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9章 天下名聲共一石,顧驁得其八斗

無線電子書    重回80當大佬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幾天收獲大么?有沒有什么靈感?有沒有發現什么可歌可泣的素材?”

  “真沒想到,中國還有這樣的地方。我原先覺得我也是在蜀都軍區當了幾年文藝兵、上前線見過十萬大山里艱苦日子的人了,現在想想,還是太嫩。”

  幾天親臨一線的慈善環保生涯后,顧驁趁著一天午餐休息的時間,公事公辦地端著餐盤坐到蕭穗身邊,非常禮貌地閑聊,然后就得到了蕭穗如此這般的感慨。

  蕭穗來之前,是真沒想到過,這世上還有沙漠能緊靠著滾滾黃河的。這幾天,她親眼見到了一些從60年代就開始在當地研究治沙的默默無聞大學教授、還有一直堅持多年自發打草格的農民,覺得這些人實在是可敬。

  她的內心,也從想攢一部稿參選今年的茅盾文學獎評比,變成了想實打實把這些人的可歌可泣事跡寫下來,心理負擔反而松了不少,連因為思考過度而失眠的老毛病都變輕了一些。

  “顧先生,蕭作家,你們聊什么呢。”

  兩人正在說事兒,一個頗沒眼色的央視女記者走了過來,笑容殷切地問好。顧驁跟她不怎么熟,這幾天下來,只知道她姓徐,就喊她徐記者。

  顧驁便隨性答道:“沒什么,聊這些當地多年來堅持治沙的無名英雄的事跡,看看有沒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內容好寫。”

  徐記者換了副一臉崇拜的表情:“蕭作家是文學講習所的高材生,又有那么多暢銷書,寫出來的肯定是很出彩的了。”

  蕭穗微笑謙虛:“不敢當,你們央視的人,這幾天拍得也很不錯吧。”

  徐記者順勢接過話頭,并掏出一盤錄像帶,推到顧驁面前:

  “正要向顧先生請教呢——這盤是這幾天采訪和紀實的剪輯,顧先生想先看一看么?我們會充分尊重被采訪對象的,如果您覺得要去掉或者加上某些東西,可以隨時和我們說,編導和攝影都會配合的。”

  原來,她手上拿的,是這幾天央視紀錄片攝制組的拍攝成果。

  一般來說,紀錄片是很講究尊重事實,看到啥就拍啥,很少會征求被記錄對象意見的。

  顧驁有此待遇,也是一來他這次做的善事太大了,二來也是他在國內傳媒圈高層關系太好。所以央視派出的普通攝制組成員,都巴不得給他面子、在他面前多晃幾下爭取混臉熟。

  不過顧驁并沒有什么特殊要求,也就樂得裝高姿態:“我沒什么意見,你們實事求是拍就好了。”

  “真是坦蕩啊,如此高風亮節,佩服佩服。”徐記者收回錄像帶,贊了一句。

  不過,她顯然是舍不得就此浪費跟顧驁搭訕的機會,忸怩了兩步,也沒真的走開,又沒話找話地回頭追問:“顧先生,能采訪您一個問題么?不一定會拍下來。”

  “盡管說。”顧驁整了整衣領,一臉正氣。

  徐記者猶豫了一下,組織好語言,這才開口:“您到去年為止,還是有公職在身的,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們電視臺和《人人日報》,也都花過很大篇幅,報道您作為第一個在美國喬治敦大學華爾士外交學院讀國際關系專業的博士生、而且還是基辛格教授親自帶的博士生、學成后毅然歸國報效的事跡。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是什么讓您選擇了最終放棄仕途上的發展,選擇專注經商呢?我們知道,您在美國求學期間,確實半工半讀取得了驚人的商業成就,可是,這點金錢上的利益,與您可能達到的前途高度相比,我們覺得不算什么。

  至于去年年中的時候,您被人攻擊并且辭職的理由,我們搜集了各方資料后,也覺得并不是什么大事兒——去年年底,隨著南面某些事情重新定性,您的形象已經變得非常正面了。如果您愿意把生意交給別人,完全是有機會回歸仕途的。所以,促使您決斷的最底層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我們這些天都看得出來,您不是一個愛錢的人。”

  顧驁微微有些想笑,他不知道對方是怎么看出來“他不是一個愛錢的人”的。

  估計,就是從他捐出了一千萬美金種樹治沙看出來的吧。

  只能說,85年國內的記者,對于美帝那套一邊賺大錢一邊搞慈善的資本家套路還不太熟。

  不過,問題還是要回答的。

  顧驁假裝想了想,拋出了一個他早就醞釀好的答案——當然,他的醞釀,是準備寫進歷史書的,并不是為徐記者今天的問題醞釀的,對方只是恰好撞到槍口上了,那就拿來用一用吧。

  “我之所以不想再在仕途上發展,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我是因為身處一個特殊的時代變革節點,八年前機緣巧合、剛剛初二畢業、下鄉了幾個月就參加了第一屆恢復的高考。

