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信的臉上便現出了尷尬之色,但是那張成卻臉上現出不平之色道:“我們不是逃兵,而且這些年來我們殺的蒙古韃子,絕對不比那些狗屁官兵少。他們見了韃子只知道逃。羅公子,你也知邊關糜爛,指著他們抵御蒙古韃子那是癡人說夢,而且蒙古韃子一旦入侵,邊關諸鎮便都處于危險之中,你和你的加入留在陽林縣并不安全,說不定就會被蒙古韃子所擄,至那草原為奴。不如某將你的家人俱都接到這山寨之上,羅公子為山寨軍師,如何?”
羅信微微垂下了眼簾,心中現出了警懼。一開始在張成和高武還不知道自己是羅家傳人之時,就不肯放他離山,那個時候恐怕他們二人就已經有了將自己留在山寨作為軍師的想法。
自己斷然不可能加入綠林成為一個山賊,倒不是羅信瞧不起山賊,而是一旦加入太行山,自己便受到了環境的束縛,理想施展的范圍也就是在太行山周邊,這讓他如何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羅信的理想需要在整個大明的疆土上去施展,這太行山太小了。
當然,羅信也可以造反。不說是不是能夠將大明推翻,只是說戰亂對百姓的傷害就令羅信不忍。但是,羅信也感覺到了張成等人身上的殺意,知道如果自己立刻拒絕,恐怕換來的就是屠刀。自己需要想出來一個辦法化解眼前的危局。
而且…
羅信的心中一跳,自己不是一直覺得手中無兵嗎?這不就是現成的兵將嗎?而且還是善戰的兵將,他們剛才不是說曾經斬殺無數蒙古韃子,要比邊關兵將還強嗎?
對于這一點羅信相信,正如同當初在晉陽府陶興彥所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觀那張成和高武不是一個懦弱之人,自然可以帶出一支強軍。就算不是強軍,也要比邊軍強出數倍。
羅信腦子里快速地轉動著,而此時張成和高武等人也都默默地注視著羅信。他們知道這個事情對于羅信來說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試想一下羅信的前程。一個小三元,將來高中舉人,甚至進士,然后出仕為官是必定之事。這樣的事情如果換在自己身上,也不可能同意。他們只是盡己所能,抱著一絲希望在勸說羅信。同時他們心中此時也十分復雜。
如果羅信不同意,一個小三元,未來前途無量的人就要死在他們的手中。要說心中沒有遺憾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不能夠放過羅信,說知道羅信下山之后,會不會將進入山寨的途徑告知官府?雖然他們不懼,但那總是一個麻煩。
如果羅信同意,他們心中卻又有著一絲失望。因為羅信之所以同意,不可能是心中看好他們這些山賊,認為留在這里對羅信的發展更有好處。如此便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羅信怕死,因為怕死而同意加入太行山,一個怕死之人。自然會令他們這些熱血漢子心生反感。所以,此時他們的心中也十分糾結,一時之間也沒有了勸說羅信的興致,只是默然地望著羅信。
羅信突然無聲而笑,臉上的笑容十分燦爛,卻有透露著十分自信,這個笑容令大屋之內的五個人神色俱是一愣,此時便聽那羅信凝聲問道:
“張兄,假使我加入太行山成為軍師,我的權利范圍如何?”
張成聞聽猛然一愣。繼而就爽快地說道:“羅公子,我們都是粗人,公子卻是小三元的秀才,而且家學淵源。知兵事,太行山寨一切行動都交給公子運籌帷幄,只要不是相害山寨之事,某家俱都同意。”
“好!”羅信點頭道:“如今我們就來說說太行山寨今后的發展方向。”
大屋內的五個人精神就是一振,心中已經認定羅信是貪生怕死同意加入太行山了,雖然心中生出一絲遺憾和不屑。但是聞聽到羅信要講太行山寨今后的發展,也令他們精神專注了起來,甚至不由想起了劉備和孔明之間的隆中對,那隆中對就是孔明送給劉備的見面禮,難道這羅信也要送給太行山寨一份見面禮?
“張兄,高兄!”羅信的目光掃過大屋內的五個人緩緩地說道:“你們就愿意做一輩子山賊?子子孫孫地做一輩子山賊?你們可想過張守備和高將軍在天之靈是否瞑目?”
張成和髙極臉色就黯然了下來,而且此時他們心中已經隱隱地感覺到羅信要說什么。那張成便黯然一嘆道:
“我們也不是不想回歸朝廷,只是邊關糜爛至此,我們雖然不承認是逃兵,包括我手下兩千千余兒郎也都在戰場上被某家救下,這數年里在蒙古韃子入侵之時,某家更是率領手下兒郎斬殺無數蒙古韃子,這不是某家亂說,邊關百萬邊軍都知道在太行山有著某家這一支綠林斬殺韃子無數。但是朝廷卻是認為他們是逃兵,更是認為他們是反賊,就算我們能夠重歸邊軍,也會被那些卑鄙齷齪的官員早晚相害之死。羅公子,你說我們可有回歸之路?”
“仇鸞已死!”羅信輕聲道。
“仇鸞是死了!”一旁的高武譏諷道:“可是在邊關有著無數仇鸞一樣的官員。”
“馬芳!”羅信輕輕地吐出了兩個字。
張成聞聽到馬芳的名字,臉色便是一緩,雙目更是露出了敬佩之色道:
“如果馬將軍肯收留吾等,某家自然愿意,只是馬將軍不會瞧得起我們。”張成臉色黯然。
“也就是說如果有機會,張兄還是愿意重歸朝廷?”羅信輕聲問道。
“機會?”張成苦笑道:“我要的可不是一個重歸朝廷的機會,如果重歸了朝廷,最終卻被奸臣所殺,這朝廷不歸也罷。”
羅信便笑道:“如果張兄立下大功,被朝廷重用,那又如何?”
張成在不可置信地笑道:“那怎么可能?如果羅公子能夠做到這一點,無疑是送給我們兄弟一場富貴,張成必定舍命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