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普堯,我今年一百歲整壽,我是王姑娘的守陵人。
王姑娘出生的時候,我剛剛五歲,聽說王大戶家的千金降生,我還特意去湊過熱鬧,得了王大戶家管家給的一個黃面饃饃。
我沒舍得吃,帶回家給了我四歲的小妹。
小妹雖然小,卻很懂事,她把饃饃分成四份,我們全家四口人都嘗到了黃面饃饃的味道。
好吃,軟軟的,甜甜的。
王大戶家請先生給小千金取名字,可大家不記得名字,只記得王千金。
后來,就變成了王姑娘。
王千金學說話很慢,她三歲的時候,還不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可王大戶家把她當做掌上明珠,寵上天。
旁人都嫉妒地說,小千金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王千金五歲之后,說話慢慢變得利索,還跟著先生習字。
先生教的學生里頭,就屬王千金的字丑。
同窗嘲笑王千金。
王千金不哭不鬧,回家找爹爹拿錢,給同窗們買了很多筆墨和竹簡,讓他們會寫就多寫點。
筆墨竹簡雖然不是金貴東西,但消耗量大也是好一筆支出,同窗們用的扣扣索索,現在筆墨和竹簡多了,先生布置給大家的功課也變多,大家很高興有練習的機會。可字寫的太多,手也酸呀!同窗們碰上王千金這手筆,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倒是沒人再嘲笑王千金。
王千金六歲的時候,第一次遇見君天皇帝。
那時候,君天皇帝還是皇子,和王千金年紀相仿。
王千金沖到皇子面前,對他說:“你長得真好看,我要把你娶回家。”
皇子說:“胡鬧。”
王千金也不惱,只說:“你先回家吧,你還會來找我噠!”
王千金七歲的時候,第一次到田地里。是先生帶著一群小娃娃,特意坐著馬車過來參觀。
田地里的農人與耕牛辛苦忙碌,王千金卻說:“這個伯伯笨笨的,連耕地都不會。”
農家人敬畏讀書人,敬畏有錢人,但更敬畏的,是土地。
土地是無私的,只要人勤勞耕作,它就會奉獻產出。農家人一輩子的力氣都花在土地里,卻被一個小丫頭說不會耕地。
他是不服的。
就連先生,也覺得王千金這話說的不在理。
到底是大戶家的小孩,不懂得民間疾苦,還以為人人生來就有黃面饃饃吃,誰都可以喝肉湯,穿新衣。
可悲,可笑。
但等到農家人與她辯論她為何要說“耕地都不會”時,她卻真說出好大一通道理。
當時,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道理。
畢竟,她說農家人用的犁不好用。
又說,犁應該怎么樣做。
聞所未聞的道理,誰也沒法驗證。
等大家坐著馬車回學堂,書聲瑯瑯,早把這事忘在腦后,頂多,回家與家里人當做玩笑說起。
唯有農家人,記在心里。
他本就是木匠,用的犁也是自己造的。
照著王千金說的方法,他重新造了一個犁。
犁鏟是鐵匠打出來的。
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旁人都說,緊趕著春耕,時間寶貴,不能浪費。
他娘親也罵他是魔怔了,好不容易搶先借來的牛,又讓給別人家先用。
等犁造好,他再去借牛,讓牛套著下地。
后來,人家就傳他會干活,旁人兩天才耕完的地,他一天就翻耕好。而且,翻耕出來的地,比旁人家弄的都“漂亮”。
他沒有藏私,告訴大家,全賴這新犁好使。
農家人之間,最在乎的就是莊稼。
新犁一下子推廣開來。
這件事沒有影響到王千金,她還在學堂讀書。
王千金八歲的時候,有同窗要居家遷往京城,王千金叫同窗給皇子帶話,快點兒來找她,她一個人呆著可無聊了。
也不知道同窗有沒有把話帶到。
王千金九歲的時候,與同窗嬉戲打鬧,被同窗失手用竹簡打到腦袋。
小丫頭沒受過委屈,當時就哭的噼里啪啦的。
同窗怎么哄,也沒用。
第二天,王千金沒來學堂。
第三天,王千金沒來學堂。
聽人說,王大戶家時不時傳出奇奇怪怪的味道,臭臭的,也不知道在搞什么東西。
打到王千金的同窗也聽說了,特意跑去聞,不臭,就是怪怪的。
他想去看看王千金怎么樣。
王千金的四個哥哥守在門口,一聽說他就是弄哭王千金的小子,好一頓揍。
當時,我也在,不小心笑出聲。
我當時十四歲,每天往大戶人家送菜換錢。
但不送王大戶家。
不是我不想送,是王大戶家不缺這些。
過了好些天,王千金才回學堂。她帶著四個家仆,每人一肩挑兩擔。
大家都以為,這是嬌小姐的護衛。
誰料想,王千金讓家仆們把擔子放下之后,從里面取出來的是紙。
是王千金說了,大家才知道,那淡黃色的東西,叫紙。
“以后,大家就用紙習字,可不許再用竹簡打我腦袋!”