  所以我事實上是跳過了別人的高中時代,十四五歲就上了大學,又趕上了做那些適合我發揮、能夠出成績的風云際會,八年來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我這個速度,在仕途上來說,算是坐火箭一樣了,但我也很深刻的知道我的短板和認知缺陷。因為我一輩子都是在中國的發達地區生活學習和工作,這次來榆州治沙之前,我到過的最內地的城市,是徽省的省城廬州。

  所以我對基層太不了解了,也不知道民間疾苦。我在做公務員的時候,離開崗位前已經是福廳級待遇了,后來到國企任職時,更是按照正廳級待遇配的企業,也就是做華興通訊的一把手,雖然只做了短短幾個月。

  我覺得,我這樣的履歷、這樣的級別,如果繼續做官,也不可能看到底層和偏遠地區的疾苦了。通俗地說,那就是脫離人民。

  而以我的年齡,如果繼續做官,未來又有可能升到一些我不敢想象的高度,我覺得讓一個沒有深入過群眾的人擔當這樣的職責,風險有點大,所以我很有自知之明。在商界繼續當一個愛國人士,既可以做貢獻,又不至于因為脫離人民、不深入群眾造成什么公器的損失。

  就算我看走眼了,無非也就是自己生意上賠點錢嘛——做商人需要各式各樣銳意進取的專才,而做官需要的是品性端方、性格穩重、眼界全面的人才,人盡其用才是最好的。”

  顧驁侃侃而談的時候,旁邊已經聚集起了不少這次一起來視察工作、報道慈善的其他看客,有記者有攝影,也有地方有關部門的領導。

  憑心而論,顧驁離開體制之前的級別,跟榆州地方上的市長也差不多是平級了(地級的市)。聽了顧驁這番話之后,地方上的人無不肅然起敬。

  這世上居然還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他不繼續做官,居然是因為時刻警惕自勵、害怕自己沒有基層經驗、沒有對國家的全面了解,驟然升職后決策失誤給人民造成損失!

  這番道理,在那些想做官想破腦袋的人那兒,就算真.想破腦袋也是想不到的。

  “太偉大了,我覺得這段話完全有必要拍進這次的紀錄片里。”徐記者飛快地記錄著,覺得有必要別開生面地到時候補幾段鏡頭。

  就算顧驁自己不肯對著鏡頭再說一遍,也可以處理成“采訪他身邊的人、合作過的人,對他的印象”,然后以第三人稱轉述出來。

  關鍵是這番觀點太新穎,此前國內任何一個下海的官員,都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的。原先大伙兒聽得最多的,無非就是覺得當官不賺錢、想要堂堂正正多賺錢,這才去經商。

  當然,說不出來也不能怪別人,實在是其他人沒有22歲就做到這個高度、22歲就“失去了接觸基層的機會”。

  其他人倒是想脫離群眾,那也飛升不了啊。

  與此同時,這次的紀錄片和采訪,在這樣處理了一下之后,就又多了一個外行吃瓜群眾都喜聞樂見的看點,那就是:

  顧老板豪擲每年一千萬美金的巨款、來大西北種樹治沙,說不定除了慈善之外,還有一層次要目的,那就是為了“讓他有機會接觸人民、深入群眾,看看中國貧窮困難的地方長啥樣子”。

  這個理由,絕對是非常戲劇性的,也會非常有傳播爆點。絕對可以形成后來馮老炮兒的電影《甲方乙方》里,那個“天天龍蝦象拔蚌都吃得我惡心了,不吃還不行,得罪人吶!所以我就想體會幾天苦日子”的大老板一樣喜感。

  偏偏顧驁這不是故事,他這就是真人真事。

  90年代不敢說,但估計80年代剩下這幾年,一直到90年代初互聯網出現之前,顧驁都會成為中國人心中,一想到“這個世界上最有錢最壕的人,不接地氣的時候應該是啥樣子”這個問題時,就會自然而然蹦出來的形象吧。

  媒體也沒讓顧驁等多久,就在3月份,央視和《人人日報》的有關報導,乃至紀錄短片的花絮剪輯,就已經紛紛登載播放出來了。

  “知名海歸愛國人士顧驁的辭官心路歷程”。

  “顧驁:每年千萬美金善款、援建西北治沙始末。”

  顧驁說過的話,開始被人當雞湯傳唱,他沒說過的話,也開始出現冒牌雞湯,假托他的名字傳唱,就跟寫不出作文的小學生捏造魯迅先生語錄一樣。8)

無線電子書    重回80當大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