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打最高分的好。”
這位李姓先生面色興奮的說著,將卷子遞給另一位有著白胡須的老先生道:“王先生看看,是不是該給高分。”
這是書院的規矩。
如果一位先生覺得一篇文章很優秀該給很高的分,不是他一人說了算,而是同年級所有先生一致決定。
這樣一是為了以防先生徇私,二是為了選出真正優秀的文章。
畢竟文章這種東西沒有個標準,主觀性很強。
而王先生是如今六年級甲班的先生,也是資格最高的先生,如果他也認同的話,那文章就是真的好了。
聽到李先生評價這么好,王先生接過卷面看了起來。
從開篇的孟子言引出話題,然后用詞犀利的取例說明什么是小勇行為,接著言及小勇和大勇實際只有一步之遙。
其間又從一句‘至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的描寫,闡述想要跨越這一步之遙很簡單。
而從這小勇到大勇的轉變中,順理成章又引出大勇。
再到最后無一分累述,干凈利落的收尾。
通閱之后,王先生緩慢的點了點頭道:“不錯,此文貼題且條理清晰,關于小勇與大勇的闡述,可謂是字字珠璣引人深思,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王先生這么一說。
其他先生足實被勾起好奇心,于是之后這張卷子輾轉桌面。
傳了一圈之后,六名文科先生是皆是點頭稱贊不已,算是一致認同這是一篇好文章。
“的確,真不像是六年級學子能寫出來的,這一篇文章就是考秀才之時,都是能拿得出手的好文章。”
“這是誰的啊。”
“有點像龐學博的文風。”
“我覺得不像,龐學博的文辭雖也犀利,但寫不出見解如此深的文章。”
“直接打開看不就知道了。”
因為只是期中考試,是以卷首之處的姓名只是折疊了起來。
此先生說著將折起的姓名展開了。
這一看,該先生的目光眼睛眨了眨,有些不敢置信的盯著那個名字好一會。
旁邊有先生道:“誰啊,這么驚訝的。”
該先生這才回過神來道:“你們一定想不到是誰。”
“賣什么關子,到底是誰。”
該先生吁出一口氣,尤帶著點震驚的心情,看向林文廷道:“林文廷班的鐘書毓。”
“他?”
除了早就認出筆跡的林文廷,其他先生震驚了。
因為這個鐘書毓身為知府同知之子,又有鐘書澤這個珠玉在前的哥哥,他們多少有關注過,但是那文章真是寫得一塌糊度。
當時批卷時改到他,還被吐槽過。
那時幾個先生紛紛搖頭表示,看來并不是鐘家的孩子個個都能如父親一樣出色。
如今卻說這篇文章是他?
他們自是感到震驚。
畢竟雖說是聽說林文廷說他進步了。
但是文章這種東西可不是一兩個月就能一蹴而成的,要知道有些念了幾十年書的老先生,就算能倒背四書五經,都不一定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不是吧,他是不是作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