先生拿一張紙過去,提筆寫字,比帛還好用。
“這不是,花費許多?”先生覺得,王千金就像個散財小金童,總愛拿自家爹爹的錢,出來漫天的撒。
王千金卻不管:“反正,我就送這么多,大家來分一分!以后,我家的鋪子也會賣紙噠!”
每個人都分到許多紙。
后來,紙也從學堂這里,傳向四方。
轉眼間,王千金到了十歲。
她已經是個半大姑娘。
學堂里的小子們都愛慕她,卻沒人敢開口。
王大戶家的四個兒子,拳頭比誰都硬。但凡聽說有人肖想妹妹,立刻就要讓人嘗嘗拳頭的滋味。
也有媒婆想給王姑娘說親,王姑娘統統拒絕:“不要,我等著皇子來找我呢!”
大家都以為王姑娘在說笑。
倒也沒人故意說風涼話,敗壞王姑娘名聲。
王姑娘是好人。
年初那會兒,忽然有很多人不明原因地嘔吐,肉眼可見地衰弱,大夫束手無策,王姑娘卻找到了能治病的草藥。
有人傳說,王姑娘其實是天上的神仙。
王姑娘十一歲的時候,邊疆發生了戰爭,皇帝征兵,她的二哥和三哥應征。
王姑娘不讓哥哥走,但哥哥們不得不走。
誰都不知道王姑娘是什么時候離開的,等大家再見到王姑娘的時候,她已經出現在邊疆,還帶著敵國皇帝簽下的降書。
一場本應掀起腥風血雨的戰爭,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
后來,大家才聽說,王姑娘一人一騎,毀掉了敵國半個皇宮。
誰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后來,邊疆不再針鋒相對,兩國開始通商。
據說,是王姑娘轉交降書的時候,又交了一份“計劃書”。
可旁人不知道,傳奇一般的王姑娘,被兩個哥哥帶回家后,讓家里人狠狠地揍了一頓。
她是他們掌心里的寶,居然膽大妄為,一個人跑到敵國的地盤,簡直是不要命。
王姑娘被揍,也不哭,還美滋滋地數她從敵國野地里淘回來的寶貝。
都是種子。
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在自家地里搗鼓這些種子。
第二年,王姑娘十二歲,王大戶家所有的地都種上了新種子。
到了王姑娘十三歲的時候,白面饅頭和小麥一起傳到京城,皇子終于來了。
王姑娘早早就等在家門口,見到了皇子出現,也不行禮,只氣哼哼地說:“我都等你好久了,你怎么才來啊?”
