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97 煎得兩面金黃的豆腐

無線電子書    戰國萬人敵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此曰‘素肉’。”

  作為蔡國“攝政”,七十六歲的上蔡大夫再怎么不愿意,也開了個宴會,慶賀慶賀,招待一下廣大蔡國同僚。

  最近吃魚吃得快瘋了的蔡國貴族們,總算混了一頓“船新版本”的菜肴。

  終于,有肉吃了。

  鹿肉、羊肉、豬肉都有,鹿肉是淮下鹿邑運來的,有兩百多只鹿,殺了五十頭,剩下的都養在了新蔡城外的“云軫邑”,這是個新成立的村寨。

  盡管編制上叫做“云軫邑”,結果因為養鹿的緣故,塵世間又多了一個鹿邑。

  宴會上除了肉,另外一個重要主角就是豆制品。

  豆腐、豆泡、豆干…甚至是豆腐腦,都被端上了桌。

  豆腐腦是甜的,調了蜂蜜,又專門在深井中降溫,口感爽滑不說,一幫狗貴族難得嘴里有點甜味,這大夏天的,自然是當做甜品冷飲來犒勞自己。

  而且上蔡大夫這個“攝政”相當好說話,見甜豆腐腦廣受好評,讓與會的同僚們可以帶一點回家給孩子們嘗嘗鮮。

  一個個感謝“攝政”之后,心中打得注意就是半路上自己吃光,留個屁給孩子,這么一丟丟,夠分嗎?

  與其讓孩子們互相爭搶引起不快,還不如自己吃掉,免得鬧矛盾。

  除了甜豆腐腦,豆腐是相當搶眼的。

  咸菜豆腐湯,很平常的東西,但豆腐入味之后,獨特的口感,還是讓不少老人大為歡喜。

  即便是貴族,牙口好的老人其實也不多,能吃到滋味別致的菜肴,本身就是一種福利。

  “‘素肉’甚好,甚好。”

  “公自何處覓得此物?”

  “非老夫尋覓,乃江陰子所贈。”

  上蔡大夫拂須笑道,“此物貨值低廉,二三子若是喜事,可往‘江陰會館’處相購。”

  “善。”

  “大善。”

  年輕人還不覺得如何,但上了年紀的,都是撫掌欣喜。

  能有口吃的,還能吃得有滋有味,當真是相當的不容易。

  除此之外,煎得兩面黃的豆腐,再用淀粉勾芡,撒上一大把蔥花,這外焦里嫩的蔥香,也著實讓人愉悅不已。

  新的食材,新的口味,新的烹飪方式,都是讓貴族們無比新奇。

  宴會上,蔡美委婉地透露了一下,只要跟江陰子李解親善,這些“素肉”都是管夠,甚至連制作的方法,也可以傳授,甚至連烹制需要的炊具,也可以提供。

  林林總總,就是一句話,想要享受,都是可以的,條件只有一個,跟江陰子李解走。

  吃,看上去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但實際上,吃不僅僅是吃,還涉及到大宗物資的價值提升。

  麥原本很賤,但把麥子變成了面粉,麥就不再是賤糧,不再是雜糧。

  同樣的,豆原本只是雜糧補充,在稅賦上,往往是少征或者不征,但如果豆子能夠增值,那么,這年頭的上層統治者們,“附加稅”“增值稅”的概念,也是有的。

  能夠參加上蔡大夫蔡美宴會的人,要么人老成精,要么正在人老成精,自然不可能認為吃一塊“素肉”,然后說吳國李解好頂贊,上蔡大夫就會信了他們的鬼話。

  沒有利益捆綁,上蔡大夫大抵上也都是當好話是放屁。

  等到宴會散去,與會客人各自帶著甜豆腐腦、糖渣酒回家的時候,人老成精和正在人老成精的蔡國貴族們,留了下來跟“攝政”嘮嘮嗑、聊聊天。

  “廣種豆麥,隨后售賣中國,得其利而分之。”

  “善。”

  蔡美的方法不難,土地分還是要分的,但糧田要控制在李解手中。

  至于說經濟作物,豆、麥、麻、桑、蔗等等,由“義軍”、“淮上義從”總管,各蔡國貴族參股。

  形式上有很多種,一種是各家本身就有土地,然后自己安排人手組織種植,然后“義軍”總體收購,進行二次加工或者售賣中國。

  還有一種則是投錢,當然“錢”的形式不固定,可以是現金,可以是做哪邊的那張屁股,也可以是土地或者人口。

  “義軍”通過“江陰會館”,在列國進行銷售精加工的農副產品,然后根據蔡國的產出,進行分紅。

  至于其他形式,也是大同小異,但天條就一個,跟李解走的,有肉吃。

  貴族們首先也了解到了一點狀況,那就是李解掌握著一種方法,可以讓極為難吃的麥飯,變成“松松然”的白面饅頭,當然也可能不那么白的白面饅頭。

  李解還掌握著另外一種方法,可以把豆子,變成口感獨特容易加工烹調的“素肉”。

  不管是哪種方法,蔡國貴族們都認為,這在中國,一定能牟取暴利。

  而烹調方法,同樣也能牟取暴利,不僅僅是新式炊具的問題,比如說調味料的開發,哪怕只是海帶打個結扔湯里,其提鮮的作用,也足夠讓貴族買單。

  至于說鐵鍋這種絕對會變成硬性需求的物件,其背后延伸出來的產業規模,足夠讓新蔡這些原本搖擺不定的貴族,毫不猶豫地選擇合作。

  煤炭、鐵礦、冶煉…這是一個可以把雜七雜八大小貴族都打包在一起的龐大物業,而最初級的鑄鐵冶金,只是打造農具,其利潤即便每年走低,也比農業產出高得多。

  想要吃一塊煎得兩面金黃,然后用淀粉勾芡的豆腐,對這個時代來說,絕對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它涉及到了燃料、采礦、冶金、鑄造、鍛造、粉碎…大小門類可能二三十個產業,隨便拿一個出來,收買蔡國失勢的倒霉蛋,都是綽綽有余。

  上蔡大夫蔡美干得事情,就是把這個收買的過程,做得漂亮一點,像繡花,像作詩,不緊不慢,從容不迫…

  私下里跟蔡國幾個老牌家族的族長夜談,上蔡大夫還把那顆李解贈送的“龍子”夜明珠拿了出來,晚上光線不好,點了幾十根蠟燭,顯然還是不夠亮,所以掏一顆夜明珠出來補光,也是很正常很符合邏輯的事情。

  看到“龍子”夜明珠,那些個落魄的老牌家族,當時就下定決心,甭管“攝政”老夫子的要求是啥,都可以不把他們當人。

  從新蔡前往淮中城的李解,晚上原本想要盤玉的,可陳國青蛇精很是愁惱地跟李解抱怨,這陣子可能吃胖了,變重了不少,而且時不時想要吐。

  于是李專員只好作罷,先是勸說青蛇精千萬不要減肥,這是很正常的養玉過程,等下個月,還會更重一些,這讓“小青”很不爽。

  好在李專員連忙跟“小青”聊了一點國家大事,比如說怎么收買新蔡貴族的,這才轉移了“小青”的注意力。

  看著小青蛇逐漸大起來的小腹,李專員尋思著,這“君子如玉”的說法,還得繼續改良加強,得讓青蛇精有清晰的認識,璞玉都是從別的石頭里蹦出來的,很正常。

無線電子書    戰國萬人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