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去,重陽來,西風漸緊,滿地鵝黃。
禮部送來數盆菊花擱在廊前,開得正燦盛,朱闌外一株木芙蓉也妖嬈,試與其競風流。
舜鈺同大理寺一眾同僚站著看熱鬧,司丞蘇啟明叫住禮部司務岳理,指著一盆菊問是何名,那岳理拱手陪笑答:“此花與藥名同,喚木香菊。初開御衣黃、久則泛淡白,鑲嵌檀心,嗅其芳香濃郁直沖腦頂,又名腦子菊。“
蘇啟明展眉溫問:”你那處可還有多余?我府中夫人愛菊,此種市面難見,她若得了定很歡喜。“
岳理忙應承:”自然有的,稍后遣役吏再送一盆來就是。“遂指著要去吏部送花、匆匆走了。
樊程遠笑道:”聽聞蘇司丞待夫人情深意重,今得見此言非虛。“
姜海看向蘇啟明,言語戲謔:”吾甚是好奇夫人,是用何手段令蘇司丞初心不改至今,且她還年長你八歲。“
眾人皆懂其中之味。
蘇啟明不以為意,淡笑道:“以色示人,終將色衰而愛弛,吾最喜夫人善良之性,蘭蕙之心,隨歲月永固矣。”
舜鈺揉著發酸的腰肢,聽得有些怔忡,昨晚間沈二爺身體力行告訴她,他是有多麼歡喜她,不止歡喜她的美,還歡喜她展風情、歡喜聽她嬌吟、歡喜看她發浪,更歡喜她腿兒夾緊他......整個以色示人的典范,想想都有些郁卒。
或許她一直都錯了。
舜鈺咬牙切齒地想,沈二爺就是個貪圖美色,荒淫無誕的人,甚麼冷情.......騙死人不償命。
樊程遠似想起甚麼,拍拍她的肩膀問:“馮寺正年紀大抵十八了罷?可有中意的姑娘?”
舜鈺頜首又搖頭,樊程遠很是熱情說:“我有個表妹舉家遷京,前見過才及笄,容貌身段俏麗婀娜,性子是分外的柔順,她爹娘托我大理寺相看可有許配的人物,馮生才貌雙全,與她如天造地設哩。“
........怎樣亂點的鴛鴦譜,舜鈺哭笑不得:”謝樊大人美意,只是屬下在肅州已訂過親,明年子便要下聘嫁娶,不可辜負。“
”這樣!“樊程遠還挺遺憾,姜海插話進來:”不妨將她的畫像給楊卿看看,或許就瞧對上了。“
樊程遠連連擺手:”不可不可,京城高門貴女他沒見對誰中意的,我那表妹小家碧玉上不得抬面,只怕更難入其眼。“
”誰說的?“一道清冷的嗓音令眾人失色,急忙輒身,不知何時楊衍也站在廊上,衣袂繾風賞著秋菊。
樊程遠支支吾吾:”是屬下臆想之言,還望楊大人恕罪。“
楊衍沉吟會兒,忽兒問:“你那表妹的容貌與馮寺正可相像?”
眾人皆驚,樊程遠怔怔瞟了馮舜鈺幾眼,被她一瞪忙收回目光,嚅嚅回話:“倒有點相像!”在他看來,俊美之人長得皆差不厘,黛眉若遠山,明眸似秋水,高鼻檀口,烏發白膚,這正是:嬌娥少年月意風情,只是她他雌雄難辨。
“好!”楊衍爽快答應,吩咐侍從去嬉春樓訂雅房,又朝樊程遠道:”你應知我相看的規矩,晚間接你表妹來,若隔屏相中,明日即上門提親。“
”.........“眾人瞠目結舌,這風馳電掣地速度,楊衍不再多逗留,見去內閣的官轎已備妥,撩袍走了幾步又頓住,回首慢慢道:“聽者皆有份,晚間不妨一道去嬉春樓吃席。”
交待畢若有似無的掃過舜鈺一眼,即頭也不回地離開。
蘇啟明拈髯,滿臉不解問:“楊卿為何聽聞你那表妹與馮寺正相像,便同意相看?難不成........”
舜鈺見他們緊盯著自己,目光復雜,心底莫名的發虛,她名聲是不太好,曾經和沈二爺有一腿人盡皆知,怕是以為她又來禍害楊衍了,這真是六月飛雪比竇娥還冤枉!
忍不得暗罵楊衍,清了清嗓子:“做甚這樣的眼神.......我情比金堅啊,你們勿要胡思亂想.......“
恰此時司務王通匆匆過來,拉她袖子急道:”司禮監馮公公在門外候你有事,還不快去。“
舜鈺連忙告辭。看她背影遠去,另一寺正董皓咧咧嘴:”這馮寺正簡直有通天的本事,何時與司禮監公公又扯上關系?“
”聽說是國子監的同窗,曾在一個寮舍宿住,還與梁國公之子徐令、高麗質子崔忠獻交情深厚。“蘇啟明替舜鈺開脫道,“馮寺正性子隨和,又極聰慧,是以易招人親近倒也可解。”
旁人心知馮舜鈺是他屬下,自然要多偏袒,皆笑笑不言,又說了會話各自散了。
再說舜鈺出了大理寺門,果然見一頂官轎駐不遠處,兩三公公守在轎簾邊,待她走近卻往旁處一指,順而望去,十數步之外,馮雙林立在一株開滿淡紫花的木槿樹旁,他著一襲月白直裰,指間夾朵落花,神情沉靜地看著。
聽得腳足窸窣聲動,抬眼朝她看來,嘴唇微微勾起,隨手將落花丟棄。
“永亭尋我麼?“舜鈺拱手作揖,笑瞇瞇地。
馮雙林蹙眉低道:”吾最近被人盯上,行動不得自由,萬不得已來尋你.......給沈二爺捎兩三句話。“
”永亭盡管直說就是。“舜鈺肅起容顏,也心如明鏡,若非十萬火急,他不會來尋她的。
馮雙林暗掃四圍,似隨意般伸手從枝頭折朵新花,笑道:”皇帝與徐炳永就出兵討伐昊王爭論不休,皇帝令兵部與五軍都督府調兵遣將,趁士氣飽滿高漲時,即日出征云南削藩;徐炳永則覺時機未至還需再觀望數日。“
舜鈺抿抿唇問:“那最終會聽誰的?”
馮雙林笑意柔和:“那你得問沈二爺了。”
“為何要問他?”舜鈺聽得糊涂,馮雙林卻不再多說,把手中把玩的花遞給她,甚還頗親呢摸摸她的頭,這才擦肩而過,上了官轎揚長而去。
舜鈺在木槿樹旁略站了站,這才不緊不慢朝大理寺門前走,一頂官轎又把她去路截住,聽得一聲喚:“九兒!”
那嗓音十分的熟悉,不是別人,確是秦硯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