皇子一把抱住她,什么都沒說。
跟著皇子一起來的人,一點兒也摸不著頭腦,不懂得自家皇子為何忽然孟浪。
王姑娘跟著皇子去了京城。
國師見到王姑娘的時候,說她身上福澤深厚,注定為國母。
當時,皇宮里沒有皇后。
人人都以為,國師是想要勸皇帝立新后。
偏偏,皇帝在免朝三日后,宣布退位。
皇子就在那個時候登基,成為君天皇帝。而王姑娘,則在兩個月后與他成親,成為皇后。
君天皇帝登基后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南堯水患。
先皇帝在位時,人力物力都花上,治理好久,依然無用。每逢雨季,一片汪洋,每逢旱季,顆粒無收。
王姑娘與君天皇帝剛剛成親,南堯的折子就快馬送到京城: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傷亡慘重。
有人就傳出閑話,說皇后身上的福澤,是從萬民那里汲取的。
王姑娘親自前往南堯。
前朝也有馬上皇后,親自領兵打仗,可從未聽說,有皇后會去治理水患。
偏偏,王姑娘就去了。
一去,整整兩年。
為禍人間的南堯水患,就這樣被王姑娘消滅掉。
世人不信,不得不信。
王姑娘離開南堯的時候,萬民十里相送。
后來的南堯,沃野千里。
王姑娘進京時,君天皇帝亦帶領百官十里相迎。
極洲出事那一年,王姑娘已經十七歲,眼看著舊年將盡。
偏偏,極洲求援,瘟疫橫行,無法救治,恐將傷亡慘重。
不顧眾人阻撓,王姑娘再次出行。
君天皇帝的皇命也留不住她。
唯有將一車車草藥與物資源源不斷送往極洲。
整整六個月,瘟疫終于被消滅。
離開極洲前,王姑娘特意沐浴更衣。
卻沒有一件合身的衣裳。
六個月,讓她瘦成了竹竿,再撐不起一件舊時衫。
王姑娘是悄悄離開的,沒有讓任何人送。
回京之后,王姑娘在京城建立醫療監,從全國召集醫者,集大家之力,編撰醫學書籍。眾醫者相互交流,互相促進。
等到整整八冊厚厚的醫書編撰校驗完工,王姑娘又安排人加班加點地復印書籍。然后,發往各地。
全國的學堂,只要能請到醫者教學,都能開設醫學班。
說起來,這學堂是君天皇帝早些年開始推行的,最初,有不少大人反對,反對的大人都被君天皇帝送去開鑿運河了。
長長的運河,花費了不少人力。
最初,百姓以為這是君天皇帝在折騰百姓,但雇工有工錢,還不會把人往死里用,大家反而搶著去做活。
到了后來,運河挖成,水路暢通,造船技術也往上拔了一大截。南北貨物都能用船運輸,百姓才理解了它的作用。
十八歲的王姑娘已經是很有皇后威儀,我能見到她,實屬巧合。
我十六歲時娶妻,妻子的外婆是京城人,而今,趁著走水路花費較少,我和妻子帶著我們的孩子來京城見她的外婆。
王姑娘在大街上鞭打一個男子。
旁人圍了一圈,倒沒人說話。
我小聲點問過,才知道,這男子家中有妻妾,卻又在外沾花惹草,甚至,還逼的一個小丫頭跳樓自殺。
恰巧被王姑娘遇上,救回一條命。
小丫頭是賤籍,無法反抗。
鞭打完這名男子,王姑娘直接沖進皇帝的議政殿。
當時,百官正在奏事。
奏的還是請皇帝廣納后宮的事。
皇后進宮多年,子嗣尚無消息,此為其一;后宮僅有一主,皇帝春秋鼎盛,理當…
奏事的那位打人沒能把話說完。
王姑娘的鞭子還在手里,此時剛好往他身上招呼。
王姑娘是皇后,反抗不得,那位大人狼狽地趴在地上求饒。
后來,那位大人請旨,廢除賤籍。
朝堂上因為這事吵吵鬧鬧好一陣子,那位大人頂住壓力,據理力爭,三個月后,最終得行。
其實,不是他真的想要廢除賤籍,全是被王姑娘逼得。
后來,再沒有人敢讓君天皇帝納新人。
再后來,君天皇帝下了隨令,內容便是男兒在世,當與一人白首。
隨令,不是必要人遵守的圣旨,而是皇帝以身作則,以此建議世人。
王姑娘和君天皇帝活了很多年,兩個人很恩愛。
他們沒有孩子,君天皇帝在感覺到自己精力衰退的時候,從皇族選了一個孩子,帶在身邊,和王姑娘一起教養。
王姑娘曾經對君天皇帝,說,不許他先死。
可君天皇帝還是先死了。
君天皇帝死前,他正在和王姑娘一起刻一只胖石碗。
君天皇帝希望王姑娘好好的,所以他刻下了: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
那幾個字,花了十來天。
后來,王姑娘說,這場大夢終于要醒了,總該留下些印記。
所以,再刻一行字。
本來,是五個字。
只刻完兩個,君天皇帝便去了。
王姑娘沒有哭。
沉默地看著君天皇帝被送進皇陵,然后,新帝登基。
她讓新帝在她出生的地方修建君天帝陵。
然后,她親自護送君天皇帝到君天帝陵。
當人們發現王姑娘已經死去的時候,那只碗就在她身邊。
后來,那只碗就成了棺前的長明燈。
而我,也是從那時候起,成為君天帝陵的守陵人。
老了,很多事都記不清了,就講到這里吧。
請:m.xyq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