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98 君臣一場

無線電子書    戰國萬人敵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吳楚爭霸,自威王登基以來,共計大戰二十九,小戰三十一。凡楚國所屬之蠻夷,盡數為吳國征伐,方有今日疆域…”33小說m.33xs

  會稽,失去傳統權力機構的越國都城,原本的大小貴族,都被盡數遷往姑蘇,留在這里的,只有最強硬的老將,用以鎮守不甘心的越國士族。

  盡管失去了政治地位,但是隨之而來的自由貿易,倒是讓整個城市,變成了浙江之南的貿易中心,哪怕是甌越、山越部族,也大膽地進入了曾經的強敵腹心,用以交換他們的特產。

  象牙、犀角、蟒皮、雉尾…

  會稽城前所未有的熱鬧。

  商會自行地在本地組織了類似“江陰會館”一樣的館子,館子除了聚納同鄉之外,還承擔著逆旅、食肆的作用。

  此刻,有個口音迥異越人的老者,正抱著一只紫砂壺,很是愜意地飲茶乘涼。

  “邯鄲會館”,只從名字看來,就跟“江陰會館”類似,不過也能看出來,這大概是晉國人的落腳地。

  “夫子…可要前往姑蘇悼念?”

  “何處不可悼念?”

  老者面帶微笑,反問了一句,隨后摩挲著手中的紫砂壺,“當初貪下李解猛男金牌,倒是不曾想其竟然不記恨,此子至誠啊。”

  “夫子…這,從何說起啊。”

  當兒子的一臉無語,“夫子有所不知,此人行事雖說莽撞,實則精于算計。至誠二字,是萬萬當不得。”

  “噢?老夫問你。”

  老者拂須問道,“李解所求,唯財帛女子,是也不是?”

  “這…”

  有心說大家都差不多,可仔細想想,李解好像特別偏執,對美色簡直毫無抗拒能力,猶如色中餓鬼。

  至于財帛,反而要放在第二位。

  但一想到江陰邑自己就有財帛產出,這又不好放在一起說,不缺財帛,自然談不上渴求不渴求,因為并沒有創造這樣的需求。

  換個形式,李解很缺勞力、土地,那此刻吳國在江北的大片土地,其實都落在了這個野人手中。

  只是江北土地很不肥沃,直接點就是貧瘠,這才沒有姑蘇權貴爭搶。

  對吳國老世族而言,江北五十畝地,也比不上王畿地區一畝地。

  因為王畿地區的一畝地,是穩穩地幾石產出,而江北那些新開荒的,可能當年播種之后,就是顆粒無收,純血虧。

  可不管怎么說,李解都在積攢土地,然后改造田土,目前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

  至少豆麥已經多少能出一點,畝產八十斤,江北廣大地區,產個二十多萬石,那也總有。(、域名(請記住_三<三小》說(網)W、ω、ω.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那么財帛女子,換成糧食女子,倒也的確就是李解所求。

  當兒子的猶豫了一番,點點頭:“夫子所言甚是。”

  “心中有所求,身體有所行,如何當不得至誠?”

  老者笑得玩味,又道,“先王少時,亦是如此。所求,唯王位而已,故不擇手段,全力以赴。為達目的,不惜一切。此乃至誠!”

  說罷,老者神情嚴肅起來,像是回憶起了往昔:“后欲圖振作,故夙興夜寐,勤政練兵,方有百戰吳甲。合戰六十回,方壓服楚國,稱霸東南。”

  “至誠,非是至善。”

  將紫砂壺輕輕地放在案幾上,手指點了點,“此茶、壺,皆為精巧之物,于李解而言,不過是圈利手段。諸侯愛之甚,李解制之勤。”

  “夫子,莫不是欲吾投靠李解?”

