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74 不簡單的夏糧

無線電子書    戰國萬人敵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隊長級會議的后續影響力還是有的,反應到夏糧搶收上,就是大量中小隊長都下入到了一線。

  給人的感覺,就是淮中城的主力部隊,還操持農夫之業,讓不少暗中觀察的列國貴族,都是默默地吐槽。

  有失身份啊。

  武士之身,豈能操持卑賤之業?

  只不過當看到李解也親自下鄉之后,這些個貴族們,都是徹底震驚,半點言語都說不出來。

  “這一畝地,能上一百斤。”

  實打實的一百斤,李解抓了一把稻谷,拿起幾粒塞到嘴里,毛糙的很,但灌漿扎實,口糧是穩了的。

  早稻不好吃,但用來做成稞條、米粉,也能充當軍糧。

  再者,終究是稻米,不煮而是蒸制,入口也沒有那么糟糕。

  畢竟是稻米糧食,不是飼料。

  “曬場都清空了吧。”

  “都清空了,是水泥地的曬場。堆場那里則是夯土平地,下雨就麻煩。”

  “石材廠有多少石板,先給堆場那里用上。”

  “是!”

  這一波夏糧,主要是小麥和早稻,還有一些豆類作物,但產量有限,至于說瓜果蔬菜,也只能保證葉子菜能夠供應上來。

  基本上就是白菜類的蔬菜,其余就是茄子、紅蘿卜,但紅蘿卜這時候產量不行,只能說勉強能吃。

  淮中城本地的水稻種植,和外地大不相同,分蘗之后的精耕細作有著很強的田間管理,一蔸秧苗多少株,都是嚴格培訓過的。

  本地的插秧工,已經形成了一種短期打工的職業。

  畢竟訓練難度不高,但又非常急缺。

  稻麥同收,在時人看來還是比較稀奇的,而且淮中城管控的土地規模極大,這讓外界前來偷偷觀摩的大貴族子弟,并不在少數。

  農家有收成,才能供應貴族們揮霍。

  “這潁溝南的稻田,大概是三十萬畝,產量有高有低,但一百兩百斤總是有的。那本地夏糧,稻米應該有四五十萬石,可以了。”

  夏糧穩住,接下來的余地就大得多,秋糧少一點,也不妨礙。

  這年頭很多國家并不是種兩季,因為消耗地力極為過分,一般只有大國才能玩,或者就是土地相對富余的國家,可以這樣干,畢竟可以輪休,休耕養一下地力,燒一把荒,那肥力又會回來。

  不過顯然李解管不了那么多,最多就是漚肥之前用河泥和南苜蓿混合,然后翻耕混入水稻土,有了這一茬底肥,也算是湊合。

  比不上化肥,但這畝產一兩百斤這種事情,也輪不到化肥來表演。

  光照、補水、除草除蟲即可,有了超前的田間管理,維持一兩百斤是沒有問題的。

  只有人口突然膨脹,土地不夠用了,對地力過分地消耗,才會又出現糧食危機。

  至于為什么土地不夠用,那就是社會學的問題,李總裁現在還考慮不上。

  “先把陳國、隨國的糧食還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是!”

  這年頭有個好,你借的是稻米,換的是稻米,那就沒問題。

  至于說吃到嘴里發現口感怪怪的,那也問題不大,口感不好,肯定是蒸飯的姿勢不對,換個姿勢,說不定就能蒸得挺好呢?

  “希望繼續是好天啊!”

