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神色似笑非笑:大嫂言語刻薄了,這可不像平素的你。
是麼?!何氏嘲諷地撇起嘴角:我哪點說錯了呢?大爺在時,戍守邊關幾年難逢,三爺任職蜀地,一兩年回不過三五日,二爺雖在京城,夢笙大家閨秀恪言守禮,懂得勸夫多傾軋政務,是以亦難見他身影。我們獨守空房整日寂寞為甚,還不是圖得沈族能金玉滿堂,安享尊榮,繼而蔭護后世子孫光耀門楣,錦繡百年。
可自從她嫁進來,二爺似被狐貍精附身了,一副‘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架勢,哪還理甚麼朝堂政事,顧甚麼官僚應酬,你瞧往年梁國公陳國公還有李尚書高尚書等權貴重臣、常來府中筵請走動,十分熱鬧,如今可謂是門可羅雀,一派衰敗的凄景。
何氏頓了頓,言辭欲發激烈:老太太更是人老眼花豬油蒙心,竟把她也當個寶寵著,你以為此番讓她治年事就如此簡單,實則是要句心里話,我都替你這數年辛苦不值,哪有來新人踢舊人的道理。你也真是傻,怎這節骨眼上非要走,白白中了她們的意。
崔氏覷眼望窗外斜吊的彎月,不知在想甚麼,稍頃才淡淡說:生死面前,我早已把這爭強斗勝的心絕了。不說三爺官居蜀地不得不離開,縱是他在京城為職,此時也應擯棄前嫌、抱團取暖、群力共策渡危難才是,彼此怨懟指責實無濟于事,大嫂心思最通透,此時卻怎想不穿!
何氏被她堵得一時說不出話來,默半晌,忽而冷笑道:我看三弟妹不是爭強斗勝的心絕了,是對二爺的心絕了罷!
崔氏身子一震,瞠著圓眼看向她,驀得滿臉窘怒難擋:大嫂何來的無根謬言,休得胡言亂語毀我清譽。
何氏慢吞吞站起身,抬手撫平衣裳的褶痕,目露鄙薄之色:你真當我們是睜眼的瞎子麼?
話不再多說,徑自推簾出門,玫云同喜春站在廊前說話,忽見何氏來,欲要見禮,卻聽房內呯的茶碗擲碎響動,不由一怔,何氏則面龐陰沉沉朝外走,喜春邁碎步兒急忙隨上。
待聽得院門嘎吱一聲緊闔,何氏頓下步,回首啐口痰于地,狠聲叱罵:當了婊子還立牌坊,恬不知恥!
喜春默不吭聲兒。
翌日卯時將亮未亮,粗使丫頭五兒正犯難,提燈籠覺得有些多余,不提燈籠、前路又顯得黯淡。
提著罷!田姜替她決斷,看著天際一線淺淺的魚肚白,深吸口涼氣兒振奮精神,床榻間無了沈二爺溫暖的懷抱,總是轉輾反側許久,才得朦朧睡去。
也不知沈二爺怎樣了!
這般無聲無息最耗人心力,距他被錦衣衛帶走不過三日,田姜卻覺恰似度日如年,她盤算不能如此干等著,總得想個法子才成。
穿園過院至垂花門,遠遠望見黑壓壓圍簇的皆是人,待走近了,沈老夫人搭著崔氏的手,正同三爺說著囑咐話兒,沈五爺站在數步外,低聲叱責薛氏:這是甚麼時刻,你竟然打扮得花團緊簇,三哥三嫂走了,就這樣高興不成?
薛氏輕抿涂花脂的嘴唇,還挺委屈地:稍后我還要回趟娘家,免得又脫又換的,這樣不更省事?
沈五爺陰著臉還要待訓,恰見田姜被丫鬟擁著,走到沈老夫人跟前,她穿藕荷色襖裙,紫棠灑花比甲,烏黑發髻嵌著紫玉簪子及幾朵絨花,清而不妖,素而不淡,愈發突顯薛氏的不得體。
崔氏神色淺淡不愛吭聲兒,雁姐兒溪哥兒倒無甚麼悲傷意,同沈荔嘀咕時滿臉蕩著興奮。
沈三爺拉過沈勉到沈老夫人及田姜面前,拱手作揖,方嗓音低沉說:勉兒就托付給母親及二嫂了,他若不聽誡訓盡管家法處置便是。
沈勉跪下給沈三爺及崔氏磕頭,崔氏不曾看他一眼。
沈老夫人忽想起甚麼,四處張望一圈,奇怪問:怎不見大媳的影兒?
喜春連忙過來道:夫人頭痛病犯了,折騰整晚兒寅時才困下,實在起來不得,大少爺去了國子監.......
那就不等她了。沈老夫人打斷她的話,嘴角噙起一抹冷笑。
田姜知道沈二爺生氣時像誰了,果然是母子呀,像得不要不要的。
馬車轱轆圈圈轉動有聲,馬鞭噼啪此起彼落,迎著遠方初升旭日不緊不慢而行,直至視線再難分辨,沈老夫人才輕輕嘆口氣,余光瞟到花紅柳綠的薛氏,湊過來嚅著嘴要說甚麼,她不耐煩地擺手阻了,只讓田姜陪她回福善堂用早膳。
薛氏的臉紅一陣白一陣,沈五爺冷哼一聲,頭也不回地走了。
田姜同沈老夫人一道用著早膳,皆沒有胃口,卻硬著頭皮往肚里咽,好不容易飯畢,夏禪送來滾滾的香茶。
沈老夫人屏退丫鬟,四下無人,才輕輕說:五兒這幾日,也在四處打探沈二的消息,聽聞是被錦衣衛下了昭獄。
昭獄......田姜臉色陡然發白,攥著帕子的手心一陣發緊。
天下皆知那是怎樣令人膽寒的地處,各種逼供酷刑千百種,讓你不死也得剝層皮下來。
田姜閉了閉眼睛,把股子酸澀意逼回,現在不是軟弱的時候,她看向沈老夫人:母親可還記得年前時,在天守寺一同聽宣卷的、內閣徐首輔的夫人?
沈老夫人頜首沉吟:怎會不記得!你還替她修繕‘蓮鶴方壺’,她甚是感激你,此趟過年還送了厚禮來。
田姜抿起嘴兒說:勞煩母親書個拜帖讓管事送去,我們能否進昭獄探望沈二爺,全指望她了。
她不過是個后宅婦人而已,怎會有這麼大的能耐?沈老夫人半信半疑。
田姜接著道:徐首輔荊州江陵人氏,二十年紀進京科舉入仕,其間官途多碾轉,是以家眷一直在江陵過活,而他的夫人,數年如一日盡心侍奉其老母,待養老送終后,方回至徐首輔身邊,而徐首輔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感念夫人侍母恩情,素來對其是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