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打死了金祖德可不是一件小事,這可是一條人命,又是一位在衛所關系復雜的鄉紳。

  老嫗站了出來,看了一眼血肉模糊的金祖德,主動去投官了。

  老嫗不知道的是,像她這樣的老人有很多,主動投官說是自己殺了金祖德。

  只有一個兩個,可能還會關進大牢,等著秋后問斬。

  地方治理同樣是復雜的,這么多老人,還都是一些地方宗族里頗有威望的老人。

  雖然說都是一些窮苦宗族,但是殺了他們的老爹爺爺,能不報仇?

  再者說了,這些窮苦宗族的族人,可是世代當兵,一個個兇悍的很。

  處理不了,只能上報了順天府,交給知府宋應晶處理這件事。

  知府宋應晶得知了這件涉及人命的大案,第一時間放下手里的案牘,親自去了一趟白羊口所。

  經過詳細的調查,知道這名鄉紳心腸歹毒的想要用民變掀翻蒸汽工廠,心里不舒服的同時,但他還是秉公執法。

  金祖德死于宗族械斗,參與的宗族,每家罰沒百石糧食,一共是一千多石糧食,交給金家。

  百石糧食放在過去,可是一筆不少的數目。

  現在嘛,一畝地就能出產二十石土豆,不就是五畝地的土豆,所有宗族爽快的把土豆面粉交了出去。

  金祖德的長子看著堆積如山的土豆面粉,差點沒氣暈過去,但又找不到什么理。

  畢竟,做出這樣處罰的人可是順天府的知府大人,金祖德長子平時在鄉里作威作福,見了知府大人,戰戰兢兢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只能啞巴吃黃連,捏著鼻子認下了這件事的最后結果。

  衛所的老百姓很快因為自己的善舉,獲得回報。

  北沙河岸邊建造的第二座蒸汽工廠,不僅招募了不少的壯勞力,讓沒有田地的衛所百姓有了一碗飯吃,還開始售賣棉條。

  一擔只需要一兩三錢銀子。

  一擔棉花算上損耗的話,大致可以紡出八匹多棉布。

  按照現在的二錢一匹的市價,八匹棉布就是一兩六錢銀子。

  老百姓紡出一擔棉花,就能從中賺取三錢銀子。

  順天府的老百姓瞬間沸騰了,拿出全部身家去梳棉蒸汽工廠采買棉條,棉條買回去以后,男女老幼一起上陣,拼命的紡織紗線,再把紗線紡成棉布。

  幾天以后,整個順天府遍地都是一家家的小手工作坊,受到沖擊的手工業經濟,得到了極其蓬勃旺盛的發展。

  估計今年去黃村磕頭的人更多了。

  沒過多久,棉條蒸汽工廠再次出現了一個問題,棉花不夠用了。

  工廠主們紛紛去找朱舜訴苦,希望會長能夠想出點辦法,從北直隸的其他地方調來一批棉花。

  朱舜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也有些束手無策,畢竟現在還沒建立便捷的道路系統,順天府其他地方的棉花運到這里,成本可是提高了很多。

  不過有人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是東林黨。

  一方古韻十足的四角亭內。

  一老一中,兩名身穿官服的官員,對面而坐。

  坐在一張石桌的兩側,右手邊放著旗盒。

  顧侍郎捻起一顆白子,‘啪’的一聲落在棋盤上。

  執黑子的賈漢復,先是給香爐里換上新的沉香,捻起一顆黑子落在了棋盤上:“恩師,崇禎二年就開始從各地運來的原棉,各大倉庫都快放不下了,還繼續運?”

  顧侍郎沒有說話,招了招手,在旁邊伺候的丫鬟們全部退了下去:“繼續。”

  賈漢復有些摸不準恩師這么做的原因,又不敢多問,落子的時候不免分了神,很快就被恩師屠掉了大龍。

  顧侍郎沒有繼續復盤,開始為弟子解答心里的疑惑:“漢復,早在去年為師就讓你去順天府各地訪查一件事,對吧。”

  提起這件事,賈漢復也是滿頭的霧水:“恩師,那些下賤老百姓的死活,與我們這些貴人何干。”

  “不就是因為朱舜建造的那個什么蒸汽工廠,這什么鬼名字,這么繞口。”

  “造成了老百姓就算是織出來棉布,全部都是賠錢,也就沒人愿意織布了,本來就很窮的家里,更加吃不飽飯了。”

  賈漢復在眾多門生里能被堂堂的正三品侍郎所看重,有機會坐在這里下棋,本身的干才很出彩。

  只是因為過于輕視老百姓,沒有往深處去想,現在恩師提起了這件事,賈漢復突然挺直了身子,想通了其中的關鍵。

  恩師,這是想用民變摧毀朱舜。

  可是有一點卻又讓他不明白了,用民變摧毀朱舜不難,只是先把朱舜施加給老百姓的恩給消耗光了,就可以了。

  這也是東林黨這四年來,一直沒有使用過激手段的原因。

  等到永定河岸邊的蒸汽工廠擴張到一定規模,都不用東林黨親自出手,憤怒的老百姓會親自砸了那些蒸汽工廠,讓朱舜四年來的心血毀于一旦。

  但是東林黨從各地運來大批量的棉花,這是為何?

  很快,才思敏捷的賈漢復想起來另外一件事,朱舜似是看穿了東林黨的廟算,開始用很低的價格售賣棉條,平息老百姓心里的怨恨。

  賈漢復家里過去也有幾處不小的棉布作坊,可惜都在蒸汽工廠的沖擊下,全部沖垮了。

  倒是也知道一擔原棉梳理成干凈棉花的成本,大致在一兩六錢左右,而朱舜賣的棉條卻是只有一兩三錢銀子。

  最少賠了三錢銀子。

  難道恩師是想用消耗的辦法,耗死所有的什么工廠主,又是一個繞口的名諱。

  顧侍郎看到門生突然抬起臉來,臉上露出了訝然,似是沒想到他這個恩師,考慮的這么長遠。

  早在四年前,就看到了今天。

  畢竟這里面涉及的可變因素太多了,朱舜突然倒臺了,或者不去經營織布廠,改去經營其他的賺錢行當,或者被東林黨和晉商狠狠的打壓。

  這里面可變的因素太多,怎么就能肯定朱舜在四年以后,會大規模的擴張蒸汽工廠,還能對老百姓造成極大的沖擊。

  顧侍郎這一次親自復盤,看著面前干干凈凈的棋盤,說出了一句足以摧毀朱舜的話。

  “漢復,棉花可以出手了。”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