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歲徨便緩緩地沉落在水底的泥沙中,說:“爺爺得好好休息幾天嘍,若不是非于聯手相助,我獨自可支撐不下來啊。”
非于也顯得異常疲憊,一身銀色魚鱗已變得蒼白,沒有半點光彩。他化回人類的形態,面無血色,輕聲說:“族長不必客氣,舉手之勞,理應如此。”
小尾巴和小鴻雁見狀,相視一眼后,同時變大了身形,小尾巴游到水底馱起歲徨爺爺,鴻雁則游過去馱起了非于,風倚鸞帶著白又黑跟隨在他們身邊,暫時離開此地,一同返回歲徨的私宅。
歲徨略微休息了片刻,坐起身對風倚鸞說:“鸞兒,此次開辟出的是一百五十倍時間流速的沉淵,也就是說,外界一個月,沉淵之內便為一百五十個月,算下來是十二年半。你此次來潛修海短期閉關,于冬至來、立冬出,經歷三個節氣、也有一個半月,在沉淵之內便是十八年零九個月,想來足夠你扎扎實實地提升到四品了。”
風倚鸞說:“不,爺爺,既然有這樣好的修煉之地,我可以再多靜修一個月,反正今年我沒有十分想買的東西,可以不去立冬開市的冬時集,便能呆到小寒結束的前一天再出關,外界時間便是兩個半月。”
大學是從大寒日那天開始正式放冬假,所以風倚鸞只要在正式放冬假前出前即可。
歲徨說:“哦,那這樣更好,兩個半月,在沉淵之內便是三十一年零三個月,除去零頭、出出入入,也總有三十年,以鸞兒的天資,提升到五品都不成問題。”
小尾巴說:“爺爺,您不能這樣算,還得減掉鸞公主出來渡劫的時間哦。要渡劫就得回太學去,來回得折騰掉好幾天。”
歲徨說:“爺爺當然知道嘍,反正粗算下來總有三十年嘛。”
風倚鸞心說,三十年沒有想到,竟能借那時間之沉淵偷得這么多年的時間!對外面的人來說不過是眨眼兩個來月,而自己將在沉淵中清修三十年!話說還從來沒有孤獨過這么長時間呢,也不知道能不能習慣,還有…對自己來說,將要在三十年的時間里見不到楫離了?
可是,若能相對快速地強大起來,這些孤獨的滋味,想來應該是能夠克服的吧,從前有多少修真的前輩不都是這樣過來的么?也許,寂寞上那么一段時間,慢慢的也就非常習慣了吧。
非于開口問道:“渡劫為何必須回太學?”
歲徨還沒有開口,小尾巴便搶著對非于解釋了,在潛修海內不能渡劫的原因,又順帶說了大陸上在禁空法陣籠罩之下渡劫的便利之處——根本接觸不到天劫,直接就能無傷提升境界。
非于聽后,略作沉吟,對風倚鸞說:“提起渡劫,我有個建議,你修煉到四品出來渡劫時,不要回太學,可以找一處海島,去經歷真正的天劫或者海劫,這樣對你有莫大的好處。”
風倚鸞先點點頭,之后才想起來,楫離也對她說過類似的話。
楫離說,真正經歷過天劫的感覺只能用‘如獲新生’四個字來形容才最貼切。他還說,體內的功力如同被天劫洗練過一遍,功力會變得更精純,妙不可言,只有真正經歷并渡過了天劫,才算真正突破提升了境界。
此外,霜夜大人也隱晦地提起過,如今大陸上那些有資格修煉的人,被籠罩在禁空法陣之下,修出來的,大多只是一個修士的空殼…
于是她對非于說:“多謝前輩,我明白,我一定會依你所言照做的。”
非于點頭道:“你體內有魚龍之息,可以助你輕松渡過四品的天劫,完全沒有性命之憂,即便受傷也能很快恢復,所以到時候只需放心大膽地借天劫洗煉功力修為,提升境界。”
“我記住了,多謝前輩!”
“還有。”非于又問風倚鸞幾年都煉了哪些功法。此時非于已經不再勸風倚鸞聽娘親的話,去過遠離諸世的自由生活,反而有心要指點一二。
因為他已經看出風倚鸞性格隨她的娘親,再勸也沒有用,那么,還不如盡力相助,助其成長。
風倚鸞便把修習過的功法術法全都說了一遍,包括武技劍術,無一遺漏。
非于聽后說:“你娘親攬芷傳給你師父、你師父又傳給你的那套基礎功法本就是仙法,兼容并包,成長性很強,雖然不是最絕頂的仙法,但也絕不差,而且很適合你修煉。另外,你在太學中所選的《格物心法》也很不錯,即便修煉到七品之后也仍然能繼續提升;至于那些基礎武技,拳腳劍術之類,你可以擇精修習即可,不必把大量工夫放在武技上;重點要加強精神力,要知道,你的精神力相對顯得弱了些。”
“嗯,我都記下了。”風倚鸞得知自己修習的基礎功法是仙法,心中莫名多了三分底氣,更有一種踏實感。
而非于所講得都很有道理,她也知道,自己的確需要加強精神力。
“其他的便只需按你自己的計劃,一步步修煉,扎實即可。”
“嗯。”風倚鸞認真點頭。
非于又說:“當年我把自身的氣息渡與你時,還附帶了兩種術法,其一是‘追命沉冰’,你喜歡改名為‘裂冰幔’也可;而另外一種術法乃是‘云紋變’,由于你修為不足,至今還未觸發此術…”
說著,非于伸出修長的手指,隔著三尺遠的距離,在風倚鸞面前輕輕一點,風倚鸞的頭腦中便多出了一種新的術法,名為“云紋變”。
“追命沉冰是水系冰輔術法,是我在水中常用的;而‘云紋變’是風系水輔術法,是我化鵬飛于高天之上時善用的,‘云紋變’能招云喚風,日后你可以自己慢慢體會此術。”
風倚鸞覺得自己此時略有些詞窮,反反復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多謝前輩。”
“至于精神力…”非于說:“我亦可傳你一套功法,乃是我在逆浪水擊三千里、背負青天長風九萬里的過程中,自悟自創的錘煉精神力之法。”