的各師,為常設編制,享有固定的番號和將兵搭配。
不過兵團的總理鎮臺中,充斥有大量從各師升遷上來的參謀官。這些參謀官都是先在中樞參軍院為官,升到一定級別后即轉任各師,之后積累一定的行伍經驗后,又會轉隸回參軍院本部。
臨時編組的兵團總理鎮臺,就是由參軍院本部這些在邊防師中有過行伍經驗的參謀官,組建而成。
所以兵團雖然為臨時建立的單位,但是總理鎮臺里負責實際軍務的參謀官們,和兵團下屬的各師制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左右都尉和參謀官們,卻往往有很深的打交道經驗。
雙方互相之間,都非常熟悉。所以并不存在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
只有渤海道兵團方面,由于下轄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水師——而水師部隊的編制水平,落后于野戰軍各師,也較缺少來自各省講武堂和各軍隨營學堂的參謀官,所以在兵團配合上,存在較多的溝通問題。
谷可成回到山東以后,花了很多功夫來調整水師和陸師之間的協調問題。他一度還上書朝廷,希望調遣自己熟悉的許都、馬寶等部將,回到麾下協助作戰。
只是由于許都在江南擔任封疆大吏,不可輕動,馬寶又遠在西南,根本趕不過來,所以李來亨也只好親筆書信,百般慰問了一番谷可成。
由于清軍撤離關內的時候,曾經在幽燕畿輔一帶,進行過系統性的破壞。大量城市被平毀,水利溝渠被填埋,農田也被毀壞。
經過幾年的恢復和移民實邊的工作以后,河北民力稍有恢復,可要支撐九萬戰兵,加上后勤的民夫,已經是將近二十萬的人力作戰,還是非常困難。
李來亨不得不委任高一功和白旺兩人親自負責后勤統籌的工作,他們在山東的臨清州設立了專門負責北伐軍后勤的大本營。
高、白兩人,長期搭伙工作,又都有坐鎮湖廣大本營的行政工作經驗。辦起事來,效率非常驚人,也讓李來亨相當滿意。
畢竟這種綜合性的軍政人才,是比郭君鎮、劉芳亮、谷可成、袁宗第、劉體純、陳永福、郝搖旗、張皮綆這樣的帥才,更加稀少。
順朝不缺帥才、將才,但是如高、白二人這般,讓李來亨用得稱心應手的綜合性軍政人才,確實比較少。
即便是被李來亨特別看重的李定國,在行政方面的能力,也是稍欠火候。
他有時候也感嘆:“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唯西南一孫遺漏方外,可惜可嘆。若孫可望與朕同享太平,則朕何吝真王之禮?”
這邊快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