  “哈…”

  老者笑著搖搖頭,“汝今時寄人籬下,若非李解,早亡矣。”

  被老爹這么一吐槽,當兒子居然沒話講。

  實在是老爹這么一說,才讓他想起來,要說“投靠”,其實從姑蘇動蕩之后,他們已經舉族投靠。

  要不是李解的庇佑,整個吳國,想他們死全家的,不知道有多少。

  李解這個野人頭子的威懾力,隨著戰績越來越輝煌,讓老世族們,也越來越忌憚甚至可以說是敬畏。

  威震逼陽、威震中原、威震淮上…這根本不像是正常野人頭子應該能做出來的功業。

  偏偏李解就是做到了。

  “會稽山…隨老夫登山一觀。”

  “嗨。”

  來了一輛馬車,在“邯鄲會館”外停好,老者上車之后,馬車便緩緩地朝著會稽山而去。

  到了山上,老父子到了當初吳王駕崩處,老者在當初勾陳所在的位置,遠眺著浙江入海口的滾滾波浪。

  海浪就像是一條白線,宛若千軍萬馬,呼嘯著沖擊海岸線。

  良久,老者才道:“若非李解,老夫當日…或許會徑自前往會稽,為宗桑出謀劃策。”

  “啊?!夫子!這…”

  “汝是否在想,君臣一場,先王待老夫不薄,為何這般思量?”

  “正是!”

  “老夫為謀臣,又非吳人,君臣一場,已助先王霸業,互不相欠…”

  負手而立的老者很平靜地說完這句話,又說了一個讓兒子無比震驚的秘密,“當日老夫若是不走,只怕為李解所殺。若同行者為舊日同僚,必能放老夫一條生路。唯李解此人,殺人只在一念之間。”

  “那夫子為何又將族人,交托于李解之手?”

  “老夫亡命于江湖,于先王而言,等同于自戕。李解又何必同死人計較?再者,越國贈予老夫一雙璧人,老夫連看都不曾看一眼,便轉贈李解,看在美色份上,也當行個方便。”

  當兒子差點滾下會稽山,尋思著這他娘的原來當初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這要是老爹你摸了兩把越國小妹妹,又或者李解這條野狗突然人來瘋,就是要裝逼給吳王看,那不是死全家?

  然而這話當兒子的不敢問,也不敢說,只好默默地放在心里。

  “唉…笑談而已,你又何必當真?”

  會稽山頭,老者看著遠方的白色波浪形成了一條接著一條的線,后面的浪,就像是要追趕前面的浪,一層層地,一道道地,直到碰撞在海岸線上,徹底消失殆盡,后浪才又變成了前浪。

  “若吳國有變,自認事不可為,便離開吳國,前往晉國吧。”

  “嗨!”

  “有李解在,先王駕崩之危局,不復存在。”

  “嗨!”

  “無根之謀臣,唯亂局方能安身。”

  老者一聲感慨,嘆了口氣,“倘使李解趁勢而起,汝便好好做個吳人罷!”

  “嗨!”

  登山觀海之際,卻聽馬蹄車轍聲傳來,不多時,就看到一輛戰車前來。

  車上,正是老將工虎。

  一身戎裝的工虎,披堅執銳腰挎吳鉤,到了會稽山上,見到老者之后,上前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工虎見過太宰!”

  “同朝為臣,何必如此大禮,工將軍快快請起。”

  “還請太宰返回姑蘇,輔政少君!”

  “老夫非是吳人,大仇已報,無憾矣。”

  此言一出,工虎雙眼頓時流露出了失望,只好點點頭道,“先王滅越之時,還曾說起太宰。”

  “君臣一場,老夫亦是想念先王。”

  面帶微笑,看不出悲喜,消失已久的吳國原太宰子起,此刻道:“有云:落葉歸根。老夫當復歸晉國,以求尺寸藏身之地,傳授子孫。還望將軍勿怪。”

  “豈敢,虎只望太宰得償所愿。”

  “善。”

  子起微微頷首,依舊面帶微笑。

無線電子書    戰國萬人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