  糧食收上來不是說就完事兒了,想要庫存,必須翻曬。

  但翻曬是要看老天爺臉色的,南方本來就多雨,淮中城又地處淮水之畔,這雨季以來,淅淅瀝瀝的,那就是下個不停,稻谷擠壓在一起,如果濕氣重,不是發霉就是發芽,那收多少都是廢的,純屬白費力氣,一年白干。

  天公作美,從來不是開玩笑的。

  別的地方可能要求雨,但淮中城這里,“天地廟”中都是求來個好天氣,趕緊出太陽。

  要是跟之前的大洪水一樣,那誰受得了,又得死人。

  天公的事情還不好說,但淮中城糧食大豐收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陳國、隨國、唐國還有楚國,楚國郢都可以說是哀鴻一片。

  雨季之中還能大豐收,這時運在楚國人看來,那真是好的沒變。

  臨近的陳國人則是有著另外的看法,淮中城的夏糧豐收,其中的田間管理,跟陳國的傳統大相徑庭,這讓陳國人很好奇,有些農戶甚至組團南下,前往南方一探究竟。

  要知道,此時的陳國大部分土地,仍舊只是一季主糧,大貴族更是大量輪休自家肥沃的土地。

  陡然出現李解這么個怪物,自然會讓陳國的老牌貴族心癢難耐。

  畢竟自家國君的兩個女兒,都給這條狗給叼了去。

  淮水附近還沒有收割的一片農田,魏羽在農田旁邊的坡地上已經種了一百多棵樹。

  五天種一百多棵樹,平均每天二十幾棵樹,樹苗有大有小,但主要就是柳樹。

  這些柳樹,是用來定堤壩基準分界線的,過了這一排柳樹,就不能種地。

  忙到中午,魏羽一邊吃飯一邊觀察著農田,他發現這些水稻田的規模都很大,而且田間的谷倉,都是架空高抬,每一個糧垛,都有八臺腳踏式脫粒機。

  他一開始并不知道這是脫粒機,因為在晉國,脫粒都是用摔的,抄起稻禾或者粟禾,就往大木箱中摔打,摔著摔著,自然就脫粒了。

  然后再進行篩選,去掉雜質,比如枯枝敗葉之類的東西。

  但是現在一看,有點不一般。

  “子羽在看什么?”

  “吳人用的器具,不簡單。”

  “脫粒機,江陰會館有賣。”

  “嗯?”

  魏羽一愣,“江陰會館有賣?哪個江陰會館?”

  “所有江陰會館。”胥飛神情也是比較嚴肅,“新鄭、絳城、宛丘、夏邑,都有,胥氏買了幾臺回去,價格昂貴。”

  具體多昂貴,胥飛懶得說,胥氏打得什么主意,魏羽也不是不清楚,不過他也沒有問胥氏有沒有仿造成功,或者說仿造成功之后,效果是不是和吳人的一樣好。

  其實沒有來南方之前,胥飛一直以為,脫粒機的問題,可能就是材料問題,來了南方之后,才知道還涉及到加工工藝。

  很多工具,晉國不僅僅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舍不舍得這樣糟踐,像李解這樣糟踐!

  “咦?!你看。”

  伸手一指,兩人同時看了過去,就看到一隊車馬前來,車架拙樸簡陋,但是馬隊雄壯威武,大量的武士簇擁前來,只看這規模,魏羽脫口驚呼:“淮水伯?!”

  李解的出現,讓魏羽震驚不已,糧食生產的重視,列國都是差不多的,但像李解這樣重視的,少見。

  “難怪最近幾日如此嚴苛。”

  說是嚴苛,其實就是監工們出勤頻繁,完全不知道疲倦的樣子。

  自從隊長級會議之后,整個淮中城的非軍事單位生產,效率就提升了一大截。

  風氣也大大地扭轉,原本以炫富為生的鱷人家屬,也逐漸低調起來。

  雖說也有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婦人在那里吐槽李解,但嘴上說歸說,做事卻是實在了不少。

  “說起來,子羽是否發現,堤壩附近村邑,似乎有亭長?”

  “列國皆有亭長,這有何不同么?”

  “此間亭長,絕非齊魯之類。”胥飛沖前方努了努嘴,“那邊糧囤主事,便是亭長充當。那幾臺脫粒機旁的小工,便是亭長所屬小卒。”

  “嗯?!”

  聽罷,魏羽有點驚愕地看著前方。

無線電子書    戰國萬人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